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

這3架飛機都是單翼機,2小一大,它們的機身上,都有兩行字和一個嘴部非常大的鳥頭,那兩行字上面是中文,下面是英文,意思都是一樣的:聯合航空公司。

如果這時經歷過新加坡港空襲的英軍士兵或者指揮官們在場的話,他們會很容易的認出來,那兩架小飛機就是曾經在新加坡港區內低空肆虐的那種黑色大烏鴉,而這種飛機,好像是南海聯邦空軍的特有,世界上還沒見過其他國家有這種樣子醜陋的飛機。

確實,這2架飛機就是聯邦空軍的鷹式對地攻擊機,不過這個時候它們已經被改裝過了,飛機上的裝甲和武器全部都被拆卸掉,省下來的重量大部分都換成了油箱空間和人員座艙,不過在外形和顏色上,它們還是那個黑漆漆的大烏鴉。

這是劉芾特意爲了幫助施耐德的勘探工作改裝的飛機,它們在減掉裝甲和武器,增加燃油和人員座艙之後,將可以攜帶着4名乘客和2名機組人員,以200公里的時速飛行6個小時,而且,由於這種飛機的低空操控性能極好,所以對於空中探礦來說,是最合適不過了。

剩下的那架大飛機也是南海聯邦空軍的鵝式大型運輸機,在更換了塗裝之後,也成了聯合航空公司的運輸機,是專門配給勘探隊運送各種設備的。

由於南海聯邦和澳大利亞聯邦的外交關係別不融洽,兩國又剛剛從戰爭狀態中恢復正常。所以南海聯邦無法插手在澳大利亞領土上的這次探礦工作,所以,這3架飛機都被塗裝上了聯合航空公司的標誌,對外的解釋是施耐德向聯合航空公司租借的,專門用來運送勘探隊。

在飛機抵達珀斯的第三天,2架鷹式飛機就開始了適應性飛行,開始熟悉附近的地形和氣候,爲後面的正式飛行探礦工作做準備。雖然早在一戰時期,飛機就已經出現在戰場上,但是真正用於民用。還不是很長時間。在工業發達的歐美等國,普通老百姓也輕易見不到這種能夠飛上天空的大傢伙,更何況在基本處於農業國家的澳大利亞了。在這兩家飛機進行試飛的幾天內,每天從早上起。就有大量的珀斯居民。攜家帶口的騎着馬。趕着馬車,跑到這個簡易機場的周圍,對這兩家黑烏鴉展開了圍觀。而且一圍觀就是一整天。

有了飛機的助陣,施耐德更是信心倍增,在飛機正式去飛行探礦之前的這些天裡,他在珀斯市中,用高薪聘請了十多名有着豐富經驗的牛仔和原住民,給他的勘探隊當臨時嚮導,並帶領着這些勘探隊在珀斯北部幾十公里外的沙漠地區做適應性訓練,以便讓這些美國隊員們儘快的適應這裡的氣候的環境。

1921年1月19號,施耐德在簡易機場的塔臺中,利用無線電報,向劉芾發出了一封電報,在電報中告知劉芾,今天,在2架飛行探礦飛機載着8名勘探和礦產專家的第一次飛行中,就在預計的地區內,發現了至少6處疑似露天鐵礦的地方,在經過多次飛行確認之後,按照飛機提供的標點,3支勘探隊將於後天同時啓程,向其中相距比較近的3處可疑地點前進,做實地勘探。

有了施耐德的電報,劉芾一直提着的心終於落了下來,雖然有地圖冊的幫助,但是劉芾也不敢肯定就能找到那些鐵礦,現在,終於成功了,雖然只是疑似,但是劉芾知道,那些字眼只不過是那些專家們的口頭語,在他們沒親手摸到礦石並經過化驗之前,他們對一座鐵上都會說是疑似。

現在,鐵礦有着落了,具體有多少處,有多大,那就不是劉芾需要操心的事情了,現在劉芾需要考慮的有兩個問題:一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態度,不過這個事情大衛正在操作,問題應該不大,因爲這個公司不僅是大衛和劉芾的,也有克萊斯勒家族和摩根家族以及他們所代表的一大堆銀行家的股份,如果讓這些吸血鬼們知道了這裡有鮮血但是澳大利亞政府攔着不讓採,估計他們會去給這些牧羊人和牛仔們找無數的麻煩來逼迫他們就範,甚至會鼓動美國政府,對澳大利亞發動一場戰爭也不是不可能,只要那些鮮血的數量足夠大。

劉芾當時建議大衛和施耐德把這些大財閥和銀行家們拉進這個計劃時,就是考慮到了萬一大衛搞不定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怎麼辦,而有了這些傢伙的參與,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想不答應都不成了,雖然劉芾和大衛會喪失一部分利益,但是劉芾考慮不了那麼長遠,幾百億噸的鐵礦外加多處金礦和鎳礦,就算再多加一倍的投資者,也是一筆大的吞不下的財富,足夠大家分的,更何況,劉芾看中的不是這些礦產所帶來的財富,而是這些礦產本身,只要有了這些礦石的支持,那麼南海聯邦就可以把發展速度提高一倍或者更高,而這個時間差,不是錢能換的來的,劉芾在有生之年裡,想做的事情還非常多,他不想在等待礦石開採上面,再浪費自己的生命了。

另一個需要劉芾操心的,就是這些礦石開採出來以後,如果運送回來。按照內務部提供的情報,現在西澳就是一片荒漠,人眼罕至,別說鐵路了,連土路都沒有,雖然當地的地勢都不太高,而且非常平整,有些地方的戈壁灘上甚至都不用修整,直接就可以當臨時機場使用,但是靠飛機運送礦石,劉芾會窮的當褲子的。

陸地、空中都不成,那就只有海運了,幸運的是,這些鐵礦的產地離海邊並不遠,如果它們在澳中中部,那劉芾就只能望礦興嘆了,幾千公里的沙漠和戈壁,鐵路你都沒法修,今天修好了,明天一陣風過來,鐵軌就埋在沙子下面了。

在仔細覈對了情報和地圖之後,劉芾給施耐德發了回電,告訴他,派飛機派人去離礦區西北部最近的海岸邊去找,是否有適合建造港口的地方,如果找到了,也一併把土地買下來。

其實在劉芾的地圖上,在礦區的西北部,確實有兩個大型港口,一個丹皮爾卡拉薩,一個黑德蘭,但是,這兩座港口都是在20世紀50年代由澳大利亞政府建造的,現在估計連漁村都沒有,劉芾沒法了施耐德直說,只能給他個大概位置,讓他自己去找,這樣引起的懷疑還少一些。

1921年2月,大衛終於說服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同意這家在澳大利亞註冊的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西澳大利亞地區勘探石油和礦產,併發放了一張有效期爲99年的開採證,從此,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只要定期向西澳大利亞州交納正常的稅款,就可以向州政府購買看中的土地進行鑽探和開採了。

當初,爲了迷惑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最先提出的是要在西澳大利亞州鑽探石油。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也不是傻子,他們也打探出了這家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大概底細,當得知裡面的大股東是施耐德石油公司和標準石油公司之後,才相信,這是那些美國牛仔們又想在澳大利亞複製他們在西德克薩斯州的鑽探奇蹟。不過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並不打算阻攔這些瘋狂的找油者們,因爲他們選擇的地方實在是太荒涼了,荒涼得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都恨不得把那個地區劃出澳大利亞版圖。在那片乾燥、多風、炎熱的沙漠戈壁中,別說鑽探石油了,就是穿行過去,都得九死一生。(未完待續……)

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39章 金牌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80章 甩賣潛艇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章 寶船第58章 反貪反黑第58章 “潑婦”第22章 問題(三)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84章 得手第22章 東海岸第4章 橫掃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56章 入侵美國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67章 核反應堆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1章 養寇自重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0章 權力真空第8章 越亂越好第16章 戰略轟炸第48章 崩盤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2章 國際聯盟第20章 按兵不動第48章 雙管齊下第36章 蘇德宣戰第7章 爪哇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22章 坦克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5章 獨立起義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61章 名不副實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55章 西殘東癱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81章 深入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52章 戰備(二)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73章 誘餌(二)第26章 衝鋒隊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61章 佈網(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96章 如此相似第83章 文化入侵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6章 抓苦力第22章 問題(三)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8章 三路並進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3章 文化入侵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95章 猶太人第74章 皇帝第21章 問題(二)第22章 進攻澳洲第25章 夫人外交第29章 高歌猛進第56章 入侵美國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23章 世界輿論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2章 東海岸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
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39章 金牌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80章 甩賣潛艇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章 寶船第58章 反貪反黑第58章 “潑婦”第22章 問題(三)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84章 得手第22章 東海岸第4章 橫掃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56章 入侵美國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67章 核反應堆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1章 養寇自重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0章 權力真空第8章 越亂越好第16章 戰略轟炸第48章 崩盤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2章 國際聯盟第20章 按兵不動第48章 雙管齊下第36章 蘇德宣戰第7章 爪哇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22章 坦克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5章 獨立起義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61章 名不副實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55章 西殘東癱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81章 深入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52章 戰備(二)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73章 誘餌(二)第26章 衝鋒隊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61章 佈網(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96章 如此相似第83章 文化入侵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6章 抓苦力第22章 問題(三)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8章 三路並進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3章 文化入侵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95章 猶太人第74章 皇帝第21章 問題(二)第22章 進攻澳洲第25章 夫人外交第29章 高歌猛進第56章 入侵美國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23章 世界輿論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2章 東海岸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