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

而最爲顯着的例子,就是這個時期的軍艦上,都普遍安裝了機械計算機,軍艦上的火控官通過光學瞄準鏡來獲得敵艦的航速、相對距離、目標大小和提前量等參數,然後手動輸入機械計算機,再由計算機算出設計射擊諸元,用有線電話通知炮手,按照這些射擊諸元進行瞄準射擊。

在這種機械計算機的基礎之上,聯邦研究所加上了大量的電子管和繼電器代替了部分機械裝置,利用英國數學家喬治.布爾發明的二進制代數學算法,把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提高了幾十倍,並且實現了部分自動輸入數據。

不過由於加入了大量的電子管和繼電器,使得這種半電子半機械式的計算機體積變得有點大,且耗電量和發熱量也比較高,不合適安裝在小型艦艇上使用,只能裝在像重巡和飛機母艦這種具有大空間的艦艇上。

有了這種半電子計算機配合雷達系統,天王級飛機母艦可以在60公里之外發現大型水面艦艇,在10公里之外發現處於水面航行狀態的潛艇,在2000米外發現露出水面1米的潛艇潛望鏡和通氣管。

這種雷達系統雖然很好用,但是由於電子管、磁控管的壽命和散熱問題,現在這種型號爲“燈塔-1”型的艦載雷達,連續開機能力只有3小時,而且故障率還比較高,所以飛機航母編隊主要的偵查任務還是靠艦載偵察機和編隊中的遠洋潛艇來完成,只有在戰時或者天氣惡劣無法起飛偵察機時,纔會間隔10分鐘,讓艦載雷達開機1小時,臨時充當艦隊的眼睛。

說起潛艇,這種水下殺手一直是聯邦的鎮國之寶,從當初的阻日三次伏擊戰,到後來的攻擊6國聯合艦隊,聯邦的潛艇都是無往不利的殺手鐗,雖然在一戰中,英國和德國也不同程度的使用了潛艇作爲攻擊手段,但是在現今世界中,輪潛艇技術,還是南海聯邦遙遙領先。

聯邦潛艇的研製從早期的“大黃魚級”到後期的“金槍魚級”再到目前正在服役的“鯊魚級”潛艇,已經經歷3個級別,十幾個型號。目前,聯邦海軍的潛艇部隊中,“大黃魚級”和“金槍魚級”潛艇都已經全部退役並封存了,只有少量的這兩種級別的潛艇還活躍在幾個潛艇學校中,作爲一種教練設備而存在,或者被改裝成不同種類的科研潛艇,供各類研究所作爲海洋、地質、勘測之用。

由於潛艇一直作爲聯邦政府的鎮國之寶存在,所以劉芾一直沒有答應向國外出售過任何一艘聯邦潛艇或者潛艇的相關技術,哪怕在一戰開始之後,也沒有趁着交戰雙方打紅了眼的機會去高價出售潛艇。因爲劉芾清楚的知道,山寨這種技術活,不僅後世的中國人擅長,那些歐洲人依靠着強大的科技實力,一旦山寨起來,一點都不比後世的中國人遜色。

而且他們的研發能力和研究鑽研的習慣,還要比中國人強,這些潛艇一旦落入了歐美國家手中,那些設計思路、特種工藝、材料成分、特殊裝備等技術,將會很快被各國研究吃透,沒準還能舉一反三的發明出更先進、更合理的技術來。

到那時,聯邦的潛艇就會全面失去技術優勢,而轉入了數量上的劣勢。像聯邦這種由很多島嶼組成的國家,一旦海軍沒了優勢,而且又是個剛剛撅起不久的亞洲國家,那些取得了海上優勢的歐美列強,就會很快的把利爪伸向聯邦這塊大肥肉,分而食之。

所以,從“大黃魚級”潛艇開始,每一艘退役的潛艇都被封存,然後就是按比例的拆解、回爐,只留下一定數量的潛艇,以便在突發情況下,能夠迅速轉爲服役狀態,以補充現役潛艇數量上的不足。

現今,在聯邦海軍中服役的是“鯊魚級”潛艇,數量大概在180艘左右,共分成了3個潛艇大隊,分駐在臺灣、安南和棉蘭老島等地,隨着東印度羣島加入了聯邦版圖,這3個潛艇大隊的潛艇數量已稍顯不足,於是,第四代聯邦潛艇“虎鯨級”就開始由設計圖紙,走上了船臺。

“虎鯨級”潛艇是聯邦的第四代潛艇,在1913年基本研製成功,但是由於在當時的世界海軍裝備情況下,“鯊魚級”潛艇已經足以擊沉各國的任何一艘主力艦船,所以,“虎鯨級”潛艇並沒有被批准生產,而是由海軍研究所繼續完善設計。

經過了近5年的後期完善,“虎鯨級”潛艇已經與剛設計完成的時候面目全非了,不僅增加了很多新的裝備,還更改了外形和一些更先進的製造材料。

現在的“虎鯨級”潛艇分成了2種型號:攻擊潛艇和反潛艇。所爲攻擊潛艇,就是指設計思路,是以水面船隻爲進攻目標的潛艇,它的級別定爲“逆戟鯨級”;而反潛艇是聯邦研究所爲了對付未來可能發生的潛艇和潛艇之間戰鬥而設計出來的一種以敵方潛艇爲進攻目標的潛艇,它的級別定爲“虎鯨級”。

“逆戟鯨級”潛艇標準排水量爲1600噸,滿載排水量1990噸,艇長78米,寬8米,水面吃水深度5.6米,雙殼體結構。由2臺8缸柴油機和2臺電動馬達聯合雙軸推進,水面提供5400馬力,最高航速17節,10節航速巡航可行駛11000海里,水下提供5000馬力,最高航速21節,巡航能力480海里;由於採用了全新的二次放電電池組,“逆戟鯨級”潛艇可以連續在水下依靠電池慢速行駛40多個小時而不用上浮,大大增加了其威脅性。

爲了提高潛艇的生存能力和潛伏能力,“逆戟鯨級”攻擊潛艇上還裝備了2臺靜音電動馬達,可以依靠電池爲潛艇提供300馬力的動力,並推動潛艇以7節的速度在水下航行;這種靜音電動馬達採用了新材料和新的轉子模式,發動起來後噪音和震動非常小,可以讓潛艇隱藏在海水的背景噪聲中,很難被簡單的聲吶設備發現。

“逆戟鯨級”攻擊潛艇裝備了6具533mm魚雷發射管,備彈24枚或40枚水雷,由於安裝了聯邦新研製的液壓輔助裝填系統,“逆戟鯨級”攻擊潛艇可以在20分鐘內發射出18枚魚雷;由於“逆戟鯨級”的船體很大,海軍研究所特意在潛艇的前甲板上爲潛艇增加了一門37mm的速射炮,再加上艇樓上的1挺19mm雙聯防空重機槍,“逆戟鯨級”攻擊潛艇的水面攻擊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增強。

這款攻擊潛艇標準配備55名艇員,設計下潛深度150米,極限下潛深度大於300米。

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章 橫掃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34章 暗度陳倉第8章 越亂越好第12章 轟炸機第48章 臺灣空軍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3章 登陸琉球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53章 活話劇(一)第39章 金牌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46章 民國(二)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34章 偷襲成功第57章 B-17第56章 一戰爆發第22章 東海岸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48章 崩盤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5章 機羣第54章 仇恨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28章 佔領澳新第74章 國防(二)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62章 巴頓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章 登陸難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41章 護士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25章 夫人外交第50章 聖迭戈第18章 空襲第135章 大訂單第73章 國防第96章 如此相似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40章 決死空襲第43章 投降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24章 目標天皇第56章 一戰爆發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32章 奧運會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69章 建國(一)第62章 巴頓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9章 飛機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25章 上海行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22章 東海岸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1章 佈網(二)第117章 電視機第2章 登陸難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9章 全民戰爭第53章 實力對比第74章 國防(二)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
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羅莎莉亞第4章 橫掃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34章 暗度陳倉第8章 越亂越好第12章 轟炸機第48章 臺灣空軍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3章 登陸琉球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53章 活話劇(一)第39章 金牌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46章 民國(二)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34章 偷襲成功第57章 B-17第56章 一戰爆發第22章 東海岸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48章 崩盤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5章 機羣第54章 仇恨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28章 佔領澳新第74章 國防(二)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62章 巴頓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章 登陸難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41章 護士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25章 夫人外交第50章 聖迭戈第18章 空襲第135章 大訂單第73章 國防第96章 如此相似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40章 決死空襲第43章 投降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24章 目標天皇第56章 一戰爆發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32章 奧運會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69章 建國(一)第62章 巴頓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49章 飛機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25章 上海行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22章 東海岸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1章 佈網(二)第117章 電視機第2章 登陸難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9章 全民戰爭第53章 實力對比第74章 國防(二)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