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挑事專家

這麼多人口前往澳洲,運輸問題就成了聯邦政府的大難題,從開始移民的7月份到12明年1月,總共也只有6個多月的時間,200萬人口就相當於每天都要向澳洲運送1萬多人,聯邦政府沒有這麼多的運輸能力去完成這個任務,就只能依靠民間的運力來完成,於是從聯邦國內到澳洲東南海岸的多個城市的定期船運就營運而生了,那些經營航運的聯邦公司纔不管這些航線是否真正安全呢,只要有錢賺,只要能開拓市場,只要聯邦政府說可以保證航線的安全,那就沒問題。

一時間,每天都有大量的運載移民和物資海輪從聯邦國內各地排着隊的進入澳洲東南部的港口,這些輪船運來的不僅僅是移民,還有他們的家當和順路捎來的貨物,很多聯邦航運公司都在當地港口開設了物資批發業務,並在當地投資建設了大量的倉庫和貨場,用來囤積那些想要在澳洲出售的商品。

大量聯邦小商人也跟着銷路跑到了澳洲,用他們各式各樣的方式,向當地白人、聯邦移民和聯邦軍隊銷售他們的貨物。剛剛經歷過戰爭或者說侵略的澳洲主要城市不僅沒有陷入恐慌和蕭條的狀態,反而更加繁榮更加生機勃勃起來。

那些澳洲白人們發現這些亞裔人也不想傳說中的那麼髒、那麼邪惡,他們大多都能說流利的英語,而且他們的購買力很強,對於那些肉類、羊毛織物和動物毛皮都有着強烈的採購慾望。而他們從聯邦國內運來的各種農業機械、農藥、化肥、摩托車、棉紡品、藥品、輕工產品又會成爲澳洲白人的主要購買物,大家在你買我賣中,一邊增加了瞭解,一邊增加了收入。不能說其樂融融吧,也是算和平相處。

對於如何在澳洲和新西蘭加強聯邦的統治力等這些內政問題,劉芾也比較關注,但是並不是很上心,這些東西聯邦政府的那些官員們要做得比他順手。他犯不着去影響其他聯邦官員的正常工作。目前他唯一關心的是聯邦海軍那支遠洋艦隊能不能引起美國海軍的攻擊,從而讓南海聯邦政府有一個對美全面開戰的正當理由。

由於南海聯邦也在1921年簽署過海牙國際公約,所以在發動戰爭方面,還不能臉皮太厚直接不宣而戰,總是要找一個讓聯邦人民們也能理解的理由去發動戰爭,當初同澳洲開戰就是費心費力的用幾條聯邦特工的性命去演了一處戲。現在聯邦又面臨着這個問題了,如何能夠獲得一個同美國開戰的藉口呢,而且這個藉口說出去還要讓人覺得聯邦佔着理。

美國國內可沒有南海聯邦可以操控的什麼秘密組織可以利用,而且美國離聯邦如此之遠,就讓南海聯邦與美國政府之間造成摩擦的機會也非常少,劉芾和聯邦國防部琢磨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肯定有效的辦法,這個辦法的目標就是加拿大政府。

加拿大不用說了,就在美國北邊,它們兩個國家把北美洲給差不多均分了。當初它和美國一樣,都是歐洲去淘金拓荒的地方,英法在這裡打了半天,最後英國人把法國人打敗了。這裡就成了英國海外殖民地。再後來同是英國殖民地的美國通過獨立戰爭獨立了,一部分當時的保皇黨也就跑到了加拿大去了。

由於兩國同根同源,又是鄰居,當初美國也想往北擴展擴展,結果當時英國勢力還很大,把美國給打回來了。從此以後,這兩個有着共同宗教信仰和世界觀的白人國家就樂呵呵在北美大陸上過日子了。

加拿大的國土面積比美國還大,但是大部分地區的冬季都非常漫長和寒冷,不太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加拿大的人口並不多。只有1000萬出頭。由於有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天然屏障,而且唯一的鄰國美國還是好哥們,所以加拿大基本沒有軍隊,只有一支幾千人的陸軍象徵性的存在着。

在海軍方面,加拿大是英國的自治領。和澳洲一樣,都由英國皇家海軍負責主要海上防衛,它自己只有一支小海軍,開着英國海軍給的幾艘驅逐艦在自己家門口轉悠着玩,而且它的海軍名字也很特別,叫“加拿大皇家海軍自願預備隊”,您一聽這個名字就能夠想象得到,這支海軍是個什麼級別的,不光是自願,還是預備隊,乾脆叫民兵都比這個名字聽着正規。

別看加拿大總共沒多少軍隊,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還有一支十多架一戰時期雙翼機組成的小空軍,至於這支空軍的戰鬥力什麼的就別指望了,它的存在只有一個意義,那就是爲加拿大訓練了不少飛行員。

劉芾之所以把挑逗美國人給南海聯邦制造戰爭藉口的目標放在加拿大身上,就是看準了這個國家的軍事實力薄弱但又是美國的鄰居這個條件上,如果南海聯邦對加拿大展開攻擊,那麼美國人民和美國政府肯定不會答應其他國家要染指北美洲,因爲他們始終把真個北美洲視爲自己的領地。

那南海聯邦能隨便對加拿大展開攻擊嗎?答案是非常能!加拿大作爲英聯邦國家,在英國對南海聯邦宣戰的那一刻起,就已經自動成爲了南海聯邦的交戰國,不管他宣佈宣戰,南海聯邦攻擊它是一點道義和國際法上的問題都沒有,況且加拿大也向南海聯邦宣戰過了。

目前加拿大政府正忙着在國內招募志願者去保衛它的母國,而且它的海軍已經開始在被大西洋的西側爲英國運輸船護航了,當然只是象徵意義上的,那幾艘破驅逐艦如果遇到德國潛艇也是白給。

劉芾的打算是派一支潛艇部隊,遠航至加拿大西海岸,比如溫哥華附近,去主動攻擊加拿大船隻。這樣一來,孱弱的加拿大海軍必定會向英國和美國求援,英國人在太平洋沒有海軍力量,所以這個重擔只能落在美國海軍肩上,如果美國海軍不管加拿大兄弟被外人揍,那劉芾就派更大的艦隊過去,在加拿大登陸,看美國人樂意不樂意,反正最終要逼迫美國人先向南海聯邦動手,然後再進攻美國太平洋艦隊。

這支遠洋潛艇部隊由5艘金槍魚級潛艇組成,之所以不派遣更先進的逆戟鯨級和獨角鯨級潛艇去執行這個任務,主要是聯邦海軍考慮到這次的任務需要孤軍深入敵後,萬一發生了什麼不測,也不至於把聯邦海軍的過多軍事機密暴露給美國海軍,所以就派遣了比較落後的金槍魚級潛艇出戰,而且這幾艘潛艇還必須經過改裝,去掉各種比較先進的裝備,換上更原始一些的設備,按照那些出戰的潛艇兵的話說,這就是伸着脖子去找揍了。

這支被稱爲“蟈蟈”的小型潛艇編隊從南r本的宮崎海軍基地出發,陪同它們一起出航的還有一艘掛着中立國南r本國旗的補給艦,它將定期在加拿大西部海域爲這5艘潛艇提供補給,並作爲一艘海軍的觀察船和通訊中轉站,指揮這次行動。

冬季的加拿大西部海域冷清異常,原本加拿大在西側海域就只有3條定期的航班和貨運航線通往南海聯邦和臺灣島,在與南海聯邦宣戰之後,就只剩下一條往來於臺灣島和溫哥華之間的貨運航線還在半死不活的維持着,剩下的航線全停止了。

雖然加拿大的國土面積很大,但是它的西側海岸線相較於美國來說就非常短了,只有北起魯伯特王子港,南至溫哥華大約800公里長的距離,而且城市不多,它主要的經濟區都在東部五大湖區附近。

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12章 轟炸機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3章 投降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71章 安南第61章 名不副實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22章 問題(三)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120章 羅德島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4章 裝病第30章 合作社第108章 新礦工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30章 Z字旗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81章 深入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87章 調整第24章 賭約第43章 投降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18章 電視臺第91章 對壘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75章 國防(三)第135章 大訂單第25章 菊凋零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5章 上當了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35章 大訂單第46章 騷擾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6章 寶船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9章 藍飄帶獎第16章 戰略轟炸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22章 問題(三)第38章 水陸並進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1章 戰備(一)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47章 民國(三)第2章 以戰代練第22章 問題(三)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136章 眼紅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5章 得寸進尺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
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12章 轟炸機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43章 投降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71章 安南第61章 名不副實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22章 問題(三)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120章 羅德島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4章 裝病第30章 合作社第108章 新礦工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30章 Z字旗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81章 深入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87章 調整第24章 賭約第43章 投降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18章 電視臺第91章 對壘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75章 國防(三)第135章 大訂單第25章 菊凋零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5章 上當了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35章 大訂單第46章 騷擾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6章 寶船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19章 藍飄帶獎第16章 戰略轟炸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14章 本土防禦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22章 問題(三)第38章 水陸並進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1章 戰備(一)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47章 民國(三)第2章 以戰代練第22章 問題(三)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136章 眼紅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5章 得寸進尺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