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三國分贓

但是徐增亮的優勢也正是他的劣勢,出身內務部這一條,恐怕會讓很多聯邦官員和民衆新生厭惡,對於特務或者特工這個出身,聽着很厲害的樣子,但是放到大部分普通人眼中,都有些膈應。

而山德魯的優勢在於他家族在聯邦的勢力和人脈,還有他的出身。他從小就被劉芾養大,與劉芾的關係甚至比同他那個奸商親爹的關係還要好。而且他是從一名聯邦海軍低級軍官,一步一步幹到了聯邦國防部部長的位置,他參加過英美南海戰,作戰英勇,獲得過聯邦英雄勳章,在軍界尤其是海軍內部聲望非常高。

同樣,山德魯的優勢也是他的劣勢,他的家族勢力和人脈深厚,但是他是一名英裔的後代,雖然在聯邦中已經不分種族和籍貫了,但是這種教育剛剛持續了30多年,還有很多50歲左右的聯邦公民在內心裡很看重這個問題,尤其是在華人中,“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句話就是山德魯再進一步的最大障礙。

對於候選人的分析,世界各國基本認同聯邦國內的人選,由於南海聯邦的這些主要領導人和他們的總統劉芾一樣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不愛在國際上拋頭露面,所以各國對他們的瞭解甚至比劉芾還少,就算他們想又自己的分析,也沒有足夠的情報支持,分析不出什麼更深刻的含義來。

不過作爲英國、美國和德國政府,對於山德魯這個人選都非常感興趣,因爲山德魯的出身家庭和它們三國都有關係。首先山德魯是大衛的兒子,是一位英國伯爵的後裔,雖然加入了聯邦國籍。但是血緣關係是不容易被割斷的,至少大衛現在還是英國貴族,從感情上來講,英國政府更願意看到一位英國貴族的後代來擔任聯邦總統,他們覺得這樣將來雙方會有更多的共同點。

而美國政府之所以願意看到山德魯接任聯邦總統。也是因爲他的父親大衛,雖然這個奸商是個英國貴族,但是他的核心產業和公司總部都在美國,他也是在美國成爲了世界首富,而他本人幾十年來一直居住在紐約,如果不仔細刨根的話。大部分人都認同他是一位美國人,而且他同美國政府的關係也非常親密。美國政府更願意看到他的兒子成爲最大敵對國的總統,這總比一個誰都不瞭解的特工頭子當總統對美國有利的多。

至於德國政府則是因爲山德魯的母親一族才更傾向於讓他擔任聯邦總統的,海倫娜家族在德國如今已經是總理的親信,這個從小鬍子未發跡時邊大力資助他和他的黨的家族如今在德國國內可以說是可以橫着走路了,他們不僅和小鬍子保持着親密的個人關係。還與納粹黨中的很多要員都是老朋友,再加上他們家族掌控着德國的所有航空運輸業和部分造船業,還是南海聯邦與德國政府之間的潤滑劑,除非他們明着造小鬍子的反,否則誰也搬不動這塊大石頭。

如果山德魯能夠登上聯邦總統的寶座,那麼有着德國血統的他肯定不會虧待他母親的祖國,從各種情報上來看。山德魯與他母親的感情明顯要比與他那個奸商父親的感情要深的多,如果有了他的大力協助讓聯邦直接進入軸心國,那麼小鬍子有理由相信,德國肯定會稱霸歐洲,成爲一個真正的大德意志。

八卦歸八卦,劉芾雖然住院了,但是目前還沒死,這些分析和討論也只能在私下或者隱晦的見報,誰都不敢去明着說這個問題,在聯邦國內說這種事情很可能會被內務部請去聊天。而在國際上討論這種問題,肯定會引起聯邦外交部的抗議,因爲說閒話惹一身麻煩,多冤枉啊。

在熱熱鬧鬧的八卦聲中,世界告別了1938年。迎來了1939年。剛剛送走了寒冷的冬天,冰雪還未消融,德國人就迫不及待的把軍隊開進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這到不是小鬍子急於吞下捷克,而是他看到了英法的虛弱和波蘭的貪婪,如果不盡快把捷克收入囊中,很可能會讓別人搶了先手。

捷克斯洛伐克也不是不想抵抗,但是無奈內部並不團結,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之所以叫捷克--斯洛伐克,就是因爲它原本就不是一個民族,歷史上也不是一個國家,它是被《凡爾賽合約》硬生生捏在一起的,怪不得當初簽訂《凡爾賽合約》的時候,法國元帥霞飛就曾說過:這個合約不會帶給歐洲和平,只能讓更大的戰爭晚來20年。

在3月份,捷克總統夏哈與親德國的斯洛伐克總理蒂索之間發生了矛盾,夏哈宣佈解除了蒂索的職務,並要逮捕他。結果蒂索提前得知了消息,非常麻利的就跑到了柏林向小鬍子求救。小鬍子肯定是想幫助這位親德國的斯洛伐克總理的,於是喊來夏哈進行協商。據說小鬍子和戈林兩個人對夏哈連嚇唬帶忽悠,逼着這位總統同意把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地區交給德國託管,因爲在德國人眼中,這兩塊地方都是德國的故土,肯定是要收回的。

夏哈總統連心臟病都給折騰出來了,如果不是小鬍子的私人醫生搶救及時,這位捷克斯洛伐克總統就得死在柏林。你說一個總統當到這個份上,也挺可憐的,不過生在哪裡是不由自己選擇的,只能任命了。

德國軍隊很順利的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境內,並佔領了布拉格,小鬍子親自前往布拉格市區巡視了這塊從自己手中重新迴歸德國的土地,但是他看到的捷克人並不像奧地利人那樣歡迎德國軍隊的入駐,雖然沒有反抗,但是也並不高興。

2天以後,捷克斯洛伐克最後一塊領土喀爾巴阡--烏克蘭也併入了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這個國家從這一天起就不復存在了,而歐洲其他國家此時纔剛反應過來,它們除了提出抗議之外,也挽回不了什麼了。

吞併了奧地利和大部分捷克斯洛伐克之後,德國的身邊就剩下比利時、法國、波蘭、瑞士、意大利、匈牙利這6個接壤國家了,西邊的比利時、法國肯定是同英國一夥的,而南面的瑞士是個非常獨特的中立國,說它獨特,並不是因爲中立國而獨特,而是因爲它爲什麼能夠在一羣大國中間保持中立的原因而獨特。

在歐洲有幾個小國一直號稱中立國,比如比利時、盧森堡、梵蒂岡、聖馬力諾。但是這些中立國都不是名副其實的中立國,一到戰爭時期,它們的命運總是捏在別人手中,像比利時和盧森堡,一戰二戰都被入侵,你說你中立沒用,別人說不承認就不承認,該打還是打。

那瑞士爲何能在一羣交戰國中間保持中立呢?不是它人緣好,也不是它特別老實,而是它特別的能打。從拿破崙席捲歐洲之後,瑞士就再也沒有打過仗,二次世界大戰中瑞士都是中立國,那可是真真正正的中立國,所有的交戰國都得繞着瑞士國土打,不管哪一方進入瑞士領土或者領空,都會遭到瑞士軍隊的攻擊,在二戰中,瑞士空軍擊落過幾十架德國飛機和上百架盟軍轟炸機,這些飛機都是侵犯了瑞士領空,所以沒有任何一個交戰國願意去招惹瑞士人,就連鼎盛時期的小鬍子,也不願意去惹這樣一個敢和你拼命的國家。

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章 宣戰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24章 賭約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4章 裝病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5章 機羣第17章 北歐亂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50章 聖迭戈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04章 博弈第73章 國防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23章 三路並進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24章 冰箱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105章 博弈(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23章 親王喬治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7章 吃虧是福第7章 爪哇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53章 活話劇(一)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0章 快速艦隊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61章 佈網(二)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68章 潰敗第95章 猶太人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04章 博弈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65章 夜間空襲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章 難題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2章 東海岸第95章 大衛走了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3章 基礎建設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2章 以戰代練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73章 國防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62章 巴頓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2章 巴頓第145章 33號舞伴第6章 也算悲壯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1章 佈網(二)第7章 爪哇第21章 夜戰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3章 文化入侵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32章 移民潮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0章 問題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21章 好人有好報
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章 宣戰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24章 賭約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4章 裝病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15章 機羣第17章 北歐亂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50章 聖迭戈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04章 博弈第73章 國防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23章 三路並進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24章 冰箱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105章 博弈(二)第29章 沒良心炮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23章 親王喬治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7章 吃虧是福第7章 爪哇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53章 活話劇(一)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0章 快速艦隊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61章 佈網(二)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68章 潰敗第95章 猶太人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104章 博弈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65章 夜間空襲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章 難題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2章 東海岸第95章 大衛走了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3章 基礎建設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2章 以戰代練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73章 國防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62章 巴頓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2章 巴頓第145章 33號舞伴第6章 也算悲壯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1章 佈網(二)第7章 爪哇第21章 夜戰第75章 7、8、9三個省第83章 文化入侵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32章 移民潮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0章 問題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21章 好人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