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皇家海軍

“我代表異色列和所有猶太人感謝總統閣下和南海聯邦的幫助,現在英國人和法國人在我國的東邊搞了一些小動作,這些小動作很可能會挑起一場更大的戰爭,戰爭我們不怕,但是我很擔心英法兩國會不會直接插手。”阿道夫斯總理顯然聽明白了劉芾的畫外音,然後又提出了他的擔心。

“這次我會順路訪問英法兩國的,也會同他們談起這裡的局勢,按照聯邦的判斷,在短期內不存在這個擔憂,不過凡事都有意外,該留意的地方還是要留意,我也會通知我國的相關部門注意有關的動向,南海聯邦在這一地區也是有利益存在的,維護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是聯邦的宗旨。”劉芾給了總理一個定心丸,既然南海聯邦在這裡有利益存在,那麼就不會允許其他國家直接插手這塊土地,現在大家玩一玩代理人戰爭就可以了,擼胳膊挽袖子親自上陣會觸碰到聯邦的底限。

在隨後的幾天裡,劉芾在阿道夫斯總理的親自陪同下,參觀了位於海法和特拉維夫的2座聯邦援建的造船廠、發電廠、軍工廠,還一起觀看了山鼠輕型偵查坦克的實彈演習,阿道夫斯總理對於這種跑的飛快、刀槍不入、火力兇猛的新式坦克讚不絕口,立即同意在異色列建立2座工廠,用以大量生產這種坦克,而這兩座工廠和建設和機械設備的購買還得依靠聯邦政府幫助,後期的大量零部件和發動機等等。也的由聯邦進口。

在異色列停留了4天,劉芾登上巡洋艦,艦隊一直向西,抵達羅德島。在這裡,劉芾將與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和土耳其總統凱末爾舉行一個小規模的會晤,具體內容除了南海聯邦與意大利和土耳其在經濟和軍事繼續加強合作之外,還對地中海中東部在未來的安全與穩定互相交換了意見。

由於意大利和奧斯曼帝國時期存在着林土爭端和諸多歷史遺留問題,致使到了土耳其時期,兩國的關係也不太對付,劉芾爲了加強聯邦在地中海的影響力。也爲了給英法兩國找更多的麻煩。一直在極力調和着意大利和土耳其之間的關係,但是收效都不太大。

這次前往歐洲,劉芾打算當面和這兩位國家元首談一談,再做一番努力。畢竟人家是世仇了。不可能憑藉着誰的幾句話就摒棄前嫌。既然要談。那最好還是做一起談效果比較好,於是劉芾向兩國首腦發出了邀請,邀請他們一起到羅德島上來。既能爲羅德島增添一下重要性,又可以當做一箇中立的地區消除兩國首腦的顧慮。

近期以來,南海聯邦在國際上的地位如日中天,幾個月滅亡一個國家,打得當年和俄國人都沒分出勝負的r本軍隊毫無還手之力,連國家的皇帝都給炸死在皇宮裡,一天之內摧毀帝國多座大城市,聯邦飛機一過,下面就是一片焦土,人畜全無。

這些信息不僅極大的刺激了南海聯邦的對立國家,也更多的觸動了與聯邦有着合作關係的一些國家,比如意大利和土耳其,面對如此強勢的合作伙伴,這兩個國家又高興又忐忑。

高興的是,終於抱到粗腿了,只要繼續加強合作,肯定沒虧吃;忐忑的是,合作伙伴如此強勢,那就意味着很難伺候啊,合作這個事情,如果一方太強大了,就會慢慢變味,從合作變成了援助,這樣對於那個相對較弱的國家來說,是福是禍就很難講了。

所以當劉芾提出3國一同在羅德島上會晤的時候,墨索里尼和凱末爾這兩位大牛都沒有提出什麼異議,就算劉芾不找他們聊天,他們也得想辦法和劉芾聊聊,要不他們心裡都不踏實啊。

這次的會談只進行了2天,而且得到的效果要比以前的多次外交途徑的傳信方式要好很多,看來很多重要的問題還是需要面對面來談,那種真實的感覺是在信件中無法得到的。會談的最終結果就是3方簽署了一個秘密協議,大體上就是成立了一個3國之間的溝通渠道,並確立了羅德島作爲東地中海地區的經濟中心的地位,此後,如果3國之間再有什麼疑慮就可以通過這個正式的渠道來取得及時的溝通,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猜忌和誤會,對於國家之間加深合作很有好處。

目前的羅德島已經初現了它的自由港的魅力,在這裡辦廠獲得聯邦授權生產的聯邦產品由於價格和運費的優勢,已經開始逐步佔據了歐洲的一部分市場,並吸引了大批批發商和零售商來此購買商品,這些商人也爲土耳其和周邊的一些國家帶來了人脈和收入,雖然現在羅德島上的工廠數量還不是很多,商品產量和品種也不是很多,但是隨着更多的聯邦商人們來此投資建廠,聯邦政府按照計劃批准更多的商品可以在此生產,羅德島的發展前景還是很樂觀的。

結束了地中海之行,劉芾跟着他的小艦隊,穿過了直布羅陀海峽,向着法國的勒阿佛爾港駛去,他將在這裡登上法國領土,對法國展開第二次友好訪問。在穿越直布羅海峽的時候,劉芾的這支小艦隊碰上了一支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與劉芾的這支小艦隊比起來,這支英國艦隊的規模可要大多了。

戰列艦2艘、戰列巡洋艦2艘、重型巡洋艦2艘、巡洋艦和驅逐艦7艘,除了這些之外,劉芾還看到了一艘怪模怪樣的船,英國海軍的飛機母艦。這是劉芾第一次在海面上看到真正的主力戰艦也就是戰列艦,當兩支艦隊並行的時候,他特意跑到了艦橋上,用艦長的望遠鏡,仔細的觀察了一番對面的戰艦,過了一把眼癮。

由於劉芾所乘的重巡上懸掛着元首旗,英國艦隊不得不減速讓行,還用旗語聯繫了聯邦艦隊,是否接受鳴放個人禮炮。經過劉芾的同意之後,英國艦隊的兩艘戰巡慢慢駛出了隊列,一前一後的與聯邦艦隊並排行駛,然後用船上的副炮鳴放了21響禮炮,又整齊的返回了艦隊中。

對於英國艦隊的規模,劉芾到沒什麼可羨慕的,在他看來,這些身披厚甲,手拿巨劍的海上勇士們已經進入了它們暮年,就像那些縱橫了很多年的騎兵一樣,當熱武器出現並規模使用之後,騎兵就只能慢慢的退出了舞臺。讓劉芾比較佩服的是英國海軍的底蘊,那十多艘大大小小的戰艦在旗艦的指揮下,就向一個人的手指一樣,進退自如,從兩支艦隊相遇到對方減速讓行,再到鳴放禮炮,英國艦隊至少變化了3中隊形,絲毫沒有忙亂和出錯的現象發生,這就是一種常態,當一種技能成爲了常態,這種技能就已經達到了頂峰。

另外,劉芾對那艘英國的飛機母艦非常感興趣,據艦隊的參謀人員說,那艘飛機母艦是英國海軍的“鷹號”,它是用一艘戰列艦改裝而成的,滿載排水量在25000噸左右,估計可以攜帶15-20架索普恩斯駱駝式、杜鵑式和帕納爾黑豹式飛機。

劉芾按照參謀們的指點,仔細的觀察了這艘“鷹號”飛機母艦,果然發現它還存在着很多軍艦的影子。首先,它的船艏是尖的,和軍艦的船艏一樣,而且飛行甲板也隨着船艏的形狀改變,這樣就縮短了飛行甲板的長度。其次,它的指揮塔雖然也放在了船體的一側,也就是右側,但是那個指揮塔還是有着非常明顯的戰艦造型,是一個高大的島式建築。最後,這艘飛機母艦還保留着2個高大的大煙囪。(未完待續……)

第27章 大阪師團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5章 機羣第118章 電視臺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66章 聯邦缺鐵第76章 捉對廝殺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4章 本土防禦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4章 伯爵莊園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2章 遷都第88章 增兵第39章 海南島(一)第65章 深挖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8章 制度第108章 新礦工第68章 絕密單位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25章 上海行第62章 巴頓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30章 Z字旗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4章 革命(二)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8章 反貪反黑第47章 民國(三)第54章 仇恨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6章 騷擾第17章 工業基地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21章 問題(二)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5章 民國(一)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3章 基礎建設第79章 南美ABC第76章 捉對廝殺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8章 珍珠港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91章 對壘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0章 快速艦隊第74章 皇帝第78章 撒達母炮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49章 飛機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2章 醞釀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8章 三路並進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84章 得手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22章 坦克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
第27章 大阪師團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5章 機羣第118章 電視臺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66章 聯邦缺鐵第76章 捉對廝殺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4章 本土防禦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4章 伯爵莊園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2章 遷都第88章 增兵第39章 海南島(一)第65章 深挖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8章 制度第108章 新礦工第68章 絕密單位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25章 上海行第62章 巴頓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30章 Z字旗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4章 革命(二)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58章 反貪反黑第47章 民國(三)第54章 仇恨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6章 騷擾第17章 工業基地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21章 問題(二)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5章 民國(一)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3章 基礎建設第79章 南美ABC第76章 捉對廝殺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8章 珍珠港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91章 對壘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10章 快速艦隊第74章 皇帝第78章 撒達母炮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49章 飛機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2章 醞釀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77章 他的理想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8章 三路並進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84章 得手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22章 坦克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