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獨立起義

1911年6月7日,本來已經趨於平靜的菲律賓獨立起義忽然爆發開來,從呂宋島的北段到棉蘭老島的南端,幾十次武裝襲擊和大規模的城市騷亂在一夜間席捲了整個菲律賓羣島。從市郊的軍營被偷襲到城市裡的哨兵被暗殺,從親美商人被當街斬首到港口設施遭到破壞,層出不窮的各種對抗方式,讓美國駐軍不僅疲於奔命且損失慘重。

在6月一個月,美國駐菲軍隊就陣亡了3000多名士兵和90多位中下級軍官,各種軍用物資的損失更是龐大。被如此多的武裝起義弄的暈頭轉向的菲律賓總督和美國駐菲軍事總指揮丹澤上校,不得不把分散駐紮的美國軍隊集中到呂宋島上的3個主要城市中,以避免被那些神出鬼沒的游擊隊和當地仇視美軍的本地人襲擊。不過這樣一來,雖然美軍的傷亡大大的減少了,但是美軍可以控制的區域也急劇縮減,到了7月中旬,整個呂宋島除了馬尼拉、拉瓦格和八打雁這3個主要港口和5箇中型城市還控制在美軍手中,其他的地區都先後被游擊隊所佔領,一時間,菲律賓羣島上各種獨立村、獨立鎮和獨立市像雨後春蘇一樣冒了出來,他們打着各種旗號宣佈了自己脫離美國控制,並實行各種政策的獨立。

菲律賓羣島上獨立起義四處爆發,臺灣軍隊駐守的棉蘭老島、萊特島、內格羅斯島和宿務島上也不能顯得太平靜。於是,在臺灣守軍和“菲律賓人”組織的聯合策劃下,2個臺灣陸軍佔領的駐地被當地游擊隊夷爲平地,臺灣守軍“傷亡”了300多人,3條貫穿棉蘭老島的主要公路和這幾年陸續修建的多條輔助公路都發生了多起破壞活動,各處的港口中,針對臺灣運輸船的襲擊也時有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臺灣陸軍部以傷亡巨大、補給困難爲由,從萊特島、宿務島、撤回了全部駐軍,分駐到內格羅斯島和棉蘭老島上,以加強這兩個主要島嶼的防禦。

面對這一船一船運送回臺灣的“陣亡士兵屍體”和大量“傷員”,美國的聯絡官們也不得不上報菲律賓總督,說臺灣駐軍這邊也是四處遭襲,不得不收縮防守,不僅無力支援呂宋島的美軍,而且在菲律賓南方四島上這幾年取得的成績能不能保住都已經成了問題。

菲律賓一時間亂成了這樣,美國國內對於現任菲律賓總督福布斯和駐軍司令丹澤上校非常不滿,並於當月,從國內派遣了吉爾伯特接任總督併兼任駐菲美軍司令。

新總督來到菲律賓時,呂宋島上的美國佔領城市,已經從3個下降成了2個,幾天前,6000多名游擊隊圍困了呂宋島北部的重要城市塔布克,並且在第三天於皮努普克附近的沼澤中伏擊了從拉瓦格趕來的2000多名美國援軍,由於匆忙趕路和對地形不熟悉,這支被菲律賓當地嚮導故意引進沼澤地區的美國援軍在遭到各式各樣的陷阱和地雷折磨之後,完全喪失了抵抗的意志,被從沼澤地中衝出來的幾千名游擊隊員和當地土著全殲在泥水中。

由於得不到補給,又遲遲沒等來援兵,塔布克城中的幾千名美軍也只堅持了4天,就在城內居民的不配合和城外無窮無盡的沒良心炮彈的轟炸下,敗退出了塔布克城,並沿着道路向距離140多公里的另一處美軍佔領城市碧瑤市撤退。不過在撤退的途中,到處都是陷阱和地雷,全天都有冷槍和毒箭,140多公里的路程,這支撤退的美軍足足走了2天半才走完,而最初撤退的4000多名美軍官兵到了碧瑤市時,只剩下了1100多人,而且大部分都筋疲力盡且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

吉爾伯特總督面對如此糜爛的菲律賓局勢也是束手無策,爲了減少美軍的無謂傷亡,只能再進一步收縮防禦,他把所有不靠海港的城市全部放棄,把菲律賓還剩下的4萬多美軍全部收縮在呂宋島上的7個海港城市附近,依託海上補給和艦炮的威力,纔算勉強止住了菲律賓游擊隊的大規模進攻。

於是,美軍和游擊隊在呂宋島上開始了對峙,美國人佔據着大部分海港,而游擊隊則佔據了全部的內陸,由於美軍無法控制游擊隊的活動,總體上來說,美軍處於被動狀態,而游擊隊處於進攻狀態中,不過由於游擊隊缺少重型武器和大炮,對於美軍佔領的海港城市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攻擊,雙方就這樣僵持了下來。

在這種混亂的情況中,“菲律賓人”組織憑藉着充足的武器裝備和在南方四島上這些年打下來的羣衆基礎和聲望,迅速的膨脹起來,短短几個月時間,僅外圍組織和游擊隊就發展了5萬多人,成爲了菲律賓羣島上最大的一支反美武裝力量。

就在菲律賓的局勢發生鉅變的6月份,臺灣也迎來一件大喜事,經過了2年多的全力趕工,羅莎利婭號郵船順利完成了建造和後期裝飾,於6月21日從基隆港起航,開往英國朴茨茅斯港,並在哪裡進行適當維修和調整後,開始以朴茨茅斯爲起點,由東向西橫渡大西洋,最終抵達美國紐約。

由於這次遠航關係到臺灣造船業的興衰,所以爲了保險起見,海倫娜航運公司聘請了一位有着豐富大西洋航行經驗的美國船長以及部分高級船員,匯同公司的部分海員,共同擔負起羅莎利婭號的航行任務。

經過了20天的航行,邊走邊磨合邊調整的羅莎莉亞號安全抵達了朴茨茅斯港,並將在這裡停靠一週時間,然後就踏上橫渡大西洋的旅程。

這位高薪僱來的美國船長亞歷山大.帕爾默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海員,他曾經在英國白星公司、卡納德公司擔任過多艘大型郵船的船長,對大西洋航線和大型郵船有着無法替代的熱情。前幾年由於年齡問題,這位59歲的老船長被公司從大型郵船上撤換了下來,去跑一些歐洲的短途郵船,這位性格倔強的老頭一氣之下,辭去了職務,拿着高額的退休金,投奔了在美國生活的女兒一家。

這次海倫娜航運公司能夠請到這位退休的老船長,多虧了他那個在施耐德石油公司當職員的女婿。本來老帕爾默已經不打算再走上指揮台了,倒不是他對航海和大型郵船沒興趣了,而是他怕一旦從操就業,就無法再安定下來過後半生的生活。不過在拿到海倫娜公司送來的郵船資料以後,這位老船長就有些心動,再加上剛剛被公司升職的女婿女兒好一頓勸說,終於又喚起了他嚮往大海的熱情和奪取藍飄帶獎的願望,世界上又有哪一位郵船船長不想得到這個獎項,而世界上又有幾個船長能獲得這個機會呢。

帕爾默船長用各種方式,聯繫上了幾位自己並不得志的老同事和老部下,湊成了一個小型的團隊,接受了海倫娜航運公司的聘請,成爲了羅莎利婭號的第一任船長。本來在見到羅莎莉亞號之前,帕爾默還是抱着一種試試的心態,因爲他不太相信這艘由臺灣建造的郵船能獲得什麼藍飄帶獎,在這個時代,英國建造的船隻纔是世界第一,就是工業比英國還發達的美國人,也不敢和英國人比造船,更而況一個小小的臺灣,而且還是一個東亞小島國。要不是海倫娜公司是一個美國公司,再加上自己的女婿女兒極力勸說,帕爾默絕不會選擇復出,來冒這個險。

但是在登上羅莎莉亞號,並親自指揮着這艘龐大的郵船安全抵達朴茨茅斯以後,老帕爾默就對自己的這個復出決定感到自豪和欣慰。憑藉着多年的駕船經驗,帕爾默船長非常確定這是一艘可以跑出很高航速的郵船,而難得的是,它不僅平穩快速,而且豪華端莊。這條船的外形不像這個時代的所有大型船隻那樣有着豎直的船頭和圓圓的船艉,而是有着一個造型考張的外飄型船艏和略顯方形的船艉,船身也更加修長,再加上一前一後兩個並不是很高但是很粗壯的煙囪,整體造型顯得精緻了很多。而最讓老船長吃驚的是動力艙裡那4臺巨大的蒸汽輪機所發出的巨大推力,在印度洋上,老帕爾默曾經利用這些機器跑出了28節的高速,而且還不是最高速,爲了讓新機器磨合的更加順暢,老船長沒有因爲好奇心而喪失了原則,及時停止了這種有可能損壞機器零部件的狂奔。

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92章 杉杉健太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81章 深入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19章 金蘭灣第15章 機羣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26章 衝鋒隊第38章 水陸並進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68章 制度第74章 皇帝第18章 西線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49章 飛機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1章 問題(二)第23章 大戰結束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68章 潰敗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2章 轟炸機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34章 偷襲成功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04章 博弈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25章 上海行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46章 騷擾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43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50章 飛機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7章 吃虧是福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章 以戰代練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36章 眼紅第73章 國防第6章 再次談判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4章 橫掃第17章 準備登陸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90章 集結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24章 伯爵莊園第43章 投降第21章 問題(二)第130章 懷疑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章 宣戰第19章 藍飄帶獎第22章 坦克第106章 妥協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
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92章 杉杉健太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81章 深入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19章 金蘭灣第15章 機羣第5章 捷克和波蘭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26章 衝鋒隊第38章 水陸並進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68章 制度第74章 皇帝第18章 西線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49章 飛機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1章 問題(二)第23章 大戰結束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44章 美國的反應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68章 潰敗第24章 伯爵莊園第12章 轟炸機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34章 偷襲成功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04章 博弈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25章 上海行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46章 騷擾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43章 各懷鬼胎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50章 飛機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7章 吃虧是福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章 以戰代練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36章 眼紅第73章 國防第6章 再次談判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4章 橫掃第17章 準備登陸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90章 集結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24章 伯爵莊園第43章 投降第21章 問題(二)第130章 懷疑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章 宣戰第19章 藍飄帶獎第22章 坦克第106章 妥協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