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聯邦的四周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這兩個國家,雖然已經不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基本上還是英國的親兄弟,兩國關係非常近,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從某些方面來講,英國的決定就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決定。

而且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還是劉芾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所以澳大利亞這邊也是一個關注對象,不過就憑藉着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那點海軍實力,劉芾還真沒看在眼裡,所以對待這兩個國家的重視程度上,也就是關注而已。

除了英屬印度和澳大利亞之外,就剩下朝鮮和日本了。朝鮮這個國家就不浪費字灌水了,那就只剩下日本了。

日本這個國家其實劉芾非常佩服(佩服,不是喜歡,很多人都以恨日本爲榮,彷彿不恨日本,不罵日本,就不是中國人,並且用這個來要求身邊所有的人。但是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去這些人的家中看看,他們用的電器、開的車、看的漫畫、電影、打算去旅遊的目的地,是否達到了恨這個程度,還真不好說。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不僅是日本人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和屈辱,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俄國人都沒少欺負我們,但是我們爲什麼只恨日本,而故意無視了那些國家呢?這個問題我也回答不了)憑藉着整個民族的團結,精誠合作,不僅在亞洲稱霸一時,就連英美兩國也被打得暈頭轉向。

作者聽說過一個故事,真假有待大家去考證。在二戰期間,由於珍珠港被偷襲,美國的執政黨和在野黨一起投票,在只有一票棄權的情況下,一致通過了對日宣戰的提案,這位投了棄權票的議員真是個是漢子!!!

由於當時美國人民的仇日情緒太高,美國政府突破了一個民主自由政府的底限,下令把所有的日裔美國人。全部都抓起來,關進了集中營,在這些被抓捕的日裔美國人中,很多人都在美國生活了好幾代,甚至連日文的都不會說。相比之下,美國人對德國的態度截然相反,在美國。德裔美國人是第二大民族。

在這些關押着幾十萬日本的集中營裡,發生了一個有意思的事情。那些老一輩的日本移民,心中還是非常愛自己的祖國日本,他們寧可被關在集中營裡,也不願意去面對美國對日本宣戰。而他們的後代,也就是那些在美國出生的日裔美國人。他們是愛美國的,他們認爲自己就是美國人,堅定捍衛美國的利益。

於是,在集中營裡,大批的第二代、第三代日裔美國人要求參加美軍,去爲國戰鬥,並爆發了絕食抗議。這件事驚動了美國政府。美國政府對於這些日裔美國人也持懷疑態度,於是抱着試一試的態度,組成了一個營。但是由於沒有任何一個師願意接收這個營,於是這個營變成了一個獨立營,番號爲100營。

在經過短期訓練之後,美軍把這個營送上了前線,當然了,沒敢送到太平洋前線去直接面對日本軍隊作戰。而是送到了歐洲前線的意大利戰場。結果,這個100營的戰鬥力極爲強悍,在多次激烈的戰鬥中屢立戰功,一點不弱於他們的對手德軍。於是,這個營開始受到了歡迎,被編進了一個美軍師,34師。

美國在二戰的時候。種族歧視還是很厲害,在第一線作戰的全部是白人戰士,不管是海軍還是陸軍,黑人只能在後勤部隊或者第二線參戰。不過。當時有個美軍第92師,外號叫做“彩虹師”,就是因爲在這個師裡,有一個黑人團。

而奮戰在意大利前線的日裔100營,徹底打破了當時白人對其他種族的觀念。在一開始,由於100營的日裔美國人身材非常矮,歐洲的美軍管他們叫做“土撥鼠營”,但是他們戰鬥力,驚動了美國政府,於是,又在集中營裡,召集了4000日裔美國人,組成了一個團,番號442團。

這個442團最開始也被派到了意大利前線,並且在安齊奧登陸中,成功的解救了已經被德軍包圍的美軍。在當時的歐洲戰場,不管是美軍、英軍還是蘇聯紅軍,只有這個442團,可以和德國陸軍一對一的成建制的對抗,而其他國家的陸軍,只能在人數佔優的情況下,對抗德國陸軍。

這種情況被當時的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發現,於是把這個團調到了法國前線,並在整個法國前線成爲了救火隊,哪裡戰事危機就補救到哪裡去,傷亡率極高,經常打得一個排就剩下幾個人。

由於這些日裔美國人的英勇奮戰,他們創下了美軍建軍200年以來,榮譽第一高的記錄。在僅僅存在的兩年多時間中,他們獲得了18000多枚各種勳章、七次總統集體嘉獎,而美軍的第一王牌師,陸戰一師在其上百年的歷史裡,只獲得過2次總統集體嘉獎,101空降師稍微多一點,獲得過3次。

在二戰勝利之後,總統杜魯門下令給國防部,要在白宮門前的賓夕法尼亞大街上檢閱一支部隊,而對於這隻部隊的要求就是勳章最多且傷亡率最高,而在當時1000多萬美國陸海空士兵中,符合這兩條的,正是442團。他們的傷亡率高達370%,也就是說這個不足4000人的團,基本在每個崗位上都平均死過個人。不過最後,由於種族歧視的問題,這支部隊沒有獲得參加檢閱的名額,當時的美國人無法忍受在這場美國最光榮的戰爭獲勝後,由一支日裔美國人組成的部隊去享受這個光榮的時刻。

雖然在他們回國的時候,也受到了隆重的歡迎,但是他們的家人,卻還都在集中營中關押着,這些日裔美國人很清楚,他們戰鬥的越英勇,那麼所有在美國生活着的日裔人羣受到的尊敬就越多,他們付出的越多,他們作爲一個少數民族,在美國的地位就會越高,獲得的認同感也就越大。

雖然,美國在戰後大裁軍中,取消掉了大量的作戰部隊番號,也包括442團,但是,爲了紀念日裔美國人爲美國做出的貢獻,100營的番號被保留了下來,並且一直至今。

在里根總統時期通過《公民自由法案》的時候,美國政府正式向當年被關在猶他州和西海岸集中營中的那十幾萬日裔美國人道歉,向每個日本家庭賠償2萬美金;在老布什總統時期,國會有通過了向這些日裔美國人的賠償法案,再次追加賠償。

在美國政府,美國國會以及美國知識份子當中,二戰期間關押日裔美國人,是一件嚴重違背美國建國精神,嚴重違反人權的恥辱,但是這種認識基本只停留在政府高層和知識份子中間,而美國的大部分民衆並不太清楚這段歷史。至今,日裔美國的移民極少,不知道是不是和這件事情有關。

通過這個故事,作者想表達的並不是日本人作戰的英勇,也不是美國人在人權方面的違憲,和政府勇於認錯的態度,而是要說,一個民族,不管在哪裡,都要靠自身的努力,纔可能受到別人的尊重,這種努力不是靠罵,也不是靠求,而是靠做。不僅順利的時候要團結,苦難的時候更要團結,在這兩個方面,作者覺得,我們的民族,做的沒有日本人好。

作者是這個思想,那麼主角肯定也是一樣了,劉芾對所有欺負過自己民族的外族人都恨,但是更恨自己的民族不爭氣。

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4章 皇帝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86章 險勝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28章 以日製日第95章 猶太人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55章 西殘東癱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2章 轟炸機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1章 海戰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74章 國防(二)第91章 對壘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9章 遇襲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0章 問題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0章 拒不合作第80章 攻心戰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3章 三路並進第4章 德奧統一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6章 抓苦力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22章 東海岸第77章 拉燈彈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6章 騷擾第30章 日本沉沒第7章 吃虧是福第85章 野戰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9章 遇襲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2章 水下幽靈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4章 冰箱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5章 機羣第77章 拉燈彈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20章 問題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30章 懷疑第40章 海南島(二)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69章 建國(一)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1章 佈網(二)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77章 拉燈彈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
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4章 皇帝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86章 險勝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28章 以日製日第95章 猶太人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55章 西殘東癱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2章 轟炸機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11章 海戰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74章 國防(二)第91章 對壘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9章 遇襲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0章 問題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30章 拒不合作第80章 攻心戰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3章 三路並進第4章 德奧統一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6章 抓苦力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22章 東海岸第77章 拉燈彈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46章 騷擾第30章 日本沉沒第7章 吃虧是福第85章 野戰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9章 遇襲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2章 水下幽靈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24章 冰箱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5章 機羣第77章 拉燈彈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20章 問題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30章 懷疑第40章 海南島(二)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69章 建國(一)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1章 佈網(二)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77章 拉燈彈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