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登陸

????接到這封遲來的電報之後,第一進攻艦隊司令也無可奈何,美國航母編隊已經走了好幾個小時了,現在追肯定是追不上了。珍珠港發生的事情美國海軍肯定通知了那2艘航母,估計它們回來的可能性也不大,不過也不能大意,還得繼續派偵察機和潛艇嚴密監視附近海域,以防不測。

和第一攻擊艦隊司令官判斷的一樣,2艘美國航母在接到珍珠港基地發來的遇襲電報之後,立即提高了航速,向聖迭戈港方向猛跑,這到不是因爲這兩艘航母的艦長怕死不敢回去襲擊聯邦海軍,而是它們的航母上除了10多架戰鬥機之外,全是空的,它們的任務就是去接收新來的艦載機,根本就沒有作戰準備,回去也是白送。

7點10分,第二攻擊艦隊也按期抵達了位置,它們在離第一攻擊艦隊北側30海里的地方開始展開,並在7點30分放出了第一批240架攻擊機,再次向珍珠港發起空襲。這一波空襲的主要目標不再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軍艦,而是島上的各種防禦工事和軍事設施,比如軍營、彈藥庫、指揮所等,對於油料倉庫和港口碼頭,不僅不是空襲的重點,還要加以保護,因爲聯邦的登陸部隊將在下午抵達,在攻佔了這座港口之後,那些設施留着還有用。

第三波空襲對於珍珠港的美軍來說就一點隱蔽性都沒了,當它們飛到距島幾十公里範圍的時候。就已經被美軍的雷達站發現了。殘存的地面防空炮、驅逐艦上的防空武器和十幾架美國陸軍航空兵的戰鬥機成爲了珍珠港最後的防空力量。在明知道這是以卵擊石的情況下,美國海軍還是表現出來了勇猛的作風,他們使用了一切可以使用的武器向天空上的聯邦攻擊機開火,甚至在幾艘坐沉的戰列艦上,還有很多美國水兵在利用上面的防空炮。

雖然這些防空火力給第三波空襲的攻擊機羣造成了一些傷害和損失,但是天上的飛機太多了,在沒有統一指揮的情況下,零星的防空力量起不到很大作用,還暴露了它們的位置。隨着一架架攻擊機在高射炮陣地、高射機槍陣地、殘存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上面掠過,航空炸彈最終摧毀了人類的意志。港區之內的槍炮聲逐漸消失了。剩下的只是飛機的呼嘯和炸彈的爆炸聲。

第三波空襲已經不再是純攻擊機的編隊了,按照3:1的比例,80架聯邦戰鬥機和攻擊機混在一起,那十幾家美國的p-40在第一時間就被大羣的聯邦戰鬥機包圍。雙方几十架飛機在港區上空糾纏在一起。不時的有飛機拖着黑煙從高空跌落。把這場空襲點綴得更立體更豐富。

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部也在這次空襲中遭到了重點照顧,由於事先聯邦特工已經把夏威夷包括美國西海岸的很多重點地區的情報都蒐集得很細緻,所以這座白色4層樓下有一個地下指揮掩體的消息也是瞞不住人的。十多枚500公斤級的航空炸彈被俯衝轟炸機從高空俯衝投下。一層又一層的掀開了地下掩體的表面,最終還是把這裡變成了一個大坑。

雖然大部分美國海軍將領都通過別的通道離開這個指揮所,但是整個珍珠港的指揮和通訊系統也就此中斷,至少是美國海軍已經被打垮了,那些駐守在瓦胡島上的美國陸軍還能撐多少時間,就得看美國海軍會在多長時間之後來救他們了。

從9日的凌晨一直到傍晚,聯邦海軍航空兵一直對珍珠港、瓦胡島、可愛島、拉納島上的美軍目標進行着空襲,不過空襲的方式不再是大機羣行動,而是變成了十幾架一波的小規模清除行動,由於美國海軍和陸軍航空兵的飛機都損失殆盡,聯邦海軍的偵察機可以長時間的停留在目標上空,指揮空襲的飛機向可疑地點發起攻擊。

晚上18點,聯邦的第三隻艦隊也安全抵達了夏威夷島西側,然後進入了2支攻擊艦隊的警戒圈,三支龐大的艦隊合成了一支更龐大的艦隊,然後慢慢的開始向瓦胡島靠近,並最終停在距離瓦胡島以西100公里的海面上,開始爲第二天的登陸行動做準備。

美國在夏威夷島不光有太平洋艦隊的主力,還有一支近4萬人的陸軍,大概有兩個師。他們大部分都駐守在瓦胡島上,只有零星的警戒部隊分佈在其他幾個島。這連個美國陸軍師在瓦胡島不僅擁有機場和陸軍航空兵,還建造了很多防禦工事,其中火炮和岸炮的數量也不少,再加上彈藥和給養都很充足。

雖然太平洋艦隊基本報銷了,聯邦海軍也掌握了制空權,但是那些藏在工事和掩體裡的大炮還是可能對登陸部隊造成很大傷害,所以目前如何解決這些陸上威脅,就成了聯邦海軍的第二個任務。

登陸的地點有2個,第一個就是珍珠港,只有在這裡登陸,聯邦陸軍的重裝備才能運上島去,由於夏威夷羣島是個火山島,大部分島的邊緣都是雜亂的巨石和高高的峭壁,除了港口之外,只有在更南邊一點的檀香山市纔有第二個適合登陸的地方。

這兩個地方都是城市區,建築多,人口多,附近又有山峰,對於防禦一方比較有利,他們可以在城區中部署兵力與登陸部隊打巷戰,還可以在高地上架設火炮,轟擊登陸地區。而對於進攻一方就比較難辦,重武器在市區中無法施展,登陸部隊過於密集又會遭到炮擊。

聯邦海軍的高級將領和登陸部隊的陸軍將領們開了半宿的會,終於制定出一個比較符合目前狀況的登陸作戰方案。由於聯邦將領們都比較中規中矩,沒有什麼很高天賦的天才,也沒有像德國將領那樣的家傳本領,所以這個方案基本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總的原則就是少私人,多利用優勢。

聯邦登陸部隊有什麼優勢呢?其實很多,第一,制空權,在聯邦海軍飛機的支援下,美軍的火炮只要被偵察機發現,就得完蛋;第二,艦炮,2支進攻艦隊有5艘重巡,它們擁有幾十門大口徑艦炮,那些200毫米和300毫米的主炮不管是在射程上還是威力上,都比陸軍的火炮強,可以當做登陸部隊的火力支援,去逐一拔掉那些美軍火力點;第三,士氣優勢,由於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夏威夷島已經沒有什麼軍艦可用了,這裡就成了一座孤島,島上的美軍士兵在遭到猛烈炮火打擊之後,還能不能堅持下來,還是一個未知數。

1941年1月10日早7點,當天色完全放晴之後,聯邦海軍的3艘驅逐艦保護着30多艘掃雷艦,開始在珍珠港外工作,掃除這一海域裡的美國水雷和防潛網。對於聯邦海軍如此明目張膽的行爲,美國海軍和陸軍只能在掩體中看着,期間有過2艘美國潛艇試圖靠近聯邦艦隊,都被聯邦驅逐艦上的雷達和聲吶系統發現,遭到了圍攻,最終沉沒,從此以後,剩餘的美國潛艇也不敢在跑來送死了。

人多力量大,到了中午,聯邦的掃雷艇已經在珍珠港外和檀香山市外的海面上,掃出了足夠面積的安全通道,並逐漸接近了入港的水道,這時,美國的岸炮終於忍不住了,從它們的掩體中開始向聯邦掃雷艇開炮,有2艘掃雷艇被擊中,瞬間沉沒,其它的掃雷艇急忙後撤到安全距離。

開火的幾門美國海軍岸炮立刻就被天上的海軍偵察機看得清清楚楚,等到它們的具體方位被傳到海面上停泊着的重巡上之後,一艘大洋級重巡的300毫米主炮就開始怒吼了,由於海面非常平靜,船隻還是停泊狀態,重巡的主炮射擊精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除了第一輪試射沒有命中目標之外,之用了3輪炮擊,那5個岸炮掩體就被大口徑穿甲彈轟塌了。(未完待續。。)

第90章 集結第50章 聖迭戈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3章 世界輿論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7章 民國(三)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25章 上海行第2章 醞釀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1章 三國分贓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3章 基礎建設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21章 夜戰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1章 問題(二)第69章 佔領西雅第69章 佔領西雅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80章 攻心戰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32章 移民潮第23章 歐洲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8章 雙管齊下第36章 蘇德宣戰第86章 險勝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81章 深入第68章 制度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3章 基礎建設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47章 民國(三)第54章 活話劇(二)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7章 北歐亂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8章 三路並進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35章 皇家海軍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78章 電視轉播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35章 大訂單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30章 拒不合作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7章 他的理想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章 聯合調查第50章 飛機二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6章 妥協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91章 對壘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06章 妥協
第90章 集結第50章 聖迭戈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23章 世界輿論第74章 巴巴羅薩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7章 民國(三)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25章 上海行第2章 醞釀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11章 三國分贓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17章 準備登陸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3章 基礎建設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21章 夜戰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1章 問題(二)第69章 佔領西雅第69章 佔領西雅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80章 攻心戰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32章 移民潮第23章 歐洲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8章 雙管齊下第36章 蘇德宣戰第86章 險勝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81章 深入第68章 制度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3章 基礎建設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47章 民國(三)第54章 活話劇(二)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7章 北歐亂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8章 三路並進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35章 皇家海軍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78章 電視轉播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35章 大訂單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30章 拒不合作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7章 他的理想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1章 聯合調查第50章 飛機二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6章 妥協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91章 對壘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106章 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