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

但是當斯大林把目光投向英法等國時,這些國家對德國的崛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彷彿忘掉了一戰時受到德國的傷害,而對蘇聯這個他們曾經的盟國,卻百般刁難。這種現象讓斯大林非常失望,對於無法得到英法等國的支援而獨立對抗德國,斯大林既沒有底氣也沒有動力,於是,他選擇了停止與英法等國的軍事談判,轉而向德國尋求和平。

政治這個東西真的是很神奇,它往往會把不可能轉變爲可能。按理說,德國和蘇聯這兩個國家從哪個方面來看也是一對死敵,但是出於雙方對自身利益的考量和對當時周邊環境的憂慮,它們居然拋棄了西方大多數國家認爲不可能逾越的意識形態鴻溝,開始秘密的勾搭起來。

由於目前的歷史已經被南海聯邦所改變,在亞洲沒有r本的武力擴張,所以蘇聯在歐洲的軍事實力要略強於歷史上的同期,因爲他們不用佈設重兵來防禦r本在遠東的進攻了。對於這樣的局面,劉芾也沒轍,他深怕由於自己的一些舉動而大幅度影響了歷史進程,從而使自己失去一個最大的能力,預測。

爲了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南海聯邦政府曾經與中華民國政府秘密協商過一個計劃,那就是由南海聯邦作爲後盾,中華民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收回原本在俄國事前所佔領的全部中國領土,以藉此挑起蘇聯政府的關注,並加強蘇聯在遠東的軍事實力。

而事實上蘇聯也正是這麼幹的。當中華民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這個要求之後,遭到了斯大林的斷然否決,並且開始通過鐵路向遠東運送部隊,以加強蘇聯在遠東的軍事實力。當蘇聯做出這個動作之後,中華民國政府有些害怕了,畢竟這是光頭同志還沒有徹底穩定全國的局勢,他深怕蘇聯會在這個問題上趁虛而入。

面對光頭的退縮,南海聯邦不得不站出來拉他一把,聯邦政府向蘇聯政府發出了正式通告,告誡蘇聯政府不要在遠東挑起任何事端。所有問題都可以在談判桌上解決。而且表示聯邦政府願意充當這個中間人。

蘇聯政府在接到聯邦政府的抗議之後,也立刻意識到在亞洲的東方不止有一箇中國,還有一個更爲強大的南海聯邦,而且蘇聯的很多軍事項目尤其是海軍都在依靠着聯邦政府的技術援助。於是立刻通過大使館轉達了蘇聯政府並無意在遠東挑起戰爭的意思。不過聯邦政府的談判解決雙方爭端的建議也遭到了斯大林的拒絕。並且從這個時候起。蘇聯政府開始逐漸減少與南海聯邦的軍事合作,並開始疏遠兩國之間的關係。

其實斯大林的這個舉動並不出乎劉芾的意料,以他對斯大林這個人的瞭解。他是一個非常鐵腕的人物,而且他的性格絕對不會屈從與其他國家的武力威脅。當初與南海聯邦發展軍事合作關係,並不是蘇聯政府想和南海聯邦成爲什麼盟國,而是因爲當時各國對蘇聯的封鎖使得蘇聯政府不得不有求於聯邦政府。

但是聯邦政府在這些軍事項目上也絲毫沒手軟,當初聯邦海軍在潛艇、魚雷艇上沒少賺蘇聯的真金白銀,所以蘇聯方面對於聯邦政府的態度只是一個生意夥伴,聯邦政府對於蘇聯的態度也僅僅是有錢不賺王八蛋。

當在中蘇邊境問題上南海聯邦與蘇聯之間產生了矛盾之後,蘇聯政府才真正意識到,在自己的肚皮下面,還藏着這麼一頭猛獸,而且從感情上或者意識形態上來講,南海聯邦都比歐洲那些資本主義國家更令蘇聯政府感到牴觸。雙方之間的關係之所以沒有更加惡化,完全是因爲兩國並不接壤,中間還隔着一個龐大的中國。

不過在蘇聯政府眼中看來,南海聯邦這次完全就是要爲中國出頭而故意打壓蘇聯,還不僅僅是如此,這還是帝國主義打壓紅色政權的一種形式表現,所以蘇聯政府很乾脆的拒絕了聯邦政府的提議,不願意由聯邦政府作爲中間人而與中華民國政府去展開什麼有關領土的談判,因爲蘇聯政府覺得聯邦政府肯定不會向着他們。

對於蘇聯政府的這種態度,聯邦政府並沒有表示什麼,只是在外交辭令上說了說遺憾一類的p話。其實劉芾也並不是真的要去當這個和事老,因爲他深知,像蘇聯這種骨子裡比法國人還驕傲的政府,想靠談判從它嘴裡搶肉,基本沒希望,對於這種問題,你只能把他打趴下,然後親自動手,把以前你搶我的東西給搶回來,然後順手再多搶點別的。

而且劉芾的最終目的也達到了,蘇聯政府看到南海聯邦政府若無其事的反應,就更加疑惑了,於是在遠東就又增加了1個集團軍,這樣一來,蘇聯在西線的軍事力量也就得到了消減,讓蘇聯人不能把所有注意力全都集中到歐洲,這是劉芾唯一想達到的目的。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第11屆奧運會又臨近了,這屆奧運會的主辦國是德國,舉辦地就在柏林,南海聯邦作爲奧委會成員國,自然也接到了德國奧委會的邀請。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聯邦不僅接到了德國奧委會的邀請,聯邦政府還接到了德國政府的正式外交邀請,德國總理希特勒希望聯邦總統劉芾能夠借奧運會之便,對德國進行一次國事訪問。

劉芾在拿到這份邀請之後,突然感覺到有些恍惚,自從1928年自己藉故參加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第九屆奧運會與小鬍子在德國見面之後,這一眨眼又是8年過去了,自己如今已經整整65歲了,頭髮都全白了,還能活幾年自己也不知道,是否能扛到那個時候,也得看天意。

這些年來,隨着年齡的增大,劉芾已經很少出國訪問了,除了沒事在研究所噹噹半仙之外,也就是在聯邦國內還可以湊合轉轉。但是在接到德國政府的邀請之後,劉芾的心又活泛了起來,他非常想去德國看看,看看那個自己寄予厚望的傢伙乾的咋樣了,儘管從內務部傳來的消息看,小鬍子真是個全才,但是耳聽爲虛眼見爲實,劉芾還是想去自己看看。

在徵詢了幾位醫生的意見之後,劉芾終於獲得了批准,可以進行這次國事訪問,而且還像28年那次一樣,劉芾選擇了乘坐軍艦前往德國,南海聯邦奧運代表團也將與他同行,不過這次就沒有歐洲幾國遊了,劉芾的目的地只有一個,漢堡港。

此次陪同劉芾出發的還是一艘重巡,但已經不是洲級重巡了,那一款重巡已經退出了聯邦海軍的主力序列,成爲聯邦海峽艦隊的防禦性戰艦,不再進行遠航了。這次劉芾所搭載的是一艘全新的洲級重巡,它代替原來的重巡級別,成爲了聯邦海軍除航母之外的最大水面艦艇。

這款重巡的排水量超過了27000噸,採用了全新的燃氣輪機爲動力,3軸推進,航速可達34節。與原來的蒸汽輪機相比,新的動力系統啓動速度快,不用再提前1個小時進行鍋爐預熱加壓,體積也更小,可以騰出寶貴的空間去裝載更多的武器或者燃料。

不過這種新式動力裝置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那就是費油,因爲它在高速和低速時燃燒的油料基本相同,爲了能夠省一些燃料,聯邦海軍研究所不得不在船體上又單裝了一臺小型的燃氣輪機,用於平時的巡航,而剩下的兩臺燃氣輪機只在船隻需要高速行駛的時候纔會啓動,所以這種新式的重巡會有奇怪的3軸推進,中間的那個軸就是平時巡航速度的主推進器,它能夠讓洲級重巡以15節左右的速度平穩行駛。(未完待續……)

第41章 未雨綢繆第76章 海軍條約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9章 全民戰爭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67章 核反應堆第91章 對壘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9章 遇襲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22章 問題(三)第135章 大訂單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18章 有些準備第9章 遇襲第94章 榜樣第58章 中立第29章 民用航空第32章 移民潮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75章 三赴德國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25章 菊凋零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6章 海軍條約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4章 暗度陳倉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8章 崩盤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55章 西殘東癱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17章 北歐亂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8章 西線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1章 養寇自重第84章 得手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2章 坦克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19章 藍飄帶獎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7章 渾水摸魚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69章 建國(一)第21章 問題(二)第45章 民國(一)第32章 移民潮第88章 增兵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冰箱第48章 民國(四)第77章 他的理想第50章 聖迭戈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2章 遷都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8章 備戰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
第41章 未雨綢繆第76章 海軍條約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19章 全民戰爭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67章 核反應堆第91章 對壘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9章 遇襲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22章 問題(三)第135章 大訂單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18章 有些準備第9章 遇襲第94章 榜樣第58章 中立第29章 民用航空第32章 移民潮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75章 三赴德國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25章 菊凋零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6章 海軍條約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4章 暗度陳倉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8章 崩盤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55章 西殘東癱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17章 北歐亂第34章 挑釁就是戰爭第18章 西線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1章 養寇自重第84章 得手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2章 坦克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19章 藍飄帶獎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7章 渾水摸魚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69章 建國(一)第21章 問題(二)第45章 民國(一)第32章 移民潮第88章 增兵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冰箱第48章 民國(四)第77章 他的理想第50章 聖迭戈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2章 遷都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8章 備戰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96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