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重巡和飛機

劉芾對這些政府的p話一點都沒往心裡去,見識過了後世裡世界各國的爾虞我詐,現在的這些官面話一點都忽悠不了他。不過對於這些言論,劉芾還是有些感觸,這些感觸不是關於這場戰爭的,而是有感於報紙這個形式,多虧了自己還是從媒體大爆炸的後世穿越過來的,在臺灣經營了快20年了,都沒想到辦一個報紙啊,真是失敗。

知錯就改,善莫大焉。劉芾馬上找來銘傳大學的幾位熟悉的教授,邀請他們成立一家臺灣自己的報紙,全部的資金都由劉芾自己私人承擔,而報紙的經營全部按照歐美的模式進行。這些大學教授大多來自歐美各國,對於劉芾能夠出資籌辦報紙都大衛贊同,又聽說報紙出版以後,只需遵守臺灣法律就可以,劉芾本人對報紙不加干涉,這些教授們當場就定了下來,成立一家股份公司來經營這家報紙,而劉芾的先期投資,只佔報社的10%股份,其他多出的部分由報社盈利後,分期歸還。

經過大家激烈的討論,最後,幾位教授看在劉芾是出資人的份上,同意了他給報紙起的名字“人民報”,本來劉芾是打算叫人民日報的,不過教授們說報紙剛剛發行的時候,不可能達到日報的規模,只能是週報,然後慢慢轉變成日報,所以,就成了人民報。

有了報紙,就需要有相關的法律來限制,不過這個法律不用劉芾去操心了,銘傳大學的法學系裡,專門有一堆人,負責制定臺灣的各項法律法規,由於劉芾還沒想好到底是那種政體合適,所以臺灣暫時還是一個獨裁政府,所以並沒有制定憲法,而是先把各種實用的法律制定出來,比如刑法、婚姻法等,只要出現了一個新的事物,就會有一種新的法律出來,合適不合適一邊執行一邊改。

1906年5月,研究所和造船廠傳來了好消息,臺灣自行建造的第一艘萬噸級戰艦已經舾裝完畢,準備交付給臺灣海軍進入戰鬥序列。5月11日,劉芾出席了基隆造船廠的艦船交付儀式,並在儀式上,親自爲舞龍隊伍裡的龍頭點上了龍睛。

這種被命名爲“亞洲級”重型巡洋艦的排水量達到了14000噸,滿載17500噸,全長217米,寬22米,吃水6.3米深。由於臺灣的柴油機技術遠遠高於蒸汽輪機技術,所以,這艘重巡採用了6臺大型低速柴油機作爲動力,燃料爲重油,最大輸出90000馬力,採用3軸推進,每兩臺柴油機帶動一個螺旋槳,並且不用變速箱就可以實行倒車、減速等動作。燃油儲備5000噸,最高航速27節,續航能力在15節的狀態下可以達到10000海里以上。

亞洲級重巡的主炮和它的噸位來比,有些偏小,只有200MM,3座三聯裝炮塔前二後一佈置。除了這9門200MM主炮外,副炮也小的可憐,只安裝了10座雙聯裝75MM高平兩用炮,剩下的還有20挺19MM四聯機關炮,沒有安裝魚雷發射管,對海攻擊力有些偏弱,但是對空攻擊力很強大,如果需要的話,還有一些設計存在但是沒有安裝的炮位,可以加裝更多的副炮。

這條重巡從外觀上看,也很彆扭,和這個時代的其他國家戰列艦和巡洋艦相比,亞洲級重巡的上層建築低矮了很多,唯一的一根菸囪成爲了這條船的標誌物,低低的聳立在船中央。如果讓英法德等國海軍看到這條重巡,他們一定會奇怪這麼低的桅樓如何能在波濤洶涌的海面上率先觀測到敵人船隻呢?

這個時代的戰艦由於大多數燒的是煤,所以會在開船的時候從煙囪裡冒出黑、黃色的煙柱,具體顏色要看煤的質量。而這種煙柱就是遠程觀測到敵方艦船的最好標示,船速越快,煙柱越粗越高,如果一個大艦隊開過來,最先看到的就是天邊那一片黑壓壓的濃煙了。

爲了能提前發現敵人,這個時代的軍艦都把指揮塔和桅樓修的很高,站得高看得遠啊,在二戰中,日本人把這種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讀者可以去翻翻日本二戰中的戰艦,有幾條船的指揮塔都可以媲美太空戰艦了,那真是又高又直,讓人看着都怕這條船在拐彎的時候翻掉。

而臺灣設計的這種亞洲級重巡,把桅樓和指揮塔設計的非常低,這樣做雖然能夠降低船的重心,獲得一點航行和射擊中的穩定性,但是如果不能優先發現敵人,那不就被動挨打了嗎?

劉芾和臺灣研究所裡的設計師們不會這麼傻,故意把軍艦造成一個先捱打才還手的老實孩子,這種設計是因爲臺灣的重巡不用觀察員去桅樓頂端拿着望遠鏡去發現敵艦了,它有了一種全新的觀測方式,那就是:飛機。

自從1899年劉芾在基隆附近修建了飛機場和飛機研究所,臺灣的飛機研究就因爲有了劉芾的大力支持而飛速發展起來,再加上有了劉芾漁船裡的那架模型飛機的參考,臺灣的飛機研究雖然不能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最次也是站在了巨人的啤酒肚上。

當開始,研究所的研究員們過於追求模仿那架模型飛機的樣子,結果由於材料和動力方面的差距,試製出來的飛機雖然也能夠飛上天,且速度不俗,但是穩定性很差,光是試飛,就因爲各種事故而死傷了好幾位英勇的飛行員。

看到除了人命事故,劉芾趕緊攔住了這些研究員還沒學會走,就要跑步加跨欄的冒進行爲,並憑藉着自己在電影電視中的那點見識,和研究員們共同試製出來了一種木質布蒙皮的雙翼機,這種在一戰中大放光彩的雙翼機雖然速度慢,樣子醜,但是技術簡單,穩定性很好,雖然離劉芾的要求還很遠,但是作爲一種實驗性的飛機,還是很成功的。以這架雙翼機爲原型,飛機研究所的研究員們用了幾年時間,發展出來了3種更加穩定,性能也提高了不少的新型號。

第54章 仇恨第19章 金蘭灣第4章 德奧統一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5章 皇家海軍第27章 新藥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1章 安南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章 醞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34章 暗度陳倉第5章 上當了第149章 大搜捕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48章 臺灣空軍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75章 三赴德國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0章 快速艦隊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76章 貴族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6章 重典第117章 電視機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88章 增兵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21章 問題(二)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88章 增兵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25章 上海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43章 車禍(二)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18章 西線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48章 崩盤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75章 國防(三)第81章 深入第63章 取證第20章 問題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章 難題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62章 遷都第39章 珍珠港(二)第42章 登陸第19章 裝甲集羣第56章 一戰爆發第60章 佈網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0章 問題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9章 藍飄帶獎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8章 中立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
第54章 仇恨第19章 金蘭灣第4章 德奧統一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5章 皇家海軍第27章 新藥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1章 安南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章 醞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34章 暗度陳倉第5章 上當了第149章 大搜捕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48章 臺灣空軍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75章 三赴德國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0章 快速艦隊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76章 貴族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6章 重典第117章 電視機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88章 增兵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21章 問題(二)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40章 決死空襲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88章 增兵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31章 飛機母艦艦載機(上)第125章 上海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43章 車禍(二)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18章 西線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48章 崩盤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75章 國防(三)第81章 深入第63章 取證第20章 問題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章 難題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62章 遷都第39章 珍珠港(二)第42章 登陸第19章 裝甲集羣第56章 一戰爆發第60章 佈網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20章 問題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9章 藍飄帶獎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8章 中立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