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

在西澳,除了南太平洋礦區之外,對亞裔人種的歧視還是普遍存在的,珀斯法院也沒當回事,當庭就宣判這7名華裔礦工有罪,然後關進了珀斯監獄。但是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很快就派來了代表,要求釋放這7名礦工,而且態度非常蠻橫,絕口不提礦工鬥毆的情節,直接指責珀斯警方和法院是出於種族歧視而冤枉自己公司的礦工。

珀斯警方和法院纔不管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與州政府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市政府和警察局的官員都是珀斯市民選出來的,和州政府p關係也沒有,而且珀斯市這些年的物價和房價由於這個西澳礦區的存在,上漲了不少,很多當地居民都非常痛恨這個公司。

珀斯警方和法院當場就拒絕了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要求,但是一天之後,幾百名華裔礦工就乘坐這火車來到了珀斯市,他們舉着各種標語、用各種語言高喊着口號,在珀斯市政廳和警察局門口示威遊行。

這個舉動激怒了珀斯市政府和警察局,他們調派了上百名警察前來試圖驅趕這些示威的華裔礦工,然後很自然的就一發了衝突,而且衝突很快升級,遊行的礦工試圖衝擊警察局和市政廳,最終不知道是珀斯警方先開了槍還是示威礦工裡有人先開了槍,反正是引發了一場槍戰,結果5名礦工和3名警察被打死,另有多名礦工負傷,憤怒的礦工們點燃了珀斯警察局和市政廳。然後擡着屍體和傷者,乘上火車逃離了珀斯市。

事發的第二天,西澳州政府就得知了此事,不僅勃然大怒,雖然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爲西澳州政府帶來了很大的稅收和好處,但是在澳大利亞境內,華裔一直都受到各種歧視,甚至連移民數量都受到嚴格限制。現在居然敢襲擊一個市的警察局和市政廳,而是還是一個州的首府,這是要造反啊。

西澳州政府這次決定給這個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一個嚴厲的警告。讓他們知道知道在這片土地上誰是真正的主人。於是西澳州政府決定要嚴懲兇手。不過考慮到西澳礦區裡華裔礦工衆多,單憑州政府和市政府這些警察恐怕無法完成抓捕任務,於是西澳州政府特意調來200名澳洲陸軍,準備前往西澳礦區抓人。

不過從珀斯到西澳礦區的鐵路都是有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鋪設的。那些機車與車廂也是公司的財產。當這200名澳洲陸軍和100多名警察想要乘坐火車前往西澳礦區時。才發現一輛火車都找不到了,平時往返礦區與珀斯的2列火車連夜就離開了這裡。

就在州政府準備乘坐汽車前往時,澳洲聯邦政府給西澳州政府發來了一封電報。在電報上告知西澳州政府,南海聯邦已經向澳洲聯邦政府提出了正式的外交照會,要求西澳州政府交出殺害聯邦籍礦工的兇手,並且公開道歉,而且南海聯邦政府正式要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就華裔礦工在西澳州的政治地位予以平等對待,並公開宣佈這個政策。

雖然澳洲聯邦政府對於南海聯邦提出的這個要求嗤之以鼻,但是考慮到南海聯邦畢竟是一個鄰國,而且是個強大的鄰國,所以不打算太強硬的回絕,只是來電詢問西澳州政府此事的真實原委。

得到西澳州政府的回覆之後,澳洲聯邦政府制止了西澳州政府馬上去西澳礦區抓人的行爲,以避免引起更大的衝突。但是澳洲聯邦政府全面回絕了南海聯邦政府提出的這些要求,聲稱這是澳大利亞自己的內政,聯邦不應該插手。至於聯邦籍礦工被殺一事,澳洲聯邦政府也做出了不同的解釋。

除此之外,澳洲聯邦政府和西澳州政府向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發出了通告,要求公司約束好自己的員工,並等待聯邦政府的特別調查團去親自調查此事。

不過,還沒等到聯邦調查團成立完畢,澳大利亞駐聯邦大使館就接到了南海聯邦政府的最後通牒,要求澳洲聯邦政府交出行兇的警察,由南海聯邦法庭予以審判此案,並賠償死亡礦工每人50萬聯邦鷗元。除此之外,必須承認西澳亞裔人羣的合法地位和政治地位,並在西澳進行全民公投,重新組建西澳州政府。

最後通牒還有一個限期爲1天必須全部答應,負責後果自負。

澳大利亞大使館的大使接到這個最後通牒都傻了,這事情他一點都不知道,而且這也不是一件什麼大事件,怎麼鬧成這個樣子了?剛開始他還打算找聯邦外交部的工作人員談一談,抗議抗議,結果他連大使館的門也出不去了,澳大利亞大使館被聯邦警察給封鎖了。

那些聯邦警察的負責人告訴澳大利亞大使,爲了防止聯邦民衆的過激行爲傷害到澳大利亞的外交人員,所以澳大利亞大使館被封鎖了,不許出也不許進,而這個封鎖期限就是那份最後通牒的截止時間,如果到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沒有全部答應南海聯邦提出的條件,他們還會負責在24小時內,驅逐澳大利亞大使館的所有人員。

聽完這個,這位澳大利亞的老外交官有點明白了,南海聯邦這是要和澳大利亞宣戰啊,當初對付英國人和荷蘭人,南海聯邦都是用的這個招數,現在又來了,而且你還說不出啥來,人家這是要護僑啊。

得,也別琢磨南海聯邦爲啥要與自己的國家開戰了,反正現在世界都亂套了,歐洲那邊打得風風火火,看來南海聯邦也不甘心在亞洲這裡看熱鬧,它準備親自上場了。當下,這位澳大利亞大使就通過大使館的無線電報向澳大利亞聯邦政府轉達了這份最後通牒,但是發完電報之後,他是左等也不來,右等也不來,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一點回復都沒有。爲了不耽誤國家大事,這位大使在一天中連發了5份相同的電報給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可是一個回信也沒接到。

其實這位澳大利亞大使不知道,在澳大利亞使館四周,聯邦內務部已經安設了3臺大功率無線電干擾器,這種設備利用大功率電磁線圈發射的無線電波,可以讓周圍幾公里之內的無線電信號全部失真,他的電報雖然發出去了,但是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並沒有接到他的電文。

一天之後,當最後通牒時間到了的時候,整個澳大利亞聯邦駐南海聯邦大使館的20多名外交人員全部被聯邦警察押送到了巴釐八板港,送上了一艘開往墨爾本的客輪。

其實以上這一連串事件,都是聯邦內務部所導演的,目的就是爲了給入侵澳大利亞找一個藉口。而且這個藉口不光要合理,還不能讓澳大利亞聯邦政府提前知道了南海聯邦的意圖,也就是說正式宣戰,但是在開戰前不讓你知道。這樣一來,南海聯邦政府既不必背上不宣而戰的惡名,又可以達到突然襲擊的目的,儘可能的減少聯邦軍隊的傷亡和損失。

就算事後有別的國家追究這件事,聯邦政府也可以把責任全部推倒那位澳大利亞駐南海聯邦大使身上,反正我們通牒是提前給你了,你發沒發給澳大利亞國內,就不是我們的問題了。聯邦政府一沒給你大使館停電,而沒派人砸了你的發報機,無線電那個玩意在空氣中傳播,除了上帝別人也管不到啊,要怪你就怪上帝沒眷顧澳大利亞吧。(未完待續……)

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45章 民國(一)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68章 制度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48章 雙管齊下第48章 民國(四)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冰箱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62章 巴頓第4章 橫掃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20章 問題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25章 夫人外交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9章 金牌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49章 大搜捕第98章 獨立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81章 深入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90章 集結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12章 轟炸機第19章 全民戰爭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2章 問題(三)第83章 文化入侵第23章 大戰結束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58章 中立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章 難題第19章 全民戰爭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117章 電視機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27章 新藥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章 宣戰第1章 聯合調查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7章 爪哇第74章 皇帝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90章 集結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17章 電視機第61章 名不副實第98章 獨立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2章 問題(三)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61章 佈網(二)第48章 臺灣空軍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32章 國際聯盟第50章 飛機二
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45章 民國(一)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68章 制度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48章 雙管齊下第48章 民國(四)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4章 冰箱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62章 巴頓第4章 橫掃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20章 問題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25章 夫人外交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9章 金牌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49章 大搜捕第98章 獨立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81章 深入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90章 集結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12章 轟炸機第19章 全民戰爭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22章 問題(三)第83章 文化入侵第23章 大戰結束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58章 中立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章 難題第19章 全民戰爭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117章 電視機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27章 新藥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31章 南北日本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3章 宣戰第1章 聯合調查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7章 爪哇第74章 皇帝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90章 集結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17章 電視機第61章 名不副實第98章 獨立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2章 問題(三)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61章 佈網(二)第48章 臺灣空軍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32章 國際聯盟第50章 飛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