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建國(一)

直到有一天,劉芾在海邊釣魚,看到了一艘小漁船被負責安保工作的魚雷艇給攔下,船上的人正在和魚雷艇上的警衛們爭吵,於是好奇心一起,讓警衛把這艘船上的帶到岸邊,打算和他們聊聊天。

這是一艘臺灣人的漁船,屬於最小的那一種,不到十米的船體上配了一臺1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配合着船上的一張小帆,給船隻提供動力。

船上是一位老漢,長期的海上生活染黑了他的皮膚,吹皺了他的皮膚,根本看不出世紀年齡,只能從他那已經殘缺的牙齒上看出來,他的年紀已經不小了。

“我就是撈點蟹,我的籠子被別的船拖到這裡來了,我不是故意要過來的,我是來撈我的籠子。”被警衛帶上岸的老漢看到了岸上站着的幾個荷槍實彈的警衛,也有些慌了,沒有了剛纔在船上的彪悍勁頭,連聲爲自己解釋着。雖然臺灣這些年在劉芾的主導下,已經沒有了那種見官矮三分的習氣,但是一般上了年紀的人,還是改不掉這些習慣。

“老哥,別慌,我也就是個縣長,來這裡開會的,沒事四處溜達溜達,正好碰上您了,咱們聊聊如何?您的籠子,一會我讓他們幫你撈。”劉芾一邊說着,一邊遞給對方一根香菸。

“嗨,我說呢,本地人誰上這裡來啊,撈籠子到是小事,那我就抽一顆。”老漢嘴上說籠子是小事,但是他的眼神出賣了他,不過這種紙菸上帶着金色商標的香菸,好像對好漢的誘惑力更大。

“您就住附近?”

“不住,這邊全是礁石和沙地,蓋不成房子也種不了地,我在北邊的蠔村裡住。”老漢小口的嘬了一口香菸,很享受的蹲坐在旁邊的一塊礁石上。

“老哥家中幾口人啊,怎麼一個人出海啊。”

“嗨,老婆子走的早,兒子去當兵了,走了快2年了,明年就回來了,我來臺灣之前就是漁民,一個人閒着沒事,就弄了條小船,撈點蟹啊,蝦的,出不了遠海。”老漢說起兒子,顯得很高興。

“哦,你今年……?”劉芾覺得這位老漢怎麼也得有50歲上下了,怎麼他的兒子還去當兵?雖然臺灣是全民兵役,可是連着當2年兵一般都是青年人的選擇。

“虛歲66啦,唉,俺是到了臺灣才討上了媳婦,兒子得的晚,今年才滿20歲。兄弟你是縣長,比我懂的多,你說說像我這樣的老來得子,萬一兒子有個閃失,我這就斷了後啦。”

“是啊,這個規定不太好,我去開會的時候幫你提出來,看看能不能以後縮短獨子的服役期限。”劉芾聽到老漢的話,有些慚愧,當初制定兵役制度的時候,不管是他本人,還是那些國防部的官員,都沒事想到這個問題,或者是想到了,但是沒人提出來。

“嘿,這可好,我也就是隨便說說,兒子這一走,我這是天天想啊。”老漢見到劉芾認真了,忙給自己打圓場。

“老哥那年來的臺灣,在這裡可還過得慣?”劉芾向多瞭解一點普通人的感受。

“我是劉巡撫過世那年來的,我是劉巡撫的老鄉,按說還是劉總統的老鄉呢。”老漢又嘬了一口菸屁股,拍着自己的胸口,誓言坦坦的說。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老家那邊太窮了,我們村裡能娶上媳婦的只有2家,要不我都三十歲了,能沒個媳婦,唉……臺灣比老家強多了,隨便種點地,弄點營生,就能養活人,就連我這個沒下過海的人,不是照樣靠打漁養活了一家子人。”

“您知道現在大陸上正在鬧革命,皇帝退位了,以後也沒了,也要改成總統了,您想不想回老家去。”劉芾繼續問道,並且又遞給老漢一根菸,幫老漢點上。

“嗨,不回去啦,等到我死了,就讓我兒子把我和老伴埋在一起,還回去幹啥啊,老家還有個兄弟,前幾年託人帶過來一封信,說老家那邊兵荒馬亂的,也不太安生。咱是個粗人,不比你們讀過書當過官的人,哪兒能吃上飯,哪兒能活下來就去哪兒,說句不中聽的話,誰當皇帝,誰當總統,老百姓都得吃飯不是,管那許多咧。”

這天,劉芾拉着這位老漢聊了1個多小時,最後老漢實在是抽足了好煙,又擔心他的那些捕蟹籠子,死活或說也不聊了,爬上他那艘小漁船,突突突的向着他預計的方向開去。

劉芾在好漢走後,沒有繼續釣魚,而是一個人坐在礁石上,抽着煙,想了很多。

老漢的話提醒了劉芾,不用去管到底用什麼模式建立國家,只要大家在這裡過的舒服,那麼這個國家就是成功的,反之,不管你的國體和政體如何先進,那些不過是一羣政客玩的一個遊戲而已,對於國家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而這個國家的主體,那些老百姓們,他們雖然根本搞不清楚你到底是啥國體,啥政體,但是他們有一個非常簡單而又準確的衡量標準,那就是自己過的是否幸福。

而且他們還具備一個非常有力的反抗武器,那就是他們的腳,這裡不舒服,爺不住了,我去找舒服的地方去生活,而當你的國家的百姓們開始動用這個武器的時候,你的國家是什麼國體和政體還有意義嗎?

想通了這些,劉芾又找來政府各部門的負責人,重新開始設計新國家的國體和政體,並且只規定了一個要求,那就是不管哪種體制,都要符合現在的情況。

經過了長達半個多月的馬拉松會議,在包括劉芾在內的幾十人即將崩潰的時候,國家的體制終於被弄出來了。

於是,在休息和準備了一週之後,在1915年4月1日,劉芾在總統府中,宣佈建立南海聯邦,這個聯邦暫時由臺灣島及其周邊島嶼和原來的印度支那全境既現在的安南及其周邊島嶼組成,總面積79萬平方公里,包含了近80個民族,共計2300多萬人,每年的4月1日,爲國慶日。

整個南海聯邦將按照地理位置,劃分爲6個省和一個特區,其中,臺灣被劃分爲臺北、臺中和臺南三個省,而安南則被重新劃分爲安北、安中和安南三個省,着三個省基本是按照緯度劃分的,完全打破了過去越南、老撾和柬埔寨的國界。除去這6個省之外,南海聯邦還有一個特區,那就是棉蘭老島,由於名義上還是從菲律賓手中租借過來的,所以暫時被劃爲了特區。

南海聯邦的首都暫定爲臺北,國旗採用紅黃藍條狀三色旗,國歌暫時用運動員進行曲了,劉芾對音樂沒啥感覺,正好手機裡有這個曲子,拿來用用吧,總不能出國訪問,一下飛機,對面坐個拉二胡的。

在南海聯邦的政府中,總統作爲最高權力的代表和實際掌權者,並設立副總統職位,作爲總統的輔助。總統和副總統都由全民普選,4年一任,最高只能連任2屆。

在總統和副總統之下,是各部門的部長,現在南海聯邦共設了國防、商務、農業、外交、財政、內務、教育、交通、林業、能源、衛生服務、科技、司法、勞工、建設共15個部門和審計局、警察總局兩個直屬局。這些部門的負責人都由總統任命。

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章 三路並進第125章 上海行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7章 吃虧是福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00章 毒氣彈第17章 北歐亂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6章 也算悲壯第29章 民用航空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75章 7、8、9三個省第77章 他的理想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8章 空襲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20章 羅德島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44章 革命(二)第44章 革命(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23章 三路並進第71章 戰略轟炸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2章 登陸第6章 抓苦力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章 聯合調查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27章 新藥第46章 民國(二)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8章 越亂越好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0章 拒不合作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3章 活話劇(一)第88章 增兵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54章 仇恨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33章 挑事專家第9章 暈倒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8章 西線第112章 漏網之魚
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8章 三路並進第125章 上海行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7章 吃虧是福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00章 毒氣彈第17章 北歐亂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6章 也算悲壯第29章 民用航空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75章 7、8、9三個省第77章 他的理想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39章 海南島(一)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18章 空襲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20章 羅德島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44章 革命(二)第44章 革命(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23章 三路並進第71章 戰略轟炸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2章 登陸第6章 抓苦力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章 聯合調查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27章 新藥第46章 民國(二)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8章 越亂越好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0章 拒不合作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53章 活話劇(一)第88章 增兵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54章 仇恨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33章 挑事專家第9章 暈倒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7章 工業基地第18章 西線第112章 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