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

雖然劉芾不想去大陸上摻合,但是對於這個橫亙在臺灣之上的老大帝國,必要的關注還是必須的。從1903年起,俄國人越發的不安分起來,修通了遠東鐵路,又修通了中東鐵路(以哈爾濱爲中心,東至綏芬河、西至滿洲里、南至大連)以後,俄國人開始不滿足於租借東北的領土了,他們打算長期霸佔東北這塊土地,不僅不想歸還到期的東北部分土地,還增兵了幾千人,把營口附近也佔領了。

這邊俄國人玩命的折騰,那邊日本人不幹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土地,不僅沒得到,還有被死敵佔領的趨勢,日本人再也坐不住了。他們先是和俄國人商量,打算先弄個協議,把朝鮮和滿洲的權利合法化,不過俄國人沒答應,這下日本人急了。

當初三國干涉遼東以後,日本人不得已把佔領了的遼東和旅順都歸還給了清政府,不過從那以後,俄國人便成了日本的死敵,整個日本國內認爲這是日本的“奇恥大辱”發誓要“臥薪嚐膽”十年,以報復俄國。但是這個“臥薪嚐膽”的十年對於日本國內來說,國民負擔已經達到了極限。如果不能再短期內發動一場“復仇之戰”以撈回一些大力發展軍事的補償,那麼日本國內恐怕就要產生經濟危機了。

當時日本爲了復仇,整個陸軍兵力發展到了20萬人,後備役2萬人,大小艦艇50多艘,雖然噸位不足15萬噸,但是大多是新建造的戰列艦和重型巡洋艦。再加上英國人爲了遏制俄國在亞洲的發展,和日本人結盟,也大大刺激了日本人的信心。

這次提出的互相承認在滿洲和朝鮮的優越權,結果被俄國人拒絕,日本人徹底急眼了,如果要是連朝鮮都保不住,那日本就活不下去了,兩個國家在1903年後半段時間裡,圍繞着這個問題來來回回談了十幾次,結果還是沒談攏。最後,日本人拖不下去了,對俄國人發出了最後通牒。

日本人和俄國人在東北和朝鮮斗的面紅耳赤,身在臺灣的劉芾也沒閒着,他派出各類情報人員,嚴密關注着這兩位選手的情況,每隔幾天,就要會同參謀部的人員,在作戰指揮室裡,參照着臺灣自己繪製的新地圖,模擬日俄兩國即將發生的戰爭。

雖然劉芾的歷史知識很一般,可以說比較差,但是大事件他還是知道的,知識不知道具體發生時間和具體細節。這次日俄兩國互相一掐架,劉芾就大概琢磨出來,這大概就是歷史上的“日俄戰爭”了,不過有了上次伏擊八國聯軍艦隊的教訓,劉芾也不敢確定百分之百是,只能提前做好預案,先預備着,看看事態發展再決定自己的行動。

歷史就是這麼奇怪,儘管劉芾的出現已經大亂了日本海軍和俄國海軍的發展進度,但是這兩個國家還是朝着歷史的必然性頑強的前進者。由於互相承認滿洲和朝鮮的優勢權提議被俄國否決,日本人已經再也不能忍受丟掉遼東以後再丟掉朝鮮的威脅了。

1904年2月4日,日本元老和諸大臣們在御前會議上,一致認爲戰機成熟,據頂終止日俄交涉,採取軍事行動。翌日,日本外相小村壽太郎電令駐俄公使粟野一郎向俄國遞交了斷交書。6日,粟野一郎把斷交書交給了俄國政府,同日,由海軍大將山本權兵衛(歷史上日本戰爭的日本海軍是由東鄉平八郎指揮的,不過東鄉君已經沉在臺灣近海多年了,只能讓山本權兵衛同志頂上了)率日本聯合艦隊秘密駛離佐世保海軍基地,兵分兩路,一路開往朝鮮江華灣,一路駛向中國旅順口。

2天以後,日本聯合艦隊第4戰隊在仁川港附近的八尾島與俄國炮艇“高麗人號”相遇,日艦首先開炮,“高麗人號”負傷退回仁川港,自此,日俄戰爭算是正式拉開了序幕。

2月9日,俄國沙皇發佈宣戰敕諭,聲稱:“朕以維持和平爲目的,曾盡全力,維護東洋之寧靜。。。。。。以干戈應日本之挑戰。”

2月10日,日本天皇睦仁下詔,對俄宣戰,宣稱:“對俄戰爭,唯求文明於和平,與列國共友誼,以維持東洋治安於永久。”

看着俄國人和日本馬上就要在東北大打出手,清政府也不敢偷閒,在列強的挾持下,也發表了聲明,表示在日俄戰爭期間,清政府將“嚴守中立”,並且在遼河上劃界,遼河以東的“金州、復州、熊嶽三城及安東縣爲指定戰地。

劉芾在臺灣也收到了兩國的宣戰通電和清政府的“中立”聲明,一邊爲了清政府的軟弱不齒,一邊爲了如何繼續打擊日俄兩國海軍而發愁。雖然日俄戰爭已經開打了,不過主戰場在中國東北,劉芾的手還伸不了那麼長,不過劉芾有潛艇,管不了陸地上的事情,海上的還是可以過問的。

但是日俄戰爭的海戰到底什麼時候打響,劉芾還是不知道,不過劉芾記得俄國人的艦隊是從歐洲遠道而來的,而這個時代從西邊進入東亞的必經之路,就是馬六甲海峽。只要知道了俄國艦隊的來路,那就好辦了,劉芾立刻命令內務部增派好幾倍的情報人員前往馬六甲海峽從西到東的各個主要港口,密切關注俄國艦隊的行蹤,由於馬六甲海峽最窄處不足37公里,像俄國艦隊這種大型船隊通過,是不可能銷聲匿跡的。

這一等就是幾個月過去了,俄國艦隊毫無蹤跡,而在中國東北,日本和俄國人缺打的熱火朝天,一直打到1905年初,經過旅順會戰、遼陽會戰、沙河會戰和黑溝臺會戰,日軍逐漸掌握了主動,把俄國人打的節節敗退,而縮在旅順的俄國第一太平洋艦隊,也在旅順陷落以後被殲滅。

在劉芾看來,這場戰爭中,俄國人和日本人都是勝利者,俄國人打的很男人,日本人打的更勇猛,而中立的清政府,則兩頭不討好,不僅沒有中立成功,還在交戰區損失了十幾萬老百姓和無數的財物。

1905年4月中,從馬六甲海峽終於傳來了發現俄國艦隊的消息,這次的俄國艦隊很龐大,總共有20多艘大小船隻,出了馬六甲的東南水道,就一直往法屬越南開去。

聽到俄國艦隊露面了,劉芾立刻派遣了幾個潛艇小隊,分別前往越南沿海,監視俄國艦隊的動靜,結果,俄國人一頭扎進金蘭灣,就再也沒出來。臺灣海軍的潛艇小隊,分撥分批的遊弋在金蘭灣外面,生怕俄國艦隊哪天晚上突然發瘋給跑掉了,但是一直等了半個多月,俄國艦隊一直老老實實的趴在港灣裡。

聽到從越南傳回來的消息,劉芾心裡也打鼓啊,這個俄國艦隊爲啥窩在金蘭灣不動了呢?按說補給、休整啥的,半個月足夠了啊。直到5月初,又一波俄國艦隊,穿過了馬六甲海峽,抵達了金蘭灣,劉芾才恍然大悟,原來俄國人由於路途遙遠,把整個艦隊一分爲二了,其中速度快的艦船爲一隊,先期抵達金蘭灣,而速度慢的老舊艦船則組成另一隊,跟在後面慢慢追趕。

合二爲一的俄國艦隊整體規模接近50艘,其中一半左右都是10000噸以上的大型軍艦,而且艦齡都很短,這些都是俄國人的家底,除了黑海艦隊和龜縮在旅順口內的第一太平洋艦隊外,俄國人能遠航的軍艦基本都來到這裡了,沙皇這次是真急了,讓歐洲人按住揍不太丟臉,如果讓黃皮膚的亞洲人把東北搶走,那沙皇就沒法混了。

第88章 增兵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7章 B-17第142章 車禍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8章 制度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3章 登陸琉球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6章 聯邦缺鐵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48章 民國(四)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6章 一戰爆發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41章 護士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138章 不夜城第70章 建國(二)第108章 新礦工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74章 皇帝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06章 妥協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105章 博弈(二)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00章 毒氣彈第48章 雙管齊下第66章 重典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章 宣戰第4章 闖關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章 寶船第22章 問題(三)第61章 佈網(二)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76章 海軍條約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47章 民國(三)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4章 革命(二)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65章 深挖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94章 榜樣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08章 新礦工第42章 登陸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章 橫掃第6章 戰爭擴大第120章 羅德島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7章 工業基地第39章 珍珠港(二)第20章 問題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74章 巴巴羅薩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80章 攻心戰第9章 暈倒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
第88章 增兵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7章 B-17第142章 車禍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68章 制度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29章 勢均力敵第21章 沒事但可以挑事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3章 登陸琉球第40章 海南島(二)第66章 聯邦缺鐵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48章 民國(四)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6章 一戰爆發第40章 海南島(二)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41章 護士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138章 不夜城第70章 建國(二)第108章 新礦工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74章 皇帝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06章 妥協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105章 博弈(二)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100章 毒氣彈第48章 雙管齊下第66章 重典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3章 宣戰第4章 闖關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章 寶船第22章 問題(三)第61章 佈網(二)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76章 海軍條約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47章 民國(三)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20章 按兵不動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4章 革命(二)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65章 深挖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94章 榜樣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108章 新礦工第42章 登陸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4章 橫掃第6章 戰爭擴大第120章 羅德島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7章 工業基地第39章 珍珠港(二)第20章 問題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74章 巴巴羅薩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80章 攻心戰第9章 暈倒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34章 暗度陳倉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