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勢均力敵

金蘭灣是越南東南部一個天然的深水良港,不過由於港口過於龐大,法國人並沒有把這裡當做軍事港口來建造,一直以來,金蘭灣都是以商業用途爲主。俄國人的50多艘軍艦經過難以想象的遠征突然齊集這裡,讓原本港口設施並不完善的金蘭灣更爲捉襟露肘。俄國人的艦隊從波羅的海出發,途徑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南海,行程18000多海里,由於蘇伊士運河掌握在英國人手中,所以俄國艦隊無法通行,只能繞過好望角,歷經了8個多月纔來到這裡,整支艦隊的人員已經疲憊不堪,艦船上更是長滿了各種海洋貝類,如果不徹底休整保養,艦隊的戰鬥力估計連一半都發揮不出來。不過,由於金蘭灣並沒有更多的維護保養設施,俄國人也沒辦法,只能讓人員休整的2周,於5月23日,整個艦隊緩緩的駛出了法國人的港口,穿過臺灣海峽,朝着他們的目的地符拉迪沃斯託克,也就是海參崴前進。

劉芾這邊一直在密切關注着俄國艦隊,日本人那邊也沒放鬆警惕,由於俄國人的環球大遊行,這次艦隊的形成基本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了,沿途的英國控制港口,不時的把俄國人的行蹤,及時的通報給了日本人。

對於俄國艦隊氣勢洶洶的遠道而來,日本人心裡也沒底。畢竟俄國海軍從數量和質量上都要比日本聯合艦隊強很多,俄國人光戰列艦就有6艘,而日本人的戰列艦隻有2艘,巡洋艦俄國人有12艘,日本人有21艘,不過日本這21艘巡洋艦裡,有近一半還是甲午戰爭時期都不能進入主力艦隊的老舊船隻,和俄國人的一水新式艦船比起來,除了數量上的優勢外,並無其他優點。不過俄國人遠道而來,旅途艱辛又漫長,還沒有正規的休整和保養,戰鬥力還剩多少很難評估,而日本人在家門口,以逸待勞,按照英國人給的情報,已經針對性的做了很多次演習,所以,最終兩邊的勝負還未得而知。

其他人不知道,但是劉芾心裡明白,雖然是經過自己這個並不成功的小蝴蝶玩命扇了幾下,但是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估計歷史還得重演。既然自己以前翅膀扇的還不夠狠,那麼經過這幾年的隱忍,這次劉芾準備使勁扇幾下翅膀,不管能不能改變歷史,先把身邊這兩個勁敵給扇散架,免得隔幾年他們就來折騰折騰。

由於知道日俄艦隊大概在什麼海域開戰,劉芾把臺灣的兩個潛艇大隊的近50艘“鯊魚級”潛艇和未來得及更換的40艘“金槍魚級”改進型潛艇都派了出去。這些潛艇將分成3個潛艇羣,其中2個潛艇羣直接前往日本北部和朝鮮之間的對馬海峽,埋伏在海峽中段等待雙方交戰,而剩下的一個潛艇羣,則遠遠的跟在俄國艦隊的身後,悄悄的前往雙方的預計交戰區。

劉芾這次的計劃是在日俄交戰水域埋伏下臺灣海軍的近百艘潛艇,待日俄艦隊交火以後,視情況,分別對雙方艦隊發起魚雷偷襲,最終目的是交戰雙方的所有艦船,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也要儘量擊沉雙方的主要作戰艦艇。

爲了完成這個目標,臺灣國防部海軍參謀部的參謀們和潛艇指揮官們共同策劃了一份更爲詳盡更爲貼近實戰的作戰計劃“虎鯊行動”。在這份計劃中,臺灣的3個潛艇羣,將採取預先埋伏和尾隨跟進的方式,逐步確定雙方準確的交戰地點,並通過電臺聯絡,使每個潛艇羣的情報同步,然後利用雙方混戰的機會,有選擇的用魚雷偷襲選定的目標船,這個有選擇,就是選擇佔上風一方來攻擊,使得雙方的海戰接近勢均力敵,從而延長臺灣潛艇偷襲的時間,以給日俄艦隊,造成最大的損失,最後再統一攻擊,力求把雙方的幾十艘主力艦和剩下的輔助船隻全部消滅。

不過這個計劃執行起來,難度很大,倒不是臺灣潛艇數量不夠,或者攻擊力不強,現在的“鯊魚級”潛艇,不僅航程和航速加強了不少,作爲潛艇最主要的攻擊武器—魚雷,也換裝成了威力更爲強大的533毫米“Ⅲ型”魚雷,這種重達700多公斤的重型魚雷,光戰鬥部就有近200公斤的裝藥,由於採用了更爲先進的磁力引爆,比原來的碰撞式引爆的威力提高了很多倍。

磁力引爆雖然和碰撞引爆在爆炸力上基本相同,但是碰撞式引爆是魚雷撞上船體以後,才觸發爆炸,這樣,魚雷的爆炸力有一部分都沿着船體傳導分散,使得爆炸結果就是在船體上開一個大洞,對於越來噸位越大的戰列艦來說,如果不炸到要害部位,再加上損管及時,水密艙夠多,那麼一兩條魚雷並不能使得一艘上萬噸的戰列艦失去戰鬥力或者沉沒。而磁力引爆魚雷,是在魚雷並沒有碰觸到船體時就依靠船體本身的磁力引爆了魚雷裝藥,這樣,在魚雷與船體之間還有一部分海水阻隔,由於水的密度很大,其被壓縮性很小,中間的這部分海水就會被爆炸的擴**衝向船體,爆炸部位的船體就會被海水擡高,而其他部位則會被船體的自重拉低,這樣,整個船身都會變形,嚴重的直接就會折斷龍骨,從而引發動力系統失靈或者結構變形而漏水,這條船就算短時間內不沉沒,也沒有了繼續修理的可能,就是放到現代,一條高噸位船隻的龍骨變形或者斷裂,也沒有好辦法維修,只能是拆卸鍊鋼,或者任其沉沒。

既然難度不在潛艇攻擊力上,那麼這個難度在哪裡呢?難度就在戰場的瞬息萬變上,由於日俄雙方近百艘艦船會混戰在一起,那麼想要不爲人知的控制住交戰場面,基本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尤其是日本海軍已經被偷襲過三次了,就算不能肯定是潛艇的偷襲,不過就算最笨的海軍,也應該從中間總結出了一些有用的東西,這樣,想控制住場面就更難了。

就算老天垂愛,沒被雙方發現臺灣潛艇偷襲,想消滅雙方這麼多船隻,也是很難的,因爲日本聯合艦隊可算是傾巢出動了,不僅連幾十年前的木質蒸汽炮艇也加入了艦隊,而且還湊了幾十艘雷擊艦混編在艦隊中,這些體型小,速度快的準魚雷快艇,一旦發現異常,肯定會四散逃離戰場,連追都沒法追。

另外,交戰雙方不是在一個固定的海域你一拳我一腳的對噴,而是邊打邊走,一旦有一方決定撤退,那麼場面就不好控制了,臺灣潛艇不僅要攻擊高速移動目標,而且還要防止被遊弋在周圍的其他軍艦發現炮擊或者撞擊。

爲了防止第一套計劃失敗,參謀部和潛艇指揮員們還制定了另一條計劃,那就是派遣一部分潛艇去交戰雙方的海域進行偷襲,剩下的潛艇分爲2部分,分別潛伏到海參崴和佐世保軍港附近,不管是日本聯合艦隊還是俄國人的艦隊,打完仗總要回家吧,這些潛艇就在他們家門口伏擊這些疲憊、鬆懈的艦隊。

第二套計劃雖然看着也挺合理,不過深入到別人的軍港門口,伏擊人家的艦隊,本身也是個技術難度很高的活,劉芾經過左右衡量,還是批准了第一套作戰方案,因爲不管是否全殲雙方的艦隊,至少在公海上偷襲,自己的潛艇部隊迴旋的餘地要比去人家港口要大很多,如果被發現或者被圍攻,那麼憑藉“鯊魚級”或者“金槍魚級”改進型潛艇的速度和潛深,應該可以安全脫離交戰區,這樣,自己一方的損失就不會太大。

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29章 高歌猛進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74章 皇帝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42章 海南島(四)第56章 入侵美國第74章 國防(二)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2章 登陸難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3章 行蹤泄露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1章 海戰第76章 海軍條約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80章 甩賣潛艇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11章 三國分贓第56章 入侵美國第81章 深入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8章 三路並進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74章 巴巴羅薩第54章 活話劇(二)第75章 三赴德國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17章 電視機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8章 “潑婦”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6章 民國(二)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2章 移民潮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95章 猶太人第87章 調整第96章 如此相似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50章 飛機二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54章 反擊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4章 計劃破產第68章 潰敗第35章 皇家海軍第56章 入侵美國第4章 橫掃第13章 登陸琉球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2章 以戰代練第145章 33號舞伴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0章 權力真空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22章 坦克第1章 聯合調查第22章 東海岸第27章 新藥第125章 上海行第57章 波及亞洲第66章 聯邦缺鐵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5章 反擊(二)第30章 合作社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51章 戰備(一)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
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29章 高歌猛進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74章 皇帝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2章 談判和女友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42章 海南島(四)第56章 入侵美國第74章 國防(二)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2章 登陸難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3章 行蹤泄露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1章 海戰第76章 海軍條約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80章 甩賣潛艇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11章 三國分贓第56章 入侵美國第81章 深入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8章 三路並進第34章 伏擊改追擊第74章 巴巴羅薩第54章 活話劇(二)第75章 三赴德國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17章 電視機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8章 “潑婦”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46章 民國(二)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2章 移民潮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95章 猶太人第87章 調整第96章 如此相似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50章 飛機二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54章 反擊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64章 計劃破產第68章 潰敗第35章 皇家海軍第56章 入侵美國第4章 橫掃第13章 登陸琉球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2章 以戰代練第145章 33號舞伴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0章 權力真空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0章 決死空襲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22章 坦克第1章 聯合調查第22章 東海岸第27章 新藥第125章 上海行第57章 波及亞洲第66章 聯邦缺鐵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55章 反擊(二)第30章 合作社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51章 戰備(一)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6章 打還是不打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