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分段建造法

雖然世界各國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注重潛艇的發展,並且努力開發反潛作戰設備和技術,但是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和反潛戰術水平而言,想要遏制住聯邦潛艇部隊,還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聯邦海軍另外一個殺手鐗就是飛機母艦編隊。雖然聯邦海軍連一艘大噸位的戰列艦或者戰列巡洋艦都沒有裝備,但是這並不能說明聯邦海軍的造船能力低下。相反,聯邦海軍已經在着手研製第三代大型航空母艦了,這種大型航空母艦的設計排水量在40000到45000噸左右,是第二代航空母艦的2倍,艦載機數量最高110架,動力系統改爲使用最新式的燃氣輪機,總輸出功率可以達到160000馬力,最高航速35節。

這種第三代航空母艦已經正式命名爲“聯邦級”,它一共計劃建造6艘,將於1933年開始建造,預計建造期在18個月左右,但是由於《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存在,聯邦海軍無法明目張膽的建造這些明顯超標的航母,所以只能採取一種模塊化的建造模式,就是先由造船廠在圖紙上把航母的船體分成n多個小模塊,然後分別把這些小模塊建造出來,最後在組裝到一起,還原成圖紙上的整個船體。

這種建造模式相對原來的整體建造模式要先進一些,尤其是在建造週期和建造成本上更顯優勢。但是這種模塊化建造需要非常高的工藝水平和製造精度,否則那些模塊建好之後。在拼裝的時候就會由於誤差過大而無法組成一個整體。

這種後世造船企業普遍採用的建造工藝不用問,肯定還是劉芾給帶到了這個時空裡。由於南海聯邦是個島嶼非常多的國家,所以聯邦國內的海上交通就非常重要,而聯邦並沒有那麼多合適中小型民用船隻可以用作國內海上交通,而聯邦的多家造船廠也對這種噸位小、科技含量低、利潤更低的訂單不感興趣,一時間竟然造成了聯邦國內海上交通發展緩慢,極大的影響了聯邦的經濟發展。

當這個情況越來越糟糕,最終被反應到劉芾這裡時,劉芾也束手無策。那些造船廠都是私人企業,聯邦政府也不能要求人家非得做這種不賺錢還麻煩的工作。而解決這個問題除了佔用聯邦海軍造船廠之外。就只能採用政府補貼的方式了。

不過在這之後不久,劉芾無意中在海軍造船廠裡和技術人員聊天,雙方就如何加快驅逐艦和潛艇的建造速度產生了分歧,結果在爭辯當中。劉芾忽然想起在後世裡那個很熟悉的造船詞彙——分段建造法和模塊化設計。

具體這兩個建造方式是如何運行的。劉芾一點都不清楚。他在前世根本就沒見過船隻是如何建造出來的,更沒去過造船廠,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從這兩個詞的字面上來理解這種工藝和建造設計方法的大概內容。

劉芾不懂造船。可是他身邊的那些海軍造船廠的設計師們懂啊,當劉芾連蒙帶推測的說出自己理想中的這種能夠加快船舶建造速度的方式和方法之後,那些南海聯邦的造船大拿們都喜出望外。他們早就知道這位聯邦總統的腦子裡是雜貨鋪,經常能夠在很多科研方面語出驚人,爲不少科研項目提供了正確的思路和研究方向,這次這位總統又開始口吐蓮花了,而且吐出來的這朵蓮花還真是像模像樣的。

於是,這些代表着聯邦最高造船水平的技術人員和設計師們就開始有意的在一些設計和建造活動中去試驗和完善劉芾所說的這種新工藝和新思路,並向聯邦海軍申請了專項資金。在經過5年多的摸索和實踐之後,終於搞出了劉芾所說的那種模塊化設計和分段建造工藝,不過這兩種新發明到底是不是劉芾所說後世的那兩種技術,劉芾就不清楚了。

但是作爲新技術,模塊化設計和分段建造法在船舶的建造當中還真的是一個重大改革,它能夠充分利用各種資源而使船舶的建造週期大大縮短,尤其是在大批量建造船舶的時候,更爲明顯。

這種方法又經過了2年多的技術磨合和成熟期,最終被聯邦海軍所採用,並作爲聯邦的一項軍事機密嚴格保密起來,除了聯邦海軍的3座造船廠之外,沒有向外進行擴散。

現在,這種技術被利用起來建造聯邦的第三代大型航空母艦可以說是非常合適的,因爲一個一個的船體模塊根本就不用在船臺或者船塢中製造,如果沒有準確的圖紙或者海軍造船廠的工程師來指點,外人根本看不出來那些鐵傢伙是做什麼用的。

而當海軍需要的時候,這些鋼鐵構件就會被運上大型船臺,然後一點一點的被焊接起來,最終形成最初設計圖紙上所設計的船舶摸樣。由於每個模塊都可以單獨進行電氣、油漆、裝飾等工序,所以從模塊到組裝成型的工期就非常非常短了。

而最可怕的就是如果模塊數量充足,幾座造船廠同時進行組裝,就可以在幾個月之內,把一批大型船舶幾乎同時送下水去舾裝,這個一批取決於造船廠船臺的數量和熟練工人的數量,這就是傳說中的爆航母啊!

相比起南海聯邦的爆航母計劃,英美法等國就落後多了。自從剛剛結束的南r戰爭中南海聯邦利用航母編隊和艦載機幫助聯邦陸軍輕易的在琉球和宮崎附近登陸,世界各主要海軍國家就不約而同的對本國的航母計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內務部的情報顯示,美國海軍在1929年提出5年內要建造5艘中型航母的計劃,英國皇家海軍也在加緊用一戰時期的戰列艦改裝成航母,但是隨着經濟危機的爆發,這兩國的航母計劃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至於他們是否還在努力追趕聯邦的腳步,暫時還不知道。

除了航空母艦數量和質量上的差距之外,世界各國的艦載機與南海聯邦艦載機相比起來的差距還要更大一些。航空母艦說白了就是一塊漂浮在海面上可以自行運動的海上機場,它本身絲毫作戰能力都沒有,甚至自身安全都得靠航母編隊中的驅逐艦和潛艇去保護。但是一旦航母上面裝載了艦載機,那麼它立刻就會搖身一變,從一個海上廢物變成一個海上霸王。

所以說,評價一艘航母的優劣,不能光從這艘航母的船體、動力、雷達、艦載機數量上去評價,這樣得出的結論非常不準確。要想準確的去評價一艘航母的能力,至少要算上它的艦載機的質量和數量,所以說艦載機的好壞,直接影響着航母甚至航母編隊的作戰能力。

聯邦海軍和空軍目前使用的是第三代單翼機,這種飛機採用了全金屬機身和可收放起落架,再加上聯邦極具優勢的大功率星型航空發動機,不僅在航速、航程、飛行高度等方面遠超同時代世界各國的軍用飛機,還在載彈量、火力、操控性和飛行穩定性上面也完爆目前各國空軍的主力機型。

從英美南海戰開始,英美等國都注意到了飛機對於傳統海軍的巨大威脅,所以他們在飛機的研製和生產上都加大了投入,而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是和聯邦比起來,英美等國對飛機研究的時間還是短了不少,尤其是在新型合計材料與發動機這兩個環節上落後的更多。(未完待續……)

第77章 拉燈彈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74章 國防(二)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2章 佈網(三)第73章 誘餌(二)第48章 民國(四)第25章 菊凋零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0章 決死空襲第94章 榜樣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83章 文化入侵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95章 猶太人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1章 海南島(三)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7章 準備登陸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2章 移民潮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48章 崩盤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35章 皇家海軍第86章 險勝第56章 一戰爆發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27章 大阪師團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48章 崩盤第3章 行蹤泄露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86章 險勝第10章 快速艦隊第76章 捉對廝殺第76章 貴族第51章 戰備(一)第43章 革命(一)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0章 外籍軍團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章 難題第54章 仇恨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25章 菊凋零第62章 遷都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9章 金蘭灣第8章 備戰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5章 機羣第145章 33號舞伴第35章 獨立起義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36章 眼紅第51章 戰備(一)第79章 南美ABC第35章 獨立起義第22章 水下幽靈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70章 建國(二)第18章 西線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8章 備戰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0章 佈網第17章 北歐亂第3章 行蹤泄露第43章 革命(一)第44章 革命(二)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2章 轟炸機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98章 獨立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9章 北美絞肉機
第77章 拉燈彈第41章 漏網之魚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74章 國防(二)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62章 佈網(三)第73章 誘餌(二)第48章 民國(四)第25章 菊凋零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40章 決死空襲第94章 榜樣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83章 文化入侵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95章 猶太人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41章 海南島(三)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7章 準備登陸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2章 移民潮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48章 崩盤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3章 難產的合作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35章 皇家海軍第86章 險勝第56章 一戰爆發第74章 小鬍子的邀請第27章 大阪師團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48章 崩盤第3章 行蹤泄露第24章 目標天皇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86章 險勝第10章 快速艦隊第76章 捉對廝殺第76章 貴族第51章 戰備(一)第43章 革命(一)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0章 外籍軍團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1章 難題第54章 仇恨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32章 這就是世界第三的海軍?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25章 菊凋零第62章 遷都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9章 金蘭灣第8章 備戰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5章 機羣第145章 33號舞伴第35章 獨立起義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136章 眼紅第51章 戰備(一)第79章 南美ABC第35章 獨立起義第22章 水下幽靈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20章 羅莎利婭號第70章 建國(二)第18章 西線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8章 備戰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0章 佈網第17章 北歐亂第3章 行蹤泄露第43章 革命(一)第44章 革命(二)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2章 轟炸機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98章 獨立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30章 日本沉沒第99章 北美絞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