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摩拳擦掌

從1895年臺灣宣佈獨立開始,其實就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當時和日本的宣戰一直沒有解除,整個臺灣的工業和軍事都是在朝着獨立作戰的方向發展,經過近20年的努力,劉芾用手中充沛的資金和大衛在世界各國的人脈,把臺灣的國防工業發展到了一個超越時代很多年的水平。就在列強沒有注意到臺灣的這些年裡,臺灣的海軍已經擁有了100多艘主戰潛艇,其中有一半是剛剛換裝的“鯊魚級”遠洋潛艇,不過臺灣的水面艦艇數量就少的可憐了,除了6艘基隆級驅逐艦以外,剩下的都是“海燕級”魚雷艇,雖然經過了多年改造,海燕級魚雷艇已經成熟了許多,但是作爲一種近海防禦的小型艦艇,還不能跟隨潛艇部隊,遠距離的攻擊,不過作爲臺灣各個港口的防禦已經足夠用了。

相對於戰功赫赫的臺灣海軍,尤其是潛艇部隊,臺灣的陸軍就顯得默默無聞了,由於臺灣人口總基數的限制,臺灣的陸軍一直保持在3萬人左右,加上不到10萬的預備役人員,總體數量也是少的可憐,不過由於臺灣是個島,需要陸軍防禦的重點港口並不太多,所以臺灣的陸軍一直採取精兵的政策,不僅裝備了臺灣自行研製的半自動步槍和手榴彈,還裝備了迫擊炮和75炮,而且裝備密度,遠遠大於世界各國的陸軍。最爲令人羨慕的是,臺灣陸軍還裝備了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型裝甲車。在國防部舉行的多次陸軍演習中,臺灣陸軍的火力配備都可以完虐世界各國當時的主力陸軍裝備,當然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方沒有大威力的火炮羣支援。話有說回來了,如果想成建制的把重型武器大批量的運上臺灣陸地,那麼對方就要突破臺灣潛艇、水雷和魚雷快艇組成的海上防線。劉芾對於這種情況並不操心,他堅信,目前在亞洲地區,還沒有那國海軍能突破這條防線,哪怕是多國聯合也不成。

這次作戰動員會,臺灣各部門都表示堅決支持總統府下達的各項命令,並從次日開始,展開工作,在全臺範圍內,宣傳這次作戰的意義和目的,配合總統府做好戰前的動員工作。在會上,劉芾還特別當着與會的各部門負責人明確指令內務部的對內部門,要嚴格監控以前在內務部有記錄的臺灣島內的一些不太穩定的人和團體,如果發現有異動,就要堅決果斷的剷除,必須保證島內不能亂。

安排好了政府內部,剩下的就是軍事安排了,由於臺灣大部分港口都集中在西北部,所以,參謀部計劃把臺灣陸軍的兩萬五千人安排在基隆、新竹、彰化、臺南和刺桐等地,剩下的五千人駐守在臺東,這些城市和港口都已經通了鐵路,如果發現了敵人海軍的登陸企圖,各個駐地的軍隊都可以通過鐵路,在一天之內增援到指定地點,再加上臺灣陸軍的機械化程度很高,通過汽車和摩托車,也可以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部隊。

除了陸軍的安排,臺灣海軍的任務更重,劉芾把臺灣海軍的魚雷艇部隊集中安排到了基隆、新竹、淡水、刺桐等幾個重要港口,另外在臺中、臺東的一些小型港口和容易登陸的地點開始佈設水雷。而臺灣的第一第二潛艇大隊,則分成30多個小隊,分派到日本、中國南部、香港、越南、菲律賓等地的主要軍港外,輪流監視各國海軍的動向。

除了內政和軍事的部署,還一個問題,就是臺灣的資源問題,雖然這些年來,劉芾不惜餘力的從世界各地大量採購臺灣缺少的各種金屬和化工原料,幾乎堆滿了臺北附近的各大場所和倉庫,但是一旦開戰,臺灣肯定會被各國嚴厲制裁,再想取得各種材料原料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了,於是,劉芾直接電報在美國的內務部人員,通過大衛和施耐德的公司,從美國和歐洲採購了海量的各類物資,必須在1個月內,運抵臺灣,不管夠不夠用,能多一點是一點吧。

臺灣這邊隨着劉芾的一紙總統令,迅速開始了全民備戰,香港這邊的各國軍事會議卻不太順利。首先的問題是各國無法確定臺灣的潛艇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雖然日本、俄國包括在座的幾國都可能遭到過臺灣潛艇的偷襲,但是誰也說不清這種潛伏在海水中的怪物是如何發動攻擊,又是如何隱藏那麼長時間的,更別說那種傳說中威力奇大的魚雷,這些都已經超出了各國海軍人員的認知範圍,總不能像科幻小說一樣,憑空想象出來一種武器吧。

確定不了臺灣的海軍戰鬥力,各國就無法確定需要多少武力才能壓制住臺灣的海軍,而壓制不住臺灣的海軍,那麼各國的運兵船就不能向臺灣運送陸軍,雖然臺灣是個小島,但是沒有陸軍,還是無法擊敗或者佔領臺灣。

在各國海軍精英們開了無數次會議,商量了無數次以後,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無奈中,德國海軍提議,先確定各國能夠出兵的數量,最後再決定是否對臺灣發起進攻。這個提議得到了各國軍政要員的認同,於是,一場出兵認股的大會開始了。

首先是日本人,他們的艦隊基本等於沒有了,不過,日本的陸軍再一系列戰鬥中,得到了各國軍官的認同,所以,日本人大筆一揮,把這次進攻臺灣的陸軍全包了。日本軍部計劃將從日本本土派出4個常備師團,共計12萬多人的甲種陸軍,作爲進攻臺灣的主要力量,不過,運送這些士兵的船隻,需要各國提供,現在的日本連給駐紮在旅順和東北的日本駐軍運送補給的船都湊不齊了,更別說裝載12萬人的進攻部隊了。

除了日本人的陸軍以外,俄國人也咬牙派出了駐紮在東北北部和海參崴的2萬陸軍,但是運輸同樣需要各國幫助。剩下的英美法德各自派出幾百到幾千人部隊,作爲一種象徵性的存在。另外,這些部隊需要一個名義上的總指揮,各國商量了半天,決定把指揮權交給了德國青島駐軍司令梅隴少將,由他來協調各國陸軍的作戰事宜。

由於日、俄兩國的海軍基本報廢,所以在派出軍艦方面,基本都由英美法德四國擔負,其中英國計劃派出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以及5艘驅逐艦;法國計劃派出1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3艘驅逐艦;美國計劃派出1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德國計劃派出2艘裝甲巡洋艦和4艘防護巡洋艦,由於德國遠東只有8艘主要戰艦,所以一次性派出6艘,已經快吐血了,不僅德國人,英美法幾國在遠東的主力艦也不多,這次提出的是計劃派遣,這份計劃還要發回各國國內通過批准,然後再就近抽調合適的軍艦趕來,估計最快也要2個月以後了。

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5章 民國(一)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83章 文化入侵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35章 大訂單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62章 遷都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8章 備戰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25章 菊凋零第17章 準備登陸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章 吃虧是福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4章 革命(二)第22章 東海岸第55章 西殘東癱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18章 空襲第91章 對壘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71章 安南第21章 問題(二)第62章 遷都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62章 遷都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91章 對壘第4章 闖關第138章 不夜城第24章 目標天皇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2章 問題(三)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100章 毒氣彈第22章 進攻澳洲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76章 捉對廝殺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83章 文化入侵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章 再次談判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91章 對壘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39章 海南島(一)第9章 暈倒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48章 雙管齊下第74章 皇帝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6章 戰爭擴大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95章 猶太人第18章 有些準備第54章 仇恨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9章 P38戰鬥機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49章 飛機第21章 問題(二)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21章 問題(二)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36章 賭贏了
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45章 民國(一)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83章 文化入侵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135章 大訂單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62章 遷都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8章 備戰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25章 菊凋零第17章 準備登陸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章 吃虧是福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4章 革命(二)第22章 東海岸第55章 西殘東癱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18章 空襲第91章 對壘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14章 本土防禦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71章 安南第21章 問題(二)第62章 遷都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62章 遷都第45章 民國政府有顧慮第91章 對壘第4章 闖關第138章 不夜城第24章 目標天皇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22章 問題(三)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0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上)第100章 毒氣彈第22章 進攻澳洲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76章 捉對廝殺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83章 文化入侵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33章 挑事專家第6章 再次談判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91章 對壘第29章 沒良心炮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39章 海南島(一)第9章 暈倒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48章 雙管齊下第74章 皇帝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6章 戰爭擴大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95章 猶太人第18章 有些準備第54章 仇恨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9章 P38戰鬥機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12章 西部大開發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49章 飛機第21章 問題(二)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21章 問題(二)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36章 賭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