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山地旅

用別國百姓的孩子,幫自己國家打仗,這是美國人最喜歡乾的事情了,更何況臺灣軍隊連補給都自己帶了,一點不麻煩美國人,哪裡找這麼合適的打手啊,至於承認臺灣的合法地位、與臺灣建交,這些都不值一分錢,況且和臺灣建交也不是無利可圖,光是臺灣的樟腦出口量,就佔了世界的70%還多,還有砂糖、汽車、槍械、農藥這些東西可以出口,另外臺灣每年從美國人那裡進口的石油、機械、礦產、化工原料等物資,也是一筆大買賣,所以美國人覺得,建交就建交吧,至於自己的英國表哥樂意不樂意,就真顧不上了,如果表哥生氣了,那美國表弟就拉着表哥一起和臺灣談判,打來打去的多沒意思,不如大家坐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多掙點錢比什麼都強。

把棉蘭老島分配給臺灣軍隊,作爲管轄區,是美國人耍的一個小聰明。棉蘭老島這個地方,不僅地形複雜,而且民族成分也很亂,當地不光有獨立起義,還有各種種族仇殺,再加上大片的雨林和高山,還有犬牙交錯的海岸線,從美國人恩登上這裡,就是傷亡最大的地區。

棉蘭老島是世界第十四大島,面積上僅次於呂宋島,是菲律賓的第二大島。島上山地、高原廣佈,聳立着菲律賓的最高山阿波火山,還有菲律賓的第一大河,棉蘭老河。島上植被以熱帶雨林爲主,海岸線非常曲折,多半島和海灣。

棉蘭老島位於菲律賓南部,形狀非常不規則,面積大約9萬多平方公里,北與米沙鄢羣島相望,西與巴拉望島、蘇祿羣島相鄰,南邊是加裡曼丹島。島南側的達沃市,是西班牙人在15世紀剛統治這裡時就建立的,當地的主要民族是***人、米沙鄢人、他加祿人、華人、日本人、西班牙人等十多個民族,而宗教更是複雜,天主教在這裡佔絕對多數,達到了70%,其次是***、基督教、佛教等。雖然天主教信徒佔了絕大多數,但是***在這裡的地位非常高,這些***信徒們從15世紀反抗西班牙人一直持續到19世紀,又開始反抗美國人,估計等臺灣軍隊一開上棉蘭老島,這些***就又多了一個反抗的目標---臺灣人。

這次首先抵達達沃市的是臺灣第四師的第一山地旅一部,這個山地旅的士兵大多數是臺灣的少數民族,他們世代生長在臺灣的山脈中,以打獵獲取肉食和皮毛爲生。自從臺灣宣佈獨立以後,衝鋒隊和內務部多次派隊伍進入到大山的深處,找到這些村落和部族,勸告他們離開大山,到平原上去過更加富足的生活。大多數山地部族都被山下的輕鬆生活所吸引了,逐漸放棄了原來的山林狩獵生活,慢慢遷徙到附近的平原上,靠政府發給的土地過起了安定的生活,剩下少數的不肯下山的部族,在隨後幾年中,全部消失在他們的領地裡,劉芾決不允許在自己的管理範圍內,有任何一支不願意和自己合作的力量存在,尤其是在臺灣內部,更是不允許。

這些天生的獵手和山林的兒子,對於平原生活的單調很不適應,經常流竄至附近的鄉村和城鎮裡,由於他們的生活習慣和風俗與大部分臺灣人不同,所以經常和當地人發生衝突而弄出了人命官司。當時,正趕上臺灣第一次擴編陸軍,於是,這些生性兇猛而且崇尚戰鬥的山地人,就大部分加入了臺灣陸軍,並被集中分配在一起,再加上其他士兵,成立了臺灣的第一個山地旅。

這次派遣臺灣陸軍來菲律賓作戰,當聽說分配給臺灣軍隊的轄區是這個多山多林的棉蘭老島時,參謀部立刻就想起了這個山地旅。第四師第一山地旅的旅長是臺灣本地的高山人,本命叫什麼估計他自己也搞不清了,他們的民族習慣是長輩跟着兒子改名,就是說你生了第一個男孩,爲他起個名字,然後,這個孩子的父親、母親、爺爺、奶奶都要隨着孩子的名字,把自己的名字都改了,所以,對於第一批進入臺灣小學並且剛剛有了自己的第一個男孩的他來說,他該叫什麼名字還真很難知道,除非他返回他的族羣裡,再請教對族規非常清楚的長輩,才能知道自己的名字,不過現在不用那麼麻煩了,他爲自己取了一個漢族名字,叫劉小福,以紀念當年自己母子差點被餓死在山裡,而當今總統劉芾的一支探礦隊把他們母子救了,而且劉芾親自把他們母子安排在製藥廠,並送他這個小山民上了學。

劉小福旅長這次來菲律賓只帶了一個工兵團和一個警衛連,只負責在達沃市建立臺灣陸軍的駐菲指揮部和一些基礎設施,安全保衛工作大多由當地的美國駐軍負責,在一個月後,臺灣陸軍的剩餘4000多人才會正式登上棉蘭老島,與當地美國駐軍進行正式交接。

達沃市位於棉蘭老島的南端,算是菲律賓距離臺灣最遠的地方了,距離臺南的直線距離有1800多公里,海上航線的距離超過了2000公里。菲律賓羣島的大部分島嶼都處於地震帶和颱風帶中,而且每年只有雨、旱兩個季節。而達沃市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他既不在地震帶上,又避開了颱風帶,而且沒有明顯的雨、旱季節之分,一年四季都如春夏交界的氣候,白天晴空萬里,夜晚小雨瀝瀝。

在由西班牙人統治的幾百年裡,當地並沒有發展起來什麼工商業,基本還是一個以農業爲主要經濟來源的海港城市,大片的香蕉、菠蘿、咖啡豆和椰子種植林佔據了城市周圍的大部分土地,而西瓜、芒果、榴蓮、柚子、紅毛丹等熱帶水果更是一年四季都有出產,近幾年,還有很多日本人來到這裡購買土地,種植馬尼拉麻,用來加工出口。另外,由於四周雨林密佈,儲藏着非常豐富的木材資源,再加上靠海,還有各種海產品可以食用。不過由於港口的水深不是很深,達沃市的港口並不能停靠大型貨船和軍艦。

劉小福帶着手下,在當地美國駐軍的協助下,選擇了離港口不遠的一處高地上,建立指揮部和臨時軍營,這個高地離市區內的美國軍隊駐地和港口都不是很遠,交通比較方便,而且這裡離種植園和雨林都比較遠,視野開闊,比較適合作爲軍營駐地。

營地的大小暫時設定在5000-8000人的規模,由隨軍而來的臺灣建設公司負責設計和監督,具體施工建設就靠劉小福帶來的這個工兵團了,建築材料選擇了當地盛產的玄武岩和花崗岩,這兩種石材都是火山熔岩在不同底層冷卻凝固而形成的,玄武岩多孔而易脆,雖然很難採得大塊的石料,但是是燒製水泥的上好原料,而且在鍊鋼、磨製等工業生產上,有重要用途;而花崗岩由於硬度高、耐磨損、不易風化、花紋美麗、易開採易切割等特性,是優質的建築材料。再加上當地多的不能再多的各種木材,建設一個小型陸軍營地一點都沒有難度。

不過,這些材料劉小福可沒工夫都去自己開採,只能由當地美軍聯絡當地人代爲採購,再運送到營地附近,由臺灣工兵做深加工,再運到工地裡使用。美國很快就爲臺灣陸軍找來了幾家當地的石料和木材商,談好了價格和工期,就開始準備往工地上送貨了。至於這裡的美軍爲啥這麼配合,劉小福也試探着問了幾個和自己有接觸的美軍下級軍官,在抽上臺灣產的高級煙,喝上臺灣產的白酒並抹上了臺灣陸軍特製的除蟲藥以後,這些美國小軍官就立刻說了實話:他們巴不得立刻就把自己的營地讓給臺灣陸軍,好趕緊脫離這個遍地是丘陵和大樹的破地方,而且這裡不光是環境荒涼,民風還很彪悍,幾乎每週,美國駐軍都會在城市的邊緣遭到當地武裝力量的攻擊,輕則傷幾個人,重則死幾個美國人,上個月,這裡的美國駐軍中尉,就在巡視美軍設在城市邊緣的崗哨時,被當地人伏擊並殺死了,隨行的7名美國士兵都沒有回來,而且當地人還把這位中尉的屍體倒着吊在了城門口,連眼珠帶生殖器都給割了下來,所以這裡駐守的美國軍隊,都盼望着趕緊有人替換自己。

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65章 深挖第136章 眼紅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50章 飛機二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22章 進攻澳洲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66章 重典第6章 戰爭擴大第34章 偷襲成功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3章 實力對比第39章 金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6章 抓苦力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1章 漏網之魚第91章 對壘第51章 戰備(一)第62章 遷都第8章 越亂越好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9章 遇襲第6章 也算悲壯第56章 入侵美國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38章 不夜城第66章 聯邦缺鐵第75章 三赴德國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3章 實力對比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45章 33號舞伴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38章 不夜城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19章 全民戰爭第46章 騷擾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5章 獨立起義第76章 貴族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23章 歐洲第48章 雙管齊下第72章 誘餌(一)第68章 潰敗第20章 按兵不動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55章 反擊(二)第39章 海南島(一)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5章 反擊(二)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85章 野戰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0章 按兵不動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6章 一戰爆發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84章 得手第54章 活話劇(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43章 各懷鬼胎第98章 獨立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7章 民國(三)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8章 制度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
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30章 英國國王及印度皇帝!!!第65章 深挖第136章 眼紅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50章 飛機二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22章 進攻澳洲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66章 重典第6章 戰爭擴大第34章 偷襲成功第23章 三路並進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53章 實力對比第39章 金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6章 抓苦力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1章 漏網之魚第91章 對壘第51章 戰備(一)第62章 遷都第8章 越亂越好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9章 遇襲第6章 也算悲壯第56章 入侵美國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38章 不夜城第66章 聯邦缺鐵第75章 三赴德國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3章 實力對比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45章 33號舞伴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38章 不夜城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19章 全民戰爭第46章 騷擾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35章 獨立起義第76章 貴族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23章 歐洲第48章 雙管齊下第72章 誘餌(一)第68章 潰敗第20章 按兵不動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55章 反擊(二)第39章 海南島(一)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5章 反擊(二)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37章 有點緊張第35章 挑釁就是戰爭(二)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第85章 野戰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20章 按兵不動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6章 一戰爆發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84章 得手第54章 活話劇(二)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43章 各懷鬼胎第98章 獨立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47章 民國(三)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8章 制度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