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雙管齊下

由於在科倫坡港和關島港之外,都潛伏着不止一艘的“逆戟鯨級”攻擊潛艇,這些續航能力超過10000海里的大傢伙利用自身低噪音推進器可以長期潛伏在地方的港口附近而不被敵方所發現,這個時代的水聽器很難分清低噪音推進器與海底噪聲,而採用蜂窩造型和塗裝了吸收無線電波的特殊塗層的水面通氣管、潛望鏡和上浮天線,也很難被這個時代的簡易雷達發現。所以,英美艦隊的大部分行動都被這些潛艇定期用無線電報發回了聯邦總參謀部,而整支艦隊集體出航這麼大的動作,肯定也不會遺漏。

按照英美兩國政府和兩位艦隊司令的意思,兩國艦隊將同時出發,英國艦隊的進攻目標是:沒有!而美國艦隊將會先向西北做出進攻臺灣的假象,然後再轉向正南,直撲棉蘭老島的達沃市。

由於馬六甲海峽西口附近海域不大,而海峽內部的航道又非常狹小,極易遭到聯邦潛艇和飛機的伏擊,戴維貝蒂海軍元帥想破了腦袋也沒想出來能夠從哪裡進攻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而不受到聯邦海軍和空軍的攻擊,於是,戴維貝蒂與美國特遣艦隊的指揮官在經過溝通之後,商量出來了一個西虛東實的進攻計劃,並且得到了兩國政府的批准。

在這個進攻計劃中,戴維貝蒂的英國支援艦隊將作爲一個誘餌,前往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之間,做出要進攻的姿態,吸引聯邦海軍和空軍的力量。然後美國海軍再先向西北行駛近2000公里,做出攻擊臺灣島的動作,然後再折返向南。去攻擊棉蘭老島的達沃市。

選擇這種攻擊方式,其原因有2點,一是爲了甩開聯邦潛艇的跟蹤,從而讓聯邦海軍無法判斷美國艦隊的具體攻擊地點。按照英國海軍提供的德國潛艇的數據,雙方海軍人員一致認爲聯邦的潛艇無法在超過15以上速度的情況下。在水下長途跟蹤美國艦隊,而美國艦隊在整個行駛途中,將會把速度提高到17節,這樣,如果潛艇露出水面跟蹤,就會被艦隊的水上飛機發現。遭到攻擊。而不露出水面跟蹤,聯邦潛艇的電池容量就無法支持潛艇用高速行駛這麼遠的距離,從而被美國艦隊甩掉。

而在大海上去尋找一支艦隊,無疑非常非常難,這樣美國艦隊就可以出其不意的攻擊達沃港,按照英美兩國取得的情報。達沃港雖然是聯邦海軍的一個重要軍港,但是聯邦海軍並未在達沃港附近設置岸炮等防禦設施,雖然有可能遇到聯邦潛艇的干擾,但是數量也不會多,以美國特遣艦隊的實力,拿下達沃港還是綽綽有餘的,如果運氣夠好的話。說不定連損失都不會有。

在拿下達沃港之後,美國特遣艦隊就會得到澳新兩國海軍的支援,而由於有英國支援艦隊在西線的牽扯,聯邦海軍無法集中過多的潛艇和水面船隻對達沃港形成反擊,最終,美國海軍將牢牢的佔據住達沃港,並且利用艦炮威脅試圖從陸地上奪回達沃港的聯邦陸軍。

最後,澳新陸軍將從澳大利亞以及新幾內亞等地陸續被運送直達沃港,並且對棉蘭老島展開進攻,按照英美兩國的預期。最遲1個月內,整個棉蘭老島就會落入澳新聯軍的手中,而美國特遣艦隊就可以利用島上的多處港口,或向北,或向西。去進攻菲律賓羣島或者加裡曼丹島。

而這時,聯邦內部將會陷入混亂,在英美艦隊的東西夾攻之下,位於馬六甲海峽附近的聯邦海軍也將被擊敗,而這場戰爭也就基本結束了。

在這個計劃中,英國艦隊雖然只是作爲佯攻的角色,但是他們也是一個誘餌,如果聯邦海軍試圖衝出海峽,在大海上與英國皇家海軍進行一場真正的海戰的話,戴維貝蒂海軍元帥也不介意教一教這些黃皮猴子如何使用最先進的戰術進行正規海戰。

鑑於這次行動,美國艦隊將作爲主力去與聯邦海軍作戰,可能會有所損失,所以,兩國政府在最後的利益分配上,美國政府將擁有菲律賓羣島和荷屬東印度羣島的所有權,而英國政府在奪回原來的馬來西亞全境之後,還將把法屬印度支那納入自己的版圖,而臺灣,按照美國的提議,將重新劃分給荷蘭或者法國,作爲一個補償,另外,兩國還將在戰後,一致制裁一下日本這個不聽話的小弟,至於如何教訓,現在還沒有想好,以後再說了。

按照常理判斷,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的海軍,全力對付一個連戰列艦都沒有的新型國家,結果應該如兩國政府的判斷一樣,最終都是完勝。但是,他們沒想到也永遠不可能想到,他們將要對付的是一個由穿越了上百年的人領導的政府,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還讓他偷偷摸摸的發展了幾十年。現在,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他們打算捏的,不是一個柿子,而是一顆榴蓮。

1920年5月31日上午10時,晴,海面風力2級,在西太平洋上,一支龐大的艦隊正分成了3大部分,以超過了15節的航速,行駛在關島西北方2000公里的洋麪上。

艦隊的前方,是6艘驅逐艦,它們呈一個箭頭型,各自隔開10公里左右,在海面上爲後面的戰列艦編隊撐開了一張傘。

艦隊的中部,是2列大型艦艇編隊,左側的是巡洋艦編隊,右側是戰列艦編隊,它們相隔幾公里,從容的跟在驅逐艦編隊之後。

戰列艦編隊的後方,是6艘補給船,從它們煙囪中冒出的濃煙來看,這4艘補給船都已經馬力全開了,畢竟,讓貨船用15節以上的航速長期跟隨着戰艦編隊行駛,也不是個容易的事。

在艦隊的最後方,還有6艘驅逐艦,它們和艦隊前方的驅逐艦一樣,也是間隔10公里左右,形成一個箭頭,只不過它們的箭頭向後。

作爲這隻艦隊的指揮官,羅伯特.昆茲中將站在美國新銳戰列艦“田納西號”的露天艦橋上,一邊從副官手中拿起一份報告看着,一邊向副官詢問着:

“聯邦潛艇的最後一次發報是幾點?”

“大概是4個小時之前,以後再也沒收到它們的動靜,按照它們2小時一次的發報頻率來看,我們很可能已經甩開了它們。”副官不僅回答了中將的提問,還把自己的看法也加了進去。

“通知艦隊,10分鐘後轉向,向計劃目標行駛,航速降到12節,我們的補給艦快跟不上我們了。另外,通知電訊倉,讓他們注意監聽附近的動靜,發現可疑的通訊,立刻彙報。”昆茲中將心情明顯不錯,他對這個由自己參與制定的計劃非常滿意,雖然這會浪費很多寶貴的燃料,但是與成功甩掉那些可惡的尾巴相比,哪點燃料浪費的很值得。

片刻之後,整個艦隊開始了一次大角度的轉向,它們從向西北方向行駛,改爲了向南行駛,就在“田納西號”戰列艦剛剛跟在“新墨西哥號”後面向左轉舵的時候,站在露天艦橋上的昆茲中將突然用餘光感覺到在自己右側的天空上好像有些甚麼東西。就在他準備用手擋住側面射來的陽光再去仔細確定一下剛纔是否是看花眼的時候,整個艦隊中都突然響起了警報聲,按照警報的聲音判斷,這並不是戰鬥警報,而是瞭望臺的瞭望手發現了可疑情況,但是又不能確定對方是否爲敵人的普通警報。(未完待續。。。)

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30章 拒不合作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3章 挑事專家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6章 再次談判第74章 巴巴羅薩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9章 遇襲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24章 賭約第78章 撒達母炮第62章 遷都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1章 安南第76章 捉對廝殺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77章 拉燈彈第6章 再次談判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58章 反貪反黑第78章 電視轉播第76章 貴族第15章 機羣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章 聯合調查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9章 建國(一)第40章 海南島(二)第22章 坦克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1章 夜戰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41章 護士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10章 快速艦隊第91章 對壘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91章 對壘第108章 新礦工第18章 有些準備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7章 新藥第32章 移民潮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6章 再次談判第138章 不夜城第36章 蘇德宣戰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18章 電視臺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79章 P38戰鬥機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章 以戰代練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1章 養寇自重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17章 電視機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50章 聖迭戈第6章 戰爭擴大第17章 工業基地第69章 建國(一)第28章 以日製日第40章 海南島(二)
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30章 拒不合作第30章 拒不合作第116章 鋼鐵大國第33章 挑事專家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6章 再次談判第74章 巴巴羅薩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8章 絕密單位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9章 遇襲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24章 賭約第78章 撒達母炮第62章 遷都第25章 十九世紀的頂級海軍第71章 安南第76章 捉對廝殺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77章 拉燈彈第6章 再次談判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58章 反貪反黑第78章 電視轉播第76章 貴族第15章 機羣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1章 聯合調查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9章 建國(一)第40章 海南島(二)第22章 坦克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1章 夜戰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41章 護士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10章 快速艦隊第91章 對壘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91章 對壘第108章 新礦工第18章 有些準備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27章 新藥第32章 移民潮第47章 歡樂意大利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6章 再次談判第138章 不夜城第36章 蘇德宣戰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18章 電視臺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79章 P38戰鬥機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章 以戰代練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11章 養寇自重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17章 電視機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50章 聖迭戈第6章 戰爭擴大第17章 工業基地第69章 建國(一)第28章 以日製日第40章 海南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