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海南島(一)

雖然劉芾不打算去摻合中國的這次革命,但是有一件事情還必須要略微的摻合一下,那就是海南島上的石碌鐵礦問題。

自從1891年建好石碌鐵礦開始,這個大型的富鐵礦就成爲了臺灣的最主要的金屬礦石供應基地。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建設和開發,在昌化附近,已經形成了一個以石碌礦爲依託的小型城市。大部分在礦上上班的大陸和當地曠工,都靠着礦上的工作,在此地安了家。而他們的家屬則開設了很多像洗衣作坊、小飯店、小酒館等附屬設施,不僅滿足了這些曠工的需要,還能掙一些錢來補貼家用。

對於這樣一個大型的鐵礦,再加上建設完備的採礦是生活設施,劉芾每年可是花了大價錢來維持這裡的正常運行,而這些錢中,就有一部分是給了瓊州府和兩廣總督。不過,一朝天子一朝臣,以前是大清朝,現在是中華民國了,以前的價格和現在的價格肯定不一樣了,而且人家還允許不允許你在這裡開採,還是個問題呢。

對於海南島這個問題,臺灣政府中已經很早就有人提出瞭解決辦法,那就是派兵登島,像列強一樣,占上就不走了,不管是花錢收買或者武力威脅,必須要保住這塊地方,因爲這裡對於臺灣太重要了。

但是劉芾一直都沒有同意這個方案,雖然劉芾也知道,一旦失去了海南島和石碌鐵礦,那麼臺灣的國防工和工業發展就會收到很大的阻礙,大量的鐵礦石和各種稀有金屬礦石都不得不從國外進口,如果光是價格高一些劉芾也就認了,但是一旦開戰,這種進口就很可能被掐斷,到那時,臺灣就是一條擱了淺的大鯊魚,就算牙齒再鋒利,也離死不遠了。

不過,對於自己以後的祖國,劉芾還是想能幫就幫一下,不能幫也別去禍害,而要出兵搶佔海南島的話,那還不如直接揮兵北上了呢。

既然出兵不成,那就只能繼續用錢砸了,劉芾覺得只要能保住石碌礦,哪怕多花一點錢,也是值得的,這裡不是普通的地方,而是臺灣的死穴。

不過要想買通對方,就得知道對方是誰啊,現在的中國一片混亂,誰知道海南島現在歸哪裡管呢?不過這個麻煩很快就被高效的內務部特工們給解決了,11月9日,廣東省宣佈獨立,次日成立了廣東軍政府,胡漢民被推選爲都督,陳炯明爲副都督。原來鎮守海南島的大清兵備道劉永滇聞風也趕緊宣佈起義,並且宣佈了海南島獨立,自稱爲海南島臨時都督,把原來的瓊崖道署改成了都督府,並且下令全島剪掉辮子,以示加入了革命。

由於整個大陸上都在忙着革命和獨立,廣東、廣西這些省份也沒人去關注這個又窮又遠的島嶼,劉永滇也就在島上踏踏實實的做起了土皇帝,不過劉永滇並不太放心大陸上的這些都督們,所以他封鎖了靠近雷州半島的海口等港口,暫時中斷了和大陸之間的聯繫。

對於劉永滇這個人,臺灣內務部並不陌生,這位大清瓊州兵備道自從1907年上任以來,就一直在和臺灣內務部的聯絡人員有着接觸,每年臺灣政府爲石碌鐵礦付出一大筆賄賂費用中,就有一部分進了這位海南島的軍事主官手中。而這位道員大人也非常的開明,對於有人願意出資在海南島着個流放之地建設如此規模的鐵礦,不僅沒有爲難,還很是支持,而對於鐵礦大量僱傭當地黎族人和大陸流民去當礦工這種做法,也大爲鼓勵,因爲這樣不僅緩解了當地的極度貧窮,還平息了當地的民族爭端,那些黎族人和漢族人一同勞動,一同生活,慢慢的經過交流,也從原來的相互敵視轉而變成了相互比較瞭解,讓海南島上的治安也好了不少。

說起劉永滇,並不是一個無名之輩,他的父親劉長佑曾當過兩廣總督、廣西巡撫和廣東巡撫和雲貴總督,也算是大清朝的封疆大吏了。這次宣佈革命以後,劉永滇並沒有完全放下心來,他深知像自己這樣,和革命黨全無關係的前朝重臣,是肯定不能踏踏實實的被人遺忘在海南島上的。

這些天雖然廣西和廣東軍政府都沒有提起海南島的事情,對劉永滇的臨時都督也都予以了默認,但是劉永滇很清楚的知道,等這些都督們捋順了手中的各種麻煩以後,就會反過頭來關注自己了。劉永滇覺得按照自己的自身條件,這些革命軍政府,能讓自己安安穩穩的告老還鄉就已經是不錯的結果了,弄不好,自己就得爲前幾年中鎮壓過海南島上的革命活動而買單了。

就在劉永滇整日爲自己的前途擔憂的時候,一位石碌鐵礦的負責人找到了自己,剛開始劉永滇還以爲這個商人消息閉塞,還不知道革命的大火已經快燒到了海南島,只是爲了鐵礦的事情來給自己送常例錢呢,也就沒怎麼在意,並沒有打算把自己的處境告訴對方,而是打算多收一筆錢是一筆錢,手中錢多點終歸不是壞事,說不定自己的性命還要靠這些金錢來挽救呢。

但是隨意聊了幾句以後,這位鐵礦負責人突然對眼下的時政提出了擔憂,並且婉轉的詢問了劉永滇今後的打算,並隱隱的透露出打算資助劉永滇繼續留任瓊崖都督的意思。

劉永滇聽完這些,感到有點不可思議,不過靜下心來仔細一琢磨,忽然覺得對方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他再海南島上也當了好幾年的兵備道了,雖然作爲一個軍方將領,和這些開礦的商人接觸的並不多,但是也多少知道一點這些人的來歷。這些開礦的商人在自己沒來瓊崖兵備道上任之前,就已經在這裡開礦、建路、修港口,鋪了老大一個攤子,等到劉永滇上任以後,每半年,都會有一份重重的常例錢由道臺大人送到自己手中,而據道臺大人的師爺透露,這些開礦的人都是海對面臺灣島上的商人,不僅和兩廣總督關係莫逆,而且還經常開着大兵艦前來護送他們拉礦石的船隻,而且劉永滇想起了前幾年曾經鬧的幾個省官員的愁眉不展的移民事件,好像最後就是由這個開鐵礦的南海國商人給出面解決了。

當時,對於臺灣島這個比較特殊的地方,南方沿海的幾個省份中的官民們,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自從甲午戰爭戰敗,把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後,和大陸一直都血脈相連的這個小島突然迸發出一股神奇的力量,不僅讓日本人的多次入侵都船毀人亡,而且在平時的接觸中,臺灣島上的那些和福建、廣東同宗同族的漁民、小海商們突然之間就精神起來,他們常常往來於臺灣和大陸之間,穿着光鮮的衣服、帶着成車的禮物、拿着大把的銀子,跑回自己的家鄉村鎮中,修祠堂、建祖屋、搭橋鋪路,就好像在臺灣發了大財。

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36章 眼紅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6章 抓苦力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42章 登陸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6章 抓苦力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58章 反貪反黑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3章 活話劇(一)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29章 沒良心炮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8章 雙管齊下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71章 安南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55章 反擊(二)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78章 電視轉播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9章 南美ABC第13章 羅莎莉亞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9章 遇襲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1章 漏網之魚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95章 猶太人第90章 集結第23章 歐洲第77章 拉燈彈第18章 西線第95章 大衛走了第46章 騷擾第22章 坦克第2章 談判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3章 活話劇(一)第55章 反擊(二)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83章 文化入侵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25章 夫人外交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38章 水陸並進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136章 眼紅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08章 新礦工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41章 護士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6章 戰爭擴大第69章 建國(一)第1章 難題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44章 歸還臺灣島
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36章 眼紅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6章 抓苦力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42章 登陸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6章 抓苦力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58章 反貪反黑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3章 活話劇(一)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29章 沒良心炮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48章 雙管齊下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71章 安南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55章 反擊(二)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78章 電視轉播第92章 杉杉健太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9章 南美ABC第13章 羅莎莉亞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9章 遇襲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41章 漏網之魚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95章 猶太人第90章 集結第23章 歐洲第77章 拉燈彈第18章 西線第95章 大衛走了第46章 騷擾第22章 坦克第2章 談判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53章 活話劇(一)第55章 反擊(二)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10章 大衛的人品第36章 空襲遠東艦隊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83章 文化入侵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25章 夫人外交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38章 水陸並進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136章 眼紅第28章 佔領澳新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08章 新礦工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62章 登陸越南(四)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41章 護士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6章 戰爭擴大第69章 建國(一)第1章 難題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44章 歸還臺灣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