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誘餌(一)

而一個一個以小村莊摸樣出現的農業合作社也在棉蘭老島上四處開花,凡是在有大片可耕地的地區,都會出現這種由臺灣農民或者南洋華人出資建設的合作社,他們將土地購買下來,然後從臺灣的銀行貸款,召集附近的當地人湊成幾家、十幾家或者幾十家的各種規模的合作社,利用貸款購買農業機械和化肥農藥,採用新的種植方式,大片大片的進行糧食種植。

由於有了臺灣那些有着豐富機械化種植經驗的農民的指導,這些肥沃的農田裡,將會長出更多更好的果實。而那些合作社中的本地人,也將和這些臺灣人、南陽華人共同吃住在一起,並且在豐收之後,按照不同的比例,獲得自己的一份勞動報酬。

在這種同吃、同住、同分享的過程中,不同民族的人會逐漸互相瞭解並互相尊敬,隨着通婚數量的逐漸增多,十幾年或者幾十年以後,就再也沒有華人或者當地人的說法了,大家都是是一種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除了經濟開發了基礎建設,棉蘭老島上還新建了十幾所小學,凡是適齡兒童,都將進入學校中讀書受教育,而且費用由國家承擔,當然了,進入學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漢語。

不管在哪裡,民族問題都是一個非常難處理的問題,搞不好就會動搖一個國家的根基,所以劉芾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儘管作爲一個國家的特區,棉蘭老島上也將執行南海聯邦的一切法律,不過總是會有一些人不願意放棄自己民族的生活習慣或者牴觸外民族的接近。

對於這些人,劉芾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採取強硬措施了。當地駐軍會以各種名義,強行抓捕這些人和他們的家人,並按照當時的價格,收購他們家產,然後押送到安南三省,由當地政府給他們分散安排居住地,並按照當地人一樣看待。

而在安南三省由於同樣原因被抓捕的當地人,也會被用同樣的方式送到棉蘭老島上居住,俗話說:人離家賤,物離鄉貴。這些在家鄉地盤上可以折騰折騰的人物,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就全老實了,連語言都不通,他還能鼓動誰去反抗啊。

在這個方法實行起來之後,劉芾發現效果不錯,於是,找來司法部的人員,起草了一份制度,以後再臺灣犯下惡性刑事案的罪犯,也都將被送往安南三省和棉蘭老島服刑,哪裡等待他們的將是無窮無盡的伐木和無邊無際的雨林。

棉蘭老島上的形式一片大好,新成立的菲律賓政府統治下的其他幾座島嶼上的形勢也算不錯,由於前一段時間的獨立戰爭和大清洗運動,使得當地的人口銳減,所以統治起來,也算比較容易。

在南海聯邦的支持下,菲律賓羣島上也開始了類似於棉蘭老島的政府和重建工作,只不過由於南海聯邦不能直接插手,所以進度比棉蘭老島上稍微慢一點而已,但是這個有南海聯邦實際控制的菲律賓政府在對內的鎮壓上,卻比南海聯邦狠多了,那些對政府不滿的人,還別等你反抗,就直接被冠以各種罪名,斬首的斬首,吊死的吊死,槍斃算是最人道的了。

事情只要你想做,就永遠最不完,經歷了後世的磨練,劉芾對這個真理很清楚。在所以的事情上,他只負責畫定辦事的方向和最後的要求,至於中途的很多問題,那就交給那些官員們去辦理吧,這樣不僅能加強他們的辦事能力,也能讓劉芾省不少心。

一邊整理着國內的事務,劉芾還得爲南海聯邦在國際上的合法地位發愁,由於至今爲止,除了菲律賓政府宣佈承認南海聯邦之外,還沒有一個國家宣佈承認這個新建立的國家,所以,劉芾還得想辦法,而這個辦法最終就落到了正在挑戰歐洲列強的德國人身上。

自從有海倫娜秘密訪問德國,並促成了和德國的物資買賣協定之後,南海聯邦的各種物資,尤其是藥品、布匹、服裝和糧食都開始大量的通過海倫娜航運的貨船運往德國,部分緩解了德國人在物資上的壓力,再加上劉芾信守承諾,隨後就在遠東給了法國人背後一刀,現在德國的駐臺北領事館領事沒事就往外交部和總統府跑,要求南海聯邦繼續加大對德國的物資運輸。

不過,劉芾沒有答應德國人的要求,因爲現在南海聯邦還是中立國,雖然在一邊幫助英國人運送物資一邊又賣給德國人物資,但是這些東西都是明面上的,大家都看得很清楚,南海聯邦和交戰雙方的往來程度都差不多,如果貿然加大對一方的支援,那麼就很可能被認定爲加入了另一方的陣營,或者親另一方,而這對南海聯邦的中立國地位,很是不利。

雖然美國人也在賣給雙方物資,設置直接出口武器彈藥,但是美國畢竟是美國啊,短時間內南海聯邦還無法和美國比國際地位和物資輸出量,這就叫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而且你還一點轍沒有。

現在,爲了南海聯邦能被國際上承認,劉芾打算冒一點險了。他先找來外交部的人員,讓他們去給各國領事放出一點風聲,就說南海聯邦準備出售一批潛艇,數量大概在50艘左右。

這個風聲以傳出去,沒兩天,外交部的門檻就被各國領事給踩塌了。在前來外交部詢問有關出售潛艇的事宜的各國領事中,不僅有協約國的英國、意大利、俄國,還有同盟國的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最讓劉芾意外的是,美國領事居然帶着日本外務省官員也來了。

自從最後的兩艘戰列艦也被偷襲沉沒之後,日本人終於明白了,臺灣或者說現在的南海聯邦始終在盯着自己,你只要建,他就會來打,由於日本海軍在以前的多次海戰中,基本損失殆盡,所以,對於南海聯邦這種趕盡殺絕的手段,日本人無力招架。就算你把港口都封起來,把軍艦造好了,但是你總要出來吧,何況經過了十幾年的海上封鎖,日本已經不是原來歷史上那個亞洲小強了。

現在的日本列島上,經濟一片凋零,以前的支柱產業紡織業由於原料運不進來,產品也運不出去,基本都破產倒閉了。紡織業以倒閉,那些種植棉花、桑樹的農民和桑農們也跟着倒黴,再加上日本人口密集,耕地數量不足,除了失業這個問題之外,日本政府還得爲饑荒發愁。

雖然日本人在遼東還佔據着一片中國領土,但是由於處於俄國人和中國人的雙重包圍下,日本政府不能在哪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開發,況且遼東地區氣候寒冷,除了煤炭和礦產還比較豐富之外,哪裡產出的糧食,並不能緩解日本國內的糧荒。

近些年,日本從美國人哪裡買來了一些糧食和物資,才勉強把日子過了下去,但是這麼多人口,總不能全靠買糧食度日吧,正在日本政府束手無策的時候,突然有消息說南海聯邦要出售潛艇,雖然日本人的褲腰帶已經勒得很緊了,但是日本人相信,只要得到臺灣潛艇的樣品,那麼打日本帝國的海軍專家們,一定可以研究出剋制潛艇的辦法,而且日本人也可以用潛艇這個武器去攻擊南海聯邦的船隻,從而迫使南海聯邦於日本和談。

第69章 建國(一)第96章 如此相似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章 難題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05章 博弈(二)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7章 北歐亂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30章 懷疑第62章 巴頓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9章 遇襲第30章 拒不合作第21章 問題(二)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53章 實力對比第54章 仇恨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73章 國防第22章 進攻澳洲第72章 誘餌(一)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58章 反貪反黑第80章 甩賣潛艇第34章 偷襲成功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30章 合作社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64章 收網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8章 獨立第54章 仇恨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24章 冰箱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47章 民國(三)第23章 大戰結束第53章 活話劇(一)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2章 海南島(四)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22章 坦克第74章 皇帝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58章 “潑婦”第58章 “潑婦”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7章 情報工作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46章 民國(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58章 反貪反黑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57章 B-17第46章 騷擾第68章 制度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
第69章 建國(一)第96章 如此相似第43章 各懷鬼胎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章 難題第60章 中將的計劃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05章 博弈(二)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17章 北歐亂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130章 懷疑第62章 巴頓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9章 遇襲第30章 拒不合作第21章 問題(二)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53章 實力對比第54章 仇恨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73章 國防第22章 進攻澳洲第72章 誘餌(一)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58章 反貪反黑第80章 甩賣潛艇第34章 偷襲成功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30章 合作社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64章 收網第30章 拒不合作第98章 獨立第54章 仇恨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42章 海南島(四)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第11章 養寇自重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24章 冰箱第26章 三路並進(四)第53章 同行不同命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47章 民國(三)第23章 大戰結束第53章 活話劇(一)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2章 海南島(四)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3章 南海聯邦奧運代表隊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22章 坦克第74章 皇帝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58章 “潑婦”第58章 “潑婦”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57章 情報工作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46章 民國(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58章 反貪反黑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57章 B-17第46章 騷擾第68章 制度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