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

“如果您執意要這樣乾的話,我只能去轉告州長先生,除了他,沒人能夠回答您這個問題,您確定要見州長嗎?先生。”年輕的州政府官員看到這個美國瘋子聽不進去自己的規勸,一本正經的回答道。

“是的,我什麼時候能夠見到州長?”

“請您稍後……”年輕人站起身來,打開房門走了出去。

當天,施耐德和西澳大利亞州的州長直接在州政府中談了一上午,並且共進了午餐,在離開州政府的第一時間,施耐德就跑回了珀斯城郊的臨時機場,使用哪裡的軍用電臺,向劉芾發了一封電報。

當劉芾看到電報的內容之後,驚的下巴差點沒掉下來,電報中,施耐德告訴劉芾,他已經用18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70000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這1800萬美元,3年之後將會全額退還給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另外,如果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這些土地上修建鐵路的話,州政府會每公里貸款給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8000美元,聯邦政府還會每公里貸款給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每公里3000美元,都是無息貸款,還款期十年以上。

劉芾本來以爲這次投資可得大了去了,所以才拉着大衛和施耐德一起幹,並且還捎上了幾個美國大財閥,誰想到,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才1800萬美元,而且還是押金。3年後還退,修鐵路還給長期無息貸款,尼瑪啊,早知道這樣,還找個p的合夥人啊,自己就能幹了,大不了送大衛一點乾股讓他幫忙疏通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的關係。

後悔藥是沒地方買去,不過這個結果劉芾也很高興,那些分出去的股份也不是白給的,誰要多少股份就得出多少資金。按照現在的進度算。1800萬美元的押金雖然不算什麼,但是要想在那種不毛之地修鐵路、公路、礦山、港口、招募工人,需要花費的資金和人力不是一星半點的多,這些後續的投入現在都算不出來大概有多少。而且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等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反應過來之後。如果沒有那些大財閥的利益在裡面,光靠大衛肯定頂不住,所以那些股份給的還算不虧。

既然土地問題解決了。那就得開始考慮實際開採的問題了,要想採礦,必須先修港口和鐵路,否則不僅採出來的礦石無法運出來,那些採礦工人也無法工作。按照這些天前方那些勘探隊傳回來的信息,皮爾巴拉地區根本就無法長期居住,這裡氣溫很高,溼度很小,而且幾乎每天都颳大風,漫天漫地都是黃沙和灰塵,環境極其惡劣,勘探隊那些常年在艱苦環境中奔波的人都有些受不了了,更何況以後要來這裡開礦的普通工人,所以,必須要有方便的交通來運送礦石和採礦工人上下班。

而在荒漠中修建鐵路和港口,就像那位州政府的年輕官員說的一樣,當地沒有一家建築公司願意去做這個活,而且大衛在墨爾本也打聽了一下,也沒有公司願意幹,最後,連在美國的那些大財閥們,也被驚動了,紛紛在美國蒐羅了蒐羅,剛開始倒是有幾家建築公司對這份投資巨大的港口和鐵路工程感興趣,不過等他們的工程技術人員來到當地之後,立刻就給美國總部拍了電報,上面大多都是說:就算把價格升了5倍,工期延長了5倍,也不會有一家美國公司敢接這個活,這個不是一個工程,這是一個巨大的墳墓。

當劉芾得知這個情況之後,馬上給大衛拍了一封電報,讓他再去公關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和西澳大利亞州政府,並且承諾,只要他能夠說服當地政府同意使用亞洲勞工來完成這個鐵路和港口的建設,那麼不僅價格不會太高,而且工期有保證。

大衛的公關結果很理想,雖然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執行的是“白澳政策”,但是既然白人幹不了這種苦活,那就只能同意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僱傭其他人了,而且,在西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澳大利亞聯邦政府不認爲那些外國人能夠影響到國內居民的生活,因爲那裡根本沒人,再說了,這些工人只不過是被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僱傭來的工人,並不是要移民澳大利亞。

1921年3月,2艘海倫娜航運的萬噸輪船靠上了珀斯的港口,大批穿着淺黃色服裝的人從船上陸續下到了碼頭上,並且按照幾百人一個方隊的規模,迅速集合起來,然後排着隊伍,跟着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人,向珀斯城北方向走去。跟隨着這些人前來的,還有上百輛6個輪子的大卡車,車上裝滿了木箱,也開向了城北。

珀斯市內的大部分居民都被驚動了,他們紛紛跑到市政府和州政府向官員們報告:亞洲人要進攻珀斯了,從碼頭的船上,下來了幾千名亞洲人的軍隊!!!

不過珀斯市政府和州政府的官員們並沒有驚慌,而是告訴這些居民們,這不是軍隊,而是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僱傭的工人,他們將去皮爾巴拉地區去建造海港和鐵路。

去皮爾巴拉建設港口和鐵路!!!這個消息向風一樣傳遍了珀斯市以及周邊的地區。在這個生活平靜而又無趣的地區,這個話題很快就成了當地人茶餘飯後的一件談資和笑料。

這次在珀斯港下船的,是南海聯邦的一支工程兵部隊,他們換上了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衣服,搖身一變,就成了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僱員。由於皮爾巴拉地區的建設工程過於艱苦,普通的建築施工隊伍無法在這裡有效的開展工作,所以劉芾從聯邦國內抽調了部分工程兵部隊,前來負責皮爾巴拉地區的港口和鐵路的建設,這些工程兵部隊不僅紀律嚴格、施工經驗豐富,而且他們擁有大量聯邦最先進的施工機械,施工能力和保密程度都是最高的。

第一批抵達珀斯的是1000名工程兵部隊和100多部重型載重卡車以及部分重型施工機械,他們將前往皮爾巴拉地區,先行考察具體施工地區,建設臨時營地和生活設施,在1個月後,第二批2000人的工程兵隊伍還將帶來更多的工程機械和建築材料,並從港口開始建造,以便後期的建築材料能夠就近裝卸。

其實,劉芾和施耐德都非常願意使用當地的建築材料來修建港口和鐵路,不過澳大利亞人顯然沒有這個準備。施耐德和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工作人員,跑遍了珀斯和附近的幾座城市,都沒有找到能夠供應大量水泥、木材以及鐵軌的公司,不得已,這些建築材料只能先從南海聯邦用輪船運過來,先把港口修建好,不管以後是繼續從海上運輸建築材料,還是在當地建廠生產,都需要一個港口,來裝卸機械設備和人員。

1921年5月,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紐約證交所正式上市,在上市的第5天,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召開了一個新聞發佈會,在會上,公司的發言人向新聞記者們發佈了一個消息:經過半年的勘探,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在西澳大利亞北部發現了一個大型鐵礦區,預計儲量150億噸,可開採量50億噸。稍後,這則消息得到了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幾位股東的確認。當天下午,南太平洋石油礦業公司的股票從2美元直接升到了12美元,而在第二天一開市,股價就直接升到33美元,並且還在向上攀升。(未完待續……)

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74章 國防(二)第50章 聖迭戈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61章 佈網(二)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06章 妥協第6章 戰爭擴大第6章 寶船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86章 險勝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18章 西線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9章 藍飄帶獎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章 再次談判第38章 辛亥革命第6章 戰爭擴大第25章 菊凋零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海戰第90章 集結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章 寶船第38章 辛亥革命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46章 民國(二)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3章 大戰結束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9章 全民戰爭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21章 問題(二)第21章 問題(二)第9章 暈倒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4章 冰箱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06章 妥協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14章 裝病第11章 養寇自重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8章 辛亥革命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48章 崩盤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49章 飛機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9章 珍珠港(二)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31章 南北日本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98章 獨立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69章 佔領西雅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1章 夜戰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7章 渾水摸魚
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74章 國防(二)第50章 聖迭戈第10章 最後的裝甲車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61章 佈網(二)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06章 妥協第6章 戰爭擴大第6章 寶船第41章 空襲新加坡港(六)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86章 險勝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18章 西線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78章 電視轉播第19章 藍飄帶獎第25章 三路並進(三)第29章 大阪保護圈第45章 戰爭的滋味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41章 未雨綢繆第6章 再次談判第38章 辛亥革命第6章 戰爭擴大第25章 菊凋零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1章 海戰第90章 集結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章 寶船第38章 辛亥革命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5章 三打白骨精(下)第9章 哭泣的爪哇島(二)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46章 民國(二)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72章 西部大逃荒第23章 大戰結束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9章 全民戰爭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21章 問題(二)第21章 問題(二)第9章 暈倒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96章 如此相似第24章 冰箱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96章 如此相似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06章 妥協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14章 裝病第11章 養寇自重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8章 辛亥革命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48章 崩盤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49章 飛機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9章 珍珠港(二)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31章 南北日本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98章 獨立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69章 佔領西雅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29章 高歌猛進第21章 夜戰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17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