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關鍵時刻有人要掉鏈子

1890年10月,在地方政府和洋人工程師的努力下,瓊州府昌化鐵礦終於掛牌營業了。已探明的鐵礦就在昌化縣城東50裡,挨着石碌河,礦石質量非常好,而且埋藏很淺,適合露天開採。

昌化縣人口並不稠密,主要是當地駐紮的兵勇和一些大陸移民。但是周邊都是黎族聚居的地方,山高林密。當地的黎族靠打獵、捕魚和採集爲生,非常貧窮,在這裡開礦,正好可以僱傭當地的山民,獲得的工資能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劉芾剛開始也打算用機械採礦,不過遇到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反對,他們認爲機器是怪物,會擾亂他們的生活,破壞他們的風水。

無奈,劉芾只好採取人工的辦法,鋪上小鐵軌,用人力或者畜力拉礦車,由石碌河裝船,順流而下,進昌化江,再由昌化縣城南的入海口入海。由於原來的昌化碼頭很小,不能停靠萬噸船舶,劉芾還得一邊建礦山,一邊建碼頭,折騰到1891年7月,纔算正式開採,碼頭也能停靠3萬噸的海輪了。

隨着石碌的優質鐵礦源源不斷的運往臺灣,基隆的鍊鋼廠終於可以吃飽了,由於有了張之洞這個關係,基隆產的鐵軌也打入了清朝的市場。劉芾還在基隆附近,開闢了很大一片荒地,專門存放各種資源,用不完的煤、礦石等被堆放在這裡,形成一個個小山包。

護廠隊今年第四次擴招,新招的2000名新兵被打散,和老兵混編。原來的訓練基地已經容不下這好幾千人,劉芾在基隆北面和西面又開闢了2個營地,和原來營地一起,把基隆的北、西、南三面包圍。

基隆研究所在今年仿製出了一種新型半自動步槍,彈倉10發,自動上彈,發射7.62口徑子彈,射程超過800米,有效射程也在300開外。通過幾次修改和試製,最後定型爲AK-01式步槍。這種步槍和子彈只在研究所下屬的小型槍械廠裡小量生產,產量不高,每月100支左右,部分裝備給了護廠隊裡的骨幹,普通的護廠隊員,用的還是1887委員會。

造船廠承造的幾條小型巡邏船已經下水,現在正在按照劉芾的命令,集體攻關魚雷快艇和潛艇。

魚雷快艇劉芾的設想是用水翼艇結構,這樣能在動力不是很總的情況下也跑出很快的速度。水翼艇這個東西劉芾前世也坐過幾次,大概的摸樣倒是知道,不過到底水翼的形狀、強度、角度啥的都要慢慢試驗。

潛艇的進度並不理想,劉芾提出的雙層耐壓殼體還在試驗,通氣管技術也沒有太大進展,總之一句話,短時間內潛艇還沒希望。

大型的船用柴油機組和電動機組正在仿製中,由於有了原型機可以參考,進度還是比較滿意的,前幾款不合格產品的參數,都已經遠超現在的任何一款同體積的發動機。不過研究所和造船廠的人還不滿意,因爲參數離原型差的太遠了,如果連模仿都模仿不像,也太對不起高薪高待遇了。

魚雷的研究到是有了突破,由於炸藥威力的提高,魚雷口徑已經從533MM降低到了450MM,更輕的體重,對發動機的要求就降低了,更能提高航速,雖然沒有原型可供研究,不過劉芾帶來的一本《艦船知識》裡,介紹了一戰前的熱動力蒸汽瓦斯魚雷的大概原理,研究員們根據這個文章,模仿出一種熱動力發動機,使魚雷的航速能達到35節,但是航程還比較短,只有1000米。另外就是仿製德國的觸發器還有些問題,有將近30%的魚雷擊中目標而不爆炸。

水雷的研製一直一帆風順,從仿製德國錨雷開始,慢慢的替換了炸藥系統,電打火系統和觸發系統,使得新型錨雷比原型更小、威力更大、觸發更準確。現在已經開始開始批量生產這種被劉芾命名爲“海膽”的新型錨雷,年產5000顆左右。

水上巡查隊終於有了可供訓練的船,自產的幾艘近岸小艇雖然沒什麼武裝,不過作爲訓練也勉強夠用,爲了儘快的讓這些水兵苗子快速成長,劉芾把他們分批的弄到“海倫娜”航運公司的船上,不僅跑瓊州府拉礦,還遠航舊金山等美國西海岸的港口,爲基隆港運送各種物資。

剩下的巡查隊員則輪流用3條美國霍蘭2型潛艇進行潛航訓練,雖然時間還比較短,但是已經可以安全的潛航出港,並用魚雷模擬攻擊靶船。

1891年年底,一個突發的噩耗嚇壞了劉芾:他的老爹劉銘傳中風了。本來劉芾琢磨着一切都上了正軌,再忍個2年估計自己就能自保了,誰想到千算萬算沒算到老爹的身體上。劉銘傳今年才55歲,在後世這個年紀沒什麼,但是在清代就已經算高齡了。

扔下所有工作,劉芾趕緊跑回臺北去看望老爹。躺在牀上的劉銘傳右邊半個身子已經不太靈便了,說話也有些含糊,但是腦子還明白,看到劉芾來了,讓丫鬟扶起半個身子靠在靠枕上。劉芾坐在牀頭的凳子上,端起茶水送到老爹面前。

劉銘傳用左手接過茶水,沒有喝,直直的看着劉芾,過了一會才含糊的說道:“老三啊,爹的身體不成啦,我準備上摺子乞骸骨。”

“爹啊,您的病沒事,我去請洋人大夫給您看看,保證能。。。。。。。”劉芾聽說劉銘傳打算退休,心裡一咯噔,趕緊出言安撫,但是劉銘傳擡手打斷了劉芾的話。

“你兩個哥哥都在京城,也都是有官身的人了,你弟弟還在讀書。唯獨你經商。但是你做的太大了,還孤懸海外,如果我一走,我怕你惹上麻煩。就你身邊那些洋人,別人不一定能容得下啊,我想和你商量商量,如何處理臺灣的產業。”

“處理?您是打算把這些產業賣了?”劉芾聽完劉銘傳的話,有些意外。

“可以慢慢的轉手給別人,或者分散遷回咱們老家,沒有我看着,我不放心你一個人在這裡。”劉銘傳慢慢的解釋。

“爹,我這幾年乾的如何?”劉芾知道劉銘傳是好心,他老爹是怕下一任巡撫容不下他,也難怪,劉芾弄的太大了,光洋人就有近千人,工人好幾萬,整個基隆港內已經形成了一個十幾萬人的大城,規模比臺北府城大好幾倍。每年的收入不知道,但是每年的支出幾百上千萬,除了自己老爹,換任何一個人,也不敢讓他這麼折騰。

“如果你年長几歲,再去官場鍛鍊幾年,一點不比李合肥差,只可惜啊,爹的身體幫不上你了。”劉銘傳非常遺憾的說。

“我這些產業您覺得誰能接的下來?接下來誰能幹好?”劉芾又問道。

“這個可以慢慢商量,我走以後,你也不能馬上離開這裡,總要安排好才放心。”劉銘傳沒聽出劉芾的意思。

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35章 大訂單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1章 養寇自重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85章 野戰第43章 革命(一)第57章 B-17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58章 “潑婦”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8章 越亂越好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7章 北歐亂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25章 夫人外交第48章 崩盤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20章 羅德島第52章 戰備(二)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86章 險勝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00章 毒氣彈第84章 得手第7章 吃虧是福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104章 博弈第91章 對壘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6章 戰爭擴大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52章 戰備(二)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71章 安南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8章 西線第4章 闖關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6章 戰爭擴大第125章 上海行第10章 快速艦隊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20章 問題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6章 戰略轟炸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2章 以戰代練第62章 遷都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36章 眼紅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章 爪哇第32章 國際聯盟
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35章 大訂單第83章 波卡特洛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1章 養寇自重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85章 野戰第43章 革命(一)第57章 B-17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31章 倫敦上空的鷹第58章 “潑婦”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8章 越亂越好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7章 北歐亂第43章 自家後院(二)第25章 夫人外交第48章 崩盤第3章 第一山地旅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52章 劉芾的思考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120章 羅德島第52章 戰備(二)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86章 險勝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6章 一戰爆發第100章 毒氣彈第84章 得手第7章 吃虧是福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104章 博弈第91章 對壘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6章 戰爭擴大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52章 戰備(二)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71章 安南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93章 樹下的美軍第18章 西線第4章 闖關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6章 戰爭擴大第125章 上海行第10章 快速艦隊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20章 問題第53章 實力對比第16章 戰略轟炸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2章 以戰代練第62章 遷都第29章 勢均力敵第136章 眼紅第103章 重返巴勒斯坦(三)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50章 火藥桶要炸!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5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章 爪哇第32章 國際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