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各懷鬼胎

就在英國老大哥左右矛盾的時候,兩位小弟終於在自己的佬大遇到困哪的時候勇敢的站了出來。1920年3月29日,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聯合海軍部隊,在3艘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的掩護下,攻佔了南海聯邦位於新幾內亞島上的一個小型海軍補給港。

這個消息就像一陣清風,緩解了正處在一片愁雲之下的國際聯盟組織和其盟友心中的那股鬱悶,也振奮了英國人那本來已經有些低落的士氣,更是鼓舞了那些躍躍欲試,準備痛打聯邦落水狗的那些國家。

當天,加拿大政府向南海聯邦正式宣戰,美國政府也再次向國會遞交了要求對南海聯邦宣戰的提議,泰國政府也向原來的泰馬邊境上增派了軍隊,好像從這一天起,西方的正義力量終於取得了戰爭的轉折點,大家只要都參上一腿,南海聯邦這頭東方的惡龍就會被打倒在地,再也擡不起頭一樣。

不過在這種羣情激奮的環境下,有一個政府卻異常的堅定,那就是日本政府。日本人不僅連續2次拒絕了美國和英國政府的參戰邀請,還單方面宣佈了中立,這讓聯邦政府非常的詫異,因爲從1895年開始,當時的臺灣就與日本政府一直處於宣戰的狀態,這種狀態在成立了南海聯邦之後,也沒有取消,所以按照國際慣例來說,日本政府和聯邦政府是交戰國,哪裡有交戰國與交戰國之間單方面宣佈中立的,這差不多等於是投降了。

其實日本人咬碎了牙的想致聯邦於死地,日本從一個亞洲強國淪落到現在需要靠出賣尊嚴祈求別國援助的地步,全是拜聯邦政府所賜。但是日本這一屆政府的頭腦還算清楚。他們不像英美等國一樣,利益大部分都在歐洲,雖然也重視亞洲,但是由於一戰的牽絆,這幾年對亞洲的狀況瞭解的不夠詳細。

日本人自從2艘新式戰列艦被擊沉在自己的港口中。國內經濟由於聯邦的封鎖而崩潰之後,新上任的3屆政府就都遵循了一個原則,那就是隱忍,隱忍,再隱忍,哪怕聯邦政府出兵奪走琉球。只要不攻打日本本土,日本就只有忍。

日本政府經過了多年的情報收集和細心分析,最後得出一個結論:按照南海聯邦的目前狀況和發展勢頭,如果沒有大的變故,那麼日本在未來的幾十年之內,都不可能是南海聯邦的對手。

這個分析結果對任何國家政府來說。都是一個不太可能接受的結果,但是日本政府接受了,從天皇到內閣成員們,都捏着鼻子接受了。不過他們有一個計劃,他們準備用一代人的時間,採取裝孫子的策略,麻痹並爭取恢復日本政府與聯邦政府之間的正常關係。然後盡其所能,派遣日本各界學者,進入聯邦的高等學府去學習,就像當年派遣遣唐使一樣,爭取能夠學習到聯邦的軍事科技技術,用來武裝自己。

從這個角度來說,日本民族有着他們非常好的一個習慣,那就是學習,無條件的學習,只要是對自己國家有利的東西。那就去學,然後通過調整自身的結構,通過改變自己來適應這些先進的東西,而不是去要求先進的東西來適應自身的缺陷。

這次日本政府堅持不與聯邦開戰,就是他們看到了聯邦的部分真實實力。其中包括陸軍的裝甲車、坦克與海軍的飛機母艦以及飛機等武器。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尤其對日本人這種既非常聰明又特別能裝孫子的鄰居來說,所以聯邦的很多軍事行動和演習,都是日本政府最關心和最上心的事情。

通過對聯邦政府在南洋諸島上的各種軍事行動的情報收集和分析,日本人大概掌握了一部分南海聯邦的軍事與國力的數據,再加上各種情報人員和特工的情報刺探,日本人得出一個結論:南海聯邦這些年的發展非常快,從經濟到軍事再到科技,可以說是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這幾年來,南海聯邦的幾十種商品賣遍了全世界,而且日本人注意到,從聯邦國內出口的商品絕大部分是科技含量很高的成品,而聯邦進口的商品,絕大部分是各種原料,這就說明,聯邦政府由此賺取了大量的外國資金,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南海聯邦的科技發展程度。

另外,日本人還通過各種渠道和途徑,瞭解到了聯邦軍隊在南洋諸島作戰的部分實際情況,畢竟這個時候聯邦政府治下已經包含了近百個民族和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再像原來臺灣島那樣實行消息封鎖,已經基本不可能,所以日本人拿到了很多第一手的軍事資料,並且從中得到了一個對南海聯邦軍事力量的正確評估。

日本國內的諸多軍事專家,包括很多海軍和陸軍元老,都爲了國家的未來,拋開了原本心中對南海聯邦的怨恨,參與到這次評估中來,最後,這些專家和元老們得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結論,那就是現在的南海聯邦軍事力量非常強大,這體現在3個方面。

第一,南海聯邦自從佔領了法屬印度支那之後,就大量減少了從國外進口各種原材料的數量,而在佔領了菲律賓羣島和部分荷屬東印度羣島之後,就連每年都大量從美國進口的石油,也都突然減少了很多,而且在一戰中,聯邦政府不止一次的大規模向交戰雙方出口糧食、紡織品、石油產品、藥品和特種鋼材,其數量讓日本人看得心潮澎拜,高潮不已。從這點上,至少可以說明,聯邦政府在資源上,已經能夠自給自足,並且有了很多的富裕,而在一場戰爭中,尤其是大規模戰爭中,資源的儲備量是最後取得勝利的關鍵籌碼。

第二,南海聯邦的海軍雖然大型水面艦艇不多,甚至連一艘標準的戰列艦都沒有,但是其潛艇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並且在近幾年,日本的情報人員通過收買當地漁民,獲得了幾張不很清楚的聯邦大型軍艦的照片,再加上當地的一些傳言和流言,日本軍方,尤其是海軍方面,得出了一個結論,南海聯邦的海軍正在研製一種能夠在海上攜帶大量飛機的大型水面艦艇,而且這些飛機很可能可以從這種艦艇上起飛和降落。

在剛剛結束的一戰中,英國和美國也曾經試驗過類似於這種艦艇的軍用船隻,只不過效果並不是很好,而且兩國海軍對這種船隻的興趣並不大,所以一直也沒有加大投入去研究。

但是日本人從聯邦的這種可能存在的艦船中,看到了未來海戰的一種全新的方式,那就是用攜帶大量轟炸機或者魚雷攻擊機的艦艇,在距離地方很遠的地方,對地方艦隊實施飛機轟炸和魚雷攻擊。日本海軍在利用當時的世界各國比較先進的飛機進行了模擬推演後,驚奇的發現,只要把這些飛機的馬力再加大一些,航程再加遠一半,這種新式的海上作戰方式完全可以實現,從而,這就讓日本政府更加擔憂和害怕,因爲很可能,聯邦海軍已經有了這種飛機和這種攜帶飛機起降的艦船了。如果真是這樣,那就說明了一個問題:聯邦與日本之間的距離,不是縮短了,而是差距越來越大了,不僅僅是和日本,至少在海軍和空軍方面,聯邦已經把世界各國都甩在了身後。

第三,就是聯邦那支毫不起眼的陸軍,最開始,日本人也沒有關注過這隻數量只有30多萬的聯邦陸軍,因爲自打臺灣時代開始,聯邦就是以海軍強橫而出名的,其中日本人遭受的打擊最爲猛烈。

不過,在多次研究聯邦海軍的各種登陸作戰戰術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日本海軍將領都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登陸的聯邦陸軍好像也很強悍,其中最爲讓日本海軍將領吃驚的就是他們的進攻速度,雖然他們都是海軍將領,但是其中的很多人都參加過中國東北和朝鮮的登陸作戰,按照他們的估算,聯邦陸軍的進攻速度不僅超出了日本引以爲豪的陸軍很多,就算是世界第一陸軍的德國陸軍也拍馬難及啊。

於是,這些疑問被拿到了日本陸軍方面,結果,聯邦陸軍也被納入了日本軍方的研究重點,經過很長時間的情報蒐集和驗證,驕傲的日本陸軍最終不得不承認,這隻聯邦陸軍除了數量上有些少之外,其機械化程度、武器裝備之優良、後勤保障之快速,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的任何陸軍,而聯邦陸軍唯一的缺點,就是人數太少。

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9章 金蘭灣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98章 獨立第74章 皇帝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6章 抓苦力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65章 夜間空襲第74章 國防(二)第56章 入侵美國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6章 抓苦力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41章 護士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2章 坦克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7章 渾水摸魚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5章 得寸進尺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45章 民國(一)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7章 北歐亂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章 橫掃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69章 建國(一)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章 橫掃第38章 辛亥革命第24章 目標天皇第7章 爪哇第138章 不夜城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6章 賭贏了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02章 惡魔現身
第46章 大事好像不妙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37章 新年新攻勢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19章 裝甲集羣第19章 金蘭灣第3章 短暫的平靜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98章 獨立第74章 皇帝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6章 抓苦力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78章 撒達母炮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65章 夜間空襲第74章 國防(二)第56章 入侵美國第59章 麥克阿瑟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6章 抓苦力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8章 有結束就有開始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41章 護士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89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三)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2章 坦克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7章 渾水摸魚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5章 得寸進尺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7章 日本種植園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45章 民國(一)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17章 北歐亂第82章 軍火賣的是標準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4章 橫掃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69章 建國(一)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9章 第二次向日本宣戰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4章 橫掃第38章 辛亥革命第24章 目標天皇第7章 爪哇第138章 不夜城第38章 辛亥革命第11章 三國分贓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36章 賭贏了第20章 長江750和東風牌第102章 惡魔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