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

馬青的呼吸漸漸平緩,他不再盯着陳佑,拍了拍孫子的手示意他放開。

陳佑見馬青重新靠在牀頭盯着牀頂,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意思,只得接着解釋:“王平章他,畢竟是先帝所倚重的能臣。馬公你、宋相公、趙則平、李守成、胡德儉,以及在下,全賴先帝拔擢。如今先帝登遐不過一載有餘,天下承平江山穩固,若有人反,其名如何,其人如何?”

“陳佑此人極重名望,欲學往聖之道。”

聽着陳佑的話,馬青腦子裡突然浮現出這句評語。

他扭頭看向陳佑,緩緩問道:“既如此,稅制大事,政事堂何以,妄自昭告天下?”

這個問題,叫陳佑沉默了。

好一會兒,他同馬青對視,沉聲答道:“官家年幼,恐爲外戚所惑。我等欲致聖君垂拱而天下大治。”

屋內安靜下來,只有三道輕重不一的呼吸聲。

不知過了多久,馬青嘆了口氣:“我記得,將明你曾提過檢閱軍隊。”

“閱兵。”陳佑點頭重複。

“對,閱兵。”馬青雙手交叉,“準備一次閱兵吧,請官家檢閱京中諸軍,以震天下不諧者。”

建隆三年閏七月二十八,丁丑。

中書符曰:諸府軍州宜遵稅制,不可妄逾。即日有違者,嚴懲不貸。

符令當然不會就這兩句話,不過總的意思就這麼個意思。

這道符令下發全國後,有些人重視,有些人不在意,畢竟以往這種措辭嚴厲的上令不是沒有過。結果麼,自然是抓幾個典型出來殺雞儆猴,這就導致絕大多數人都會有僥倖心理。

沒辦法,像明太祖那般敢於大規模處理犯事官員的皇帝幾乎沒有,現在的兩府更不敢這麼做。

殺雞儆猴是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大規模處理則是向一個龐然大物發起衝鋒,哪一種更簡單、更安全不言自明。

閒話休提,回到符令上。

中樞的暗流極少有人能發現,有些敏感的聰明人可以察覺到其中有違和之處,可卻不知道到底哪裡不對。

只有那些能夠得到內幕消息的聰明人,比如李明卿、比如江夏青,他們才能猜到這是一次相權對君權發起的衝擊。

沒有人明說,可大家都在期待這次的結果。

八月庚辰,延州奏,溠溪水漲,壞州城,溺死者百餘人。

溺死百餘人由當地自行處置就好,不過州城損壞,尤其是延州州城損壞,中樞必須定一個章程。

延州北邊就是定難軍,延州的州城相當於重要的軍事設施,怎麼修,得中樞決定。

膚施城外渡口,張錫順着吱呀作響的木板走到棧橋上,知膚施縣事白茅立刻迎了上來:“張師兄!”

白茅有些激動:“前些日子聽說師兄要來,茅可是翹首以盼!”

被白茅抓着手,張錫面帶微笑:“回去咱們再敘舊,我這次從京中帶來好些能工巧匠,先把他們安頓好。”【1】

“是!是!師兄所言有理!”

白茅連連點頭,轉身吩咐身後僕役:“送張員外上車。”

緊接着他又扭頭面含歉意地對張錫道:“師兄且上車歇着,石節度等着見咱們。”

張員外即張錫,他現在是工部員外郎,這次提舉延州築城事,這纔來了膚施。

張錫點頭:“行,劉大工和錢大工是這次修築城牆的負責人,他倆得跟着一塊去。”

“師兄放心就是。”

白茅應了下來,就站在棧橋上安排人手把工匠們帶去住處。

這次來的工匠不多,不過跟來了好些個學徒和揹負器械的僕役,這麼多人,再加上修城牆也要不短時間,肯定不能住驛站。

好在路上的時候張錫就提前派人通知了,膚施這邊臨時建了一片茅草土屋充當住處。就在倒塌的城牆邊上,離渡口不遠。

待白茅鑽進馬車,車伕立刻揚鞭,一行人便朝節度府行去。

馬車裡沒有點燈燭,而是掛起窗簾,從狹小的窗口投進一道陽光。

“師兄從京城過來,想必常常能見到山長,不知山長身體可好?”

白茅首先問的是陳佑,只這一句話,數年未見的疏離彷彿一下子少了許多。

張錫笑着回道:“山長身體好着呢,上次去書院看望李先生,正巧遇到山長在教經學院那幫師弟打拳。”

聽他這麼說,白茅臉上浮現出嚮往的神色:“惜哉茅遠在延州,不得聆聽山長和先生們的教誨。”

“哈哈哈!”張錫笑出聲來,“茹匯你雖不在洛陽,山長可沒忘了你,聽說山長多次在書院裡把你拿出來舉例,贊你膽識過人。”

“嘿!”白茅有些激動,也有些羞澀,“都過去這麼多年了,山長還記着。”

又說了幾句閒話,兩人隔閡盡去,不約而同地壓低聲音。

“說起來,這不過是城牆倒塌,怎就要勞煩師兄從洛陽遠來?”

“也不是什麼要保密的事,不過能不說還是不說。”

張錫指了指後方,他們後面的那輛馬車上坐着劉、錢兩位大工。

“那兩位研究出了一個新的築城法子,已經在兩府掛了名。”

他這麼一說,白茅就明白了。

這個所謂的“新法子”估計同守城有關,所以直接拿到延州來了。

只是,想明白之後,他臉上浮現出疑慮之色:“這法子好用麼?延州這邊可是小仗不斷,別不起作用害了這一城百姓,惹得喪師辱國。”【2】

張錫聞言笑了笑,看了眼窗外,沒有詳談,而是問道:“彰武軍節度使是個什麼脾性?”

見他如此,白茅沒有繼續問,低聲給張錫介紹起石守信來。

等馬車在節度府門前停下時,張錫已經對石守信有了個大概的認識,心裡便有了底。

一下車,出現在眼前的是六纛十二戟,府內更是旌旗招展。

節度氣派,盡展無疑。

張錫深吸一口氣,對着白茅笑了笑,招呼着兩位大工一起進門。

延州這裡已經算是前線,節度使府護衛森嚴,他們一行四人才下馬車,就有那眼尖的趨步趕往正廳報信。

門口這些護衛都認得白茅,也早就得了吩咐,知道白茅今日會帶京中使者過來拜訪節度使,故沒有阻攔,任由四人入內。

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
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九十六章治民撫兵制度齊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一百九十二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三)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七百八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四)第四百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九)第六百十五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二)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淺水亦有亂流涌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第三百四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五)第二百八十六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四)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三百六十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四百五十四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一)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六百六十三章 自信滿滿爲己謀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一)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五百三十三章 只談風月元宵至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八章兵臨城下伴王駕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三十八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九)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一百一十五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四百七十五章 寧行仁城頭質問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一百七十五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