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去看看吧。”董明笑眯眯的說道。
張邈看向劉協,劉協則輕輕點點頭。
“也好!等吃罷了飯,在下就陪着閣下去我陳留坊市看看。”張邈大笑着答應下來。
“好!”
董明笑着應下來。
吃完飯時間還早,董明等人也不着急,騎着馬晃晃悠悠就出城了。董明帶着趙雲,張邈也帶着自己秦周、蕃向和王章三個人。
至於衛茲則留下來陪劉協說話。
衆人一路上說說笑的出了陳留縣城,走的是西門,出去之後就可以看到不遠處的陳留縣坊市。跟洛陽南市一樣,這裡的坊市的名字也很簡單,就是西市。
靠近陳留縣城,整個陳留西市的建築規模要比洛陽南市小了很多,大概只有洛陽南市四分之一的規模。但是整體建築分佈卻跟洛陽南市很像。
兩條主幹幹道,輔以若干條輔路。道路兩邊都是商鋪、酒樓、客棧之類的東西。路邊也允許小商小販擺攤。
不過這裡並不是那麼熱鬧,不像洛陽南市,不管什麼時候過去滿大街都是人。這裡就冷清了許多,大街上做買賣的人,要比買東西的還要多。
張邈在一旁的解釋道:“這裡是面對整個陳留郡的,一般來說每個月初一、十五的時候最是熱鬧,其他的時候就稍微有些清閒了。這裡毗鄰洛陽,很多商人爲了避開洛陽那邊的風險,會選擇來這裡做買賣。整體上還是不錯的,每年能夠讓陳留郡多兩三千萬錢稅收。”
董明聞言笑了笑,道:“那倒是要恭喜張太守了,今年的上計想來能夠評個上等。這樣一來,明年你我二人就能同在洛陽爲官了。”
張邈聞言臉上露出一個笑容,擺擺手道:“大人說笑了,都是跟着變法學的。在下這點數還是有的,不光是咱們陳留,很多地方都照做了。說不定今年大家都是上等,那上等也就變成中等了。”
“要是人人上等,那倒是個好事情了。”董明笑着說道。
這事兒根本就不可能,西涼、荊南、益州南部,交州絕對都不可能。他們就算強行想要抄洛陽南市的模式,也是自己坑自己。
洛陽南市之所以能成功,是建立在洛陽本身的商業活動就很發達的基礎上的。像長安、陳留、宛城、鄴城這些地方,商業活動也很頻繁,他們按照洛陽南市的模式來做的話,還是可以成功的。
其他的地方想學,太難了。
在陳留西市逛了一圈,沒什麼太大的新意。不過他倒是發現了陳留的一些特色商品,還是很有搞頭的。
獲嘉黑豆、封丘石榴、蘭考泡桐、襄邑錦繡、洧川豆腐。尤其是洧川豆腐,董明自己是個比較愛吃豆製品的人,麻婆豆腐,老味豆腐都是他的心頭好。
獲嘉黑豆也不錯,據張邈說,這獲嘉黑豆都已經在當地有了上千年的種植歷史了。獲嘉黑豆的賣相上佳,子粒油黑髮亮,內仁碧綠、晶瑩剔透。這玩意跟山藥差不多,醫食兩用。
黑豆具有補肝腎、強筋骨、暖腸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的作用,也是潤澤肌膚、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烏須黑髮之佳品。
石榴倒是無所謂,畢竟只是水果,而且這個時候的石榴口感也不如後世經過培育之後的好,董明也就嚐了一個。
蘭考泡桐多是用來製作琴的,其他的用處倒是不大。但是這玩意價值很高,畢竟什麼東西一旦跟藝術沾邊,那他的價值就得算上藝術附加值了。
藝術這玩意,價格太玄幻了。人活着一個價,人死了一個價,喜歡一個價,不喜歡一個價,完整的是一個價,不完整又是另外一個價。
它根本就不考慮價值規律,只考慮藝術性。董明最不喜歡的就是這種了。
襄邑錦繡則是董明最看重的一個,這玩意不比蜀錦差,只不過蜀錦更加出名罷了。眼下,他們一行人就在一家錦繡店內。
他還惦記着跟長孫金貴的買賣呢。他打算從陳留這邊大批量的訂購襄邑錦繡,然後去跟長孫金貴做交易。
衝牛羊去的。
一來大漢的確需要足夠多的耕牛,二來董明也想用這種大宗交易來刺激草原上那些套馬的漢子們都特孃的去養牛放羊,別再玩馬了。
既能得到實惠又能削弱敵人的力量,這纔是兩全其美的。畢竟他輸送過去的也不過是白酒、布匹、茶葉這種東西罷了...只要像鹽、鐵、鐵器、大批量的糧食、大批量的藥材這種戰略物資不資敵,什麼買賣董明都敢做,也都能做。
“這襄邑錦繡倒是不錯,一年能產出多少匹?”董明對張邈問道。
張邈聞言愣了一下,然後道:“這事兒在下倒是不清楚,不過想來一年大概能出個幾百匹吧。”
“幾百匹啊。”董明想到之前張口就答應給長孫金貴萬字爲單位的蜀錦,真是空口白牙。工業級長孫金貴也沒當回事。
兩人說話被賣錦繡的店家聽到了,他小心翼翼的說道:“兩位大人,咱們小店一年也就能做出來二十多匹,整個陳留估計一年也就能做出來三百匹左右。這東西的確是好東西,就是做起來比較困難。熟手一年才能織出來一匹布。”
“這勞動效率也太差了吧?”董明吐槽了一句。
大家都不太明白啥叫勞動效率,但是都能明白他的意思,這是嫌人家織布織的慢了。
“大人可是覺得慢了?”店家苦笑着解釋道:“咱們都是從百姓那裡收來的,一年能收個十幾匹,我們家我家婆娘加女兒和兒媳婦,急趕慢趕一年也就能織出來六匹,已經不錯了。”
董明點點頭,大概也明白了原因。店老闆家裡的女眷靠着店吃飯,每日裡有足夠多的時間,所以工作效率高一些,半年就能出一匹布。普通百姓家裡因爲要忙農活,農閒的時候織布也就是爲了補貼家用,這樣一年織出來一匹布,不誇張。
畢竟這都是純手工,搓線,織布全都是一個人手工做出來的。一匹布長約十四米,寬約一點五米,需要大量的絲線,這些絲線又沒地方買只能自己弄。然後還要一點一點的將布匹織出來,很是麻煩。
洛陽那邊背靠着科學司,倒是沒有這個煩惱。他們的煩惱都是原材料供應不足....這也大大拖慢了整個行業的勞動效率。
科學司專門有一個部門,以紡織機爲中心,往上研究怎麼提高絲線的生產效率,怎麼提高原材料的供應能力。往下則研究怎麼做出不同的花紋,怎麼給成品染色。
“透露一個消息給你,年底的時候會有大商人來收錦繡,有多少收多少那種。想要掙錢的話,一定要把握住機會啊。”董明循循善誘:“一匹布你能掙不少錢吧?如果你能找十幾個熟手一起幹活的話,你每個月給她們月錢,她們除了織布啥也不用幹。這一年少說得做出來三十匹布,甚至更多對不對?”
“如果每天就是織布的話....”店家是個內行,估摸了一下說道:“一個人一年可以出四匹布。十個人就是四十匹....一百個人就是.....”
店家驚呆了。雖然每個月都要給月錢,可是這月錢才幾個錢?就算每個人每個月給一千錢,一百個人一個月才十萬錢,一年才一百二十萬錢。可他一匹布能賣多少錢呢?拿到洛陽,一匹布能賣五萬錢。
四十布就夠他付月錢的了,剩下的除掉材料的成本都是白賺的啊!眼下一年二十匹布,那真的是小打小鬧了。
店家心動了,不過他也不衝動,他小心翼翼的問道:“這大商人是隻收這一次,還是每年都來收?”
董明想了想,回道:“每年都會來收的。”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店家搓着手,臉上的興奮之色,大家都看得出來。
董明笑了。
張邈等人畢竟是傳統的儒家文人,對商業不是很敏感,只是覺得這老闆是因爲能多賺錢所以才變成這樣的。
心裡還有一絲絲的不屑。
董明也不給他們解釋,跟店家又聊了幾句之後,便往外走。
剛走出錦繡店沒幾步,董明就覺得有些不對勁,正要說什麼的時候,就聽到一聲呼嘯,是利器破空的尖嘯。
“大人小心!”
趙雲在他耳邊一聲炸雷似的怒喝,將他拉到身後。只見趙雲單手握着一柄長劍,反手間將一枚利箭斬斷。
“有刺客!”
趙雲厲聲疾呼!
張邈四個人都懵了,等聽到趙雲的喊聲之後,才手忙腳亂的鑽回了錦繡店內。趙雲也護衛在董明身前,緩緩退入錦繡店。
此時董明倒是面色平靜,沒有任何受到驚嚇的模樣。
退到錦繡店之後,趙雲對店家說道:“快將大門關上。”
店家忙不迭的從櫃檯裡面跑出來,將門關上,又放了門栓:“幾位大人,這是怎麼回事啊?!”
“有刺客,你放心,這裡動靜這麼大一定會驚動到衙門的人的。我們在這裡暫避一會兒。”董明一臉平靜給店家解釋道。
“哎喲,怎麼會這樣啊,我們陳留縣民風淳樸,肯定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蟊賊,大人可一定要抓住他們啊。”店家也是個膽大的,一般人遇到這種事情直接就跑路了,他倒好還能跟董明攀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