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在宴請袁遺,李儒在坐了一會兒之後,藉口不勝酒力先行離開了。離開之後,他回到了自己的帳中,屋內正有一個胖子,支着一個銅鍋,煮東西吃。
胖子不是別人,正是賈詡。他見李儒來了之後側了側身子,讓了一個位置出來笑着道:“文優來了啊?來,一起吃點?這可是董伯照弄出來的新鮮玩意,就是吃着有些沒滋味,軍中食鹽是稀罕物,咱也弄不到。”
李儒看了一眼賈詡,坐到他對面,道:“帳內還有一小罐鹽巴,你可以自用。”
“早說啊,在哪裡。”賈詡站了起來一臉高興的問道。
“我去給你拿。”李儒搖了搖頭,站了起來,從大帳裡側一個木箱子中拿出來一個巴掌大的陶瓷罐,遞給了賈詡。
賈詡接過來,打開一看,笑了:“還是精鹽。”
說着將罐子拿到銅鍋跟前,倒了一點鹽進去。銅鍋本就不大,倒了一些之後便足夠了。
“來一起嚐嚐啊。”賈詡道:“天氣冷了,吃這個暖和呢。”
李儒笑着坐下來,然後道:“也難爲你了,走哪兒都帶着這銅爐。”
“嗨,這可是寶貝。”賈詡笑了笑:“說吧,你進來的時候眉頭不展,是不是又遇到什麼麻煩事了?說出來我幫你參詳一下。”
“我解決不了的事情,你賈文和就能解決了?”李儒佯裝生氣的說道。
賈詡夾了一塊燙好的肉出來,一口吃下去,嘴裡含混不清的說道:“沒辦法,我還真就比你聰明那麼一點點。”
“哈哈哈,你啊你啊。”李儒大笑起來:“倒也沒什麼麻煩的,就是心中有些不爽利罷了。”
說着,李儒將之前發生的事情跟賈詡說了一遍。
賈詡聽完之後,將筷子放下,然後拿了一個帕子擦了擦嘴道:“那文優有什麼打算?”
“幫董明一把。”李儒直接說道。
賈詡從矮几下面拿出來一個木棍,將銅爐下面的風口堵上:“董伯照的確是巧思,只需要這樣一封,裡面火立刻就小了,真是方便。聽說是什麼含氧量不足,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我們生活的地方,周身都有空氣,空氣中有一種名爲氧氣的成分,我等也需要氧氣才能活下去。這氧氣有助燃的功效。”李儒解釋道:“新學中有講這個,還舉了例子。”
“你這人太沒趣了。”賈詡搖搖頭:“想幫他們也很簡單,只要讓人去給洛陽城送個信就成了。再說了,有董伯照在,想來袁家也打不開城門。”
“派人送信自然是可以,只是派誰呢?”李儒攤了攤手:“眼下這軍中,我一個人都信不過,除了文和你。”
賈詡楞了一下,然後指了指自己:“文優,不會是想讓我進洛陽報信吧?”
“你若是不見了,主公肯定會察覺的。”李儒搖搖頭:“你手下的那些人呢?借我用一下。”“可以。”
“既然如此,那咱們就吃東西吧。”
“早該吃東西了。聽說洛陽白玉京的非常正宗,還有各種不同的蘸料,咱們進了洛陽之後去吃吧?”賈詡一臉期待的說道。
“先辦正事。”
“你啊就是太一本正經了,這樣命不長,知道嗎?”
“也比你這麼胖要強。”
“這叫健康!富貴!”
兩人鬥嘴,猶如孩子似的,但也可以看出來兩人倒是感情深厚。
同一時刻,皇宮之中,劉宏躺在一個躺椅上。周福和華佗兩人將他擡到了窗戶邊,能看到外面的景色。
“眼下護衛皇宮的是誰?”劉宏問了一句。
周福和華佗兩人聞言互看一眼,都搖了搖頭。他們倆哪裡會知道這些?一直都在宮裡待着,跟劉宏一樣消息閉塞。
“呂強呢?”劉宏又問了一句。
“陛下要見呂常侍嗎?”周福低着頭問了一句。
“嗯。”
“微臣讓人去請。”周福點點頭。
很快呂強過來,一臉的嚴肅。
“奴婢見過陛下。”呂強來了之後,直接對劉宏行了一禮。
劉宏問道:“眼下是何人護衛皇宮?”
“是夏允大人。”呂強連忙回道。
“哦....”劉宏哦了一聲,沒有再說話。
氣氛有些沉悶,所有人都等着劉宏的下文。
“你們能跟朕說一說這變法到底如何嗎?”劉宏又道:“不要顧忌朕的想法,照實說便是了。”
周福和華佗兩人都沒有開口,因爲他倆開口沒有說服力。他們將目光投向呂強,事實上劉宏問的也是呂強。
呂強自然也是知道的,他整理了一下思慮道:“關於變法,陛下想知道什麼呢?”
“你隨便說說便是。”
呂強點點頭:“奴婢平日裡也關注變法,一開始的時候奴婢跟很多朝臣一樣,對變法都是持反對態度的。因爲尚書令大人所作所爲都是爲所未聞之事。只是到如今看來,卻是各有深意了。”
“不說這些虛的,直接說變法都幹了哪些事情,有什麼效果。”劉宏打斷了呂強的話。
“好!”
呂強清了清嗓子道:“奴婢只說一件事!自變法以來,朝廷再也沒有拖欠過百官的俸祿,甚至之前欠下的也都補上了。”
“嗯?”劉宏笑了:“既然能給百官發放俸祿,那說明其他的事情,也是不短錢財的。”
“正是如此。”呂強繼續道:“眼下尚書檯那邊還在做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在動土的就有洛長公路和洛陽周邊的水利工程設施。”
“這個基礎設施建設是?”劉宏聽到了一個新鮮詞。
“奴婢也不太清楚,但是聽說,這是爲了給百姓發錢,同時也爲了讓商業更加繁榮,從而提高朝廷的稅收。這花錢了之後反而能夠提高朝廷的稅收,這是個新鮮事兒。”呂強低聲回道。
劉宏倒是很快就想明白了,笑着道:“這很正常,董伯照這是在經商呢,有投入纔有產出不是?”
“陛下聖明。”
緊接着呂強繼續給劉宏說着,都是一些細碎的小事兒,雖然沒有直說變法如何,卻也從側面展現出了變法的成效,這要比直接誇變法還要好使。
劉宏就信這個。
一直到了晚上,劉宏乏了,便停下了閒聊。讓幾個太監過來,將他擡到了牀上。剛剛躺下,就聽到外面一陣喧鬧,甚至還能看到火光。
“怎麼了?”劉宏皺着眉頭問道。
周福和華佗兩人搖搖頭,呂強道:“奴婢這就去看看。”
“算了。”劉宏攔下了呂強道:“總有這麼一遭的,朕相信尚書令能做好這件事。你們今日就別回去了,在這裡陪着朕吧。”
“喏!”呂強毫不猶豫的應下來。
華佗和周福也答應下來,兩人站在一側互看一眼,無聲的苦笑了一下。
皇宮外,夏允鎮定自若的指揮麾下滅火。大火着了不止一處,但夏允一點兒也不擔心。先派人弄了一個隔離帶,然後讓麾下護衛皇城,只分出一小部分士兵去救火。當然說是救火也不是不對的,夏允的命令是救人爲主,火能救就救,不能就算。
這個時間點,皇宮附近起火,夏允用膝蓋想也知道有問題。再者說了,洛陽城有專門滅火的衙門,也輪不到他操心。
火光沖天而起,夏允站在皇城上,都覺得一股熱浪撲面而來。此刻他甲冑在身,手提一柄君子劍,頗有幾分儒將風采。
“來人!”夏允大喝一聲。
一個將領越衆而出,一抱拳道:“末將在。”
“派人去告訴陛下,就說沒什麼事情,讓他放心。”夏允看着火光,面帶微笑的說道。
那將領點點頭,領命而去。
“找人去火師問一下,什麼時候才能滅火。還有就是要控制火勢,不要讓大火蔓延開來。”夏允又說了一句。
又一個人領命而去。
夏允所謂的火師,就是洛陽專門負責滅火的部隊了。真要說起來,算是洛陽的消防局。這火師還是上次何進逼宮之後,董明着人建立的。火師分爲數個部隊,相互配合。
火師的主要任務是“夜間巡警”,督促居民按時熄燈,消防火災隱患。發現火警及時報告;撲救中各支部隊配合密切,有的警戒彈壓,維持秩序:有的救護,安置受傷居民;有的搶救財產;有的運水滅火,紋絲不亂。
吩咐了兩句之後,夏允又對剩下的將領大喝一聲道:“都警惕一些,今夜恐怕有些不尋常。所有人甲冑在身,刀不離手,隨時做好戰鬥準備!”
“喏!”衆將轟然應諾,聲震雲霄。
在宮裡的劉宏等人自然也聽到了。
聽到這中氣十足的聲音之後,劉宏笑了笑道:“想來是沒什麼事情了。咱們就在這裡靜靜等待明天的到來吧。”
呂強微微欠身,拍了一記馬屁:“陛下聖明。”
“這有什麼聖明的?”劉宏笑罵道:“你這老貨,也學會阿諛了。”
“奴婢是真心佩服陛下。”呂強也不在意,笑着回道。
這些日子呂強是最開心的那一個,劉宏的變化他看在眼裡,若是可以的話,他希望劉宏能再多罵他幾年。只可惜這時間的很多事情,都是不如意的。他想劉宏多活幾年,劉宏也想多活幾年。
可現實不想,現實這個臭老孃們,從來都是說一不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