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

三國時期的魏國明帝的太后郭氏是在曹睿病逝前一個月被冊立的,她是關中西平人,家族是當地的豪強,她在曹魏政權中是代表關中地區豪強利益的,關中派在曹魏後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和河東派關係最密切的政治集團之一,關中派有鍾繇(鍾會的老爹)、張既、郭淮等人,關於這個派系值得深入地研究一下。

曹操起家在兗州,發展在潁川、徐州,鼎盛時是平定河北。關中地區由於歷經戰亂,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口稀少,其地方豪強在曹魏政權的實際影響力很弱,在賈詡、張繡支持曹操前,許昌的朝廷幾乎沒有關中派的代表,在平定河北後,賈詡爲了避免猜疑,不進行社會交往,這以後關中地區的代表人物就主要是鍾繇了,又因爲他是潁川人,和當地的豪強地主關係密切,深受曹操器重。鍾繇曾擔任關中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他的主要親信和社會關係都在關中,在曹魏掌權的郭太后在三少帝時期,“值三主幼弱,宰輔統政,與奪大事,皆先諮啓於太后而後施行。”那麼鍾繇和郭太后是什麼關係呢?

鍾繇本身就和郭氏有密切的關係,郭氏在潁川也是重要的地主豪強,後漢時期潁川的郭躬、鍾皓、陳寔都是以精通法律聞名,關係密切。曹操在進攻徐州時,兗州叛亂,僅有荀彧、程昱等人守衛的3個城市,當時的豫州刺史郭貢帥數萬人要配合張邈、呂布等人進攻兗州,幸虧荀彧去勸說郭貢保持中立,才避免了曹操的徹底失敗,荀彧和郭貢的交情肯定不一般,郭貢估計也是潁川豪強,另外荀彧向曹操推薦的郭嘉也是潁川人。鍾繇的姐姐也嫁給了郭氏,根據《三國志》龐德傳註解:龐德殺死的袁紹河北集團的大將郭援就是鍾繇的外甥,可見鍾繇與郭氏也有着不同尋常的關係。而曹丕的皇后也是郭氏,這樣也就可以理解爲什麼曹丕剛剛即位就重新任命了鍾繇,不久就又擔任了太尉。在曹魏政權的朝廷中關中派的勢力開始很小,但在宮廷中由於鍾繇與郭氏的姻親關係,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曹睿的郭皇后也是關中人,她攝政時期關中派在朝廷已經佔有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史書記載曹睿託孤時是劉放、孫資破壞了燕王曹宇等人輔政,讓司馬懿和曹爽輔政,這是錯誤的,不能想象兩個宮廷文書能決定國家的政治體制。但是兩人提出的曹丕訂的諸侯不得參政的藉口,毫無疑問是他們背後政治集團的態度。根據太和五年八月載的詔書可知,曹丕下令不許諸侯在京城,“謂幼主在位,母后攝政,防微以漸,關諸盛衰”,這正是當時朝中反對燕王的理由,也是郭太后從後宮走向前臺的依據。燕王和曹肇代表的是兗冀派和徐豫派政治集團,而關中派的郭太后利用曹真和司馬懿長期駐守關中的特殊關係,聯合他們,最終確立了太后攝政,司馬懿和曹爽輔政的政治格局,是郭太后挫敗了曹肇瞞着皇帝把司馬懿調往關中,阻止司馬懿接受託孤輔政的陰謀。由於燕王和曹肇被罷黜,兗冀派和徐豫派轉而支持曹爽,因此郭太后當時的政治影響依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後來甚至遭到廢黜。正始四年曹爽就立冀州豪強的女兒甄氏爲皇后,而河東派的政治影響主要在軍事領域,大多在邊界,所以曹爽當時在朝中可以說是權勢熏天。但是由於他過分跋扈專權,任人唯親,打擊其他各派的貴族,把郭太后幽於別宮,罷免了衛臻、盧毓、孫禮等人,尤其是要害司馬懿的姻親杜恕,終於釀成了嘉平之變。

曹爽被罷黜後,被司馬懿救出的郭太后重新把持了朝政,並且得

到了其他各派的支持,她縱容曹爽餘黨等人打擊和迫害王凌,逼死了這位河東派元老,在司馬懿病逝後不久,又立她的親信關中派張緝的女兒爲皇后,逐步控制了曹魏政權。她通過聯合河東派,控制其他各派,突出關中派來進行統治,她基本執行的是鍾繇和其他一些派系要求復古的政策,但是此時的關中派和河東派表面上還是非常友好的盟友。在《三國志》中表現她權勢的事情除了立皇后外還有,追封她的同鄉同宗郭修,爲郭嘉在太祖廟中舉行祭祀等,郭嘉只是個司空祭酒,一個幕僚受到祭祀是十分罕見的,也應該是由於他是郭太后的同宗,才能享受這一榮譽,另外表現其權力的是在對待皇帝的態度上。

關於曹魏政權的兩個皇帝曹芳、曹髦的結局一直是人們抨擊司馬氏的口實,但是隻要仔細研究《三國志》的有關記載,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客觀真相是這樣的,根據齊王本紀和裴注魏書記載,齊王被曹爽帶壞,只知玩樂遊戲,甄后死後,曹芳想立自己寵愛的王貴人爲後,但郭太后立了自己的親信張緝的女兒爲後,皇帝十分不滿,後來張緝牽連謀反被殺,張皇后被廢,皇帝終於立王貴人爲後,這引起郭太后不安,於是讓司馬師召集大臣罷黜了曹芳。說是司馬師借太后的名義廢了曹芳是缺乏根據的,如果司馬師因爲殺了張緝,廢了張皇后就可以了,他和皇帝沒有什麼利害衝突,沒必要廢一個只知道玩樂的皇帝,何況天下都知道其父親受託孤之任,自己廢帝是不孝,在政治影響上會很壞。在毋丘儉討伐司馬師的檄文中,雖然也有他廢帝的罪名,但可以明顯看出是後人所加,也恰好證明了廢黜曹芳是郭太后的主張。在以後她不聽司馬師和衆臣立彭城王的意見立了曹髦,彭城王是曹睿非常器重的人,又是有德的長者,而郭太后立十四歲的曹髦,進一步表明了她的獨斷專行。

以後曹髦被殺幾乎成了司馬昭最大的罪狀,這其實也是冤枉了司馬昭。不要以爲郭太后是完全被司馬氏集團操縱和控制的傀儡,是一個懦弱平凡的女人,她是關中派的領袖。鍾繇雖然爲人公允端正,但是個主張嚴刑峻法的復古派,郭太后的政治觀點也是重刑罰,她的親信,鍾繇之子鍾會更是如此,他寫了《道論》實際是主張刑名,在成都要坑殺衆將,讓人懷疑在淮南要坑殺吳軍戰俘的會不會是他,和曹操在官渡坑殺袁軍是一個行爲模式,曹操和鍾繇的觀點是一致的,都主張嚴刑峻法。而郭太后也不是心慈手軟的女人,裴注魏書載,她在守母喪期間,因爲皇帝和後宮遊樂如故,她一怒之下殺了皇帝寵愛的張美人,還不許皇帝爲她舉喪,可憐的曹芳只好偷着去哭送,不敢讓郭太后知道。然而她立曹髦後來的事實表明這是她犯的一個重大失誤,這個曹髦可不想受她的擺佈。

東海王傳記載:東海王性嚴暴,閨門之內,婢妾之間,多所殘害,其子曹髦也是個暴躁的人,每次聚會由於其寵信的司馬望離皇宮遠,專門爲他配有追風車,急速招至皇宮。他性格專斷,惟我獨尊,在即位典禮上由於舉止高傲,就引起了司馬師的擔憂。毋丘儉叛亂後司馬師親征平亂,在歸途中病逝,皇帝下詔不讓司馬昭回朝。這是對關中派、河東派的分化,雖然鍾會、傅嘏這些關中派按照郭太后的指示,依然支持司馬昭回朝,但這加劇了皇帝對由郭太后和司馬昭執掌軍政大權的不滿。洮西兵敗使關中地區的曹魏勢力損失殆盡,由於鄧艾在上邽的勝利,河東派在關中的勢力也佔了上風。而皇帝在朝廷上卻監督衆臣作詩,由於陳騫、和逌寫的慢,就受到批評,皇帝的跋扈使他在羣臣中日益孤立。與此同時郭太后正和其他派系共同督促司馬昭施行五等制。隨着年齡的增長,皇帝對太后和司馬昭專權日益反感,尤其在宮廷和郭太后的衝突日益激烈,在司馬昭平定淮南後不久發生了宮廷內亂皇帝被害

,這是郭太后和皇帝的直接衝突。史書中這一事件的經過在郭太后詔書和司馬昭的上書中有詳細的描述。

由於受“司馬昭之心”的影響,很多人卻誤認爲是司馬昭所爲。首先事件是發生在皇宮,關於賈充在相府讓成濟害死曹髦的描寫是不真實的,因爲成濟是太子舍人不會在相府,其次是賈充當時是廷尉不是中護軍,整個事件的起因和過程大體如郭太后和司馬昭所述。也不會是司馬昭編造的太后詔書,因爲詔書中有明顯指責司馬昭的言辭。如太后說曾經數十次讓司馬昭廢了曹髦,並且用了“吾語大將軍,不可不廢之,前後數十”這樣的措辭,都含有對司馬昭埋怨的態度。成濟是郭太后的親信,在司馬昭等衆臣要求嚴懲他時,太后還爲他求情,如“以謂濟不得便爲大逆也”。另外對曹髦的安葬問題上,太后要用民禮下葬,也與衆臣不同。在這一事件中郭太后的行爲雖然是正當的,但是其聲望還是受到了很大打擊。儘管郭太后不久立十五歲的曹奐爲帝,謀求繼續挾幼主專權,但由於司馬昭的勢力不斷增長,太后的權力只限於在關中地區的鐘會等少數親信,即使關中派有很多人也轉向司馬昭,比如鍾毓、魏舒、傅祗等人。但是由於在復古實行五等制的立場上得到其他派系的大力支持,她依然能夠在朝廷執掌大權。

在復古實行五等制的問題上,郭太后等人對司馬昭實加了很大壓力,這在《三國志》記載的司馬昭被迫多次辭讓晉公中可以看到,儘管司馬師、司馬昭兄弟與郭太后的政治觀點不同,但是私人關係由於政治利益緣故,始終保持友好親密的關係,這也和司馬懿父子曾經三次救了郭太后有關。那麼司馬氏和郭氏的關係如何呢?根據《三國志》后妃傳裴註記載,晉諸公贊曰:“德字彥孫。司馬景王輔政,以女妻德。妻早亡,文王復以女繼室,即京兆長公主。景、文二王欲自結於郭後,是以頻繁爲婚”。這個郭德是郭太后的親戚,出繼給另一皇族甄氏,郭氏在宮廷的勢力是非常大的,根據《三國志》杜恕傳的裴註記載的孟康,與曹丕的郭後同是安平人,黃初中,以與郭後有外屬,並受九親賜拜,遂轉爲散騎侍郎。是時散騎侍郎皆以高才英儒充其選,而康獨緣妃嬙雜在其間,故於時皆共輕之,號爲阿九。

在滅蜀戰爭中,郭太后終於迫使司馬昭接受了晉公的封號,爲實行五等制鋪平了道路,但是由於各派在如何分封上,爲爭權奪利各不相讓,矛盾激化,連郭太后都無法平息,導致她心力交瘁,不久病逝。隨後朝廷封司馬昭爲晉王主持分封,開始實行五等制,但是分封的規模還是受到限制,這是因爲河東派是主張郡縣制的,反對分封復古,但是從現有的史料看,郭氏依然在分封中受到很高的待遇,衆臣在把司馬昭推舉爲晉王后,纔可以獲得封公爵的權利,可是在鹹熙初開始實行五等制時,封的公爵數量還是很少的,可以知道的公爵有司馬孚被封爲長樂公,另外就是郭太后的兩個親戚,前面那個郭德被封爲廣安縣公,郭建被封爲臨渭縣公,而其他衆臣直到後來擁立司馬炎即位後,才獲得了公爵、侯爵等更高的爵位。作爲宮廷派(關中派)首領的郭太后的專權,在曹魏歷史上長達近二十年,其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以後的晉朝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值得人們重視,進行認真的研究。

公元263年年底,當成都傳來平蜀的勝利消息時,已經獲得詔書發佈權而形同攝政女皇帝的郭太后卻死去了。又隔二年,曹魏自稱“天祿永終”,宣佈禪位於晉。不過,沉湎於喜慶之中的新王朝並沒有忘記郭氏家族在王朝更迭中的特殊貢獻,對其厚賞有加,郭建、郭德等三人“位特進”,顯貴於當世。特別是郭德死後,晉室還贈他“中軍大將軍、開府侍中如故,諡恭公”。筆者以爲這多少還是有點諷刺意義吧。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三十七)人傑外記(八)皇帝夢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三十六章 古城聚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一百六十六章 羊陸宿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十一章 總觀亂世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州爭鬥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零二章 奸雄數終第九十一章 捲土重來外記(八)皇帝夢第九十一章 捲土重來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外記(八)皇帝夢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連營第一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
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三十七)人傑外記(八)皇帝夢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三十六章 古城聚義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五十四章 單騎救主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一百六十六章 羊陸宿敵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十一章 總觀亂世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州爭鬥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零二章 奸雄數終第九十一章 捲土重來外記(八)皇帝夢第九十一章 捲土重來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九十八章 爭奪漢中外記(八)皇帝夢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二十章 平定江東第四十六章 必爭之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連營第一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