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

12月19日,爲了避免使舊蜀國地區再重演地方割據的事件,司馬昭以皇帝的名義頒佈命令,把益州(四川東部、重慶)的南鄭、闒中、奉節、重慶、西陽、遂寧、梓潼、廣漢分出,成立梁州,省會就設在南鄭。12月24日,司馬昭以皇帝名義,給此次滅蜀的總指揮鍾會、鄧艾升官加爵,鍾會升爲司徒,增加一萬戶人家的賦稅;鄧艾升爲太尉、增加兩萬戶人家的賦稅。鄧艾和鍾會,都進入了大臣的最高行列,成爲三公之一。

於是,在司馬昭的一手領導下,蜀漢帝國滅亡,自從劉備佔據四川,實際上持續了將近半個世紀的三國鼎立的局面,被徹底打破。從此,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落入司馬家族的手中,整個中國,已經在事實上進入了司馬家族的時代。然而,蜀漢帝國雖然滅亡,但是那裡並不太平,十多萬遠征軍,還呆在成都,而傻老漢鄧艾已經得意忘形,野心家鍾會的眼睛,已經把眼瞄向了整個四川。

這時候,曹魏帝國的女王郭太后停止了呼吸,結束了自己近半輩子的參政生涯。

取得了滅蜀第一功的鄧艾,得意洋洋的駐紮在成都。現在的鄧艾,驕傲的都快忘了自己姓什麼了,這樣驕傲的結果,會讓人得上一種嚴重的心裡疾病——大頭症。鄧艾對已經投降的前蜀國大臣們說:“你們幸好是遇到我鄧艾,如果遇到喜歡屠城的將軍,恐怕諸位早已經血流成河啦!”鄧艾剛進入成都的時候,曾經代表曹魏帝國接受了蜀國君臣的投降,並且以曹魏帝國皇帝的名義,對蜀國皇帝和主要大臣進行了封賞,同時對跟隨自己的將領們也重新進行了任命,最爲重要的是,鄧艾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沒有請示司馬昭。不過那個時候,蜀國剛剛投降,面對非常形勢採取一些非常措施,司馬昭也是會諒解的,可是鄧艾卻錯把臨時權力當成了永久權力。

在成都形勢已經大體安定的情況下,鄧艾做事仍然獨斷專行,他公開給司馬昭寫信說:“兵家講究先樹立聲威,爾後才真正以實力進攻。今憑藉平定西蜀的聲威,乘勢伐吳,正是席捲天下的有利時機。但是大舉用兵之後,將士都已感到十分疲勞,不能輕易動兵,暫且緩緩再說,先留隴右兵二萬人,巴蜀兵二萬人,煮鹽鍊鐵,爲軍事和農業作準備,同時建造船隻,事先準備日後沿江討伐東吳的事宜。做完此事後,佈告天下,讓東吳知道他們所面臨的局勢,明白利害關係,吳國一定歸順。這樣,就不用征討而可以平定東吳了。而今當厚待劉禪,以便招致吳景帝孫休歸順;安撫士卒平民用來招致遠方的人。如果將劉禪送到京城,東吳的人認爲這是軟禁流放,這對於勸他們歸附之事實在不利。應當暫且留下劉禪,等待明年秋冬,到時東吳也完全可以平定了。可以封劉禪爲扶風王,賜給他資財,派人服侍,讓他享受。郡內有董卓塢作爲他的宮室。封賜他的兒子爲公侯,分郡中一縣爲食邑,用以顯示歸順朝廷所獲得的恩寵。設置廣陵、城陽爲王國,以待吳主孫休投降。那樣,東吳就會畏懼威德,望風歸順了。”一是勸司馬昭把滅蜀遠征軍留下一部分,爲將來滅亡東吳做準備;二是建議司馬昭把劉禪封爲“扶風王”,把劉禪的兒子也都封成公爵或者侯爵,就連劉禪的住處和封地都替司馬昭想好了,建議讓劉禪一家子就住在當年董卓在扶風郡(陝西興平)修建的城堡——郿塢;第三個建議就更加具有超前性了,建議司馬昭把廣陵郡(江蘇清江)、城陽郡(山東莒縣)改成封國,專門等東吳皇帝投降以後來安置他。

看到鄧艾的信,司馬昭不禁狠狠的出了一口氣,鄧艾得意洋洋的樣子,清晰的出現在他的腦海中。爲了讓這個一朝得勢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的老漢放規矩點兒,司馬昭立刻給衛瓘寫信通知鄧艾:“任何事情一定要先請示,不能擅自做主。”而得到司馬昭警告的鄧艾,仍然繼續公開給司馬昭寫信,鄧艾的

再次上言,說:“我受命征討,有皇帝的符策。敵人首領既然已經投降,應當按照舊制予以官職,以便安撫他們,這是符合時宜的。而今蜀國全部歸順,我們的疆域已經到了最南端。東邊與吳會接壤,應當早日平定。如果等待朝廷命令,往返道路,耗費不少時日。《春秋》有這樣的話,大夫出守外地,如果遇有保衛國家、有利國家的事,專斷是可以的。而今東吳未平,地勢與巴蜀相連,不應當拘泥於常法而失去時機。《孫子兵法》說道:‘前進不是爲了名譽,後退不怕罪責。’我鄧艾雖沒有古賢人的風範,但還是想不自我嫌棄以損害國家的利譽。”

鄧艾駐紮在成都,擅自循東漢將軍鄧禹以前作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劉禪行驃騎將軍、蜀太子爲奉車都尉、諸王爲駙馬都尉;對蜀國羣臣,則根據其地位高低,或任命他們爲朝廷官員,或讓他們領受自己屬下的職務。鄧艾任命師纂兼領益州刺史,任命隴西太守牽弘等人兼領蜀中各郡郡守。派人在綿竹把作戰中死亡的戰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築高臺作爲京觀,用以宣揚自己的武功。

這樣做成爲了鍾會置他於死地的口實。

司馬昭發現鄧艾已經開始不聽從他的話了。鄧艾的表現給鍾會原本就騷動的心打了一針興奮劑,司馬昭對鄧艾的鞭長莫及給了他莫大的提示。而目光敏銳的人不只有鍾會,已經投降鍾會的前蜀漢帝國大將軍姜維,也發現了鍾會那顆騷動的心。姜維對鍾會說:“我聽別人說,鍾將軍您自從諸葛誕事變以來,出謀劃策沒有一次失敗過,司馬昭大人能夠成就今天的偉業,可都是您的功勞。您如今已經削平了蜀國,威震天下,可是已經功高蓋主,在這種情況下,您還不考慮考慮退休嗎?”鍾會就打哈哈:“您說的有點兒太崇高了,我辦不到。現在時代不同了,是不是能有別的辦法呢?”

要說這聰明人的一大特點,就是一點就透,鍾會從此和姜維成天混在一起,專心致志的琢磨該怎麼自己單幹。而聰明人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自以爲別人沒有自己聰明,鍾會一心認爲姜維和自己心心相印,而姜維這邊已經開始和前蜀國皇帝劉禪取得聯繫,準備在鍾會控制四川之後再幹掉鍾會,光復蜀漢帝國。

毫不知情的鐘會還在和他的智多星姜維日夜謀劃,根據鄧艾的表現,鍾會把和自己一起出徵的總監軍衛瓘叫來,說出了自己的擔憂,說:“我擔心鄧艾有謀反之心。”而衛瓘也對鄧艾表現出深深的懷疑。於是,鍾會聯合衛瓘向司馬昭發去密報,說鄧艾有陰謀叛亂的跡象。不光如此,爲了達到使司馬昭確信鄧艾要叛變的目的,鍾會還利用自己精於模仿筆跡的絕技,偷偷的把司馬昭和鄧艾之間的信件截獲掉,改動其中的字句。結果,司馬昭看到的來自成都鄧艾的信,語氣十分囂張狂妄;而鄧艾看到的來自首都司馬昭的來信,往往充滿着對自己的嚴厲訓斥。最終,司馬昭對鄧艾的不滿終於爆發了。

司馬昭大怒:“讓鄧艾來見我!”

滅蜀第二年正月,司馬昭以皇帝曹奐的名義下詔,命令鍾會馬上趕到成都逮捕鄧艾。而鍾會卻另有打算,他知道監軍衛瓘手下沒有多少人,就叫衛瓘去逮捕鄧艾,打算逼鄧艾發火殺掉衛瓘,坐實鄧艾的謀反罪名,然後自己率領佔絕對優勢的大軍,一舉做掉鄧艾。這樣,監軍也死了,鄧艾也死了,自己在四川就再也沒有任何牽制了。

衛瓘終於弄清楚了鍾會的真面目,原來他是想借刀殺人,把自己和鄧艾都害死。但是如果不去,鍾會必然要收拾到自己頭上。衛瓘也不是蓋的,知道推不掉,就帶着很少的人,一路快馬加鞭,乘着晚上大家都快睡覺的時候趕到成都。衛瓘叫人通知鄧艾所屬的所有將領,對他們說:“我這次來是執行皇帝的命令,只逮捕鄧艾一個人,和其他任何人都沒牽連。大家在天亮之前到,來我

這裡集合,來的保你什麼事都沒有,不來的就滅你們全家。”這裡衛瓘也使了個心眼,他怕鄧艾知道以後發飆,就沒有告訴鄧艾司令部的人,在其他將領們在天亮前集合以後,立刻坐着欽差專車,直接進入鄧艾的住處,把還睡在屋裡沒起牀的鄧艾、鄧忠父子就地逮捕,押進囚車就帶回了自己的營帳。

鄧艾部將一看自己的鄧將軍勞苦功高,居然還要被逮捕,又氣憤又不平,抄起傢伙就去找衛瓘算賬,想把鄧艾再搶回來。衛瓘一看這種情況,知道不能硬來,就去營帳門口迎接各位將領,告訴他們,自己也很爲鄧艾鳴不平,正在給皇帝寫信爲鄧艾伸冤,證明鄧艾絕沒有謀反,同時警告將領們不要蠻幹,要相信朝廷一定會公正處事。將領們一看衛瓘說的有板有眼,也就相信了衛瓘是個厚道人,帶着各自的兵散了。

正月15日,鍾會到達成都,看到完好無損的衛瓘,讓他着實吃了一驚,心想衛瓘這兄弟還真有兩下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好對付。不過,既然鄧艾已經被逮捕,近二十萬人的軍隊,仍然按照預想的那樣,掌握在了鍾會一個人的手中。

鄧艾被捕仰天長嘆:“我是忠臣啊,居然到這種地步,白起的境遇,於今又重現了。”

鍾會說:“司馬昭也是人,我也是人,大家都是一樣的大家族出身,我鍾會憑什麼就要聽你的呢?”再也沒有任何牽制的鐘會,終於決心叛變,並和姜維制定出了獨立方案:1.由姜維率領5萬人當先鋒,從秦嶺山路突襲長安,自己同時率領主力北進;2.佔領長安後,騎兵走陸路、步兵從渭河坐船進入黃河,5天之後,在河南孟津會師;3.一舉攻下首都洛陽,推翻司馬昭,平定天下。

然而鍾會忘記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在自己一統天下的漫漫征途上,他的老上司司馬昭會怎麼應對呢?

司馬昭早就意識到鍾會有不可因素,在鄧艾被抓後,鍾會趕赴成都時候,司馬昭立即下令;“賈充你速帶兵馬進入秦嶺。”司馬昭自己也帶着皇帝曹奐,領兵進駐長安。在司馬昭出兵之前,邵悌又找到司馬昭說:“鍾會手下的部隊比鄧艾多出五六倍,只要讓他逮捕鄧艾就行了,您何必親自出徵呢?”司馬昭說:“你以前不是勸我提防鍾會嗎?怎麼又勸我不要出征了呢?雖然這樣,我還是一片誠心待人,認爲別人也不會辜負我,怎麼能先懷疑別人呢?我派賈充走的時候,賈充問我是不是有點兒懷疑鍾會?我就告訴他,現在我派你出征,是不是也懷疑你呢?他不能回答我,等我到了長安,自會妥善處理。”

在成都做着一統天下的春秋大夢的鐘會,收到了司馬昭的親筆信。司馬昭在信裡十分和藹的說:“怕鄧艾違抗逮捕,特別派賈充帶着一萬人進入秦嶺駐防漢中,自己也親率主力部隊十萬人,駐紮在長安來聲援鍾會……”末了,司馬昭還滿懷思念的告訴鍾會,希望儘快見到他這個老朋友。

鍾會現在在人生的道路上,面臨着一個最關鍵的分岔口。我個人認爲,司馬昭的來信,可以說是又有警告又有安撫,因爲現在鍾會並沒有真正發動叛亂,除了姜維等極少數人,也沒有人知道他將要發動叛亂,最關鍵的是,司馬昭也並不肯定鍾會一定會發動叛亂,而且從他一直重用鍾會這麼多年可以看出,他對鍾會的信任可是大大多於懷疑,如果當初就懷疑鍾會會叛亂,傻子纔會把他放出去統領軍隊。鍾會只要乖乖的回到司馬昭身邊,不僅不會受到任何處罰,反而會被當做功臣更加寵信。

荀勖對司馬昭說:“鍾會雖然受了您的恩惠,但此人不能看作是得恩而思義的人,應該早作戒備。”司馬昭立即出鎮長安,。主簿郭奕、參軍王深認爲荀勖是鍾會的從外甥,幼年在舅家長大,勸司馬昭將荀勖貶出去。司馬昭不聽,並且使荀勖與自己同車陪坐,像原來一樣對待他。

(本章完)

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間冷暖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外記(二十)山陽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歷史註明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七章 爭霸序幕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第九章 美人心計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外記(三十五)東吳孫氏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序幕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外記(三十五)東吳孫氏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
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世間冷暖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外記(二十)山陽國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歷史註明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七章 爭霸序幕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二)第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第九章 美人心計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外記(三十五)東吳孫氏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序幕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外記(三十五)東吳孫氏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