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

鄧芝是東漢名將鄧禹之後,於漢末時入蜀定居,但無人瞭解起用他。當時益州從事張裕善於相面,鄧芝請他給自己相面,張裕對鄧芝說:“你年過七十,會位至大將,並封侯。”鄧芝得知巴西太守龐羲好結交士人,便前往依附他。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入主益州,鄧芝任郫(pí)城府邸閣督。一日,劉備經過郫城,和鄧芝交談後,感到十分驚奇,擢升他爲郫令,後升遷爲廣漢太守。任內清廉、嚴謹,頗有治績,於是入朝爲尚書。鄧芝被諸葛亮出使吳國,孫權果然感到疑惑,不立即接見鄧芝,鄧芝便自己上表求見孫權道:“臣這次來也是爲了吳國,不只是爲了蜀漢。”孫權於是接見他,對鄧芝說:“我原本誠心想與蜀漢和親,但恐怕漢主年幼,國小而大勢困頓,如果曹魏乘虛進攻,不能保全自己,所以我感到十分猶疑了。”鄧芝答道:“吳、蜀兩國結合擁有四州的地方,大王您是有名於世的英傑,諸葛亮亦是當代特別傑出的人才。蜀有重險可固守,吳有三江可阻隔,結合這兩個長處,成爲脣齒之邦,進可併力奪取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這是自然的常理。大王現在若想委身向魏,魏必定要大王您入朝朝拜,最少也要求太子前往爲質子,若不遵從命令,就有理由討伐,我國必定見有利而順流進發,如此,江南之地便不再是大王所有了。”孫權沉思甚久才說:“你所言甚是啊!”便與魏斷絕關係,與漢連和,派張溫前往訪問。

魏黃初五年(224)正月,初令謀反大逆乃得相告,其餘皆勿聽治。敢妄相告,以其罪罪之。張溫,字惠恕,吳郡吳(今江蘇蘇州)人。少修節操,容貌奇偉,東吳有名的名士,作爲中郎將出使蜀國,張溫臨走時,孫權對其說:“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故屈卿行。”張溫便告辭了。張溫即將返回時,文武百官都前往爲他餞行擺宴。衆人到齊後,惟獨秦宓未到,諸葛亮幾次派人催他,張溫問:“他是什麼人?”諸葛亮說:“益州的文人學者。”秦宓到後,張溫以能言善辯著稱,自號爲“吳國第一嘴”。他入蜀後,自以爲才氣無雙,伶牙無二,態度十分傲慢。張溫說:“秦大人,名稱學士,而心中未曾‘學事’”張溫又問:“您學習嗎?”秦宓說:“五尺高的孩子都學習,您又何必小看人!”張溫說:“先生既然誇下海口,說自己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那就讓我以‘天’爲題來請教你吧!”說完,便問:“天有頭嗎?”秦宓知他要讓自己難堪,但憑自己淵博學識,自不肯讓他難倒。於是便答:“有頭。”張溫又笑問:“你說天有頭,那頭在哪一方?”秦宓說:“在西方。《詩經·大雅·皇矣》篇中說:上帝‘乃眷西顧’,據此推論天的頭在西方。”張溫接着又問:“天有耳嗎?”秦宓說:“上天居高而聽低。《詩經·小雅·鶴鳴》篇說:‘鶴鳴於九泉,聲聞於天。’天若是沒有耳朵怎麼能聽見鶴叫?”張溫又問:“天有腳嗎?”秦宓說:“有腳。《詩經·小雅·白華》篇說:‘天步艱難’。沒有腳怎麼能行步?”張溫又問:“天有姓嗎?”秦宓說:“怎麼能沒有姓!”張溫說:“姓什麼?”秦宓回答說:“姓劉。”張溫顯出驚訝之色問:“你怎麼知道的?”秦宓說:“天子姓劉,據此知道。”張溫見這些問題沒難倒秦宓,就又突然問道:“太陽是出在東方吧?”秦宓答道:“太陽是出在東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張溫見沒難倒秦宓,紅着臉不再作聲了。這場論辯,張溫歪問,秦宓歪答。不僅將《詩經》中涉及“天”的句子信手拈來,而且寸步不讓,搶佔主動地位。當張溫問及“天姓什麼”的時候,他當即答“姓劉”,“天子姓劉,據此知道。”這看似談“天”,實際是擡高蜀國的地位,因蜀國皇帝是劉姓。這就等於明着告訴張溫,只有我們蜀主纔是主宰天下的王,你還威風什麼?然而,張溫也非等閒之輩,

他的“太陽出自東方”一問,其實也是貶低蜀國。因爲吳國居東,蜀國位西。不料,秦宓反脣相譏:“雖然出自東方,可到西方就落下去了。”這場論辯以張溫的失敗、秦宓的勝利而告終,秦宓以雄辯的口才、淵博的知識,滅了對方的威風,長了本國志氣,也爲後世留下一段佳話。張溫不得不佩服其口才說:“先生口才,在下佩服。”秦宓也回敬說:“先生也算吳國名辯,才華我今天也見識了。”張溫離蜀時候,諸葛亮又派鄧芝回訪吳國,孫權對鄧芝說:“如果天下太平的時候,兩個君主分別統治,不是很快樂嗎。”鄧芝卻對他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如果魏國滅亡之後,大王還未深識天命。那爲君之人就各自去光大自己的仁德,爲臣之人各自竭盡自己的忠誠,而爲將之人則握棰擂鼓,爭戰纔剛剛開始。”孫權大笑說:“您確實很真誠。”孫權在給諸葛亮的信中說:“丁厷言辭鋪張浮豔,陰化不能完盡;能和合兩國的人,只有鄧芝。”

鄧芝爲了蜀吳兩國友好建立了良好關係。

就在張溫回到吳國時候,張溫之前向孫權引薦的暨豔,擔任選曹郎,官至尚書,負責官員選拔考覈。暨豔看到蜀國與吳國通好,北方戰事平息,內憂卻在加劇。吳國的朝堂上多半是吳會豪門的子弟,很多還是靠着爺爺、父輩的勢力濫竽充數。暨豔對副手選曹郎徐彪說:”我們應該進行改革。”暨豔個性耿直、剛正不阿,喜歡以儒家的倫理道德爲依據,所以平時容易得罪他人。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官吏考察(彈射百僚),並以主公身邊地位最清貴的郎官爲重點(核選三署)。暨豔的措施非常嚴厲,考察稱職的不到十分之一,不稱職的都被連降幾級,有“經濟問題”的全部改爲“軍吏”。軍吏爲下層小官,常與士大夫對稱。此舉引起了朝野上的震動不安,紛紛向孫權上奏,競相說暨豔專用私情愛憎,不根據公理辦事,爲首的有陸遜、朱據等人勸阻暨豔:“天下未定,應以功補過,棄瑕取用,表彰清白者以激勵污濁者,足以阻止勸誡他們,如果一時間全部罷黜,恐怕會有後患。”孫權感到憤怒與不安,下令:“讓兩人自殺吧。”剛剛回國立功的張溫作爲推薦人牽涉當中,又因自己在蜀國得到了諸葛亮的最高待遇,讓孫權很反感,於是以“溫宿與豔、彪同意,數交書疏”爲理由,將溫下獄。孫權還下令說:昔令召張溫,虛己待之,既至顯授,有過舊臣,何圖兇醜,專挾異心……豔所進退,皆溫所爲頭角,更相表裹,共爲腹背,非溫之黨,即就疵瑕,爲之生論……專炫賈國恩,爲己形勢,揆其奸心,無所不爲。不忍暴於市朝,今斥還本郡,以給廝吏,嗚呼溫也,免罪爲幸!”濡須督駱統對孫權這樣處理張溫,頗爲不平,上表爲溫申理,把孫權所加給張溫的罪名,一一辨駁。駱統字公緒,會稽烏傷(今浙江義烏)人,年二十,就擔任烏程相,任內有政績,使得民戶過萬。又遷爲功曹,行騎都尉。曾勸孫權尊賢納士,省役息民。後出任爲建忠中郎將。淩統卒,統領其部曲。因戰功遷偏將軍,封新陽亭侯,任濡須督。稅徵徭役繁多,加之瘟疫流行,民戶減少。駱統於是上奏說:“臣聽說君主治理國家,以佔據疆土爲強富,控制威福爲尊貴,發揚德義爲榮耀,永垂胤嗣爲大福。然而,財物需要靠民衆生產,強盛依賴民衆力量,威權要借民衆勢力,福祚要仗民衆殖養,德行要借民衆興盛,仁義要賴民衆推行,這六個方面完全具備,然後才能順應天命、傳承福祥,保佑王族鞏固國家。《尚書》有言:‘百姓沒有國君就不能相互安寧,國君沒有百姓就無法開疆闢土。’推理來討論,就是百姓因君王治理而安定,君王因百姓幫助而立國,這是不可變更的法則。如今強敵尚未消滅,天下尚未安定,三軍有無盡的戰爭,江邊有不懈的警備,賦稅徵調,一向積累苛煩,加之瘟疫造成的死喪禍災,郡縣空虛,田野荒蕪

。聽到所轄城邑的報告,百姓的戶口日益減少,又多是殘老之人,少有青壯之夫,聽到這種情況之後,爲臣心中如火焚急。思慮考究其中原因,主要怪於小民不明事理,他們既有安土重遷的習性,而且又因先後出外當兵的人,活着的就生活困苦沒有溫飽,死了就拋屍露骨不能歸葬家園,故此他們更加眷戀故土,害怕遠行,把出門遠行看得與死亡一般可怕。每次徵調勞役,那些貧窮人家負擔沉重的人先被派送。稍有財產的人,就出家中錢財來行賄賂,不顧傾家蕩產。輕率剽悍之人就逃亡深山險惡之地,與盜匪爲伍。百姓困苦虛竭,飢號愁躁,憂愁煩躁就不安心生產,不安心生產則更加招致貧窮,更加貧窮則生活毫無樂趣,故此口腹餓急了,那奸邪之心就萌生,而叛逆的人也越來越多。臣又聽說在民間,如果家中生活不能勉強自給的話,生下兒子,大多不去撫養,就連那些屯田兵士,因爲貧困也有很多人拋棄孩子。上天送育這些孩子,而作父母者卻將他們殺害,既擔心這種情況會冒犯天地、撼攪陰陽,又想到陛下開創的國家乃是無盡功業,強鄰大敵不是一下子可以殲滅,邊疆防守不是個把月可以撤除,而民兵不斷減損,後生者不得養育,這不是堅持長久年月,最終取得成功的好情景。國家有百姓,猶如船行水上。水平靜則船安穩,水攪動則船不安,百姓雖愚但不可欺騙,雖弱但不可強壓。所以聖明君主都重視他們,是因爲禍福由他們所決定,故此作君主者要溝通與百姓的信息,以便根據時事民情來制定合宜政策。當今官長居於接近百姓的職位,但他們卻以辦事周到爲能事,向他們所取的超過目前國家的急需,很少有人再能以恩惠來治理,符合陛下上天有覆蓋大地般的仁義,佈施勤勉體恤民情的仁德。官吏的政務、百姓的習俗,日益頹敗,漸至衰微,其勢不能再推延過久。治病要趕在病情未惡化之前,除患要趕在禍患未擴延之際。希望陛下能在日理萬機的繁忙中抽出一點空閒,留神深思,補救不足,深謀遠慮,撫育剩餘之民,增添人財之用,使國家事業與三光(日、月、星)同輝,與天地等齊。爲臣駱統這個大願能夠實現,也足以死而不朽了。”孫權深受感動,對他的意見特別重視。駱統的反駁,孫權所怪罪張溫的事則是佔不住腳的,但是張溫也同意暨豔的做法,孫權只好新帳舊賬一起算。暨豔最初的推薦者,是做了31年吳郡太守的朱治,丹陽朱氏也是江南豪族。朱治從孫堅的時代起,就跟孫氏合作了,連孫權當上孝廉,還是他舉薦的。就在暨豔案發的那一年,朱治病死了。據說孫權一向很敬重他,到頭來卻對他有點不滿。爲什麼不滿?僅僅因爲他推薦了暨豔嗎?這個原因我們不得而知。後六年,張溫被孫權棄用,病卒。暨豔死了,東南豪族的官二代、官三代們可以官復原職了,但別高興得太早,給張溫的判決書是怎麼寫的:你到底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何圖兇醜),專門和我過不去(專挾異心)?張溫和暨豔不同,出身於吳中望族張氏,雖然暨豔是他引薦的,他也支持暨豔的整肅運動。

張溫的失敗,並非他做的不對,只緣他敢同不良現象作鬥爭,所以引起了力量大、人數多的保守派的反對。至於暨豔銳意改革的失敗,也是同樣情況。當暨豔不計個人得失,毅然要沙汰貪鄙時,著名大臣陸遜、朱據、陸瑁等都曾勸阻,認爲事情辦不通,且會招致禍患。暨豔只從刷新政風考慮,而不顧個人安危得失。所以張、暨的失敗只能說明:(1)孫權統治集團暮氣已深,雖志於改革之士亦無法有爲;(2)《三國志》卷55《陳表傳》言:“後豔遇罪,時人鹹自營護,信厚言薄,表獨不然,士以此重之”。可知暨豔不僅不是壞人,並且還爲正人君子所同情;(3)張溫、暨豔之遇禍,再次說明到了孫權統治的後期,孫權在用人方面的優點已逐漸由缺點所代替。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州爭鬥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外記(三)笮融小傳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一百一十章 永安託孤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十六章 劫持獻帝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八十四章 議取西蜀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外記(十二)龐羲別傳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宮之爭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
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一百四十一章 決戰合肥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州爭鬥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外記(三十九)三國親戚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外記(六)孫策遇刺的背後(一)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外記(三)笮融小傳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一百一十章 永安託孤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十六章 劫持獻帝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八十四章 議取西蜀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重演奪嫡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第七十四章 智算華容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外記(十二)龐羲別傳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二宮之爭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五十六章 好與壞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