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捲土重來

劉備與劉璋之間的西蜀戰爭激烈的時候,兵敗入羌族的馬超早已於212年(建安十七年)正月,迅速兼併隴上諸郡縣,張魯也遣大將楊昂相助馬超,共集結萬餘人捲土重來,圍攻涼州刺史韋康於冀城。楊阜率領官員和宗族子弟中能打仗的千餘人,又讓從弟楊嶽在城上修築偃月營,與馬超苦戰。五月,馬騰等人,宗族三百餘人,全部被曹操所殺。另一方面,曹操又派夏侯淵前去救援,夏侯淵使大將張郃率步騎五千爲前鋒,從陳倉(今陝西寶雞東)狹道進軍援,自己押運糧草在後接應,張郃軍進渭水,八月,夏侯淵援軍未到,州里派別駕閻溫沿水路逃出求援,被馬超所抓拒絕投降結果被馬超殺害。韋康見救兵不來,與衆商議:“不如投降馬超。”參軍楊阜哭諫道:“馬超等叛君之徒,豈可降之?我率父兄子弟以節義相鼓勵,死守不降,田單死守,還沒有如此堅固呢!而今放棄馬上就要建立的功名,給自己蒙上不義的罪名,我願以死相守。”韋康說:“事勢至此,不降何待?”楊阜苦諫不從。韋康大開城門,投拜馬超。馬超大怒說:“你今事急請降,非真心也!”將韋康四十餘口盡斬之,不留一人。有人言楊阜勸韋康休降,可斬之,馬超說:“此人守義,不可斬也。”便繼續任用楊阜等人,楊阜內心懷着復仇的志向,只是一時尋不着機會。夏侯淵進兵至距冀城200餘里時,得知韋康投降大驚:“怎麼會這樣。”這時馬超領兵前來進攻,淵軍交戰不利。又恰逢汧氐楊千萬復叛響應馬超,軍屯於興國,夏侯淵遂撤軍。不久楊阜告假,請求埋葬亡妻。楊阜過歷城,來見撫彝將軍姜敘。。楊阜的外兄姜敘屯兵歷城。楊阜從小在姜敘家長大。他見到姜敘和敘母之後,敘說了冀城陷落的經過,悲泣不已。姜敘說:“何以如此悲慟?”楊阜說:“守城卻又守不住,君長已死而不能同命,我還有什麼臉活着呢?馬超背叛父輩,背叛國家,燒殺將士。這何止是我個人怕受人指責,全州士大夫都要蒙受恥辱。您帶兵專管一方卻沒有討殺賊逆之心,這正是史書上所說的‘趙盾弒其君’的情形。馬超雖強,卻無視信義,部下矛盾重重,所以打敗他並非很困難。”姜敘母說:“你不早圖,更待何時,誰不有死,死於忠義,死得其所也。勿以我爲念。你若不聽義山之言,我當先死,以絕你念。”同鄉姜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武都人李俊、王靈等聯絡結盟,決定討伐馬超又派從弟謨到冀城告訴楊嶽內情,並聯絡了安定的樑寬,南安的趙衢、龐恭等。盟誓以後,於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九月,楊阜和姜敘在滷城起兵。馬超聞訊後親自率兵出擊,龐德、馬岱等人隨行。姜敘、楊卓如何抵得馬超,大敗而走並向夏侯淵告急。馬超驅兵趕來。背後喊聲起處,尹奉、趙昂殺來。馬超急回時,兩下夾攻,首尾不能相顧。正鬥間,刺斜裡大隊軍馬殺來。原來是夏侯淵得了曹操軍令,正領軍來破馬超。馬超如何當得三路軍馬,大敗奔回。走了一夜,比及平明,到得翼城叫門時,城上亂箭射下。樑寬、趙衢立在城上,大罵馬超;將馬超妻楊氏從城上一刀砍了,撇下屍首來

;又將馬超幼子三人,並至親十餘口,都從城上一刀一個,剁將下來。馬超氣噎塞胸,幾乎墜下馬來。背後夏侯淵引兵追趕。馬超見勢大,不取戀戰,與龐德、馬岱殺開一條路走。前面又撞見姜敘、楊阜,殺了一陣;衝得過去,又撞着尹奉、趙昂,殺了一陣;零零落落,剩得五六十騎,連夜奔走。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春,馬超從張魯處求兵,北取涼州,還圍祁山。姜敘等急向夏侯淵求救,諸將認爲應當聽從曹操調度,而夏侯淵認爲:往來反覆四千裡,路程遙遠,等收到曹操指令,姜敘等必敗,故此舉不適合救急。商議結束後即刻出兵,先派張郃率步騎兵五千人爲先鋒,抄近路由陳倉小道進兵,自己則督運糧草隨後出發。當張郃兵至渭水時,馬超率氐、羌數千前來進攻。張郃於後收整馬超軍遺留器械。當夏侯淵軍到時,諸縣都已投降平定。馬超當初進攻冀州時候,趙昂之妻王異親自披着戰衣,輔佐趙昂守城,又以其身上的珠飾、佩環等物品犒賞軍士,振奮軍心。馬超加強攻勢後,城防危急,城中缺糧;素來仁愛的刺史韋康看到士民傷殘者衆,不忍其苦,於是打算與馬超議和。趙昂苦諫,韋康不從,於是趙昂回家後與王異商議。王異便說:“君王有進諫的諍臣,士大夫亦有隨機應變、專權從事的義務,這種專權的行爲不是一種過錯。誰知道中原的救兵一定趕不及來此赴援?我們應該勉勵士卒同心效命,以死報國,不應順從逆賊之意。王異沒想到韋康已逕自與馬超媾和了。而馬超納降不久,便背約殺死韋康,更逼趙昂交兒子趙月至南鄭爲人質,自己則成爲馬超的下屬。建安十八年(公元214年),馬超雖然想任用趙昂,但仍未對其推心置腹。馬超妻子楊氏曾聽過王異的節行,於是每天都請王異赴宴相聚。王異便想乘此機會,讓趙昂取信於馬超,設計報復。於是她對楊氏說:“從前管仲入齊國爲相,立下大功;由余入秦國,讓秦穆公得成大業。如今冀城初定,要治亂便必須重用人才。如此涼州的軍隊,纔可與中原的軍隊爭鋒較量,因此用人之術真的不可不詳察啊。”楊氏深深認同王異的看法,更認爲王異是真心的爲馬超設謀,於是與王異更相結納。趙昂亦因這一層關係而受到馬超的信任,最後與楊阜、姜敘等人成功反攻驅逐馬超,此事中王異有很大的功勞。其實,在趙昂與楊阜等準備起事之前,趙昂曾向王異表達心中對兒子趙月的憂慮。王異聽罷便責罵趙昂:“忠義是立身之本,現在我們要雪君父之恥,犧牲自己也不足爲重,何況只是一個兒子?以前的項託、顏淵之所以能傳誦千秋,正是因爲他們重義啊。”趙昂於是下定決心,與衆人一起趕走馬超。馬超投靠張魯後借兵回攻冀城,王異便與趙昂一起保守祁山。冀城被馬超軍隊所圍不久,果然如王異所料,曹軍的救兵在三十天左右到達,爲冀城解圍。可惜的是趙月最後仍被馬超所殺。自馬超攻冀城至祁山堅守,趙昂曾出奇計九條,王異皆有參與。王異以節義及多謀見稱。她的丈夫是天水人趙昂,當趙昂出任羌道令時,王異算巾幗之傑與子女留在天水郡西城。當時同郡人樑雙背反朝廷,率

兵攻破西城,並殺害了王異的兩名兒子。王異見二子被殺,又不欲被樑雙所侵犯,所以打算自殺,但當她看着6歲的女兒趙英,便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向着女兒嘆道:“我死了,你便遭到遺棄,你又可以投靠誰呢?我聽說就算是西施,如果穿着不潔的衣服,人人也會掩鼻遠離。何況我沒有西施般漂亮?”於是她披上一件曾浸在糞水的麻衣,吃很少東西令自己看上去又瘦又弱,就這麼過了一年。後來樑雙與州郡官員和解,王異就憑著這種生活方式得免於難。後來趙昂派人來接王異母女,將至官舍之時,王異不再前進,並向女兒表示自己遇難不能死節,全因顧念幼女,如今女兒將回到父親身邊,她就決定離開女兒尋死,說罷便服毒自殺。幸好當時有人提供解毒的藥湯,強行灌進王異口中,最終王異甦醒過來。馬超敗走冀城,轉攻歷城拿出老母。母全無懼色,指馬超而大罵。超大怒,自取劍殺之。尹奉、趙昂全家老幼,亦盡被馬超所殺。昂妻王氏因在軍中,得免於難。次日,夏侯淵大軍至,馬超棄城殺出,望西而逃。行不得二十里,前面一軍擺開,爲首的是楊阜。馬超切齒而恨,拍馬挺槍刺之。阜宗弟七人,一齊來助戰。馬岱、龐德敵住後軍。宗弟七人,皆被馬超殺死。楊阜身中五槍,猶然死戰。後面夏侯淵大軍趕來,馬超遂走。只有龐德、馬岱五七騎後隨而去。夏侯淵自行安撫隴西諸州人民,令姜敘等各各分守,用車載楊阜赴許都,見曹操。曹操封阜爲關內侯。楊阜辭說:“阜無捍難之功,又無死難之節,於法當誅,何顏受職?”曹操嘉之說“你與君臣共創大功,西部百姓至今掛在嘴邊,作爲美談。子貢辭讓封賞,孔子認爲不妥。你盡心報國可嘉。姜敘的母親勸姜敘早日起兵,實在是明智之舉,楊敞的妻子也不過如此。實在賢能!實在賢能!有良史記錄忠義,是不會忘記你們的節義的。”趙昂之妻王異的戰功被曹操注意,破例讓王異任武將。

馬超與龐德、馬岱商議,徑往漢中投張魯。張魯大喜,以爲得馬超,則西可以吞益州,東可以拒曹操,乃商議欲以女招超爲婿。大將楊柏諫說:“馬超妻子遭慘禍,皆超之貽害也。主公豈可以女與之?”張魯從其言,遂罷招婿之議。或以楊柏之言,告知馬超。超大怒,有殺楊柏之意。楊柏知之,與兄楊松商議,亦有圖馬超之心。正值劉璋遣使求救於張魯,張魯不從。忽報劉璋又遣黃權到。黃權先來見楊松,說:“東西兩川,實爲脣齒;西川若破,東川亦難保矣。今若肯相救,當以二十州相酬。”楊松大喜,即引黃權來見張魯,說脣齒利害,更以二十州相謝。張魯喜其利,從之。巴西閻圃諫說:“劉璋與主公世仇,今事急求救,詐許割地,不可從也。”忽階下一人進說:“某雖不才,願乞一旅之師,生擒劉備。務要割地以還。”原來是馬超曰:“超感主公之恩,無可上報,願領一軍攻取葭萌關,生擒劉備,務要劉璋割二十州奉還主公。”張魯大喜,先遣黃權從小路而回,隨即點兵二萬與馬超。此時龐德臥病不能行,留於漢中。張魯令楊柏監軍,馬超與弟馬岱選日起程。

(本章完)

第五章 江東猛虎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十章 長安之亂第十章 長安之亂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洗朝政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七章 爭霸序幕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二章 洛陽之亂外記(十五)曹丕三路伐吳上篇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八章 界橋爭鋒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八十二章 西涼再反外記(四十)荒漠鮮卑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外記(九)毛玠與崔琰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外記(十)渭南之戰第八章 界橋爭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外記(四十八)人物生卒.魏國後期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稱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三章 董卓入京
第五章 江東猛虎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十章 長安之亂第十章 長安之亂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六十六章 口舌爭鋒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外記(三十六)英雄記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洗朝政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七章 爭霸序幕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零九章 三路伐吳第二章 洛陽之亂外記(十五)曹丕三路伐吳上篇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八章 界橋爭鋒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八十二章 西涼再反外記(四十)荒漠鮮卑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外記(九)毛玠與崔琰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三十四章 相持官渡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外記(十)渭南之戰第八章 界橋爭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外記(四十八)人物生卒.魏國後期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二十一章 孫權稱帝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八十三章 離間之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三章 董卓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