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重用賢能

關羽放了曹操,引軍自回。此時諸路軍馬,皆得馬匹、器械、錢糧,已回夏口;獨關羽不獲一人一騎,空身回見劉備。諸葛亮正與劉備作賀,忽報關羽至。諸葛亮忙離坐席,執杯相迎說:“且喜將軍立此蓋世之功,與普天下除大害。合宜遠接慶賀!”關羽默然諸葛亮說:“將軍莫非因我等不曾遠接,故爾不樂?”回顧左右說:“你等緣何不先報?”關羽說:“關某特來請死。”諸葛亮說:“莫非曹操不曾投華容道上來?”關羽說:“是從那裡來。關某無能,因此被他走脫。”諸葛亮說:“拿得甚將士來?”關羽說:“皆不曾拿。”諸葛亮說:“此是雲長想曹操昔日之恩,故意放了。但既有軍令狀在此,不得不按軍法。”遂叱武士推出斬之。諸葛亮欲斬關羽,劉備說:“昔我三人結義時,誓同生死。今關羽雖犯法,不忍違卻前盟。望權記過,容將功贖罪。”諸葛亮方纔饒了。

赤壁大敗給曹軍帶來了極爲嚴重的心理陰影。這一仗雖然損失慘重,水師折損過半,但是實際上曹操強大的陸軍集團並沒有參戰,步騎力量仍然基本上保存完好,從這場戰爭的角度來說周瑜也好,江東的孫權也好,樊口的劉備也好,實際上都沒有從這場勝利中獲取更多的好處,江北幾個郡仍然在曹軍的控制之下,北線七路大軍當中的四路已經成功在安陸實現會師,不日便將南下夏口。可惜的是有江東水軍阻隔,奪取夏口之後無法即刻利用這一現成的水路要塞將烏林至夏口的江路控制住。不過這點缺憾算不了什麼,目前曹軍上下因這一戰形成的厭戰避戰情緒纔是最令曹操憂心的。赤壁戰敗逃回來的水陸軍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陸師精銳,其中包括虎豹營的人馬。這些軍中驕子在陸地上向來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幾個月前當陽之戰,劉備軍民十數萬人被五千虎豹營追着打幾乎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而虎豹營主力兩千多人便輕取南郡重鎮江陵,這更是令天下側目的驕人戰績,相比之下名不見經傳的江東軍就差得遠了,在南征之前,很多軍士甚至都不知道在大江之東還有這樣一支軍隊存在。這一次虎豹營折了一千多人,兩千多匹馬,若是這些精銳戰士都是在戰場上力戰不敵而死的,倒還無所謂,虎豹營的戰士都是選自軍中百人將,幾乎個個身經百戰。什麼樣的陣仗沒有見過?對於大將難免陣上亡這樣地結果早就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但是這一次卻不同,這一次將近四分之一的弟兄袍澤幾乎根本沒有見到敵人長得什麼模樣便因覆船落水身亡,一想起這些在一起廝殺了十幾年的老戰友在白浪滔天的江心翻滾呼號求救的場景,回來的士兵軍官們便一個個心有餘悸。作爲曹家地軍人他們並不怕死,只是這麼死掉實在太窩囊了。當兵的講求地便是在戰場上殺掉一個夠本殺掉兩個賺一個,如今面對這穩賠不賺的買賣不僅僅是虎豹營,所有的陸軍將士都心生卻步之意……

毛玠幾乎在烏林一見到曹操便叩頭請罪,一方面對自己擅自奪權指揮不當表示願意承擔責任,另外一方面也對蔡瑁、張允等荊州將領在戰役期間的不配

合表示了怨言,平心而論他地抱怨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蔡瑁在賭氣交出兵權之後確實是一門心思看他的熱鬧來着,連蔡瑁自己也沒有想到江東參戰的決心會如此堅決,而其軍事行動又會如此迅疾。出兵的力度如此強悍。因此蔡瑁對於毛玠的指責也並沒有辯解――他知道辯解也沒多大用處,自己是新降之將,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與毛玠這樣地老人不可比,更何況這場戰役失利的主要責任毛玠已經擔下了,自己若是一點責任也不負,曹軍高層絕對看不過去,在曹操那裡也交代不過去。因此蔡瑁也十分誠懇地向曹操請罪,表示願意承擔罪責辭去水軍都督職務,甚至請削侯爵以償罪責。

曹操的處理是極其出人意料的,他先分析了這場戰役中每個人的失誤,首先嚴厲批評毛玠臨陣奪權的行徑和蔡瑁臨戰賭氣撂挑子的惡劣行爲;其次他對毛玠臨陣指揮方面的疏漏和剛愎自用不聽張允意見的錯誤進行了逐條申斥;隨後又對蔡瑁在戰役後期的幾項軍事建議進行了讚揚,這幾條建議雖然平常,卻使得曹軍在這場失敗地戰役中沒有全軍覆沒,水軍保存了一部分元氣。在這次總結經驗教訓地議事過程中只有張允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讚賞,這個新投降地水軍將領不但沒有因戰敗而獲罪,反而被提升爲南征水軍副都督。曹操承諾立刻具表請旨冊封他爲關內侯,但是對劉琮和蔡夫人是遣返青州,後派人刺殺(歷史上劉琮是壽終正寢)。

對於諸將之罪。曹操是這樣說的:“若論起罪責,你們之罪絕不是罷官削爵便能夠抵得的。這麼大的敗仗,這許多軍士兒郎葬身魚腹,便是將你們全部斬首頭懸轅門都不過分!然則萬事皆有其因,這次的事情是本相措置失當,孝先本是文臣,謀略政治均是好的,實在不是軍事長才,本相不合令他做了水軍護軍,又給了他過大的權限,這才使得臨陣兩帥,使諸軍無所適從。此戰失利,皆因於此。故此若論起罪責,這一戰第一個有罪的便是老夫,孝先和德珪的罪責反在其次,因此這一次不論你們的罪,畢竟仗還沒有打完,周瑜小兒還在下游虎視眈眈妄圖抗拒天兵,劉備叛逆目前的情況還不得知曉,大戰在即,此正是用人之時,本相便暫且免去你們的罪責,允爾等戴罪立功。”情理中事,然而令衆人頗感意外的是,曹操並沒有因爲這次戰敗對荊州水軍產生偏見,相反,曹操認識到這支打了敗仗的水軍目前乃是自己控制大江和江東對壘的基礎,因此無論從政策上還是從人事任命上都開始對荊州系將領大幅度傾斜。經過一番仔細斟酌之後,曹操發佈了一個讓大家大吃一驚的任命文告,蔡瑁仍然被曹操任命爲水軍大都督,但是在其職權任命當中加入了“使持節”三個字,也就是說從此刻起蔡瑁這個水軍大都督是全權大都督,可以代表曹操行事;而張允被任命爲水軍副都督。毛玠被調回丞相行營,擔任右軍師,位在荀攸之下,接替他的水軍護軍職務的是年中剛剛在新野打了敗仗的于禁。

于禁接替毛玠擔任水軍護軍有幾個好處,首先於禁畢竟是軍伍中成長起來的宿將,當年

宛城之戰的表現可圈可點,在曹軍早期將領中算得上經驗豐富頗知兵法,他不像毛玠帶着文人習氣,也不像毛玠那樣對軍事完全外行;其次於禁本人今年剛剛打了敗仗,曹操沒有處置他,但是他自己深感羞愧,在營中一直低調行事,把他和蔡瑁安排在一起正好相處,大家都是敗軍之將,誰也別笑話誰誰也別看不起誰,而處於低調期的于禁也不會倚仗着自己的資歷和曹操心腹的身份壓制荊州系將領,更不會做出臨陣奪權這樣荒誕的事情來;第三于禁畢竟是曹操從基層一手提拔出來的將領,跟隨曹操征戰二十多年,在忠誠上無可置疑,用他做護軍也確實能夠起到監視荊州軍的作用。另外一個令人意外的任命是曹操任命文聘爲江夏太守,並請旨冊封其爲關內侯。文聘在荊州降將中一直敬陪末座,他的投降頗有點不情不願的味道。對於荊州投降之前的那些事情,曹操通過蒯、越等人也瞭解了個大概,文聘的政治態度和對曹操的忠誠度始終是受到置疑的。而他本人在荊州之戰中的表現也十分消極怠工,這樣的人,不殺便已經是仁慈了,在戰敗後曹操突然起用他爲江夏太守,這確實令很多人不解。一個多月前文聘來到江陵謁見曹操,這時候曹操已經將荊州全部的文武高官見了個遍,甚至連一些比較重要的縣級官員也接見得差不多了,文聘這時候纔來報到,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因此曹操一見面就問他:“仲業何故姍姍來遲啊?”文聘當時便毫不顧忌地回答:“某受劉荊州大恩,不能爲故主受此八郡土地,慚愧之至,有何面目早來?”

儘管當時曹操很是感嘆了一番,但是心底裡卻也知道這個人恐怕短期內不能重用,而文聘恰恰是荊州軍中陸師的主心骨,在整編期間他的地位極爲尷尬,因此曹操便反其道而行之授了他一個水軍後軍都督的職銜,讓他跟隨蔡瑁東征。文聘本來便和蔡瑁不是一路人,又是陸軍下水,這麼安置曹操纔算比較放心。

然則這番水軍戰敗,文聘後軍上千艘戰船卻被黃蓋區區兩百多艘戰船打了個落花流水,不問他的罪已經是僥倖了,居然還要任命他爲江夏太守,這令曹軍衆多謀士將領都頗爲不服。

對此曹操的解釋是:“文聘戰敗是很自然的,他不諳水戰,我卻把他放在水軍之內,這是用人用其短,不敗纔有鬼!”

這個解釋衆將依然不服,若在平日一個江夏太守也沒什麼,但是如今曹操的行營駐紮在烏林,十幾萬大軍分南北兩線集結在江夏境內,而戰爭的目標便是拿下江夏的治所夏口,江夏太守的地位實際上相當於戰區最高長官,雖然說文聘未必能夠全權指揮所有軍馬,但是可想而知在未來的戰事中他的意見和建議將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曹操對於衆人的這個疑問坦然回答道:“正因爲如此,我纔會任命其爲江夏太守……”

見衆人不解,這位年近花甲的丞相淡淡一笑,“赤壁之敗點醒了本相,現在戰爭還未結束,天下還沒有平定,因此若要成事便要任人以賢,而不能任人以親……”

(本章完)

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八章 界橋爭鋒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十八章 夜襲徐州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序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舊制度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外記(三十七)人傑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淮南一叛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外記(四十八)人物生卒.魏國後期外記(三)笮融小傳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七十五章 重用賢能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八十九章 痛失臂膀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
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八章 界橋爭鋒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三十九章 郭嘉遺計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陰謀詭計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十八章 夜襲徐州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序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外記(三十四)道德改革第九章 美人心計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舊制度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外記(三十七)人傑第六十三章 臨危受命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一百四十五章 淮南二叛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一百二十二章 正式交鋒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一百三十八章 淮南一叛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權獨攬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外記(四十八)人物生卒.魏國後期外記(三)笮融小傳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七十五章 重用賢能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八十九章 痛失臂膀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一百二十五章 合肥新城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