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轉道西羌

夏正平正要繼續說下去,卻是被後花園之外的守衛叫住了,原來鴻運閣的筵席已經開始了。夏正平聞言,便是朝着許千言拱了拱手:“漢王王妃之位,是你的,待迎親之日,再相見!”

“嗯!”許千言望着夏正平離去的身影,倒是有些不捨得,“那時候,想必必然是風光無限。”

告別了許千言,夏正平便是去了鴻運閣。筵席結束之後,夏正平在雍南郡又是呆上了一陣子,一直到十月一日,雍王派遣人員,告訴夏正平,前往雍南郡城之外,祭告天地,殺馬盟誓,聯姻和親。夏正平這一趟前往雍涼的事情,纔算是辦的圓圓滿滿的。

許千言在這些時日裡,自然是和夏正平見過多次面的,直至十一月二日,她才穿上新娘的嫁妝,在衛隊的護送之下,朝着巴州前進。

夏正平自然也是在這一個日子離開雍南郡的,不過他並沒有回到巴州,而是轉道進入了西羌境內。這一次,他只帶了南山客與關長雲,其餘人隨着衛隊,護送着許千言去往了巴州。

十一月份的天氣,已然將近冬季了。亦或者說,已經是冬季的時節了,有些地方已經開始飄落起雪花了。就如同夏正平路過的雍州一樣,大部分郡城遭遇了雨雪的天氣。好在,這一路雖然有着雨雪,但是並不在阻礙夏正平的計劃。

正如當初夏正平與巴州的一衆官員商議的那樣,自己要在拜訪過雍王之後,去往西羌拜會一下馬孟起。

十一月中旬,夏正平帶着南山客與關長雲抵達了西羌的境內。西羌位於雍王、巴州與南蠻之間的交界地帶,是一個三角形的區域。然而因爲天斷山脈的緣故,這裡有一處地形高低起伏,錯落成了大片的丘陵,有一部分則是繼承了雍涼兩處的平緩地勢,和南蠻的大平原與高山流水,形成了一望無垠的草原。

這裡不像是一片封閉的地區,更像是一片塞北江南式的發展區域。多年之前,西羌之地中的羌族,是臣服於大夏神朝的。然而,因爲種種原因,大概是皇權的衰落,羌人逐漸自治起來。雖然自治,但是在羌人的心中,依舊是大夏統治着他們。

事實上,夏正平從巴州得到消息,說是自己離開巴州以後,西羌派人通使,以表達好意。那個時候,夏正平雖然有些奇怪,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後,也是想明白了這其中的緣由。

正是因爲,在羌人的心中,大夏神朝是他們曾經的宗主,亡國之後,西羌自然要臣服於夏正平這個大夏神朝唯一的遺脈。畢竟,在他們心中,大夏神朝纔是正統,姓夏的皇子,才應該是皇位繼承人,而申朝不過是篡國之賊申不易建立的。

夏正平想通這些的時候,他才決定要轉道前往西羌的,拜訪一下西羌的部族族長,當然也是爲了拜訪一下馬孟起。不過,西羌想要和周王聯盟,進攻巴州的情況,或者說是猜測,也就歸於沒有了。

進入西羌的地界後,雖然一望無邊,但是依舊能夠看見點綴在草原之中的帳篷的,那是西羌民族的居住地。他們就是這麼粗獷,露天居住,是爲了更好的訓練戰馬。

尋到一處帳篷,夏正平見着了男主人,問道:“敢問,貴族的族長在哪裡?”

他問的很直白,也很直接,並沒有什麼拐彎抹角的,事實上他明白,因爲遊牧的習俗,西羌一族的族長,並不是在固定的地點呆着的。可能,今日上午在草原之上的帳篷裡,也可能到了下午,他便是抵達了天斷山脈的丘陵地帶。但是,每到一處地點,族長都會通報自己的子,民,其目的自然是爲了民衆能夠方便接觸到族長。

男主人很好客,他見着夏正平的衣着與本地人有所不同,自然明白,來者尋找西羌一族族長絕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便是爽朗回答道:“這位小哥,您看好方向了!從這裡往前走,二十里的地方,便是西羌城了,族長最近一個月都會在西羌城駐紮,其子馬孟起也會在那裡!”

“多謝主人了!”夏正平聞言,便是點了點頭,吩咐關長雲,駕馬車往前走去,“若是我的事情成了,自然也有足下的功勞啊。”

“這可不敢當,閣下請便!”男主人拱了拱手,便是忙活着自己的事情了,對於他來說,餵養一批戰馬的事情,可比彼此稱謝重要的多。

“天黑之前,爭取趕到西羌城,否則的話,我們就得在這狼羣出沒的大草原裡過夜了。”夏正平坐上馬車,便是對關長雲吩咐道,“狼羣勢大,我們是招惹不起的。”

夏正平說的這一點是事實,也是一個常識。西羌之地的戰馬,之所以強大,其中的原因,就是因爲狼羣的存在。

因爲有了狼羣,所以戰馬飼養的時候,就會遵從自然規律——弱肉強食,優勝劣汰。以這種遵從自然規律的方法,便是能夠淘汰掉那些弱小的戰馬,從而優中選優,排除劣勢之馬。但實際上,這樣的一種飼養方法,還有更好的一種優點,那就是能夠訓練出戰馬的耐久力與短距離的速度。

如果一匹戰馬,不想被狼羣吃掉,那麼他的耐久力必須好,短距離的移動速度也必須好,否則的話就容易被狼羣追逐上,而喪失生命。

正因爲如此的飼養方法,選出來的戰馬,都可以說是寶馬級別的,乃至於千中選一的情況,都是存在的。

“我們要是擁有這麼一大塊的地盤,用以訓練戰馬的話,那麼就意味着我大漢,將會有一羣悍不畏死,所向披靡的騎兵了。”夏正平明白,戰爭之中,騎兵是最爲關鍵,誰的騎兵強大,誰就有能力,在戰爭時候,做出快速的響應,“可惜,這裡不是我的,他是西羌之人的。”

“主公放心,多年之後,西羌之地,必然是您的。”關長雲一邊駕着馬車,一邊寬慰着夏正平,“您不是常說雍涼之地,乃是騎兵的誕生之地嗎?那裡的民衆悍不畏死,配上這種寶馬,豈不是美哉?”

他自然明白夏正平爲什麼會說出那番話,因爲他也是明白西羌之地騎兵的強大。

夏正平點了點頭,他確實有這種想法,在經歷過一段時間後,自己能夠有能力吞併西羌之地,爲自己積攢力量。

事實上,在雛鳳何士元爲夏正平規劃的三步之中,就有提到這麼一條,吞併西羌。

第一步,取巴州爲家,夏正平已經實現了這樣的一件事情。經過五年的經歷,他成了巴州的主人,巴子平自殺身亡,成爲了亡魂。

第二步,積攢力量,東取蜀州,西取雍涼。這一條,夏正平正在朝着目標前進着。不過,現在他面對着周王的危機,必須想辦法穩住雍王纔對。而至於蜀王,這個人膽子小,即便是敢於進攻巴州的話,也是在夏正平徹底失敗的時候。更何況,蜀州和巴州之間隔着一座天斷山脈,沒有特殊的戰術的話,是很難越過天斷山脈,攻佔巴州的一座城池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夏正平的心中,其實他明白的很,穩住雍王只是一時之計,攻伐雍涼兩州纔是一件大事情。雍涼之地比較特殊,居高臨下,蜀州之地也同樣特殊,大平原的地帶,經濟也是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此一來,作用四州之地的夏正平,便能夠進行第三步計劃了。

第三步,多路出擊,準備一同河山。這一步的實現時間,自然是得等到第二部結束才行,積攢力量需要的時間極長,夏正平相信沒有個二三十年的時間,是難以積聚起對抗整個天下諸侯的力量的,尤其是襄王。

新立的申朝已經不算什麼了,但是他的土地面積卻是最大的,自然不容小覷。而最需要關注的,自然是之前提到的周王。坐擁荊襄九郡,有着數百萬的軍隊,甚至是可以橫掃一切東西。儘管之前和夏正平交過手,但夏正平可從來不認爲,憑藉自己的力量能夠打敗周王,那都是做夢。

數百萬人的軍隊,每個人吐口口水,都能把夏正平淹死。當然,周王若是不動手在先,夏正平也絕不會主動招惹周王,實在是打不過。

“主公,您看,遠方有一座城池,是不是西羌之城?”不知道過去了多少時間,駕車的關雲長,發出了詢問之聲,打斷了夏正平的思緒,“日頭也快到點了,我們要不要進城?”

夏正平聞言,便是走出了馬車,舉目眺望,茫茫大草原之上,便是出現了一座城池的輪廓,說不上大,也說不上小,總之一句話,很平庸的一座城池。

看了許久之後,夏正平方纔說道:“確實是西羌城,速度快點,我們大概能夠趕上時間。”

那一座城池,的確是西羌城,夏正平倒不是來過這裡,而是憑藉記憶中的某些東西,推測出來了的。

西羌城還有一個名字,日落之城。

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章 勸進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章 又三年第七章 狠角色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五章 交易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一章 大旱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章 漢王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
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二十四章 倭寇突襲第十八章 曾經的大夏第二章 又三年第十章 勸進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違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二十一章 鴻門宴(上)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五十章 取三江漢王用計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親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十一章 詐降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十三章 假虞滅虢第四十六章 年關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三十二章 犧牲第二章 又三年第七章 狠角色第九章 鎮南將軍第二十四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二十四章 真相第八章 奪權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二十一章 代受刑責第十二章 血濺三步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三十六章 田曹曹正第四十八章 夏正平鬥將首勝第四十一章 戰隆江漢王鏖兵第三十一章 回馬槍第七章 安撫民衆第十一章 裸衣相鬥(上)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五章 交易第三章 三堂會審第五十三章 荊州醉龍三連輸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二十三章 賈公舞劍,意在皇子第五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三十三章 衛燼第三十七章 賄賂令狐傷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第四十章 許千言第一章 大旱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三章 對酒當歌第三十章 詐第二十一章 三年第三十四章 議取蜀州(下)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十二章 裸衣相鬥(下)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三章 後下手遭殃第三十二章 戰國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四十三章 漢王義釋黃瀚生第三十五章 春祭第四十三章 從君而戰第十五章 三個月第四十二章 燒連營陸慷建功第四十八章 弄巧成拙(爲諸位書友的支持而加更的三千字大章)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章 花魁柳如煙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五十章 莫須有第十三章 楚王歸降第十五章 十五年第十四章 王師北上第四十四章 雛鳳計取交州地第二十七章 雛鳳之謀第十三章 宮刑第三十六章 奔油江王朝身死(四千字大章爆發,求支持!)第四十六章 收北川蜀王自焚第三十九章 黃瀚生據守隆江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二十一章 吳越之地第一章 昭明太子第三十三章 初見成效第五十一章 殺薛離第二十六章 殿下求策第二十五章 烽火臺上狼煙起第四十三章 承諾第二十章 漢王第四十五章 並南蠻暹羅來使第三十五章 舌戰諸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