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

此刻站在城樓上的周思昭回想起往事,仍然唏噓不已。

“當時咱們投降,那是到了沒辦法的地步,一個個都穿的跟要飯花子似的,還提什麼打仗?”

正在這時,站在周思昭身邊的東江舊將閔煉忽然說出這句話,周思昭也是無聲的笑了笑,嘆口氣道:

“是啊老閔,整整二十年了。毛大帥,你在那頭兒過的可還好嗎?”

說着,周思昭將手猛然拍在城磚上,恨恨道:

“朝廷良心發現,有意復我東江鎮,如今多爾袞率主力入關,機不可失!就算是死,末將也要爲東江鎮的弟兄們搏一個忠烈祠的名份!”

閔煉聽到這話,同樣是神色凝重,點頭道:

“說的不錯,就算戰死,也能入祠,東江鎮的弟兄們理應得到這份榮勳!”

既然要起事,周思昭肯定不能自己單打獨鬥,他便是聯繫了在復州的漢軍統領李成仁,此人是李永芳長子李延庚的兒子。

那李延庚雖然是大漢奸李永芳的長子,但卻是爲了大明而死,李成仁早有微詞,亦有心爲父報仇,當即與周思昭一拍即合。

周思昭金州起事的同時,李成仁便在復州一帶積極響應,兩人共同號召東江舊部和遼東一帶的有識之士歸明。

回到城內,周思昭看着一箇中年男子,坐下來說道:

“李百戶,你說你是東廠在遼東的辰顆坐記,空口無憑,你這叫本將如何相信於你?”

“是啊!”閔煉嚷嚷道,“據我所知,東廠在外是有字醜寅卯十二顆坐記,辰顆的位子可不小了,該有腰牌什麼的證明身份吧?”

聞言,那中年男子呵呵一笑,從懷裡寶貝似的取出一塊略微古樸陳舊的令牌,說道:

“周將軍,劉某爲免建奴發現此令,素來是貼身攜帶,從不離身,可能證明身份?”

看見這個,周思昭和閔煉對視一眼,都是不約而同的點點頭,實則相信了六分,如果這個劉百戶是韃子派來的人,那他根本不會有東廠正兒八經的辰科坐記令牌。

兩人爲保險起見,還是故作有無的問了劉百戶許多關於東廠的事情,見對方對答如流,並且根本沒有什麼猶豫和躲閃遲疑之色,這才相信了八分。

“朝廷可有什麼話傳下來?”

周思昭這次復叛,實際上是被逼無奈,也相當於和建奴徹底撕破臉皮,所以他必須要替部下將士和他們的家人尋找一個容身之所。

如今只有這個劉百戶來尋他,所以周思昭就算並沒有完全信任對方,也只能司馬當活馬醫了。

李百戶知道周思昭等人的擔憂,並沒有強求,這次來的本意只是想爲朝廷盡一份力,也不免自己家累世爲大明臣民。

他家本是東廠安排在遼東的世代坐記,常年在一個區域爲生,每個人都有正當夥計,說這家人是東廠番子,壓根都不會有人信。

東廠之中像李百戶他們家這樣的各地坐記還有很多,多是分散在各地,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就連如今的朝鮮土地上,都有東廠失聯許久的世代胥吏。

爲了讓各地聽記、坐記的偵緝順利,東廠甚至利用職權僞造了大量官府文書,給這些人安排了官面上的身份,因而就算有人去查,只要不是東廠主動交出文冊,也根本不會發現什麼蛛絲馬跡。

有件事崇禎曾在東廠的檔案中查到過,從此便是對東廠的能量深以爲然。

天啓年間,正是所謂的閹黨最勢力最旺盛的時期,遼陽一帶有個士子喚做武長春的,閒來無事去逛逛青樓。

這青樓本是士子們飲酒作樂消遣的場所,武長春酒量欠佳,在裡邊喝多點兒就開始胡言亂語,說了些有關閹黨的壞話,沒成想當天夜裡就被東廠坐記一字不落的上報。

緊跟着第二天一大早,甚至還沒等武長春睡醒的時候,一大批東廠番子就衝進房間把他抓回去嚴刑拷打,這整個過程沒人知道,反正武長春最後是被定罪成建奴的奸細給直接弄死了。

整個事件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若不是崇禎皇帝去翻閱檔案也根本不會知道,但就是這些小事,便已經足以說明東廠的諜報勢力在當時已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遼東一帶的廠衛勢力曾達到‘路人過街而不敢妄語’的地步,在東林黨可勁兒黑的九千歲魏忠賢的大力排兵佈陣之下,東廠的情報機構在天啓年間實則已經形成了一張常人難以想象的大網。

只要皇帝想知道某人的消息,不出三天就會有勤勞的番子將此人近期的一舉一動甚至是所說過的每一個字如實上呈到皇帝手邊。

對於天下間的文人士子來說,無處不在的廠衛就是他們的公敵。

因爲如果廠衛繼續這樣下去,士子們幾乎是前腳做出一個決定,後腳皇帝就知道了,控制朝政一說也壓根就不存在。

如今東廠由於崇禎皇帝昔年的年輕氣盛而被裁撤,上面最得力的皇帝狗腿子反而被自家主子一網打盡,東林黨成了最大的贏家。

崇禎穿越過來的時候,朝中一羣東林大佬把持朝政,地方上江南復社與豪商聯手,一個把控輿論,一個代天子掌管天下土地,自己這皇帝就是被綁住雙手的瞎子。

在廠衛銷聲匿跡這十幾年中,幾乎每一天都是天下士子的新春佳節。

無數曾安排在遼東的得力胥吏由於皇帝降旨裁撤東廠而失去鐵飯碗,至今失聯了十幾年之久。

王承恩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翻閱保存下來的東廠文冊,把各地散落的東廠情報人員儘可能的再召集起來。

歷史上韃清入主中原,再加上崇禎裁撤廠衛,這些坐記也是逐漸的銷聲匿跡,真正將多年在遼東探聽到的虛實嚥進肚中,誰也不會再提舊事。

然而如今的情況不同,最近劉百戶等人忽然接到京師的消息,說是崇禎皇帝幾月之前不僅復設東廠,就連其餘的西廠和內廠也都全給建了起來。

同樣的,錦衣衛也是經過一次重大改革,崇禎皇帝接連誅殺了幾個東林黨中素有威望的大臣九族、十族,將原本和東林黨狼狽爲奸的錦衣衛都指揮使駱養性撤職誅族,換上了平民出身的李若鏈。

種種傳聞都足以說明如今的崇禎皇帝已經摒棄東林黨,開始走老朱家皇帝的老路,重新重用廠衛,這對蟄伏在遼東幾十年甚至許多代的胥吏們來說,實在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念及於此,李姓百戶正色說道:

“據我東廠飛信,陛下親口聖諭,所有撥亂反正、迴歸大明之人全都既往不咎,並且陛下有旨重建東江鎮,以黃龍黃大帥的外甥黃蜚爲首任總兵。陛下欽點周將軍爲東江鎮守副總兵,恭喜恭喜了!”

“陛下已經下旨爲毛大帥平反!並且歸明之後,諸位的家眷都能在京師得到妥善安置,累年積欠的軍餉和衣甲將會一齊補發到大家手中,其餘一切待遇與其它官軍別無二致,請將軍放心!”

周思昭聞言大喜,連忙說道:

“李百戶說的可是真的,陛下真是如此說的?不是在哄本將開心?”

崇禎皇帝在這些東廠胥吏眼中早成了堪比洪武、永樂的英明君主,又豈容周思昭等人起疑,劉百戶當即怒道:

“某家世居遼東,豈能哄騙於你?”

“再者說了,我東廠飛信向來是督公親自執筆,不傳他人亦從不外泄,若不是如今時局艱難,某又何必說給你看?”

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
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零八章:議立新君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十五章:整篩第五百零二章:歸化會盟(上)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一百零四章:‘亦好亦壞’的大捷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七百章:他真就只是個弟弟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三十九章:大赦天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一百四十六章:鬧劇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