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

關於鄭冠的處理方法,崇禎皇帝實則也是有些爲難。

就從種種跡象來看,這個鄭冠的確是目前戚家軍尚存唯一的獨苗,他或許知道一些就連戚元功、戚元輔、戚元弼這三個戚家小輩都不知道的事情。

這麼殺了?太可惜了。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鄭冠又是在戰時畏死潛逃,無論理由說的多麼充分,逃兵就是逃兵,這個鮮紅的字眼是一輩子都洗刷不掉的。

若是用這樣一個人外出帶兵,難保他不會再次“待價而沽”,看情況再決定是不是增援,若是和高起潛那廝一樣陽奉陰違,關鍵時刻靠不住,就算能力再強,要來也是徒累自身罷了。

鄭冠在來這裡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是見皇帝,還以爲是朝廷因爲自己渾河之戰做逃兵而敘罪行刑,那是帶着必死的心思出來的。

可他越走越覺得不對勁,自己從陰冷潮溼的牢房中被兩名禁軍兵士和一個太監帶出來,卻是在向寬敞大道行進,直到一隻腳踏進紫禁城的時候,鄭冠終於明白,皇帝不是要殺自己,而是要見自己。

此刻,他顧不得看四周宮殿佈置和裝飾,趕緊趴在地上高聲喊道:“罪徒鄭冠,見過吾皇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並沒有說出一個字,站在左側下首的城防軍都督董琦卻是鄭冠橫眉怒目,斥道:“鄭冠,你可知犯了何罪!?”

“罪徒..罪徒是逃兵,對不起戚帥,對不起皇上。”董琦的憤怒是有道理的,鄭冠心中也明白,當下是半分忤逆的心思都沒有,低着頭直接認錯,繼之又道:

“可是罪徒已知悔過,此次參加武舉,不爲博取功名,只爲皇上能再給罪徒一個機會,將功折罪,替戚帥和兄弟們報仇雪恨!”

說這話的時候,鄭冠雙目逐漸赤紅,被鐵鏈緊緊綁縛住的雙手都在微微抖動,由於激動,渾身戰慄不止,顯得十分誇張。

崇禎皇帝放下手中文書,問道:“殿試你榜上無名,可有怨念?”

第一次聽到皇帝朝自己說話,鄭冠已然感動異常,連磕幾個響頭,懇切道:“皇上,臣無怨念!只求皇上能給臣改過自新的機會!”

“無怨念,哼,說的好聽。”崇禎皇帝呵呵冷笑一聲,自語道:“一個大男人,跑來參加武舉,獲得馬槍科的冠軍,又在和徐彥琦爭拳腳科冠軍,豈能毫無雜念?”

“朕問你話,要如實稟來,否則這仇下輩子怕你也是報不得!”

“臣治罪,謝皇上不殺之恩!”鄭冠心下一驚,當下更是折服,做出洗耳聆聽狀。

“逃兵,順天武學院不收逃兵。”崇禎皇帝前半句話一下子讓鄭冠如墜冰窟,臉色都是大變,可後半句卻又轉回來悠悠說道:“不過嘛,這其它的法子,倒也不是沒有。”

不待鄭冠多問,崇禎皇帝忽然正色咳咳兩聲,看了王先通一眼,低頭不再多說,拿起摺子裝模作樣的看了起來。

王先通卻也機靈,當即上前幾步站在鄭冠眼前,渾聲道:

“鄭冠,國朝危亡之秋、用人之際,陛下念你武功尚可,改過之心亦然,出去以後便去西大營找牛副將,他那裡有職銜交給你,直接上任去吧。”

“切記,天子龍顏不是誰都能見,改過自新的機會也不是誰都會有,且行且珍惜,莫要讓董都督和我因替你求情而後悔!”

聽到這話,鄭冠心中大石落了地,竟是喜極而泣,連聲呼道:

“謝過董都督,謝過新建伯,謝皇上給罪徒改過自新的機會,罪徒定爲大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戰死爲止!!”

待鄭冠一步三回頭的走出去,崇禎皇帝默默放下手中空無一字的摺子,問道:“你們兩個觀鄭冠此人如何?”

“回陛下,臣就事論事,此子心性遠非常人可比,馬槍使的出神入化,就是與徐彥琦的大刀也是難分高下。”

董琦說着,崇禎皇帝也是不斷點頭,他卻是話鋒突變,搖頭道:“陛下方纔僅以試探,此子不假思量便墜入其中,可見辦事總有僥倖之心,怕難成將才。”

他說完,王先通表示贊同,又是提出一點疑問:

“臣倒是覺得,這鄭冠如今年放三十餘歲,若真按他所說,是渾河之戰的逃兵,難不成當年戚(金)都督帶過去的,都是些十幾歲的孩子不成?”

崇禎皇帝也沒考慮到這一層,當即點點頭,說道:“吩咐下去,讓王承恩仔細查查這個鄭冠真實的年紀和履歷,還有,當年渾河之戰戚家軍出兵的名單,也要給朕拿過來看看。”

“遵旨。”

......

城內防軍西大營,城防軍副將牛大壯上下打量着眼前這個乾瘦目光卻十分銳利的小子,忽然笑着指向一邊,問道:

“來坐!你今年是多大了?”

鄭冠來大帳的時候路過防軍大營,早先聽聞皇帝銳意重武,將京城原有京營和衛戍兵馬整編爲城防軍和禁軍的事,一直都是不以爲然,這天見到,纔是肅然起敬。

時下的防軍大營,處處都透着井然有序,兵士們穿着新式盔甲,手中提着嶄新打製的刀槍,加上由於足餉足糧發放,人人都是精氣神十足,給鄭冠一種與地方兵馬截然不同的感覺。

此刻,正是心亂如麻的鄭冠聽到這位副將問出這句話,當時有些發懵,但還是訕笑着起身抱拳道:

“回副將的話,小人是遼東金州人氏,曾在戚帥帳下任小隊長,今年二十有八,毫不遮掩的說,是在渾河一戰的逃兵。”

聽到這話,牛大壯又是吃了一驚,再次打量一番,示意他不必拘禮,憨笑着說道:

“怪不得,名軍之後,我就說嘛,和俺這土地頭被提拔上來的土豹子就是不同!”說着,牛大壯起身從後面的架子上取來一副盔甲大印拿到他眼前,鄭重其事的說道:

“俺不管你是不是戚家軍後人,也不管你是不是逃兵,既然皇上說了讓你幹這個差事,那俺也就沒什麼好說!都是替天子賣命,天子說你做得,俺暫且就認爲你做得!”

“不過你要記住,若是辜負了天子信任,莫說俺饒不了你,只怕天下萬千官軍弟兄,都要把你生吞活剝!”

看牛大壯憨實的臉面上浮現出這麼一種肅然的神態,鄭冠立時正色起身接過來,右手撫了撫盔甲和大印,微眯着眼睛問道:

“敢問牛副將,這是個什麼差事?”

牛大壯指了指盔甲中的文書信件,呵呵笑了一聲,坐下來攤手道:“俺不知道,都在這裡了,取了就快去上任吧,路上看。不過俺可得先給你提個醒,這差事可不好做!”

聞言,鄭冠點點頭,看了一眼紫禁城冬暖閣的方向,心中更是肅然起敬,轉頭抱拳笑着道:

“既然如此,在下便告辭了,牛副將,若我鄭冠還有歸時,必定請你痛飲!”

“若到時俺的命還在,定一醉方休,上路吧兄弟!”牛大壯覺得與鄭冠脾氣對路,當下也是起身抱拳爲他送行。

鄭冠點點頭,換上盔甲,手持大印,頭也不回的走了,在他公文封頭輕飄飄寫着幾個小字——“欽命,山西平陽府西路參將”。

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章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
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一百零六章:力排衆議第二章沒了第四百四十六章:王承恩的心思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二百四十四章:宮闈之變,明暗之奏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一百五十八章:昏君本紀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四百三十五章:亂世太子朱慈烺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七十六章:保護火槍營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五百八十九章:帝國強權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二百七十三章:貌合神離的八旗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四百九十二章:這可太亂了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三十三章:心機玩不過,那就下狠手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十七章:萬事皆有皇帝帶頭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八十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