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

隨着號角的響起,多爾袞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發生了。

明軍的張世澤、吳啓華,蒙古的布爾民、烏爾邁還有朝鮮的林慶業等各率兵馬,狠狠撞入了八旗的人羣之中。

在陣型的崩壞之後,綠營兵們稍微抵抗一下,便是紛紛丟盔棄甲選擇投降,這些爲數衆多的蒙漢綠營,便是張世澤也不敢輕易做主。

看着跑回來詢問的張世澤,崇禎皇帝有些不解,“朕不是說過了嗎,一個不留,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

張世澤其實也是有些不敢確定,畢竟這些投降的人太多了,從前還沒有發生過這種事。

看見崇禎皇帝臉色陰沉,他也不好再說,在馬上抱拳喊道:“臣明白了,這就將陛下的意思傳到軍中!”

這個意思被準確無誤地傳達下去之後,從上至下,再不會有人有任何遲疑。

看着眼前成批跪在地上的蒙漢綠營,張世澤深吸口氣,道:“全都殺了,一個不留。”

大部分綠營兵都來不及調頭逃命,便已經被四周絞殺上來的明軍各部砍瓜切菜一般的殺死。

隨之而來的全面潰散,不可避免。

多爾袞身邊深陷肉搏的正白旗殘餘也很快遭到明軍的重點照顧圍攻,不少人都是雙拳難敵四手,無力的倒在血泊之中。

目睹這一切的多爾袞本想率領最後的勇士殊死拼殺,但此時此刻他已經知道了,糟糕的局面已經無法挽回。

關外大清的崛起之路,在寧遠城外的屍山血海中,被硬生生的打斷。

眼看八旗大軍被三股敵人在城關和原野之上屠殺,多爾袞儘管心中憤懣,卻也根本無力去管。

因爲此時的他自己都已經成爲甕中之鱉,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又哪裡顧得上其餘各旗的王公貴族。

不久之後,寧遠城外喊殺陣陣的戰場逐漸平息下來。

明軍真正貫徹了崇禎皇帝的旨意,當然也有他們自己的瘋狂報復,眼前已經沒有一個能活着站起來的建奴。

多爾袞帶來的大軍消失殆盡,代表着他的心中不甘願放棄的入關美夢徹底破滅。

他茫然地看着眼前這一切,聞着分外血腥的氣味,紅着眼睛嘶吼道:

“爲什麼,你爲什麼要這麼做?”

“這些可都是八旗極好的勇士,他們既然已經投降,你還爲什麼要如此絕情?”

“你簡直不是人!”

崇禎皇帝的臉色很奇怪,他看着多爾袞,呵呵笑了一聲,自語似的道:

“朕絕情,可你們女真人對待我們漢人又可曾有過一次的憐憫?”

“就如你們蠻夷常說的那樣,如今這個天下,是以強者爲尊,如今是朕強,那朕這麼做又有甚麼不對?”

“多爾袞,你們韃虜在關外關內到底屠殺了多少大明的軍民百姓,朕不和你去算,但你心裡得有點數!”

“你們滿洲能有今日的禍患,是一朝一夕之事嗎?到底是朕絕情,還是你們自己咎由自取?”

說着,崇禎皇帝緩緩拔出龍紋寶劍,架到多爾袞肩上,深呼口氣,凝神說道:

“朕雖然御駕親征多次,但你卻是第一個死在朕手上的人,你該爲此感到榮幸。”

“希望這一劍,能讓你在黃泉路上想明白這一切的因由,今日這一切,實非是朕無情,的確是你們該死。”

言罷,崇禎皇帝閉上眼睛,將手中寶劍猛地向前揮砍。

“噗嗤”一聲之後,崇禎皇帝睜開眼睛,只能見到多爾袞那顆仍充滿不可置信神色的頭顱滾落到地上。

......

前往盛京的一路上,崇禎皇帝的表情一直都飄忽不定。

寶劍從別人脖頸上如若無物一般地劃過,這感覺自然是無以復加。

可能是御駕親征看死人看得多了,預料中的害怕並之情並沒有出現,崇禎反倒覺得很爽。

第一次砍人,砍的還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多爾袞,崇禎皇帝心裡怎麼可能不爽?可這份爽快能讓旁人輕易看出來嗎?

要是讓他們一下子猜出朕在想什麼,這皇帝當的多沒勁,得保留神秘感才行。

正走着,英國公張世澤湊過來,輕聲的道:“皇上,臣有句話,不知......”

“說吧,朕看你憋着半天了。”崇禎皇帝看了他一眼,波瀾不驚地道。

張世澤不知道皇帝心中在想什麼,只是感覺這位爺心情可能不是很好,爲了不觸黴頭,只能小心翼翼地道:

“前幾日不受降殺俘的事兒,弟兄們固然報了仇,但臣回營以後思來想去,覺得傳出去以後會對陛下不利。”

“如今朝內外碎嘴子還是不少,天下也沒有不透風的牆。陛下還是要早做打算,要不要臣給王公公和方公公傳兩份公文。”

“不用了,但也虧得你有這份心。”崇禎皇帝壓根沒把這事兒當個事兒。

“你可以告訴王承恩和方正化,將這事兒好好宣揚一番,鬧得人盡皆知最好,朕回去以後還要在京城立個碑,專門幾年這件事兒。”

張世澤臉色數變,顯然是不明白皇帝陛下用意爲何。

“陛下,這對您的聖名恐怕...”

“朕把大明帶成如今這樣,靠的是聖名嗎?”崇禎皇帝不以爲然地搖搖頭,又道:

“朕告訴你,起碼那些建奴讓朕明白了一件事兒,人這一生不能總靠着臉面活着。”

“首先你得拳頭硬,說的話才能作數,說的話做數了,別人纔會把你當回事兒。”

“建奴這事兒沒得商量,朕就是要滅他們的族,既然掩蓋不住,那倒不如鬧得天下人盡皆知,”

“朕就是要把這事大大的宣揚出去,甚至要讓使者出訪世界各國,廣而告之,也好告訴世人,觸怒了朕是個什麼後果!”

張世澤瞪大了眼睛,面上看着平靜,但內心卻是翻騰涌動,攤上這麼一位皇帝,真不知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事已至此,他不好再說,便抱拳應道:“陛下放心,臣都明白。”

“你明白就好,眼前這是到了哪兒?”崇禎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問道。

“回陛下,應當是快到錦州了。”

“錦州就不必去了,去了也不會有幾個活人,直接去盛京!”

“臣遵旨。”

到了晚上,明軍營地也因爲殲滅清軍主力而變得有些放鬆起來。

很多人心裡都明白,寧遠一戰打勝了,建奴也就再沒了任何翻身立足的資本。

在這遼東雖然他們殘餘還有不少,但終歸都是蝦兵蟹將,遲早要被大明天兵平定。

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
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四百七十六章:雄關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一百二十三章:挾天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零三章:奪權之辯第六百三十章:戰爭的後果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