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聯名上奏,駙馬始危

鹽丁這邊因爲對方跑了一個人而憂心忡忡,商量幾句,覺得還是自家膠州地界待着更有安全感,將其餘錦衣衛屍首草草掩埋以後,便是決定馬不停蹄的趕回巡檢司報信。

平日裡巡檢司的人雖說在地方上蠻橫一些,可見到官府和兵營的人往往還是要給些面子,畢竟他們不是正兒八經的朝廷官差,鹽丁這個名頭拿出去也不好看。

這次他們還是頭一次和錦衣衛這種層面接觸,而誰能想到,頭一次接觸竟就和錦衣衛拼了個兩敗俱傷,錦衣衛只逃了一個,大隊鹽丁也是損失過半。

實際上,這次送貨本本是巡檢張嚴爲求自保特意多送一些,打算幹最後一票,死活都要讓王公壁手下,算是死馬當活馬醫的做法。

山東巡撫王公壁也是身居高位多年之人,雖說平日裡和膠州巡檢司關係匪淺,可如今這多事之秋自是不敢再大張旗鼓的收,正和李孟商量着讓他走小路再送一趟,沒成想天公作美,李孟正要出門卻剛好撞見錦衣衛上門拿人。

誰也沒想到錦衣衛居然來的這麼快,李孟砍殺一通,拍拍屁股走了,留下坐立不安的王公壁也不知如何是好。

錦衣衛這邊直接拿人,本來是需要皇帝批准的駕貼,可去年開始這個規矩就被當今的皇帝一紙詔令非常任性的給廢了。

如今的錦衣衛,外出拿人不僅不需要駕貼,而且只要掌握了證據,就連三大廠的番子都能抓。

王公壁這個人不僅欺軟怕硬,而且有些優柔寡斷,正在琢磨這羣錦衣衛敢直接來拿人,那定然是搜刮到了自己的罪證,至於罪證爲何,他自己心中自然清楚。

本來按着他的本意,私鹽這東西雖說暴利,可卻和自己的身家性命掛鉤,去年崇禎皇帝在朝堂上殺人那個陣勢,委實讓王公壁小心臟噗通噗通跳個不停,正是打算最後幹一票就此收手。

除了憂心忡忡以外,王公壁還有些慶幸。

若不是這些來拿自己進京下詔獄的錦衣衛碰見李孟率領的鹽丁,自己此刻怕是已經在押送進京的途中了,又哪裡會坐在書房中優哉遊哉的品着上好的龍井。

錦衣衛拿到了罪證,可王公壁卻也不傻,他自有自己明哲保身的方法。

官場如戰場,形勢往往都是瞬息萬變,今日錦衣衛可以拿人,沒準明日皇帝就親自下旨免了自己的死罪,這些都說不好,全在一念之間,自忖官場沉浮多年的王公壁自忖深諳此道。

王公壁手裡捏着的王牌,實際上和巡檢張嚴是一張,他們能活下去主要的法寶就是鞏永固這個人。

鞏永固是前朝駙馬,論輩分比張煌言都要高,而且永安公主早逝,崇禎皇帝在去年將駙馬不得任失職的祖訓廢除以後,第一個掌握實權的駙馬就是鞏永固。

現如今,鞏永固手裡甚至還握着京師外城的城防軍部分兵權,可謂深得恩寵。

王公壁性子軟弱,第一個想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如今錦衣衛都已經直接來拿人,顯然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錦衣衛這是盯上自己了。

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手裡握着這麼一個驚天大料不試一試,就算被下了詔獄問罪,王公壁也還是會不甘心。

當天晚上,王公壁終於下定決心。

趁着還是山東巡撫,事情還沒有傳開的時候,王公壁打算將多年以來的關係網全都用上,開始到處聯絡舊時好友和門生故吏。

沒幾日功夫,他便能鼓動一幫文官聯名彈劾駙馬鞏永固利用私權其它地方官員,脅迫自己等諸多人幫助其在私鹽上牟取暴利,反正宗旨只有一個,罪名都往鞏永固身上集中就對了。

這個時候,硬拉鞏永固下水,對王公壁等即將遭受牽連的一批官員來說,便是最好的自保手段。

畢竟鞏永固是前朝駙馬,大明皇親,就算皇帝要下手,只怕也是要顧忌許多,只有鋌而走險,方有一線生機。

以前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這個先例,崇禎皇帝因人言可畏而聽信羣臣之言的事件常有,王公壁這次殊死一搏,算是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錦衣衛這邊,存活的校尉心中仍是憤憤不平。

上門拿人遭受抵抗的事情屢見不鮮,就算暴力拒捕也是常有,現在這年頭,錦衣衛外地拿人有所傷亡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可像今日這樣大張旗鼓和錦衣衛火拼的,卻真真切切是頭一遭。

存活下來的校尉連夜奔出濟南,料定山東府衙和濟南府衙同氣連枝,定在路邊有所埋伏,就連千戶所都沒敢回,出城在農戶家休息一日,脫下衣裳,留下幾兩碎銀,只帶着腰牌向北奔入京畿,打算當面到北鎮撫司衙門去找李若鏈。

這校尉奔襲途中滿心都是怨恨,攥緊拳頭的想,田百戶和一干弟兄絕對不能白死,自己滿身的傷痕也定要討回來,聽聞李掌使是個好指揮使,陛下也是聖明無比,此次進京定要替亡者將這口氣討要回來。

......

崇禎十八年乙酉,十月底的某一日,崇禎皇帝剛剛從冬暖閣走出來,便是見到穿着后妃服飾的託婭走過來,邊走嘴裡還邊嘟囔着什麼。

穿慣了那種英姿颯爽的草原服侍,再穿上這些看似雍容華貴,實則臃腫不堪的后妃服侍,讓託婭連走動的興趣都沒了,這幾日倒是消停的很。

崇禎皇帝看着託婭臉上的委屈之色,當下也是忍着沒說出什麼來。

內廠設立之後,雖然在外也有偵緝行動,但主要的還是留意在皇宮大內,所以崇禎皇帝自然知道前些時日託婭因禮數不敬而被皇后周氏責罰的事。

大明的後宮,那就要有個樣子,既然託婭已經是大明朝的皇妃,自然不能再想往日草原上那樣無拘無束,關於這點,崇禎皇帝實際上是在保護她。

後宮看似平靜,然則也是暗流涌動,雖不如後世辮子戲那般誇張,可宮闈之前爲爭寵等事,妃嬪之間言語相激總是常有的事。

託婭若不能迅速進入大明皇妃的角色狀態,只怕今後會更加不利,畢竟自己不能時時刻刻盯着她。

這個時候,是崇禎皇帝答應周皇后在御花園賞花的時間,崇禎皇帝看了看天色剛好,便是向一旁恭敬侍立的李春問道:

“皇后到了御花園嗎?”

“回陛下,皇后早些時候便已經到了。”李春說道。

崇禎皇帝點了點頭,示意帶路,開始慢悠悠的在石道之間穿梭。

看着周圍奇石羅布,佳木蔥蘢的場景,崇禎皇帝心下也有些感慨,自己穿越過來之後經過這裡都是匆匆來去,有一次甚至是爲了逃命,還真沒仔細的觀賞一下自己家的後花園。

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
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五十章:驚變大同(下)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三百三十九章:謀立新君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第三百九十八章:遼國公之請,大明天可汗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一百八十三章:動手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二百四十章:月夜營嘯,平度之敗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八十八章:請賊入甕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一百二十八章:平反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一百二十二章:爭議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