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

崇禎二十一年春,崇禎皇帝下達了全面剿除李自成的聖旨。

同年,五省明軍開始西進,數月之後,京軍也開始分批向南進軍,正月底,京軍還在順德府的時候,傳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明順之間爆發了潼關南原會戰。

據說此一戰,在堵胤錫和練國事的運籌指揮下,明軍先後投入包括宣鎮軍、大同軍、山東軍在內的近二十萬兵力,大順方面也先後由李過、劉汝魁等人率部前來馳援,亦號稱五十萬之衆。

世人傳言,明庭做出如此之大的手筆,想來是要一舉剿滅李自成,而後者卻也毫不示弱的派出大軍分頭迎擊,成敗究竟如何,尚未可知。

如此規模浩大的戰事,雖在明順交鋒以來不是首次,卻是自一六四四年由明廷發起反攻的第一戰。

天下人都是屏住呼吸,靜待這一場大戰的結果。

南原會戰爆發的半個月之後,張世澤、王先通、馬進忠等人率領的各地京軍業已自順德府南下,連續爆發了彰德之戰與開封之戰。

飽經戰火摧殘的陝西、河南等處百姓,再一次嚐到了連綿戰亂的苦果,可這還僅僅只是幾處,明軍開始全面反攻的時候,湖廣一帶,左良玉卻是潰敗不堪。

......

崇禎十七年三月,歷史上的崇禎皇帝下詔,封左良玉爲寧南伯,他的兒子左夢庚也領平賊將軍大印,並許諾大功告成以後讓他們父子世代把守武昌。

當時的左良玉十分受用,痛哭流涕向欽差表明死戰心跡,隨後便向下進軍攻擊當時還在湖廣境內聲威大振的張獻忠。

出人意料的是,連戰連捷的張獻忠遇到左良玉就像見到了天生的剋星,屢戰屢敗的左大帥卻接連立功。

被闖營打得潰不成軍的左營遇到大西軍反倒個個生龍活虎,直接將張獻忠攆出湖廣,逼入四川,就這一點來說,左良玉當屬首功。

不過當時的形勢對大明來說很不好,左良玉擊退張獻忠以後立即向朝廷報捷,正喜滋滋的等着封賞,卻傳來一個噩耗,李自成揮兵百萬北上去了。

左良玉深知自孫傳庭所部全軍覆沒之後朝廷並無良將勁旅,心中沉重,便決定在武昌自立,仍打出朝廷大旗,靜觀其變。

可是沒想到,李自成一路北上,到處都是即將改朝換代的易旗換幟之景,卻在一個小小的寧武關損兵折將,被擋了大半年。

在這之前毫無名聲可言的寧武關總兵周遇吉死守寧武,由此聲威大振,崇禎皇帝讚譽其“驍勇絕邊”,欽賜其部寧武軍的軍號。

這種變故令左良玉完全沒有料到,爲了再次向朝廷表明心跡,他只好揮兵南下去尋張獻忠,想要故技重施,立功獲贖。

可他卻沒想到,經過這大半年,被自己逼入四川的張獻忠反倒如魚入江河一般,一發不可收拾。

他遇到的張獻忠,已是稱帝建國之後,號稱擁兵五十萬,麾下戰將無數的大西開國皇帝,再不是從前那個被他打成抱頭鼠竄的八大王。

初戰,一個大西軍的無名小輩李定國將左良玉打的滿地找牙,左營的三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即便左良玉極力收攏,最後也纔不到二十萬。

這點數量,令左良玉驚心膽顫。

當時的他,南邊是大西,西面是大順,北面也是被大順佔據的河南,向右卻是黃得功、周經武等人鎮守的南直隸一帶。

這四個方向的三個派系無論哪一方對他都是拒不接受,李自成和張獻忠與他更是不共戴天,左良玉深知,無論如何,自己最後的希望只能寄託到朝廷身上。

左良玉在武昌過了一段無人攪擾的日子,可好景不長,很快就遭到了五雷轟頂一般的滅頂之災。

崇禎二十年下半年,張獻忠爲了整合四川,決心與明廷任命的四川總督秦良玉徹底決戰,爲防左良玉南下攪擾,所以他派張可望率領一支偏師北上與高一功所部的大順軍合作。

高一功和張可望的目的只有一個,瓜分湖廣,徹底消滅左良玉這個湖廣境內唯一可以稱得上敵人的朝廷總兵。

左營上下當時是人心惶惶,朝廷對他們不再信任已經很明顯,即便神武軍駐地很近,但南京都督周經武依舊對他們的求援置之不理,這就很說明問題。

既然無路可退,左良玉就只能背水一戰,以此來讓崇禎皇帝見到自己繼續爲朝廷效命的真正決心。

崇禎二十一年正月,左良玉派自己的兒子率兵十萬屯兵漢陽,並讓他死守漢陽,就算是死了,也要等到自己救援。

左夢庚本是懼怕無比,但他卻也知道此時已毫無退路,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恨不能殺了自己,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對自己仍半信半疑的朝廷。

目前朝廷尚未明令左營乃亂軍,也沒有收回左良玉的爵位和左夢庚的平賊將軍大印,這就說明一切都有機會。

左夢庚與左良玉訣別之後,率兵屯駐漢陽,很快與前來圍攻的張可望與高一功接戰。

在後方,左良玉開始緊鑼密鼓的籌備。

他召集了原本與之示好過的當地士紳,歷數他們禍國殃民,欺壓百姓的罪證,舉兵將這些人的家產全部抄爲軍用。

隨後,他又忍痛下發多達數十萬兩的餉銀,下令開倉放糧,讓左營將士與百姓同甘共苦,爲他們修繕民房。

除此之外,左良玉將這些士紳、地主的地契全部撕毀,稱這些原本就是百姓的土地,自當收歸於民。

當然,在這期間也曾發生過許多不愉快的事。

左營素來毫無軍紀,全靠左良玉一人威望支撐,所過之處,素來都是雞犬不留,武昌百姓深受毒害,這次發生如此鮮明的變化,自然引得許多兵痞不滿。

這次左良玉不打算再繼續下去,他已經山窮水盡,所以就要嚴整軍紀,才能與大順和大西這兩個老仇家決一死戰。

左良玉親自出兵鎮壓了作亂的士卒,在校場之上當着武昌全城百姓的面,將作亂的十二名軍將全部斬首,幾百名鼓譟的軍士也讓他一併祭旗。

鮮血滾滾之下,百姓見到了左良玉的決心,不少人開始自發協助守城,左營面貌一新,軍威始振。

二月底,左良玉帶着十餘萬左營正打算南下援助漢陽,卻驚聞噩耗,其子左夢庚與部將張立死守漢陽,已經戰死城中,就連屍首都被張可望分屍掛於城頭。

左良玉失聲痛哭,左營上下更是空前的同仇敵愾。

勝利之後,張可望和高一功發生爭執,大順軍在後者的嚴加約束下駐足城外,保持了較好的軍紀,大西軍卻開進漢陽,大肆劫掠。

無數的災民紛紛逃亡武昌,聽聞左良玉前階段的所作所爲之後,決心助其守城。

三日之後,左良玉所部十餘萬與高一功、張可望聯軍在江夏城以南三十里遭遇,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
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二百六十一章:登萊兵亂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百二十八章:北征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二十七章:水落石出?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四百九十一章:說媒第一百二十四章:聖旨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二百七十七章:祭祖 誓師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九十九章:車盟封貢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