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

崇禎二十年八月初六,坐鎮臨汾城內的五省總督陳奇瑜,因操勞過度,積勞成疾,每日都時常吐血,不過他仍日日與衆人商議軍情到燈火通明。

聽聞絳州失陷的消息以後,終究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自初七日起陳奇瑜便開始一病不起。

初九日辰時,進門探望的練國事發現陳奇瑜正安靜的睡在榻上,本着不想打擾的心思便靜靜坐到一旁。

不過很快,練國事就發現前者的異常之處,心中出現一種可怕的想法,顫抖着用手探了探陳奇瑜的鼻息,隨之震驚的瞪大了眼睛。

陳奇瑜去世的牀榻上靜靜放着一份早就擬成的奏疏,練國事發現之後,當即命人星夜奔往京師呈送和報喪,並且囑咐各官軍嚴格按照陳奇瑜最後的命令佈防,堅守不出。

陳奇瑜去世的消息傳到軍中,三軍悲慟,哭聲震天,許多軍將如喪父母,兵士個個垂淚,臨汾、襄陵等各地官軍全部披麻戴孝,正禮爲這位督師送行。

鎮守襄陵的宣鎮總兵高傑,更是直接召開了一次軍將議事,鼓動各人一定要嚴防死守,多殺賊寇爲陳督報仇。

......

大約五日後,一匹快馬自手持前線塘報,自京師永定門狂奔而入,沿途把守兵士見了都是立即放行,不過這人有一點還是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許多人都在納悶,他難不成是最近死了雙親,怎麼一身白喪來京師,多不吉利。

當時從蒙古回到京師一日的崇禎皇帝,剛接到畢懋康、畢懋良二人關於魯密銃研製成功的報告,對於建虜和蒙古大體也都朝好方向發展,正在高興。

皇帝高興,身旁奏事陳情的臣子們個個心中也都是放鬆許多,見到這兵士一身的披麻戴孝,不少人心中立即意識到什麼。

他們你瞅瞅我,我看看你,都覺得是南邊剿賊之事又起波瀾。

想到這裡,站在一旁的戶部左侍郎王宏祚眼神動了動,小心思立馬活絡起來。

前段時日解州戰敗已經讓朝野震驚,對陳奇瑜是交章彈劾,全靠皇帝獨斷壓服,陳奇瑜這五省總督的位子才能穩如磐石,如今若再出差錯,只怕皇帝也難保。

還有那個馮銓,上幾次修建忠烈祠就撈了不少葷腥,這次藉着復建歸化城的由頭,不知在關外又撈了多少油水。

這等好事,怎麼就不叫自己攤上。

看着這前來傳信的兵士,崇禎皇帝面色上的笑容也是消失,接過塘報看了幾眼,豁地站了起來。

“陛下息怒!”

雖說這幫臣子不知道塘報中是什麼內容,不過卻也猜的八九不離十,既是自中原來的,看皇帝此時神情,定也不會是什麼好事,山呼息怒就完活兒了。

不多時,看罷的崇禎皇帝放下塘報,穩了穩已經變得七雜八亂的心緒,問道:“吏部尚書,堵胤錫與何騰蛟二人如今在哪?”

王紹微沒想到崇禎皇帝會忽然問起這兩個人,就是他也不會知道所有人的履歷,便轉頭與身後諸多吏部臣子商議幾句。

崇禎皇帝見他們拿出隨身小本在查閱,過一小會兒纔是轉頭說道:

“回陛下,堵胤錫在十七年時尚在長沙監軍,在任頗有政績,十八年時轉爲提督當地學政,然此人雖名爲學政,卻私自編練士卒,常有悖逆言論,恐有不臣之心。”

說到這裡,他見崇禎皇帝面色沒有變化,便繼續說道:

“十九年時,堵胤錫改湖廣按察司副使,轉督湖廣學政,仍不改前罪,私自督兵剿匪,越界嚴重,不遵朝綱。今年初,堵胤錫改任湖廣巡撫,如今正在任上,政績——”

不待他說完,崇禎皇帝揮手打斷,直接詢問起何騰蛟,似乎對堵胤錫並不是怎麼感興趣,這更加讓王紹微等人覺得崇禎皇帝是要問罪陳奇瑜,此時是在尋找連坐的同黨。

戶部左侍郎王宏祚也是如此以爲,當即變得興奮起來,主動出來說道:“陛下,臣曾聽聞,何騰蛟爲淮徐兵備參事。”

“他自上任以來,常有不法事,待臣回去以後擬成一份摺子,呈給聖上!”

崇禎皇帝轉頭看了他一眼,沒有回話,卻是起身揹着手走到暖閣門口,看着外面高高升起的朝陽,說道:

“命司禮監擬旨,陳奇瑜忠於王事,死於任上,前罪並消,功在千秋!贈上柱國,太子太師,諡號文正。朕欲建一中興祠,分文武兩列,準其入供中興祠!”

“這......”

信息量有點大,不僅正在盤算如何彈劾陳奇瑜的王宏祚和王紹微等人,就連對此毫不在意一心只在魯密銃上的畢懋康、畢懋良兩人,都是震驚不已。

陳奇瑜怎麼忽然間就死了?

正當他們納悶不解之時,卻聽崇禎皇帝繼續背身說道:“還有,召堵胤錫、何騰蛟二人來京見朕,就在平臺吧。”

平臺召見,這可是有明一代身爲人臣的殊榮之一,那堵胤錫、何騰蛟二人不過爾爾,怎麼就能入了聖上法眼,直接被召見平臺。

王紹微心中不解,但是根本不會多說,反正自己已是吏部天官,就不信這兩人還能一步登天不成,日後有的是時間打壓。

這話說完,正打算彈劾的王宏祚等人一下子沒了動靜,後者更是額頭上冒氣細汗,顯然十分害怕。

會錯聖意,這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多少人因爲一句話不對就被削官去職,株連全家?

“你們這些人,要把心思往外放一放,朝堂也就這樣了,別成天絞盡腦汁都鑽到這裡面來,心思都不少,若是能把這些心思全都放到朝堂之外,我大明也就不至於有甲申年之禍了。”

“聖上說的是,臣謹記!”王紹微渾身一顫,趕緊跪到地上,連聲喊道。

崇禎最後看了一眼王宏祚,見這小子也是滿臉通紅的跪地附和,似是在爲自己先前的打算兒羞愧,不過這次崇禎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嘆了口氣,揮手讓他們全都下去。

突然出了這麼大的事,皇帝顯然十分失望,正處在震怒的邊緣,陳情到一半的畢懋良和畢懋康也只得閉口不言,轉身跟隨衆人離開。

待他們全部出了暖閣,崇禎皇帝回到御座上看着陳奇瑜呈上來的絕命書,再次嘆了口氣,將其重重拋在桌上。

陳奇瑜啊,朕還指望着你剿滅李闖,你怎麼就這麼走了,你這一走,你給朕推薦的什麼練國事、堵胤錫和何騰蛟,能成嗎?

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四發章推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
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四百七十九章:分進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一百五十五章:留作業(上架求訂閱!!)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四發章推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八十二章:你敢威脅朕?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三百四十五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中)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三百三十二章:丙戍裁官錄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六十八章:並無忠君之心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一百六十二章:演習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二百六十七章:新式鳥銃的威力第六百一十四章:軍威始振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一百七十六章:地方龍蟲(感謝帥氣小佳的萬賞!)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五十七章:神秘書信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九十四章:大明皇帝朱由檢紀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一百一十四章:復設東江第一百六十四章:小事大查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三百三十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下)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二百七十章:性情天子,轉世聖君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七百七十九章:兩超多強第一百三十八章:吳軍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三百一十二章:你真當我不敢動手?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四百一十三章:轉輪打火槍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