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

來到莫臥兒的帝國宮廷之中,馮顯高和徐百萬則沒了最開始那種要面聖的感覺,反而是稀鬆平常得很。

雖說兩邊一個號稱是大明皇帝,一個號稱是蒙兀兒皇帝,可皇帝和皇帝那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小日本的天皇,還有後世韃清那批辮子皇帝,和崇禎皇帝是能比的麼?

這已經不是差距大不大的問題,而是兩邊根本就沒法比,無論從正統地位還是文治武功上來看,都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莫臥兒雖說領土不小,而且人口比大明還多,可這樣的強盛,在馮顯高和徐百萬眼裡,甚至都不如大明幾年前的大廈將傾。

這裡的阿三們普遍沒什麼保密心態,兩人來的時候也沒急着直接去見沙賈汗,待了幾天,把這裡情況基本都摸清了。

至於他們聽不懂阿三們的話,那肯定是山人自有妙計,反正這裡的華人也不少。

搞清楚後的二人也沒了最後一絲擔憂,這個蒙兀兒雖然在印度這一片是牛逼哄哄的存在,可是在大明眼前,它就是一盤菜。

他們就想不明白,像這樣的國家居然居然敢號稱帝國,沙賈汗還敢稱帝,哪兒來的臉皮?

上頭坐着的沙賈汗也沒有什麼所謂皇帝的威嚴,上頭窄但是腰圓腿短,反正滑稽得很。

看在眼裡,更像是北邊某些已經被大明徵服的蒙古部落主,哪裡能給人皇帝的威嚴感。

本來兩人想着迅速辦完事就走,誰料沙賈汗壓根不會漢語,聽完說話還不行,得等人專門來翻譯。

這可真是個奇怪的事兒,偌大個宮廷,竟然找不出個聽得懂漢語的?

想到這裡,徐百萬暗自下了決心,看來此行回去以後,得向皇帝陛下建議讓漢語成爲世界官話了。

蒙兀兒這裡說的都是什麼話,人不人鬼不鬼嘰裡呱啦的,這說話還是在演喜劇。

大眼瞪小眼等了一陣子,但趕來翻譯的人卻並不是很精通漢語,搞得馮顯高一句話都得說上四五遍。

不過除此之外,此行也算是順利了,沙賈汗沒有什麼猶豫,幾乎是痛痛快快的就答應了馮顯高所提出的要求。

當然,在馮顯高眼中,地大物博的大明和蒙兀兒做貿易,這貨要是還不同意,那簡直是腦子讓門給擠了。

雙方這就算是很愉快的達成了共識,雖然沒簽訂什麼協議,但這點信譽沙賈汗還是有的。

作爲蒙兀兒皇帝,沙賈汗自即日起,將正式授予了以徐氏爲首的諸多大明商戶在印度境內定居和建立工廠、商鋪的權利。

不僅如此,沙賈汗還買一贈一,爲全部的大明商人提供一個在印度境內長達三年的通商便利。

何爲通商便利?

那就是除了大明規定的以徐氏爲首那些商人以外,餘的各地商人此後三年之內,也可以到印度自由採買、交易。

與前面不同的是,這些商人只有貿易權,卻沒有在印度定居、建廠和開店的權利。

看似區別只有一點,可等到真正開始貿易的時候,很快就能發現兩者之間天上與地下的區別。

徐氏及少數的大明商人,將作爲一個大明的官方商貿團前往印度,絕非是單體前往貿易的商戶。

他們不僅在國內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即便在印度,也會因受到蒙兀兒軍隊的保護而在當地享有特權。

作爲回報,徐氏承諾,此後進行貿易期間內,將向蒙兀兒提供大明市場上的貨物和少許珍品。

談完貿易,沙賈汗最爲關心的問題來了。

命宮廷僕人送走徐百萬以後,沙賈汗單獨留下馮顯高,仔細地談了大明在印度境內開設大使館的事情。

當然,單獨談也是要有翻譯的,不然誰也聽不懂誰說的話,豈不是對牛彈琴了?

談話的過程中,馮顯高發現這位蒙兀兒皇帝對大使館的事兒很感興趣,從表情上看,他似乎也對大明對蒙兀兒沒有敵意而感到放心。

其實馮顯高也能明白,大明如今的國際威望只怕是已經超越了萬曆三大徵之後的時候。

北面蒙古部落臣服了三分之二,國內各種叛軍全都被相繼平定,韃清縮在遼東苟延殘喘,朝鮮和日本則都對大明稱臣納貢,據說連安南的鄭主和阮氏都有向大明臣服的意思。

尤其剛舉辦不久的閱兵,那裡的軍容盛況,被使者說的繪聲繪色。

沙賈汗是印度歷史上少見的雄主,即便沒有親臨,也知道這絕不是自己能與之爲敵的對手。

這樣一個國家,離此地又不是很遠,更何況現在蒙兀兒戰事也不少,沙賈汗也是勉力維持。

若和大明鬧了不愉快,只怕莫臥兒會頃刻之間分崩離析。

慶幸的是,這位大明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與莫臥兒爲敵的意思,派來的使者是代表着和平。

在翻譯的轉達下,馮顯高很快就明白了這位蒙兀兒皇帝是打着什麼心思。

這貨居然想和大明建立同盟。

自己本來就是爲了建立貿易而來,建立同盟這事兒可就大發了,可不能擅自做主。

見馮顯高有所顧慮,沙賈汗沒有過多沉默,又拋出了更重的橄欖枝。

他的意思很簡單,大明是東方的唯一強權,而莫臥兒是南亞次大陸上的頂級強權。

如果大明能與莫臥兒締結同盟,那麼在整個亞洲地區,他們將不會存在第二個對手。

消息傳回京師,也是引起了轟動。

羣臣商議一片,有說要抓緊時機壯大國勢的,也有說蒙兀兒此時敵人太多,結盟弊大於利的。

崇禎皇帝也沒想到,後世查百度說沙賈汗雄才大略,沒想到是個這麼性急的人。

其實崇禎本意也是和莫臥兒慢慢培養關係,然後等他們大亂的時候插一腳。

與莫臥兒結盟,有利於大明在東南亞一帶做長足的發展,但弊端也是很明顯的。

沙賈汗在位時期,莫臥兒帝國幾乎統一了印度百分之八十的領土,號稱是全盛時期。

可莫臥兒帝國的急速擴張之下,代價也是很明顯的,他們與伊朗的波斯薩菲王朝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

雖然在近期,莫臥兒獲得了戰爭的短暫勝利,但沙賈汗畢竟沒幾年就要病死了,他那幾個兒子可都不是個省油的燈。

其實說實話,崇禎本只是想穩住莫臥兒,順便從他們國內撈點銀子,然後順手把韃子給滅了。

現在沙賈汗直接要結盟,倒是意料之外了。

莫臥兒這個實力崇禎雖然還看不上眼,可亞洲這一帶畢竟不能全靠自己一個一個打下來,有個盟友會好擼得多。

更讓崇禎意動的是,爲了締結同盟,沙賈汗甚至願意將大明奉爲宗主國,年年進貢。

並且他還在信中承諾,大明和莫臥兒締盟之後,莫臥兒的屬國和領地,也都是大明名義上的領土。

這下崇禎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管他什麼後果不後果,人家都上趕着要當你小弟了,不要豈不是白費了一片苦心。

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
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尾聲了,說點吧,順便聊聊新書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餘賊反攻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八十四章:廢爵衍聖公,談遷評時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爲利往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三十六章:他們根本不想攻城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四百章:沒有勝者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七章:微小控局,戰場轉折(三千字求票!)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十六章:復設三團營第五百零三章:歸化會盟(中)第一百七十七章:受賄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一百四十二章:靜思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七十四章:上了套兒的崇禎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五百八十六章:第十七代朝鮮國王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