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

來到莫臥兒的帝國宮廷之中,馮顯高和徐百萬則沒了最開始那種要面聖的感覺,反而是稀鬆平常得很。

雖說兩邊一個號稱是大明皇帝,一個號稱是蒙兀兒皇帝,可皇帝和皇帝那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小日本的天皇,還有後世韃清那批辮子皇帝,和崇禎皇帝是能比的麼?

這已經不是差距大不大的問題,而是兩邊根本就沒法比,無論從正統地位還是文治武功上來看,都完全不是一個級別。

莫臥兒雖說領土不小,而且人口比大明還多,可這樣的強盛,在馮顯高和徐百萬眼裡,甚至都不如大明幾年前的大廈將傾。

這裡的阿三們普遍沒什麼保密心態,兩人來的時候也沒急着直接去見沙賈汗,待了幾天,把這裡情況基本都摸清了。

至於他們聽不懂阿三們的話,那肯定是山人自有妙計,反正這裡的華人也不少。

搞清楚後的二人也沒了最後一絲擔憂,這個蒙兀兒雖然在印度這一片是牛逼哄哄的存在,可是在大明眼前,它就是一盤菜。

他們就想不明白,像這樣的國家居然居然敢號稱帝國,沙賈汗還敢稱帝,哪兒來的臉皮?

上頭坐着的沙賈汗也沒有什麼所謂皇帝的威嚴,上頭窄但是腰圓腿短,反正滑稽得很。

看在眼裡,更像是北邊某些已經被大明徵服的蒙古部落主,哪裡能給人皇帝的威嚴感。

本來兩人想着迅速辦完事就走,誰料沙賈汗壓根不會漢語,聽完說話還不行,得等人專門來翻譯。

這可真是個奇怪的事兒,偌大個宮廷,竟然找不出個聽得懂漢語的?

想到這裡,徐百萬暗自下了決心,看來此行回去以後,得向皇帝陛下建議讓漢語成爲世界官話了。

蒙兀兒這裡說的都是什麼話,人不人鬼不鬼嘰裡呱啦的,這說話還是在演喜劇。

大眼瞪小眼等了一陣子,但趕來翻譯的人卻並不是很精通漢語,搞得馮顯高一句話都得說上四五遍。

不過除此之外,此行也算是順利了,沙賈汗沒有什麼猶豫,幾乎是痛痛快快的就答應了馮顯高所提出的要求。

當然,在馮顯高眼中,地大物博的大明和蒙兀兒做貿易,這貨要是還不同意,那簡直是腦子讓門給擠了。

雙方這就算是很愉快的達成了共識,雖然沒簽訂什麼協議,但這點信譽沙賈汗還是有的。

作爲蒙兀兒皇帝,沙賈汗自即日起,將正式授予了以徐氏爲首的諸多大明商戶在印度境內定居和建立工廠、商鋪的權利。

不僅如此,沙賈汗還買一贈一,爲全部的大明商人提供一個在印度境內長達三年的通商便利。

何爲通商便利?

那就是除了大明規定的以徐氏爲首那些商人以外,餘的各地商人此後三年之內,也可以到印度自由採買、交易。

與前面不同的是,這些商人只有貿易權,卻沒有在印度定居、建廠和開店的權利。

看似區別只有一點,可等到真正開始貿易的時候,很快就能發現兩者之間天上與地下的區別。

徐氏及少數的大明商人,將作爲一個大明的官方商貿團前往印度,絕非是單體前往貿易的商戶。

他們不僅在國內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即便在印度,也會因受到蒙兀兒軍隊的保護而在當地享有特權。

作爲回報,徐氏承諾,此後進行貿易期間內,將向蒙兀兒提供大明市場上的貨物和少許珍品。

談完貿易,沙賈汗最爲關心的問題來了。

命宮廷僕人送走徐百萬以後,沙賈汗單獨留下馮顯高,仔細地談了大明在印度境內開設大使館的事情。

當然,單獨談也是要有翻譯的,不然誰也聽不懂誰說的話,豈不是對牛彈琴了?

談話的過程中,馮顯高發現這位蒙兀兒皇帝對大使館的事兒很感興趣,從表情上看,他似乎也對大明對蒙兀兒沒有敵意而感到放心。

其實馮顯高也能明白,大明如今的國際威望只怕是已經超越了萬曆三大徵之後的時候。

北面蒙古部落臣服了三分之二,國內各種叛軍全都被相繼平定,韃清縮在遼東苟延殘喘,朝鮮和日本則都對大明稱臣納貢,據說連安南的鄭主和阮氏都有向大明臣服的意思。

尤其剛舉辦不久的閱兵,那裡的軍容盛況,被使者說的繪聲繪色。

沙賈汗是印度歷史上少見的雄主,即便沒有親臨,也知道這絕不是自己能與之爲敵的對手。

這樣一個國家,離此地又不是很遠,更何況現在蒙兀兒戰事也不少,沙賈汗也是勉力維持。

若和大明鬧了不愉快,只怕莫臥兒會頃刻之間分崩離析。

慶幸的是,這位大明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與莫臥兒爲敵的意思,派來的使者是代表着和平。

在翻譯的轉達下,馮顯高很快就明白了這位蒙兀兒皇帝是打着什麼心思。

這貨居然想和大明建立同盟。

自己本來就是爲了建立貿易而來,建立同盟這事兒可就大發了,可不能擅自做主。

見馮顯高有所顧慮,沙賈汗沒有過多沉默,又拋出了更重的橄欖枝。

他的意思很簡單,大明是東方的唯一強權,而莫臥兒是南亞次大陸上的頂級強權。

如果大明能與莫臥兒締結同盟,那麼在整個亞洲地區,他們將不會存在第二個對手。

消息傳回京師,也是引起了轟動。

羣臣商議一片,有說要抓緊時機壯大國勢的,也有說蒙兀兒此時敵人太多,結盟弊大於利的。

崇禎皇帝也沒想到,後世查百度說沙賈汗雄才大略,沒想到是個這麼性急的人。

其實崇禎本意也是和莫臥兒慢慢培養關係,然後等他們大亂的時候插一腳。

與莫臥兒結盟,有利於大明在東南亞一帶做長足的發展,但弊端也是很明顯的。

沙賈汗在位時期,莫臥兒帝國幾乎統一了印度百分之八十的領土,號稱是全盛時期。

可莫臥兒帝國的急速擴張之下,代價也是很明顯的,他們與伊朗的波斯薩菲王朝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

雖然在近期,莫臥兒獲得了戰爭的短暫勝利,但沙賈汗畢竟沒幾年就要病死了,他那幾個兒子可都不是個省油的燈。

其實說實話,崇禎本只是想穩住莫臥兒,順便從他們國內撈點銀子,然後順手把韃子給滅了。

現在沙賈汗直接要結盟,倒是意料之外了。

莫臥兒這個實力崇禎雖然還看不上眼,可亞洲這一帶畢竟不能全靠自己一個一個打下來,有個盟友會好擼得多。

更讓崇禎意動的是,爲了締結同盟,沙賈汗甚至願意將大明奉爲宗主國,年年進貢。

並且他還在信中承諾,大明和莫臥兒締盟之後,莫臥兒的屬國和領地,也都是大明名義上的領土。

這下崇禎沒什麼好猶豫的了。

管他什麼後果不後果,人家都上趕着要當你小弟了,不要豈不是白費了一片苦心。

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
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四十一章:白廣恩復叛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五百二十七章:你再不來老子可就真掛了第三十一章:朕又換首輔了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五百五十六章:環環相扣 將計就計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四百零七章:仗勢欺人的皇親國戚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二百一十八章:吞併烏齊葉特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七百三十三章:雷霆一擊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十七章:劉芳亮北犯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四百九十七章:來自遠東的滲透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七百七十五章:西帕希魔鬼第三百七十五章:不省心的皇親國戚們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十四章:驚變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二百五十七章:光復太原(上)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四百二十九章:迷途意反,急攻四川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