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中)

自然,有明近國祚近三百年,還是會出幾個不甘心一輩子被圈養的王爺。

可就算是有些遠大志向的王爺,時間一長卻也發現自己除了當豬還真就什麼都幹不了,明說要兵權?別開玩笑了,難不成你想學朱棣,來一波靖難奪權?

暗地裡鼓搗?這更不行,你當歷朝的錦衣衛都是吃素的,一旦被發現又該如何解釋,那可真是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大明的皇帝或許荒唐,但沒有一個是傻子。

你敢要兵權,皇帝定然是會睡不好覺,睡不好覺那就要弄你,雖然貴爲藩王,但皇帝要弄你,你又豈能有活路。

朱常浩倒是眼尖得很,見崇禎皇帝對朱由菘的話微微點頭,輪到他的時候便直接照搬朱由菘的話,讓崇禎皇帝也是搖頭不已。

朱常庶、清源王和平遙王三人都差不多,回答都是千篇一律,什麼太祖皇帝設諸藩是爲拱衛京師,國難之時挺身相助云云,反正皇帝問話,撿好聽的說就是。

“呵呵,拱衛京師,朕倒是不寄希望於你們能拱衛朕的京師。”這些話說的越是天花亂墜,就越是讓崇禎皇帝心中厭惡,忽然話鋒一轉,正色說道:

“既然皇親們都明白自己的位置,朕就該問下一個問題了。福王,論輩分你是朕的皇兄,該爲國出力,可你福王府在洛陽和金陵幹出的那些事兒,可是在拱衛京師?”

聞言,朱由菘面色大變,忽地起身,許久後又坐下,搖頭道:“臣,臣不知皇上在說些什麼,臣爲世子時不僅不問天下事,王府事亦一概不知!”

“自從到了金陵,臣——”

不待他說完,崇禎皇帝卻是猛地一拍御案將話打斷,沉聲道:“事到如今,你福王府在金陵佔地竟達四萬,還要瞞着朕嗎!”

“那...那是神宗皇爺賞賜給我福王府的地!”朱由菘顯然在強詞奪理,說話都變得磕磕巴巴。

“哦?”崇禎皇帝冷笑一聲,又道:“神宗皇帝賞賜給你福王府的是兩萬傾河南田畝,你將河南州縣中極膏腴田地盡取之仍不夠,又跑到湖廣、山東圈了好地一萬多頃。”

“這還沒完,轉到金陵之時,你竟然又在南直隸圈地一萬餘,由此致河南、湖廣、山東,乃至南直隸百姓成流民者數以十萬計!朕說可有虛假!?”

朱由菘比崇禎皇帝虛長几年,由於多年吃喝玩樂而變得有些油膩的黃臉卻被崇禎這一句話給嚇得煞白,還以爲是真的要處置自己,訥訥道:

“臣……臣……臣有罪!”

“陛下,福王聲名人盡皆知,是不是廠衛上報有誤?”朱由菘都已經認罪,其餘幾個卻是坐不住了,衡王朱常庶起來說道。

平遙王道:“皇上,衡王所說不假,福王富甲天下,怎會做此違逆之事?”

清源王道:“皇上,臣請重新徹查,定要將罪魁禍首抓捕歸案!”

看着下跪的三個王爺,崇禎皇帝等了半天卻沒發現朱常浩有什麼動作,心中有些驚異,遂轉頭問道:

“皇叔不想說些什麼?”

畢竟薑還是老的辣,今年已經五十多歲的朱常浩自然不跟朱由菘這些小輩是一樣的心思,老態龍鍾的說道:

“皇上,臣老了,管不動這些事了,臣聽從皇上安排就是。”

崇禎皇帝別有深意的點了點頭,轉頭看向第一個爲朱由菘求情的衡王朱常庶,說道:

“皇叔,既然你先說了,那咱們叔侄倆就先談談心,崇禎三年的時候,你說要納妾,朕給了你山東青州一年的稅課,可是這稅你一直收到現在。”

“直到現在朕都佩服挺你的皇叔,就連青州周邊臨淄、壽光等縣的稅課你也一併收了,而且在此之外又擅自加了三十餘種沒告訴朕。”見朱常庶已經渾身發抖,崇禎皇帝冷笑一聲,道:

“這事兒咱們叔侄倆先放到一邊不說,六年的時候,你說抵抗流賊損失甚重,要求加一萬石的年俸。依朕看,當時不是預防流賊,是夥同劉澤清殺良充功吧?”

“當時殺了多少百姓來着?至少得有個幾十戶對吧!就算是這樣,朕依舊沒有處置你啊,朕的好皇叔,朕反倒對你關懷備至,年俸該加的也都加了,算是已經仁至義盡了吧。”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自嘲的笑了笑,眼見朱常庶跪倒在地不敢吭聲,繼之又道:

“可是你又是如何對朕的,獅子大開口,嚐到好處不知收斂,真當如今的大明還是原來那個大明,能容易隨意胡來!?”

“今年初你竟然又和朕說改革商稅影響到王府,收不抵支,已經在變賣家財維持生計,朕看你那十八房小妾和整府的金山銀山,倒是一點也不像啊!”

話說到這裡,朱常庶已經是滿臉漲得通紅,跪在地上連稱有罪,根本半點僥倖都沒剩下,有了廠衛的崇禎果然是什麼都知道了。

冷哼一聲,崇禎皇帝看向其餘那兩個,坐回去說道:

“清源王,朕已經將潞城的稅課賜給你了,爲何還要和賣國商戶勾結,向關外倒賣馬匹兵械?平遙王,你說家口不多,生活不寬裕,朕也把黎城的稅收給你度日,卻爲何又要侵吞百姓田畝?”

“你們可知道,你等所侵佔來的每一畝田地,每一兩金銀,都可能養活一家百姓,讓他們不至於成爲流賊,跟着那李賊與朝廷作對!”

福王朱由菘、衡王朱常庶、平遙王以及清源王皆跪地請罪,瑞王朱常浩雖然沒被問責,但心中卻也明白自己作爲與他們四個相差不多,當下也是跟着下跪請罪。

“朕的兄弟叔伯們,你們都是我朱家的人,你們這樣做,太祖皇帝會如何想,他老人家向來嚴苛,九泉之下,又該如何處置你們?”

見朱由菘等人一聲不吭,崇禎皇帝搖頭重重嘆息一聲,正色朝瑞王朱常浩道:

“皇叔,你方纔說了,遵從朕的旨意,對嗎?”

朱常浩連忙點頭,一副誠誠懇懇的模樣道:“臣自知罪孽深重,全憑陛下安排,不敢有半句不從。”

“那好,在去年的時候朕拿回了朵顏三衛,兀良哈諸部已盡遷入關,但如今那監督多爾袞又興兵來犯,朕意皇叔移封朵顏,替國朝守衛邊疆,盡於王事,皇叔覺得如何?”

朱常浩一聽,心中頓時敲了鼓,真是沒想到朱由檢會來這一手。

朵顏那是什麼地方,山東已經是常人不願去的窮苦之處,朵顏更甚於山東,那是真正的不毛之地,只有那些蠻子才能住的慣。

眼見自己這便宜皇叔一臉不願意,崇禎皇帝搖搖頭,說道:

“這樣吧,皇叔出關就藩之後,朵顏三衛之內的軍政一切事務悉數交予皇叔,朕此後不再過問,依朝鮮之例,如何?”

聞言,朱常浩面色一驚,連忙詢問:

“皇上此言當真!?”

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
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四百三十一章:九戰九捷,勇冠全川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四十一章:皇帝的那把刀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文武狀元,帝王心思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三十六章:朕讓你心服口服的背鍋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九十二章:明俄小戰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三百一十八章:文武科舉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三百零三章:帝奔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四百四十七章:強龍偶遇地頭蛇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五百三十五章:要把各種神器都用上!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九十五章:魏藻德辭官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百二十五章:帝王之威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八十一章:御駕親征,戰前斬將!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一百三十三章:跑路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一百四十五章:守薊第三百二十六章:實心行實政之策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三十七章:一位帝王的承諾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七十七章:內閣大學士李建泰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四百五十四章:逼驅百姓,虎狼之心(第一更)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八十七章:全民兵役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