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

關鄉大營,官軍與流賊正在進行殊死搏鬥,仗打到這個份上,雙方都已經是精疲力竭,死傷慘重,但明顯官軍有了些崩潰的勢頭。

遠處地平線上,蹄聲陣陣,踐踏得原野上的黃沙揚起。

最先趕到的是兀良哈內鎮的蒙古騎兵們,大約有一萬多騎,但此時這些蒙古人穿着的都是新發下的明制皮甲,看上去和印象中的蒙古人截然不同。

這些蒙古人,至少六成都已經娶了漢人女子,在內地生根發芽,學習了漢語和漢文化,早不再是幾年前朵顏一帶粗鄙不堪的關外蠻子了。

少時,遼國公烏爾邁正了正頭上戴着的玄武盔,眯縫起眼睛,擡手示意大軍停止前進。

餘的幾名蒙古軍將領在他身旁,各點點頭,分別率領擅騎射者數十人,加快速度,向前方傳來的喊殺聲奔跑過去。

很快,這批哨騎打馬回來,張口喊道:“遼國公,前面就是關鄉大營了,擋在咱們前面的,是函谷關內李友的部隊。”

“好,就殺他個措手不及!”此時此境,烏爾邁想起一個漢語詞,直接就用上了。

另一個方向,轟隆隆的聲音中,金黃色的斗篷在半空中飄揚,卻是多達數千的皇家火槍騎兵摸了上來。

這些騎兵的裝備起碼看上去非常華麗,手上都是清一色持着金紋短銃,腰間掛着寶劍,腿上還插着短刃。

負責指揮的禁軍總兵吳啓華也是在這個距離時下令停止前進,派哨騎看清楚前方敵軍之後,他帶着火槍騎兵換了一個方向,奔着李自成的後方繞過去。

這還是騎兵部隊,在關鄉大營的牆上,即將陷入絕望的明軍把總忽然擡頭看見什麼,興奮地一指:

“你們快看!”

正陷入苦戰的明軍順着方向看過去,只見到正從李自成、吳汝義率領闖軍的後方,黑壓壓出現了一個軍陣。

這時候會出現在這裡的,不可能是流賊,答案似乎已經不言而喻了。

張世澤、高傑在最前,後又有白廣恩、楊御藩、王光泰與王昌兄弟二人,餘的軍將各領部下,一步步整齊的邁進過來。

營牆上明軍全都看得熱淚盈眶,這纔是真正的主力,他們沒有被拋棄,看來勝利有望了!

很快,陣後的李自成接到了他絕不敢相信的消息。

此時此刻,正有多達十幾萬的明軍主力忽然從各山中出現,迅速拉成了一個範圍非常大但是很精密的包圍圈。

他佈置在外圍接應的據點,都已被這些明軍迅速的拔除,而現在,明軍的主力已經成功會合,開始以關鄉大營爲忠心,逐步縮小包圍圈。

黑壓壓的明軍愈來愈近,餘的不同方向,各也都發現了明軍部隊。

甚至現在已經有了一些馬隊的傷亡,因爲他們不經意間和外圍的明軍騎兵撞上,只餘下少數人敗逃回來。

這些逃回的老營馬隊發現,明軍有不少騎兵都只是停留在遠處轟隆隆的繞動,看起來隨時都可以上來堵住包圍圈的任何缺口。

很快,這個時候,原本派去打前陣的吳汝義成了後軍,而李自成的部下,則要正面去面對官軍的主力。

儘管李自成極不情願造成自己嫡系的傷亡,但此時這個時候,很顯然之前的一切虛弱之象,都是這些狗官兵演出來的。

自己這麼防範,甚至一步一個腳印的向前,居然還是上當了!

既然上當,那如果再不奮死拼上一拼,面對明軍從遼東戰場上撤下來的精銳,自己更是絕無生還的可能。

想到這裡,李自成更恨鐵不成鋼,他想起一個人。

那個牛鼻子老道,怎麼就和宋獻策、李巖他們相差了這麼遠,如此明顯的計策都看不出來,那留他何用!?

“軍事,本王欲借你一物以用,安定軍心。”李自成走到騎着驢的牛金星面前,面帶寒霜地陰沉說道。

這個時候,牛金星已然是看出了些什麼,他後退兩部,沒有回話,卻是雙腿猛地一夾,座下驢子拔腿就逃。

但這畢竟是驢不是戰馬,幾息功夫也沒跑出十步開外,李自成絲毫沒見着急,見他奪過身側一名闖兵手中緊握的長槍,猛地投擲出去。

這杆長槍在空中猛烈地旋轉着,不偏不倚地從牛金星身後穿透過去。

牛金星落到地上,黃沙很快被染成深褐色,他在沙土上抽搐幾下,最後看見李自成不屑地目光,就帶着大順開國丞相的美夢,不甘心的死去了。

“闖王威武!”

“這個牛鼻子,俺早就想殺他了!”

闖軍兵將們見了,沒有當初李巖被擄走時的氣憤,卻是個個的歡呼起來,有些衰敗的軍心,竟又因一個人的被殺給生生扯了回來。

李自成見軍心可用,抽出大刀,紅色的氈帽盔纓迎風飄揚,毫無慌亂地喊道:

“後陣變前陣,都跟着我頂上去,傳話給吳汝義,叫他儘快回來支援,否則就不用再回來了!”

言下之意,多年不登前陣的李闖王,這回窮途末路,竟然是要上戰場親自和他們這些底層的兵士同甘共苦了。

在這樣的雙重激勵下,流寇軍中地熱情空前高漲,紛紛狂呼酣戰,在李自成等老營的率領下,正面朝官軍主力迎過去。

見闖軍那邊忽然爆發出了空前劇烈的喊殺聲,官軍這邊顯然是沒有想到,不免就有將士在心底小小的慌亂起來,搞得陣型也有些晃動。

人心畢竟都是肉長的,不是每個人都能面對幾萬人的狂呼時面不改色。

這時候,張世澤冷笑一聲,也是策馬來到所有人面前,爲了能讓人看得更加清楚些,他特意一隻腳立起來,高聲道:

“將士們,這是最後一戰,多的本國公不想再說了,唯有八字——殺賊建功,報效皇上!”

“殺賊建功,報效皇上!!”

明軍這邊因爲佈置得體,每個陣前都有一員總兵或軍將坐鎮,喊殺聲響起的時候,腳步卻依舊緩慢,帶着陣型緩緩壓上去。

這個時候,高傑和白廣恩他們做的,不是如李自成那樣拼命鼓動兵士衝鋒,卻是在極力壓住陣型。

宣大兩軍與禁軍保持住眼下的速度,但卻隨時準備下令發動攻擊或變陣。

這是隻有那些臨陣經驗異常豐富的將帥纔會有的細節,兩軍作戰時,在相互靠近的時候,開始要儘量的壓住陣腳才行。

這樣做的好處有很多,如果只是一味蠻衝硬撞,很多體力不是很好的人在衝鋒之後要提早失去不少氣力,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慢速前進,還可以使兵士們有自己的時間去穩住心態,也能讓將帥們隨時對雙方距離做出適當的反應,佔得先機。

反觀闖營的大小頭領,大多卻沒有這個觀念,即便是那些精銳的老營們,作戰時往往也都是一衝二勝三分財。

這些臨陣的戰策,在他們看來,都是一句鼓動軍心的話,加上一次全軍突擊,就能全部解決的事情。

誠然,往常闖軍人數佔據很大優勢,無論怎麼打,這些細節的作用都不大,曹變蛟、曹文昭和孫傳庭他們就是最好的例子。

可一旦到了這種雙方鏖戰的時候,這種細節就會被無限放大,一個個細節加在一起,最終往往就會變成一場期待已久,酣暢淋漓的大勝。

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四發章推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
第四百四十二章:刀光血影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五百二十九章:你小子得好好整!第一百九十六章:香甜的山芋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七百七十三章:帝國之刃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七百六十七章:打天下,治天下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四發章推第十四章:御外于山西,靖內於京師(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零六章:奉旨平亂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一百二十七章:帝黨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六十章:出師未捷,總兵先死第六百零九章:天下暴利,鹽礦爲首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五百七十五章:皇上教你打游擊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六十八章:人心(求推薦、月票)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六百二十五章:喋血土地廟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五十八章:洪山陷落,屠夫多鐸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六百二十二章:整革南京,意復湖廣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一百五十七章:蹊蹺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一百零一章:爲弟兄們在忠烈祠搏一個名位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一十三章:一條鞭法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四百八十七章:李氏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線復建第四百四十五章:忠奸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三十九章:有功無過,劉營之變第二百八十八章:不爭功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七百三十五章:唾手可得的盛京城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四百零一章:崇禎帝智激張稷若第二百四十八章:虎狼之交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