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五百戚兵,強軍伊始

“進城了進城了!”

“我說什麼來着,督師一定會讓咱們進去的。”

聽着城門處熟悉的開閘聲,潰逃回來那些劉部兵馬都是如蒙大赦,想都沒想便趕緊蜂擁而入,但前面的人剛進去便發現不對。

這固關他們曾駐紮過一段時間,自己進來的地方是一道甕城,從這裡進到關內,還需要經過輔城和同關才行。

可是看着眼前緊緊關閉,並未起閘的甕城城門,許多人都是覺得納悶。

後頭的人還在不斷涌入,可這個時候,最開始進來那批人已經是覺得事情不對勁,城關兩側這個時候該是嚴密防備,可四周城桓卻見不到一個人。

除此之外,甕城都快擠滿了一半,輔城的閘直到現在也沒見有打開的意思。

“別擠了,事情不太對勁!”

“快走,快走啊!”

“別他嗎往裡擠了,不然老子砍你了!”

一些眼尖之人,在戰場上他們就是見勢不妙第一個跑的,這個時候也還是最先反應過來的人,第一時間就開始向外擠。

可這個時候,外頭最後那部分的潰兵還沒有完全進城,懼怕城外闖軍的騎兵追殺,都是歡天喜地的向城內去逃,根本沒發現城內是另一個地獄。

“砍吧,不然掏不出去了。”

人羣之中,似乎有人見到城換上不經意間露出的衣甲邊角,自然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幾個把總和遊擊找到官銜最大的那個參將,幾人商議一番,也明白陳奇瑜根本沒有放自己入城的意思,狗急跳牆,帶着各自家丁抽出刀向外砍殺。

幾個潰兵剛一腳踏進城,還沒來得及鬆口氣,便聽見前面傳來一陣慘叫聲,本來就因爲蜂擁入城的隊伍因爲一批人不要命的往外衝,更顯得擁擠不堪和混亂。

那批家丁跟着將官是逢人便砍,爲了逃命,已經是不顧一切,現在他們就在想着能趁亂逃出城去投奔李闖,然後再跟着順軍殺回來報仇雪恨。

城頭的戚元弼已經有些急了,露頭看了一眼,急切地說道:“大哥,打吧,不然這到嘴邊的鴨子全都飛了。”

戚元輔沒有說話,只是靜靜等着決斷。

戚元功眼神飄忽不定,握緊刀柄的右手在不經意間已經滲出細汗,旋即,他沉聲說道:“還不到時候,再等等。”

“大哥——,再等,人就全跑沒了!”戚元弼看不懂,說着就要強行起身。

可他剛動一下,早盯着這邊的戚元輔便直接將他按了下去,怒聲道:“大哥說再等等,你就在這等!若因你而耽誤了我戚家立功複名的大事,教吾輩如何面對戚爺爺英魂!”

聽見戚繼光的名號,戚元弼腦海中“嗡”的一聲,立馬沒了半點執擰,老老實實的蹲下來不敢再吭一聲。

的確,戚元弼雖然性子急躁,但卻也是曉明大義。

現如今許多人都把他們戚家剩下這三個小子看做是蔭福祖輩,自身全無半點才能之人,像陳奇瑜和牟文綬這等有識之士委實不多。

在這種情況之下,三個頂着戚氏大名的後生晚輩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遭人詬病,就算是這種陳奇瑜白送到手的功勞,作爲戚氏長子的戚元功也是不敢有絲毫懈怠。

“砍了砍了,全給老子砍了!”

“衝出去!”

那些想逃出去的亂兵就跟瘋怔了一樣,在城下不分敵我的開始大肆打殺,而那些想要進城的亂兵自也不是好相與的,見對方要取自己性命,自要先殺手爲強。

“他們不想讓大家入城!”

“城外是闖軍,進了城就安全了!”

戚元功的等待是有理由的,看着城下那兩撥潰兵因爭執而大打出手,他臉上總算是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當即回頭說道:

“元弼,你去召集我戚家的五百名家僕頂在門前,防止潰兵出城,記住,不要帶其餘官兵,我倒要看看,我戚家五百家兵能不能擋得住這些鼠輩!元輔,輔城且交給你,萬勿讓潰兵接近了這裡。”

兩人紛紛點頭,卻又忽然在同一時間回頭詢問:

“大哥,你呢?”

聞言,戚元功無聲的笑了笑,緩緩抽出腰間那把祖傳的戚氏戰刀,撫摸着刀身上的痕跡,說道:

“當年,爹就是用這把刀,跟隨戚爺爺平定海波、鎮守薊州,如今家國存亡之時,正是這刀重見天日,斬將立功之時!”

渾河血戰前夕,戚金率領最後的戚家軍自定遠出征之前,就曾特意留下一些戚兵,又有老將吳忠奉命把守戚府,待三子長大成人之後,吳忠病逝之前,親手將此刀傳於長子戚元功。

可以說,如今這戚家五百家兵,正是渾河血戰那批戚家軍留下的後裔,戚家軍老將吳忠將其子取名吳承業,自有子承父業之意。

如今,年方二六的吳承業真真算得上沒有辜負父輩厚望,統帶這批家兵,一如既往。

“不好,他們要關成門!”現如今這個要命的時候,那參將卻發揮了平日沒有的機警和武斷,見到城關上頭有官兵落閘,第一時間便將手中長槍狠狠投擲出去。

片刻之後,城頭一個把總應聲而倒,幾個官軍都是喊叫着跑開,眼見無人落閘,那參將也便趁此機會,帶着兵士瘋狂的向外涌。

想要出城的是軍將以及他們的家丁,城外頭的潰兵毫無組織,很快就是抵擋不住,再加上週圍形勢,也有不少人明白是城中官兵要他們性命,都是立即轉變態度,跟着向外衝。

當他們剛剛來到城門處的時候,卻被眼前場景鎮住,猶猶豫豫,一時間不敢再挪動一步。

眼前的官兵大致只有幾百人,但他們衣甲均是大紅色,與尋常官軍不同,而且最讓這些人震驚的,還是高高飄揚的號旗上那個斗大的“戚”字。

這支只有幾百人的官軍橫縱成行,走動之間有如一人,雖然人數較少,但卻是兵種齊全,令行禁止,讓人看了不自覺的生出懼意。

“戚家軍?”

參將嘀咕一聲,看對方那陣勢,倒還真像那麼回事兒,緊接着他喊道:“不對,戚家軍早在渾河就都戰死了,這些人根本不是戚家軍!”

“不過是後生晚輩接着父輩的名頭耍威風而已,不足爲懼!”幾個遊擊將軍也是冷笑不止。

的確,無論怎麼看,眼前這支只有幾百人的所謂“戚家軍”,都不可能擋得住他們近千想要逃命的潰兵,要知道,人知道必死時要逃命之時爆發出來的戰鬥力,與尋常可是不能比的,眼前這些人無非是螳臂當車而已。

“殺出去,投奔闖王!”參將舉起刀,高喊着帶領潰兵衝殺過來。

見狀,穩穩立在前頭的戚元弼全無半點懼色,手中長槍一鎮,喝道:“結陣,以不變應萬變!”

感謝永恆殞鴆、凡人路不平、我心安、中國蘇的打賞支持,以及大家的月票、推薦票支持!

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
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七百六十四章:燃燒的巴黎城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二百七十一章:凌遲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四百二十六章:多爾袞盡誅哈達,崇禎帝再設驛站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八十九章:甕裡有洞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二百零六章:皮島 天津 登萊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一百一十九章:整肅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七百一十一章:欣欣向榮的朝政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一百一十章:封宅第六百六十六章:騎戰第五百五十五章:襄陵整兵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六百九十五章:天波反,定州討平之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一百九十八章:聖寶祿學院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六百五十九章:真真假假,假戲真做第二百三十章:西安誓師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六十二章:分田!入冊!恢復!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六百五十章:插柳成蔭,真龍天子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五百三十二章:有聖旨到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七十九章:平臺點將第二百零九章:登萊異動第一百八十九章:鬧大了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三百零九章:爭分龐氏第五十一章:罪己詔(求收藏!!)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第五百九十五章:高手在民間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四百八十五章:清軍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三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