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帝奔

如此大的動靜,一下子就讓全城人變得異常驚醒,就連一些睡眼惺忪還在榻上迷迷糊糊的人,都是驚嚇的翻到地上,口中失心瘋了一般詢問到底發生了何事。

過不多時,不少百姓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心理,紛紛互相打探情況。

膽子小的將窗戶打開一道縫隙伸出脖子到處觀看,大一些的則是直接開門上街,正見到與自己同樣想法的人站滿了整條街道,人人都是面面相抵,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方纔震耳欲聾的響聲恍若耳邊,此時本該泛亮的天空卻詭異的陰暗下來,天昏地暗,火光沖天、塵土飛揚,又是天崩地裂,萬室平沉,一副末日來臨的景象。

正在衆人不知所措的時候,順天府衙門和五城兵馬司的差役們領到上頭命令,挨家挨戶的敲響了百姓的房門。

“老祝,別磨你家那殺豬刀了,新建伯親自在菜市口訓話,出去看看吧!”

“鄭掌櫃,把你家這爛攤子先放一放,趕快去菜市口,有熱鬧看!”

“多餘的話就不要問了,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大部分人本就想去,有些人則是被生拉硬拽着才肯走出家門,當他們來到街道上的時候,卻發現早就有無數城防軍兵士荷槍實彈列隊在街上,個個面色嚴肅的厲害。

看到這些衣甲鮮明的官軍將士,沒由來的,許多人心中那種慌亂的感覺都淡下去不少。

此時的菜市場,遠遠半條街之外便圍滿了人,到處都是一片人山人海,得到消息的王先通披掛整齊,右手緊緊握在刀柄上,正在扯脖子喊着什麼:

“大家不要驚慌,這是府庫存放之物堆積,保存不當才造成失火,並非甚麼大事!”

“陛下已經下旨將有關官員革職查辦,朝廷必會嚴查此事,本伯會親自領兵士上街配合有司衙門,大家可以照舊生活,一切如常!”

王先通話音剛落,人羣之中頓時議論四起。

“哼,還不是大事,呂家全都被埋在府裡,整條街都損毀了六成。”

聞言,一名穿着紅色綢袍的富商不屑地冷笑幾聲,不知心中怎麼想的,卻是高着嗓子,幸災樂禍一般喊道:

“哼,可真是無能,這麼點小事兒都辦不好,要這些廠衛又有何用?可知道因他們的疏忽死了多少善良人家?”

“是啊,誰知道是不是當今皇上與民爭利,遭了天譴!”他身後幾個不知來歷的人也是紛紛附和。

現在的百姓幾乎家家都供奉着各種神明,是多災多難日子裡唯一的心理慰藉,聽見“天譴”二字,頓時面色大變,惶恐不已。

“鼠輩,本伯在此,豈容你蠱惑人心,危言聳聽!”王先通眸子一緊,大喝一聲。

沒有管這人背後站着什麼人,王先通跳下臺,走到人羣之中拎小雞崽似的把那富商拎到臺上,抽出刀之後二話不說便是斬下去。

“若有人再敢散佈謠言,不論何種身份,皆同此類!”王先通舉起一顆胖胖的腦袋朝周圍揮了揮。

在血腥景象的刺激下,人羣中的議論卻少了許多,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見到王先通如此絕情,當下也是不敢多說。

見到那些暗自逃跑的人,王先通嘴角一翹,並未多管。

這些人跑出去以後,鬆口氣正覺得自己逃過一劫之時,擡頭一看,卻見到早盯在此地的番子們對他冷冷一笑,血灑當場。

“大家聽我一言!”這個時候,兩名士子模樣的年輕人卻是站出來,打前那人面貌年輕,但說話前卻沉穩有力:“諸位可還記得天啓年京城王恭廠之事乎,言猶在耳啊!”

出來的人正是此番進京趕考的夏完淳,只聽他慷慨激昂的喊道:“朝廷頒佈正典,曉明法理、匡正自身,惠及黎庶,爲大善之舉,自然會惹得別有用心之人圖謀不軌,以小事言大弊!”

瞿昌文大笑幾聲,信步而出,說道:“夏兄所言極是!昔天啓王恭廠之事,正是朝中奸佞看不得自身受損出的陰損之招,百姓由此蒙難。在下看來,此番亦同此類,定是那些狐朋狗黨所爲!”

“大家不可以輕信坊間傳聞!”

兩人說完,又從人羣中走出一批白色衣衫的趕考士子,激動不已的喊道:

“我等進京趕考士子,憂君患國,敢爲天下先!今日在此立誓,無論京城變亂如何,皆矢志不渝,不離京師寸步!”

“仁兄說的不錯,我等皆以今日明志,窮此生爲社稷造福,爲陛下行忠!”

由於崇禎皇帝此前對士子態度非常不好,王先通身邊城防軍千總下意識上前,詢問到:“爵爺,要不要屬下將他們趕走?”

聞言,王先通考慮一會,搖頭說道:“不必了!士子並非東林,不能一概而論,況且這些後生既進京趕考,自然不會都是那些亂黨。再者說來,朝廷上下,也總還是要靠這些人爲陛下辦事。”

“屬下明白。”

那千總點點頭,揮手示意已經上前的兵士退下。

......

由於爆炸距紫禁城較遠,再加上宮內殿宇多是經常修繕,堅固非常,所以大部分地方雖然能感覺到強烈震感,但卻並沒有那種地動山搖的感覺。

宮人說起今晨之事,也都覺得挺有意思,這次爆炸波及到皇宮之時,崇禎皇帝正在與周皇后在坤寧宮用早膳。

前一句兩人還在微笑說着什麼有的沒的,衆人忽然感覺腳下微顫,正恍然不知所措,卻見皇帝迅速扔下碗筷,像離弦的箭一般“噌”地竄了出去。

崇禎皇帝當時一個字都沒多說,甚至連多餘的表情都沒有,起身直奔向殿外,其速度之快,直令人歎爲觀止。

崇禎皇帝跑出去之後也沒閒着,宮殿旁邊根本不敢多待,第一反應就是跑到最近的平地上,直到震感逐漸消失纔敢返回。

現在的崇禎皇帝,正在皇極殿召開緊急朝會。

提及方纔之事,崇禎皇帝可是嚇得不輕,那種腳下都站不穩的感覺太過可怕,當時崇禎皇帝還以爲遇到歷史上沒有記載的地震。

並且就從初次震感來看,強度少說也在六級之上,就宮殿這木質結構,崇禎皇帝不信能扛得住這種強度的地震。

自己要是不趕緊跑出去,歷史上就會這樣記載:

崇禎十九年的某一天,崇禎皇帝正在坤寧宮用膳,不料突然發生大地震,崇禎皇帝沒來得及跑就被壓死在坤寧宮。

由此之後,崇禎成爲歷史上第一個在自己皇宮裡被地震搞死的皇帝。

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
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七百六十六章:世界上只能有一個強權!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六章:御馬監 錦衣衛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八十三章:廢除耕守制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五百四十六章:內情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六百九十六章:老子能怕他?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七十一章:自有犯愁事第三百二十二章:鄭冠、徐彥琦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七百八十二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三)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六百零八章:假意講和,暗行三招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五十六章:王府問計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十章:吳又可治瘟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七百二十五章:帝國夕陽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七百一十八章:不滅其國,誓不罷休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三百七十三章:夜御三女被嫂知第六百七十二章:傳聞第四百九十章:留守制、隱患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三百一十九章:真實的“武舉”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零二章:官女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七章:太子南行舊都,你在逗我?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二百一十六章:兀良哈地區鎮守將軍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五百四十七章:端倪第三百六十五章:三屯營之戰(中)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五十五章:建奴議政第六百二十一章:陣斬賊首,告捷京師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六百七十四章:振興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二十六章:錦州條約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七十二章:東南財閥集團(吐血第四更!)第一百零二章:激斬阿巴泰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