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總結(上架求訂閱!!!)

崇禎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皇極殿,百官正在山呼叩拜。

這一路跌跌撞撞的,崇禎皇帝總算是把要命的十七年給平平安安的熬過去了,其實當明朝的皇帝還真沒有崇禎皇帝在後世想象的那麼輕鬆。

起先覺得妻妾成羣,但男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崇禎皇帝可不像來個縱慾過度,暴斃身亡,再加上剛開始性命攸關,並沒有太多心思去尋花問柳。

除此之外,崇禎皇帝本來挺期待後宮皇帝的膳食,但誰成箱這皇帝吃的玩意也根本不是什麼山珍海味。

不是山珍海味也就算了,崇禎皇帝可以忍一忍,畢竟是非常時期嘛,但是有一點崇禎皇帝實在是忍不了,御膳特麼每餐都有豆腐?

沒錯,崇禎皇帝自打穿越過來,頭幾個月一日幾餐每次都有豆腐,還都是一個樣連變都懶得變的那種。

最開始覺得挺好吃,但現在,崇禎皇帝是看見豆腐就想吐。

還有幾天就是小年了,按規矩來講,京師以外的各州府衙門早在去年十一月份開始就已經開始放假了,可能是由於過節的原因,崇禎皇帝的御膳總算是好了一點。

各地衙門有司還是第一批,京師一帶的各部院衙門也在十二月底陸陸續續的帶職放假,東廠、西廠、內廠還有錦衣衛的人員也都開始輪換着回家過年,算是各方面的防備都有所鬆懈下來。

畢竟,這當官和後世的公職人員一樣,都有家人需要相聚,春節和小年與一般的節日也不一樣,那是中華文明最重要的節日,這都是人之常情。

羣臣已經回家一陣子,廠衛的監視在這段時間也是有所鬆懈,可是在今日,這昏君不知在想些什麼,居然把他們給召了回來,而且說是人人都不得遲到缺席,否則以重罪論處。

這所謂的‘重罪論處’,說白了就是崇禎皇帝抄家殺頭的一個藉口,皇帝想要幹什麼不行?

誰也不想在這過節全家團員歡樂的時候來一個樂極生悲的滿門抄斬,自然都是趕緊穿戴整齊來到皇極殿聽候聖意。

果不其然,崇禎皇帝早就坐在龍椅上哼起小曲兒,看樣子好像心情不錯。

羣臣剛剛叩拜完,崇禎皇帝便是立刻說道:“朕也知道大家都在家中與親人團聚,但朕今日把大家詔過來,也是有要事相商。諸位可都是這大明的頂樑柱,自然不能和尋常百姓相比,有些事兒,到時候該議一議了。”

“臣等恭聽聖意。”羣臣也沒什麼話好說,在內閣首輔魏藻德的帶領下喊道。

“這第一件事,就是崇禎十七年已經過去了,大明還是好端端的,朕也沒事兒,什麼改朝換代的話就不要再說了,不然讓廠衛聽見報到朕跟前,這個年大家可要過不成了。”

“朕昨夜纔想起來,前朝的時候,年終以後可曾做過什麼總結?”說着,崇禎皇帝側顏看向王德化。

王德化搖了搖頭,想想說道:“這個事兒奴婢還真是不知,應當是沒有。”

“嗯。”崇禎皇帝點點頭,又道:“反正朕在今年開的先例也不少了,既然小年快到了,朕這就應應景,再開一個先例。今後在年終快到小年的頭七日,百官務必要和朕開一場總結大會。”

“總結大會?”聞言,羣臣們都是一臉懵逼,他們活了大半輩子,這個新名詞許多人還是頭一回聽到。

見臣子們滿臉疑惑,崇禎皇帝解釋說道:“這總結大會嘛,顧名思義,也就是在年終的時候朕帶着大夥總結一下去年的過錯,適當的聊一聊。”

“這大明之所以在萬曆朝至今便一直在走下坡,便是弊病太多,朕今後每年都要帶着大家革除舊時弊病,再定一定新年之中朝廷上要實行的各種政策與計劃。所謂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便是如此,只有這樣,大明才能越來越好,開始走上坡路。”

看着一臉微笑的崇禎皇帝,臣子們互相議論幾句,卻聽閣臣馮銓出列躬身道:“陛下聖明,此總結大會,乃是我朝之服,乃是天下萬民之福。”

“陛下聖明!”馮銓已經出聲,羣臣便只好跟着附和。

崇禎皇帝笑着擺擺手,這種馬屁話雖然聽得多了,但卻還是很悅耳,“總結大會之中,列位臣工要儘量說出自己在去年所犯下的過錯。”

“在過節期間,朕不會過於嚴懲大家。只有知道了過錯,大家才能去改,這大明也就能長治久安,吏治清明,才能變得更好。”

說着,崇禎皇帝看向內閣首輔魏藻德,笑道:“這種事大家都不願意先說,還是由閣老和內閣大臣牽頭吧。”

實際上,魏藻德聽到崇禎皇帝說這勞什子的總結大會之後,心裡就在暗暗思索應對之策,自己身爲內閣首輔,要是有什麼事一定都是自己打頭。

崇禎皇帝說出這話以後,魏藻德也是趕緊出來,躬身奏道:

“啓奏陛下,臣在去年的時候,不曾有任何貪污受賄之舉,也稱兢兢業業,爲了陛下和大明鞠躬盡瘁,但能力有限,卻不能如張宰輔那樣,爲陛下革除弊病,整頓朝綱,實在是失職。”

“臣失職,還請陛下將臣革職爲民,宰輔之位,也好教有才者居之。”

魏藻德前面的話就是在淡淡的裝逼,崇禎皇帝聽的眉頭直皺,全部聽完之後纔是大笑幾聲,揮手道:

“魏閣老於首輔任上兢兢業業,無功卻也無過,朕不準閣老所請。”

魏藻德心裡沒什麼波動,他早就知道自己這麼聽話,崇禎皇帝也根本不會把自己弄下去,不然誰給他背黑鍋。

儘管如此,魏藻德面上還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立即趴在地上,哭喊道:“陛下信任微臣,微臣願肝腦塗地,以報皇恩!”

在場這些臣子都是官場上混了多年,搭眼一瞅就能看出崇禎皇帝和魏藻德之間是在一唱一和的演戲,不過卻也無人戳破,這大明朝的官場不就是如此,官員之間又何嘗不是以演戲度日。

雖然心中早有預料,內閣次輔蔣德璟聽到崇禎皇帝不準以後也還是面色一暗,不過他很快就調整狀態,出列說道:

“啓奏陛下,臣未曾貪污受賄,仗勢欺人之事也從未發生,臣自認無甚過錯!”

崇禎皇帝不置可否,點了點頭,說道:“蔣愛卿此話朕是相信的,你且回去吧。”

“遵旨。”

感謝誠信敬業友善 10000幣、jbzd 100幣、凡人路不平 200幣、星辰玖玖 500幣、西斯寇 100幣、燈火闌珊處等 1000幣、熙檬父 1000幣、青銅時代OL單身 2000幣、輕風hua雨 500幣的打賞支持!感謝大家!

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隨便說說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
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七百一十章:聰明人的做法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一百零八章:微服私訪第二百八十三章:劉宗敏的強勢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五百三十一章:祭禮 南征詔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四百七十章:攻心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四百一十七章:內宮六虎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四百七十一章:反正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二百零一章:東林 帝黨之爭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四百一十章:重修《國榷》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一百七十四章:弓試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隨便說說第二百六十四章:寧完我入京第二十三章:危機四伏的皇宮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十七章:好一個國丈!第五百三十四章:國事、家事(三千字!)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六十章:一件小事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一十五章:遭遇戰 確定形勢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百零六章:魂牽夢繞的大明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二百八十二章:令賊喪膽者,興平高傑也第一百一十八章:詔書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一百八十八章:欲加之罪第三百八十一章:兵圍孔府(上)第二百五十八章:光復太原(下)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三十九章:李巖的手段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一百三十五章:投清第九十一章:我叫唐幸運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三百五十七章:皇后監國,出師遵化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十一章:翁氏蕩婦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四百一十八章:父子談心第二百二十二章:黃闖子激斬哈爾泰第二十二章:東廠大牢裡的慘叫聲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四十九章:找條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