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鐵面柔心帝王情

實際上,這次無論怎麼選,規矩還是眼前這位皇爺定的,什麼新規矩老規矩,都不如皇帝親口說出來的聖旨重要。

誰能直接成爲正宮娘娘甚至妃嬪,誰又會落選回家,誰會到儲秀宮或成爲宮女,都是崇禎皇帝的一句話而已。

按理來說,這次要至少選出三個秀女封妃嬪,可看到現在,崇禎皇帝也就只封了一個常婕妤和一個秦昭儀而已。

崇禎皇帝這次本來就是藉着選秀的機會,暫時脫離繁重的國務,主觀目的是要來這邊放鬆放鬆,看看美女也好養眼。

選秀,說白了就是大動干戈的給自己選老婆,崇禎看的也就是個眼緣和顏值而已,哪裡會有這些接受了宮裡女官初級宮鬥知識的秀女們想的那麼長遠。

再說了大明後宮爭鬥向來不如辮子,你爭的再激烈,那也不可能到辮子那種太后掌國的地步。

五十名秀女,被崇禎皇帝金口一開,已經有四個直接進了儲秀宮,有兩個成爲正宮娘娘做了主子,剩下這四十四名秀女的的命運如何,還要看正在仔細端詳他們的皇帝。

除了羨慕嫉妒恨以外,許多人還有些僥倖心理,因爲按例來說至少要選三人冊封爲妃嬪,少了六個,她們被瞧上眼的機率就更大了。

當然,現在後宮是有些冷清,東六宮和西六宮都沒住全,這也是崇禎皇帝答應選秀的主要原因,後宮也要有點朝氣活力,別整日那麼暮氣沉沉就跟要亡國了似的。

自從穿越過來,崇禎皇帝心思很少放在選秀女上,這回還是周皇后、袁貴妃和託婭她們輪番來提,下次再選,可就說不準是什麼時候了。

這五十名秀女,無論成色如何,崇禎已經打算照單全收了,內廷和禮部張羅選秀這麼久,這麼點面子還是要給的嘛。

至於賜居何處,也是崇禎皇帝想到哪裡就說去哪裡,當然他自己住的乾清宮、周皇后居住的坤寧宮還有已經有了娘娘的正宮都不在此列。

袁貴妃本是崇禎爲信王時的小妾,現居於西六宮的翊坤宮,柔貴妃託婭本是朵顏三衛公主,現居於東六宮的延祺宮,便是清代的延禧宮。

除她們二位貴妃以外,周皇后居於坤寧宮,主持內廷,新封的常婕妤賜居永和宮,秦昭儀又被賜居鹹福宮,這是已經有了的正宮娘娘。

除以上已經有主的內宮以外,其它的地方都可以賜給她們居住嘛,至於封號位次怎麼定,崇禎皇帝也不認識這些秀女,便是隻有看外貌和第一印象了。

餘下的四十四位秀女美貌雖各有擅場,都是萬中挑一的絕色佳人,但只要用心去看還是能分出個高低上下的。

比如那位粉衣女子,一眼看上去就是個禍水級的人間猶物,在這四十四位女子之中絕對能夠拔得頭籌,也只有她在一衆少女面前顯得成熟。

這畢竟是崇禎朝第一次正兒八經的選秀,衆女的位次不便定成太低,否則過些年後來者居上,對先入宮的難免也有些不公。

“民女卞賽,民籍,應天府上元縣人,今年二十五歲。”粉衣女子朝巧巧一福,不卑不亢的說道。

粉衣女雖氣質出衆,但年齡一說出來,卻不免引得周圍不少秀女和女官們低聲的嗤笑起來,這麼老了,居然還好意思入宮選秀女。

二十五的年紀,在後世雖不算什麼,可在這個年代卻是連剩女都算不上了,敢在交泰殿上說出來的,勇氣確實也不一般。

“卞賽?”崇禎似乎對年齡不是很在意,只是這個名字好像再哪兒聽過似的,皺眉思索一會兒,有些意外地道,“若朕沒記錯,你還有個名字叫卞玉京吧?”

卞賽顯得很吃驚,“皇上聖明,確有人稱民女喚做卞玉京,不知皇上是否還記得兩年前南京秦淮河畔來雁橋南端媚香樓的事?”

果然是她,不過兩年前在媚香樓發生了什麼事,朕怎麼一時想不起來了?

崇禎皇帝沒有急着回話,沉沉地想了想,卞玉京也是俏生生地站在那兒,眨眨眼睛,憧憬地端詳着這位文治武功的帝王。

同其她秀女不同,卞玉京是在大大方方的看。

不久之後,崇禎皇帝恍然大悟,自己這些年就去過一次南京,那次是帶兵親自去抓捕藩王貴戚,的確曾遇見過一個插曲。

當時提督西廠的曹化淳上奏,說是撫寧候朱國弼縱兵行兇,當街強搶民女,這事兒情形很惡劣,當時崇禎皇帝也沒多想,直接下旨處置了這個囂張跋扈的皇親。

不過那時候崇禎雖然下旨了,但卻沒有閒工夫多注意這個事兒,就只是示意周經武和馬爌去幫着處理處理。

現在看卞玉京這意思,難道當時被朱國弼搶的民女就是她不成,天下間居然還會有這麼巧的事?

“朕自然還記得。”崇禎皇帝想了半晌,用手擡起卞玉京的下巴,放肆地看着她臉上的每一寸。

皇帝這個樣子即便是對先前常婕妤和秦昭儀都沒有露出來過,這使得那些正在談論卞玉京年齡的秀女們紛紛大吃一驚,都是趕快識相的閉上了嘴巴。

不知爲何,看着這名歷史上的秦淮八豔,一股邪火在腹中滕然升起,崇禎皇帝戀戀不捨的鬆開卞玉京的俏臉,轉身深吸口氣,淡淡道:

“朕是皇帝,救百姓於水火之中自算不得什麼,若你是想來報恩的,朕給你路費和賞賜,回南京去吧。”

“皇上,民女不是來報恩的。”卞賽趕緊跪在地上,“古往今來,從沒有任何一個皇上懲處皇親能有陛下這般果斷,大明能有陛下這樣的皇上,是天下百姓之福。”

“民女不奢求能成爲陛下的女人,只希望能做個宮女,跟隨在陛下身邊伺候陛下,看着陛下中興大明,開啓這一片的盛世。”

說着,卞賽害怕崇禎皇帝下一句話便是逐客令,連忙跪在地上說道:“陛下不要趕民女離開,民女在來時便已在心中暗暗發誓,此生,非陛下不嫁!”

崇禎皇帝確實是打算直接讓人把卞玉京送回去,畢竟歷史上她心中的白馬王子不是自己,是那個叫吳梅村的書生。

聽見卞玉京這一番話,再看看她絕非虛假的眼神,崇禎皇帝動心了,他也是男人,面對這樣苦苦求着的絕色,又豈能不動心。

卞玉京有些緊張,方纔她說的已經很決然了,自然希望皇帝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在上次的事情中,她已看清吳梅村那個怯懦書生的真面目,這幾年來,她更是看破紅塵,那些所謂大才子的心性,都叫她瞧的一清二楚。

可能如今這個亂世之中,就只有那個居高臨下、鐵面柔情的皇帝,纔是她心中真正的如意郎君,這次既然來了,卞玉京也就沒打算再回去。

就是不當妃嬪也行,她的滿心願望,就只是想留在崇禎皇帝身邊做個宮女日夜侍奉而已。

當然,崇禎皇帝也是知道卞玉京不可能與其餘這些秀女一樣,是看中了宮內的奢華生活纔來的。

按正產後世影視劇套路來說,自己要是不答應把她強行送回南京,卞玉京要麼是孤獨終老一直等着自己,要麼就是路上直接自盡保節。

無論哪種都是香消玉殞,都不是崇禎皇帝想要見到的結局。

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
第五百五十三章:明運未盡,能者輩出!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一百一十六章:金州之屠 母子殉難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二十八章:飛躍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四百六十三章:夜襲東關,集思廣益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七百零七章:全滇一戰而定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二百三十三章:一敗塗地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八十章:戰前準備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一十六章:玩命也是講究技巧的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一百二十六章:給餉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一百零七章:白話聖旨第二百一十五章:訂盟 六衛 冊封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二百八十五章:北關失陷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七百九十四章:建元興武,太上訓政(大結局)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二百零四章:以戚家軍爲式第二百三十四章:襄陽之役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七百六十一章:哦·!我的法蘭西!第五百五十七章:陣前卸將 人算天定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九十二章:秦良玉奇謀收重慶,曾李逆戰震川東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三章:親巡京營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七百八十五章:讓一個文明終止第二百七十二章:天朝上使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七百一十三章:駐蒙兀兒大使第五百一十二章:議開京察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十五章:朝堂上就是比誰臉皮更厚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六百六十三章:死局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二百六十八章:東廠與城防軍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三百七十一章:遵東奇捷(下)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四百三十三章:陷重慶、下忠州(中)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一百五十九章:邪書第二百六十章:特赦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九十六章:各有心思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六十二章:戰兵、正兵、輔兵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