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留京

“臣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參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崇禎皇帝實際對這位歷史上所謂的民族英雄並沒有什麼好感,看着面前這位鬍鬚稍長的中年人,只是淡淡的嗯了一聲,說道:

“史愛卿,朕知道你是南都的兵部尚書,在場這些人也都知道,這種話今後在朕面前就不必再提了。”

“臣明白。”史可法沒什麼慌亂之情,一板一眼的行禮。

這種不陰不晴的態度就連旁邊侍立的直殿監掌印太監李春都是頭一次見,皺着眉頭慍怒起來,頗有些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意思。

好傢伙,這位南京來的史尚書好大的官架子,就連五省總督城陳奇瑜還有正牌的京師兵部尚書張國維見到崇禎皇帝,那都是要畢恭畢敬的,他一個南都的兵部尚書這種態度又憑個什麼?

昨天夜裡崇禎皇帝剛剛訓誡、整肅了一遍後宮,就連周皇后都驚的不敢說話,連連賠罪,整個後宮都是驚魂未定。

想到這裡,李春暗自白了一眼史可法。

想來這位是在南京做主慣了,儘管來北京見到了皇帝真容,但心中不免還是把自己這南都的兵部尚書當成京師的兵部尚書了。

崇禎皇帝沒管李春和史可法的心理變化,又道:

“史愛卿,朕聽聞你今年年初便是帶着南都京營的六千甲士勤王,竟然走了半年還要久,直至這八月份才抵達京師,路上發生了何事?”

史可法聞言,面上不動聲色,訕笑道:

“啓奏陛下,臣...臣在山東一帶遇到不少災民,還有山東總兵劉澤清屬下亂軍劫掠鄉里,這纔是耽擱些時日。”

“哦,原來如此,那這樣說來,朕倒要賞賜史愛卿忠貞愛國之心了。”崇禎皇帝心中冷笑,面兒上卻是熱情的很,揮手道:

“李公公,史愛卿這一路勤王奔波勞頓,勞苦功高,取些綢緞和銀兩賞賜於他,不然那些聒噪的朝臣們又要嘰嘰歪歪,說朕打壓愛國之士了。”

李春聽到這話心中就在犯嘀咕,崇禎皇帝向來我行我素,什麼時候顧及過那些朝臣的話了,此時這麼說,怕還是另有深意。

待在皇帝身邊久了,李春早就養成很深的城府,心裡無論怎麼變化,面兒上還是那副憨笑的模樣,很快就出去把賞賜的物件給拿進來端到史可法眼前。

史可法直到現在還不明白崇禎皇帝的意思,當即就要伸手把東西接到手裡。

畢竟這些可是皇帝親手賞賜,史可法美滋滋的想着,回南京之後可以把東西全部放在家中,再讓自己的門生故吏宣揚宣揚,又是一件名利雙收的大好事。

“史尚書,拿東西之前,還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問心無愧纔是。”李春滿臉笑容,說出的話卻讓史可法心中一驚。

下一刻,史可法面容肅然,冷哼着大聲說道:

“下官忠君之心蒼天可鑑,日月爲證,問心無愧!”

“好,史愛卿說的好。”

李春雖然話音很低,但冬暖閣就這麼點大,他的話自然全部都被崇禎皇帝聽進耳中。

不得不說,有些太監就是皇帝肚子裡的蛔蟲,有些話崇禎皇帝不方便明說,他倒是直接鞭策出去給開了個好頭。

崇禎皇帝先是示意李春站到一邊去,這麼好的裝逼機會怎麼能不自己上?

“朕還有個疑問,史尚書昨日便到京師,沒急着見朕,卻先到回春樓與那些東林士子說什麼三廠一衛弄權的事,哦對了,朕忘了,當時還有個叫王玉的舞姬作陪吧?”

“這青樓也不是什麼低劣的勾欄,都是人之常情,朕都明白,不過史愛卿昨日所說的那些話,大體意思朕還不太明白,可否再說一遍?”

崇禎皇帝這話說的客氣,可卻是暗藏殺機。

史可法了來京之前就打聽很長時間的消息,曾有人警告過他三廠一衛的厲害,當時他並沒放在心上,再厲害還能比得上魏閹不成?

沒成想,崇禎皇帝還真就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就將廠衛在京勢力恢復到了和魏閹時期相差無幾的地步,恐怕自己昨日的一舉一動,都已經爲其所知。

史可法聽得滿頭大汗,再也不敢託大,慌忙將手中賞賜的銀兩和綢緞放在地上,惶恐叩拜道:

“臣...臣...”

見他支支吾吾大半天也沒說出來什麼,崇禎皇帝也是呵呵一笑,問道:

“史可法,你可知罪?”

史可法聽見這話,一瞬間就聯想到前段時間被抄家滅族的龔鼎孳、陳演和鄭三俊那些人。

倒不是說對自己的下場有什麼害怕,史可法心中還真不是很怕死,他最怕的還是一旦自己揹負着這些罪名死了,那些廠衛會將自己的‘一世清名’毀壞個乾淨。

名聲,這是史可法的軟肋所在。

穿越而來的崇禎皇帝覺得自己對史可法還算有些瞭解,這個人雖說能力沒有多大,但要論節操,起碼還是比那些上杆子侍奉新主子的東林奴才們好很多。

這次主要也就是想借機警告一番,讓他不要再打什麼小心思,至於再放他回去麼,那是不可能的了。

想到這裡,崇禎皇帝嘆了口氣,說道:

“念你八年鎮壓流寇有功,便留在京師做個右僉都御史吧,可有怨言?”

“臣無怨言,定恪盡職守,爲國朝出力。”史可法對崇禎皇帝的處置方式深感意外,已經是意外之喜,連忙說道。

看史可法行禮離去,崇禎皇帝說道:

“詔東廠提督王承恩、西廠提督曹化淳、內廠提督方正化,錦衣衛都指揮使李若鏈、英國公張世澤、團營副總督董琦、衛孝伯周經武、靖遠伯王永恩、新樂候劉文柄、惠安伯張慶臻還有駙馬鞏永固速來東暖閣見朕。”

上述這些人這個時候都在忙着各自的事,上次奉旨前往各地清查禁軍各衛,最快清查完畢的是通州三衛和騰驤四衛,畢竟在京師腳下,查起來也方便。

王永恩、劉文柄、張慶臻三人就苦逼的多,馬不停蹄跑遍了大半個北直隸,當地官員自然不肯就範,又和這些人推太極似的玩了半個月,直到兩次大捷的時候還在外地查人。

到最後崇禎皇帝似乎也覺得進展實在太慢,下達了‘聚京畿之兵於京師’的旨意,三人跟着大部隊前往京城外團練大營,在董琦和張世澤的幫助下總算弄清楚了真實人數。

將人數報上去後也沒消停多久,這不,又來了小太監說皇帝召他們到冬暖閣議事。

往常的經驗告訴王永恩等人,皇帝單獨召見還好,但大夥一塊兒全被叫過去,那定然又是有什麼大事要宣佈了。

顧不得在家中和小妾多溫存一會,四人都是趕緊披上外衣匆匆忙忙入宮。

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隨便說說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二章沒了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
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一百一十三章:命運的捉弄第六百二十三章:兵潰江夏,絕境逢生第五百四十章:法與情第五百五十九章:澤候歸明 闖王西逃第三百四十四章:先取建平,再下廣德(上)第一百八十章:封賜第二百七十五章:危懸一線,親征續命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三百七十九章:真正的帝王第六百九十四章:沙普之亂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六百一十章:天下鉅商會於京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四十章:爲了大明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六十九章:‘兇’名赫赫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說一說今天的情況吧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隨便說說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第一百四十章:意外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四十九章:驚變大同(上)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一百四十七章:下保定第三百七十章:遵東奇捷(中)第七百五十章:親征巴黎去三光第二章沒了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五百五十章:大明步軍的改革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二百二十九章:西安內議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二百八十四章:決戰第三百一十七章:拿福王入京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七百五十六章:收了個安南版吳三桂第五百三十八章:真身第三百一十一章:血染太平門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七十八章:野戰第六百四十五章:潼關大戰(中)第七百六十二章:全面侵法第七百三十一章:多爾袞,朕來了第二百九十四章:鬱悶的藺養成第二十六章:撲朔迷離第四百九十五章:鄂爾多斯之戰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二百零五章:詔朱大典進京第五百八十四章:四年前的詔書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三百八十五章:爲民做主的“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