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覈查京官,議設銀行

有明一代,朝廷對商稅的收取從未間斷,反而在不斷加大力度。

崇禎初年的時候,朝廷加徵了門店稅等數十種新針對商戶的稅收,崇禎二年,每兩商貨稅銀增至兩錢,在崇禎八年,甚至將洪武年三十稅一改爲十稅一。

許多士子據此做詩文,說天下商戶皆是怨聲載道。

事實上,十稅一這個比例已經是極重,現在的崇禎皇帝本以爲下旨收取商稅就能坐等來錢,但現在想想,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現如今國庫沒錢的根本癥結不是朝廷有沒有收取商稅,而是可稱爲“苛捐雜稅”的商稅究竟收到了誰的頭上,是百姓,還是商戶。

現如今的大明朝廷,雖然行將就木,但卻如百足之蟲一般,死而不僵,又好像是一座充滿蟻穴的堤壩,雖然到處漏水,但卻還是屹立不倒。

若想將堤壩重新加固,這些“螞蟻”必須要徹底清楚掉才行。

經過兩天的討論之後,崇禎皇帝已然明白,眼下若想收取商稅,最根本的是要將老祖宗定下的稅法真真切切用到那些財閥頭上,而不是全都攤在百姓身上。

現在朝廷徵收商稅的力度本就不小,崇禎皇帝根本不需要再加徵甚麼其它的稅,一件原本覺得很簡單的事情到現在卻舉步維艱,涉及甚多,每每想到這裡,崇禎便是心煩不已。

同樣是皇帝,怎麼人家韃清就這麼無拘無束,想幹甚麼就能幹什麼?

萬曆皇帝被文官內鬥搞的心灰意冷,在內宮專心處理政務,被東林黨寫成萬古無一的昏君,康麻子成天淨特麼顧着微服私訪泡妞把妹裝十三,動不動就下一次江南,銀子那更是大把大把的花,反倒混成了千古一帝。

說起來也是有趣,漢人皇帝一輩子下那麼兩次江南就是勞民傷財,成了導致國家滅亡的昏庸之舉,韃清皇帝幾乎年年都下兩次江南,卻被吹成韃清錢太多沒處花,爲了緩解朝廷財政和錢幣膨脹的先見之舉。

你特麼在逗朕,跪也不能跪的這麼徹底吧?不願做奴隸地人們,該站起來了,現在韃清還沒入關,朕穿越過來了,他們也就根本不可能入關!

魏藻德請求致仕,這個理由其實很過分。

自打萬曆朝之後,大明朝的文官們就很少有能混到致仕這個地步的了,多半都是皇帝革職,鬧了個無俸無名的尷尬地步。

崇禎皇帝准許魏藻德直接致仕的請求已經是寬大爲懷,又加了太子太師的榮勳,月給俸薪和勞役,這更是魏藻德寵幸不失的標誌。

魏藻德也明白,崇禎皇帝如此做法正是向滿朝文武拋出一個信號,那就是他魏藻德和從前那些首輔不一樣,他是掛冠而歸,並非革職奪財。

一時間,自認無甚才幹的魏藻德也是老淚縱橫,心道這兩年來無數個大鍋小鍋總算是沒白背。

其餘身在泥潭中的官員則紛紛對魏藻德投以異常羨慕的眼光,爲官一生卻能壽終正寢,也是常人豔羨難及之福啊!

“京內各部院衙門所有官員算上,總共人數有多少?”崇禎皇帝批准了魏藻德請求之後,吩咐人將魏藻德送出去,轉頭向新上任的內閣首輔蔣德璟問道。

不論內閣首輔這個位子有多危險,能混到這上面來的,就算只留任一天,那也會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一頁,算上是名垂青史。

一向沉穩的蔣德璟猛地得知這個消息,心中也是止不住的竊喜,心道你個老不死的東西總算下去了,可是叫老子這頓好等。

忽然聽到崇禎皇帝詢問,蔣德璟趕緊收拾情緒,想都沒想的出列道:

“啓奏皇上,上次覈查是在崇禎十年六月。京城六部翰林院等各有司衙門,官員人數在京九萬六千七百零四人,其中三品以上官員有——”

“這麼多,近十萬的官兒?”不待蔣德璟說完,崇禎皇帝便是一臉吃驚的喊道。

崇禎知道會有很多人,但卻沒想到會有這麼多,正色皺眉說道:“倪元璐,着戶部再次統計京內在職官員人數、籍貫,是否在京內居住等詳細情況上報給朕!”

九萬六千多人,這人數還是九年前的,現在怕是已經超過了十萬,照如此看來,僅北直隸一帶,每年每月發放的官員和吏員薪俸都是個天價,更別提全國還有更多大小官員要按時拿錢。

做官兒的比下頭差役和兵士人數加起來還要多得多,怪不得財政入不敷出,養着這些屁用沒有,再肥的牛羊一直養着這些只知道喝奶的犢子,那也會是越來越瘦了。

“據王承恩所說,皇家報社建立後成效斐然,績效顯著,朕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建立一個專門管理財政的有司衙門,就叫皇家銀行。衆卿以爲如何?”

崇禎皇帝說這話的時候頓了頓,差一點就順溜的把皇家銀莊喊出來了,那也太掉面兒了,民間叫錢莊,皇家就叫銀莊?想想還是銀行高大上一些。

此言一出,新上任的內閣首輔蔣德璟眉頭一皺,頓時覺得事情不對,自己是不是高興的太早了,魏藻德這老不死的是走了,走之後留了一個誰都不願意接的燙手山芋給自己吧!

“這...陛下,恕臣愚鈍,這皇家銀行,到底是幹什麼的?”魏藻德面色變幻,雖然心裡有譜,卻還是裝成一臉懵逼的樣子站出來詢問。

魏藻德詢問之後,馮銓等人趕緊附和,滿殿重臣都是一副一根不知道崇禎在說什麼的表情,好像全成了三歲孩子。

崇禎皇帝只好開口說道:“這皇家銀行,其實和民間的錢鋪差不多。早有地方官府上報,說是民間私販銅錢現象猖獗、屢禁不止,地方錢莊沒有本朝許可便私成利益者甚多。這件事兒朕前前後後想了很久,覺得有必要和商稅一齊辦了。”

“地方上的錢莊做什麼,朝廷的皇家銀行就做什麼,他們不做的,或是不敢做、做不成的,皇家銀行一樣都能辦得清楚,辦得明白,你們可是懂了?”

崇禎皇帝在後世就是個寫小說的,自家房貸都沒還清,自然不懂甚麼銀行規矩。

現在這種時候據說已經有錢莊了,而且好像還發展得不錯,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自己不分一杯羹就太對不起皇帝這個身份了,也太對不起手底下的將士、差役和廠衛了。

現在崇禎皇帝還沒想到那麼多,靠蔣德璟這些當代文人來提出後世銀行的制度顯然行不通,但是收商稅和銀行等一干改革都是相輔相成,目前也只能用朝廷名義和地方錢莊硬搶買賣了,暫時先套用這個時候錢莊的套路,慢慢再進步吧。

實在不行,自己手上有兵有權,抄了他的家,用他的銀子當自己的啓動資金也不是不能做。

反正這事崇禎皇帝已經下定決心,就算換一百個首輔,或者不用首輔,那也是非做不可!

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
第五百六十四章:宗第授首 體純反正第六十二章:皇親國戚第五百一十六章:曹氏的商業帝國第三百五十九章:王師雲集,爭鬥沙場第三百二十三章:不明來歷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一百八十一章:侵略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十八章:錦衣衛辦事第一百四十九章:甲子營立功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三百二十九章:好漢歸家,欽賜殊榮(上)第三百零一章:風雲突變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七百五十八章:來自大明的正義之師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四百八十一章:摧騎石頭的一些心裡話。第五百二十五章:廣恩回援,血戰汾南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二十章:一觸即潰,官軍虎威第八十五章:黃闖子到了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二百八十九章:張鼐的想法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三十章:誅其九族第二百一十三章:吹就完事兒了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四百六十五章:勸降第四百一十四章:大明火槍騎兵的想法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六百四十一章:小戰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五十二章:不和(上架求訂閱!!)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七百零九章:已經甦醒的東方巨龍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五百八十八章:駙馬任遼第五百六十三章:東路受挫 老馮出招第七百四十五章:除國葉爾羌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二百六十九章:長江後浪推前浪第六百八十一章:公報私仇,一舉多得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五百零八章:操勞國事爲君死(三千字!)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五百四十一章:恩與威第二百一十四章:兀良哈內遷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四百九十四章:黃金家族第六百八十二章:帥帳激鬥,成王敗寇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六百一十八章:幾十年前的大殺器第五百五十四章:上兵伐謀 其次伐心第七百四十七章:神聖羅馬帝國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三百四十八章:五鎮聯軍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六百四十三章:戊子殺匪令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五百九十七章:全面戰爭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十四章:以走狗代清流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七百零三章:來了還想走?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四百四十九章:要是有個倉庫就好了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六百三十九章:親征第二百二十一章:虎山出塞,奇襲破敵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七百四十三章:叫你來你就得來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