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捉拿王公壁

正在北鎮撫司衙門處理公務的李若鏈聽到這件事也很高興,既然找到了人選,那接下來要做的就很簡單了。

按常理來說,這個時候就需要廠衛動手,將王公壁這個人的祖宗十八代都查清楚。

不管他這一世是做了什麼大善人,只要祖上有做過一丁點損人利己之事,廠衛便是能借着這個由頭將其名聲搞臭,繼而再隨便安個罪名將這條魚撈上來處理掉。

不要意外,得了權的廠衛就是這麼厲害,要不說現如今在京畿一帶已經成了聞廠衛之名而風聲鶴唳的地步,在外地,廠衛番子甚至一向都是兇言赫赫的代名詞。

可現如今東廠那頭傳來消息,說王公壁這山東巡撫做的實在不怎麼樣,不用特意去搞,他的名聲實際上已經是臭不可聞,那這樣一來,就可以直接進行下一步了。

王公壁是山東巡撫,畢竟是地方大員,而且在山東爲官多年,早就有了自己的黨羽和派系,想要直接拿人,沒個特大的罪名安在頭上,即便廠衛也不好說話。

若直接屁話沒有直接拿了王公壁,其黨羽定不會善罷甘休,若一些氣憤不過的御史和地方官吏將這件事呈到通政司,可就是大爲不妙了。

要知道,現如今的王承恩雖是司禮監首席秉筆太監,但司禮監的權勢也不比往常,崇禎皇帝對欺下瞞上這種事最爲痛恨,少量的摺子王承恩還能悄聲悄息的壓下去。

摺子一旦多起來,有些就是王承恩都壓阻不及,畢竟他壓摺子的動作不易過大,被皇帝發現之後,容易發生百口莫辯的情況。

這件事鬧大了更會引起崇禎皇帝的關注,一旦命人徹查,即便廠衛聯手也是保不住鞏永固,李若鏈和王承恩一合計,覺得這件事畢竟是沒通過皇帝,不同以往,還要一步步的來。

若是通過皇帝了,那事情就簡單的很了,根本不用安什麼罪名,也不需要搞臭對方的名聲,直接拿人便是,反正皇帝也不在意這些名聲問題。

現如今難的恰恰就在這裡,王承恩和李若鏈這次屬於瞞着崇禎皇帝合力保住駙馬鞏永固,在事情發酵升級以前,就將罪名安在其他人身上定下來,並且爲了後續查罪,還要做的滴水不漏才行。

王公壁這個人污點太多了,其本人也沒甚麼掩藏這些污點的意思,王承恩和李若鏈聯手,那就相當於東廠和錦衣衛聯手,在暗地動手腳,打算將包括私鹽和侵佔軍田等很多罪名安在王公壁身上。

按王承恩和李若鏈的估計,這些罪名放在一個人的頭上,足夠這王公壁死一百次了。

可後來一查,兩人卻是失笑,這王公壁還真是膽大包天,東廠和錦衣衛打算強加在他頭上的罪名,幾乎有大半他都是實打實幹過的。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的很了,畢竟這王公壁是自作孽不可活。

東廠和錦衣衛手中都有王公壁的罪證,並且因爲廠衛的特殊性,他們不需要請示崇禎皇帝,就可以直接動手拿人。

這天午時,一封急令從位於京師的北鎮撫司總署發往山東錦衣衛千戶所,信上只有一行血紅血紅的大字:

“捉拿王公壁,即刻看押入京,不得有誤。”

......

山東巡撫衙門,兩名衙役正在盡職盡責的看門,忽然間,其中一個人卻是瞪大了眼睛,指着前面說道:

“這些是什麼人?”

“不知道啊,你去看着,我去稟報撫臺!”

留在這裡的衙役剛應完,看見來人的裝束之後,立即便是心中叫苦不已。

這批人馬清一色踏着牛皮小靴,身上穿着紅色袖服,頭頂四方帽,爲首百戶更是身帶飛魚服,腰懸繡春刀,走起路來大搖大擺,似乎根本不將眼前這撫治放在眼裡。

直到這批人聽到眼前,守門的衙役也沒敢說出一個字,爲首的那個錦衣衛百戶轉頭看了看一側“巡撫山東等處地方督理營田兼管河道提督軍務衙門”的小字,點點頭,上前抱拳笑着說道:

“小哥,敢問這裡可是山東巡撫衙門?”

來人的氣勢和眼前這般謙恭有禮的態度形成了鮮明對比,衙役自然知道對方是兇名赫赫的錦衣衛,卻也是不敢託大,當下只是賠笑點頭。

那百戶回頭看了一眼,又轉頭笑着說道:

“如此甚好,我等自錦衣衛駐山東千戶所而來,某喚做田光,不才是個區區百戶,這是奉命來拿你們巡撫大人的,勞煩通報一聲。”

“!!!”

衙役聞言是瞪大了眼睛,錦衣衛百戶說這話的時候,就好像奉命拿的是個普通老百姓,不僅百戶田光面色沒有絲毫波動,就連後頭那些錦衣衛都是鎮靜異常。

衙役心知肚明,這不是自己能沾染的層面,當即二話沒說便點頭進去通報,不多時,這衙役又苦着臉跑出來,攤手說道:

“我家大人正在見客,說今日不見你們了。”

聞言,田光如沐春風的臉色一緊,變得面無表情,將手握在刀柄之上,又道:“這可不行,勞煩小哥再去通報一聲,就說咱們是錦衣衛,要來拿人。”

這話說的輕飄飄的,但聽在衙役耳中,卻是有恃無恐的代名詞。

這些錦衣校尉並不是人人都穿着飛魚服,也不是人人都有資格佩繡春刀,能有此等殊榮的,即便是錦衣衛之中,那也是極稀少的存在。

甚至有些人說,穿着飛魚服、配着繡春刀的錦衣衛行走在外,無異於時刻帶着天子賜發的尚方寶劍,地方小吏不從者斬之,根本無處說法。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也在側面說明了如今錦衣衛的權勢滔天,自然,錦衣衛能有這種權勢都是在崇禎皇帝刻意縱容和培養之下才會發生的。

其一是爲了壓制同樣兇名赫赫的東廠,其二便是更好的監察天下。

“這...我再回去問問吧。”那衙役自是不敢阻攔錦衣衛,只好回去再問。

田光與身後一衆錦衣衛左等右等也沒見門內傳來消息,並且聽到絲絲堆砌雜物堵塞房門的聲音,當下便心道不妙。

趁着對方並未將房門堵塞完全,田光與周圍一個校尉對視一眼,猛地抽出腰間繡春刀,登上幾步將府門大腳踹開,掏出腰牌大聲喊道:

“吾乃錦衣衛,奉旨拿人,阻攔者皆並同罪!”

下一更稍後,今晚不缺更!

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
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一百六十三章:借勢第二百一十二章:老馮出塞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一百一十一章:聯合執法第七百九十章:上有變動,下無變化第二百三十二章:五省進剿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一百六十章:大典開始第二百四十六章:普查山東,大同開市第七百五十一章:順手收波人心第六百七十一章:滅順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三十四章:民心所向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六百四十章:高處不勝寒第七百八十一章:舊秩序與新秩序(二)第五百四十九章:拿你女兒來換!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三百三十六章:除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七十三章:血戰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第五百九十一章:第一次碰撞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六百三十二章:上與下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一百二十一章:新曆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六百二十九章:馮銓致仕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二十八章:戲耍第七百五十二章:茲冊封爲王第四百二十七章:王世忠歸心武昌,李自成議政西安第五百八十章:關外境況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四十九章:大明就是好,大明就是棒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章:着吳襄提督京營第二百九十二章:恢復生產,安定地方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一百五十三章:闖軍退了(上架求訂閱!!!)第三百三十三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上)第五百七十一章:這棋越下越大了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五十八章: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四百一十六章:想要她的命,朕先要了你的命!第三百七十六章:第一站:孔府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二百三十六章:收復襄陽第三百六十章:忠貞候、左柱國——秦良玉第七百八十三章:這,就是教廷第二百六十五章:密不透風的廠衛第六百九十二章:我又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大明式的擴張第七百二十六章:給力的多鐸第一百九十章:天子嫁女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五章:李若鏈奏時弊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六百一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二十二章:一臉平靜的羣臣們第六百三十一章:獎與懲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三百六十二章:大戰將啓第七百七十四章:年輕的時代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七十章:闖王之死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一十五章:鎖拿入京第二百九十三章:八旗內爭,計議入關第一百零九章:不能當睜眼瞎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