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出去打建奴散散心

很快,崇禎皇帝又要御駕親征的消息傳遍了京師,聽到的人,無不是爲之捏了一把冷汗。

據說周皇后和柔貴妃、袁貴妃聽見這個消息之後,隱隱有些怪罪張世澤、朱大典與蔣德璟的意思。

畢竟當時與皇帝陛下商議的是你們,眼下皇帝要親征,近些日子連後宮都不去了,卻整天擺弄那些刀馬,不怪你們怪誰?

對後宮裡幾位娘娘的怪罪,張世澤倒無所謂,畢竟自己手裡握着兵權,也不是混朝堂的。

可朱大典與蔣德璟就不同了,他們一個是兵部堂官,一個是內閣首輔,後宮的意思不免也是需要照拂一下。

不過他們兩人也無奈,這位皇帝的性子幾位娘娘還不清楚麼,那是想什麼是什麼的主。

人家要親征,那是我們兩個能攔得住的麼?

把話說的直了些,莫說朱大典和蔣德璟,就是滿朝文武全都一起上,這位皇爺頂多當堂散朝,然後該幹什麼就還得該什麼去。

崇禎皇帝爲什麼有時候非得去親征,一是宮裡待着屁事兒沒有閒得慌,奏摺整天看就跟批作業似的。

批吧,其實都不是多大的事兒,不批吧,這不又給那些人可乘之機了麼。

萬一忽然來了個影響挺深遠的奏摺自己因爲犯懶給錯過了,那可就得不償失。

要真是那樣,崇禎都能猜到後世那幫磚家叫獸們會據此一頓瞎特麼分析,把沒事都能說成有事了。

更何況在宮裡還不止批摺子一件事,家大業大到處都得皇帝定奪,反正想想就煩得很。

得空了,總還是要想着往外跑跑。

以上只是其一,第二個也是此戰的重要性根本不亞於滅大順、大西的那兩戰,平定建奴,那是多大的功勳?

崇禎要是不去,打贏了頂了天算上個後方調度之功,前方戰鬥又和自己有個屁的關係。

聲望該刷還是得刷,不刷聲望,怎麼能讓那幫各懷鬼胎之人踏踏實實在自己手下辦事。

以往那些次都是去打打醬油,喊上兩句將士們辛苦了。

這時候的人都對皇帝有種憧憬,自己這麼一喊,可能本來可能打輸的戰鬥卻特麼因此打贏了,這都是沒準的事兒。

不過這回崇禎不打算光打醬油,眼看着建奴也就這最後一戰了,不親手上陣砍兩個,怎麼對得起穿越者的身份?

打定主意的崇禎皇帝讓皇太子朱慈烺臨朝,安排好京師內外的留守事宜,告別了皇后及託婭等后妃,又順便去找了一趟許久沒見的張嫣。

安排好這一切,崇禎才穿上那副招牌的‘純金’寶甲,配上寶劍,跟着隊伍走在出宮的路上。

去找張嫣,崇禎也是有些考慮的。

皇帝牛逼在哪兒?

有些時候你無意之間的一個舉動,就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後半輩子。

其實對張嫣,崇禎一直是挺牴觸的,穿越過來以後也沒見她幾回。

原本那個崇禎十分尊敬張嫣,每天都要去請安問好,所以宮裡對這位皇后也就待遇頗好。

可自打穿越之後,現在這位壓根不怎麼去了,張嫣的地位也就每況愈下,待遇甚至就跟被打入冷宮的妃嬪似的。

歷史上的這位張皇后,崇禎皇帝對她也是挺尊敬,聽到她的境況以後,心裡自然過意不去。

爲了表示自己仍舊對她重視,所以出征前崇禎皇帝才特意去看望了一下。

這一看,相當於表明態度,整個宮裡就全記住了。

在這以後,張嫣的待遇‘噌’的一下就提高上去,這種事崇禎也是後來才知道的。

比如選秀女之後,甭管甚麼端嬪、秦昭儀,還是常婕妤、趙選侍,基本都各自獨守空房,很長時間崇禎連一趟都沒去過。

她們這些好歹算是皇帝的正式女人,有了名份,待遇自然不同,可儲秀宮裡那些就不一樣了。

這些秀女頂多算崇禎的備用女人,平時也都是要當成丫鬟使喚的。

皇帝一趟儲秀宮沒去過,隨着大選秀女的降溫,這些秀女也就發現,宮裡待遇變了。

不過崇禎後來的確有一次恰好路過儲秀宮,看見裡邊這麼多美女,順嘴就問了一句。

聽直殿監掌印李春回答,崇禎纔是恍然大悟,想起來還有這麼一個地方。

穿越幾年了,崇禎晃盪的永遠是那麼幾個主殿和暖閣的中心地帶。

對一個人來說,皇宮實在是太大,幾年的時間裡崇禎又太忙,哪裡有時間到處都走。

李春也是個碎嘴子,崇禎不過是隨口一問,他說着說着就把儲秀宮的境況說了出來。

說是這些秀女每日要做許多繁重的勞務,但伙食和住處並不是很好。

當時李春說的樣子很心疼,給崇禎都看得直皺眉頭。

當然了,崇禎不會認爲他一個太監會對女的有什麼感情,應該只是純粹的可憐罷了。

想想也情有可原,李春雖然是掌印太監,但直殿監畢竟管不着尚宮局的事兒。

想從根兒上解決‘秀女難、難秀女’問題,還得自己這個皇帝親自出手才行。

首先崇禎一句話就把選秀女這個規矩給廢了,什麼時候缺了什麼時候再選。

倒不是怕花錢,只是崇禎覺得這些花季少女在儲秀宮就這麼整天熬着,實在是耽誤人。

穿越過來這麼久,儲秀宮也就去了那麼一回,秀女又那麼多,那麼被崇禎臨幸的機率有多大?

基本爲零。

這特麼不是耽誤了人家麼。

不過崇禎也沒辦法,古往今來都是這樣,這些秀女多半都還堅定得很,就是讓李春去攆走攆不走。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在待遇上下點成本了,保證她們活的舒坦點就行了,畢竟路是自己走的。

李春隔天告訴崇禎,說是那日去了儲秀宮以後,那裡的女官直接把待遇提高上去,乾的活也沒那麼多了。

崇禎當時也只是笑了笑,真是自己去哪,哪就能立馬有變化,可是就連宮裡的人自己都不能面面俱到,更何況是天下萬民呢。

出了宮,看着湛藍的天空,眼前承天門廣場上列這吳啓華及禁軍的一個大營兵力。

這些士兵昂首挺胸,看着他們皇帝的到來,鴉雀無聲,但勝似有聲。

崇禎深呼口氣,正欲下令進軍,新建伯王先通卻忽然從後列跑過來,興奮地喊道:

“皇上,宛如姑娘找到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完結感言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
第一百三十一章:跋扈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四百零四章:作爲皇帝的理想與抱負第七百八十八章:有其父必有其子第七百零二章:包餃子第二百八十七章:大明皇帝萬歲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三百五十五章:景陽鐘鳴,刀兵大起第五百七十九章:先曹氏 後滿虜第三百九十四章:敘功大典進行時,紅人上任各方求第二百三十七章:定策太原第五百八十二章:再援朝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四百七十三章:聯軍第五十四章:一箭誅敵,悍將鎮關第六百八十三章:攻心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三百二十八章:授參將第七十八章:唐通勤王第七百二十七章:明國真蠢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一百六十一章:宣武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七百三十七章:可怕的皇帝,可怕的軍隊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八章:魚水軍民,流寇出山第三百四十章:郭尚友第六百九十七章:真夠鬧騰的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七百五十七章:不好意思,朕就是來搶地盤的第七百五十五章:薩摩覆滅第四百六十四章:胡國柱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八十八章:事變第四百八十章:對陣(求推薦)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七百二十八章:千里烽火第四百三十九章:東廠毒蛇許榮秀第六百一十九章:以人填河,天降奇兵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一百章:和韃子拼了!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五百六十章:皇帝什麼都知道第五百六十八章:鎮江大將第四百三十四章:陷重慶、下忠州(下)第七百零四章:打腫臉充胖子第七百二十四章:會戰遼東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三百八十章:惠國公第八章:好了你不用再說了(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六章:安排善後第六百六十九章:最後瘋狂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完結感言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九十章:千里奔襲第七百九十二章:朕累了第六百三十五章:民戲第四百一十五章:皇帝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一百六十八章:京城見聞第二百六十二章:皇八子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二十章:羣臣出手了第七百三十八章:大明一統第七百零一章:只能硬着頭皮繼續打了第七十三章:就是有錢第三百二十章:文武殊途第五百四十八章:還是太看得起你了第四章:以毒攻毒第一百四十一章:正風第七十五章:平定 召臣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四百四十一章:兩廠相爭第四百九十八章:誰是可汗第六百五十五章:請君入甕,西安軍議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五百八十三章:這天下的皇帝,只能是朕!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七百九十一章:上元盛況,崇禎中興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五百章:召開會盟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