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

天昏地暗,戰鼓聲中,密密麻麻的大順五營戰兵在盾車的掩護下,朝並不是十分高大的臨汾城頭推進過去。

前方,李過等人已經親自帶隊登上城頭,砍殺守城的明軍,明順兩軍已經開始城頭廝殺,遙遠的山樑之上,李自成帶着衆至一兩萬的老營,正在默默觀戰。

“你們說說,這個小城能擋住我百萬大軍多久?”李自成冷呵一聲,笑着問道,一旁衆人聽見這話,一員粗壯的漢子卻搖搖頭,道:

“闖王,如今這臨汾城裡的,可是朝廷五省官軍最後的力量了,那新上任的總督堵胤錫就在城內,不好打啊。”

“不好打?”聽郝搖旗的話,李自成白裡透紅的面色黑了不少,又是冷哼幾聲,道:“陳奇瑜都死了,堵胤錫這個人我聽都沒聽過,又能有什麼本事?”

“不足爲慮。”

“可是闖王,有消息傳來,說就連那高傑和白廣恩,都已經對堵胤錫死心塌地,要是沒點本事,怎麼可能——?”

不待郝搖旗說完,李自成直接打斷,自顧自下令道:“劉體純,帶人去幫幫黨守素,我怕劉宗敏死了,他們拿不下來。”

“闖王放心,我這就去!”

後方隨即傳來一聲大喊,話音落地,傳來一陣馬蹄奔騰之聲,卻是黨守素帶着大約三千名老營趕往前方。

看着這批人前去,李自成滿臉的自負,郝搖旗在後面卻是有些擔憂,那個堵胤錫能讓狗皇帝看中,肯定是有什麼本領。

可這個自己連聽都沒聽過的人,會有什麼能耐呢?

臨汾是沒有甕城的,直接就是主城,主城失了,城也便是陷落了,這個事再開打之前,堵胤錫就已經命人通告全軍。

現在所有明軍將士都知道,首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的道理,他們不能後退一步,若是後退,城可就沒了。

“殺!!”

高傑直接帶着家丁督戰在最前線,在他們的腳下,則是同樣親自帶人護衛城門的白廣恩。

無數手持刀槍的大順軍用屍體堆滿城下的各種陷阱和好後,擺上長木板通過護城河,拼命將肩上扛着的雲梯放在垛口中間。

見到又有云梯擺了上來,城頭一個明軍趕緊就拿起木棍要去將這雲梯推倒下去,可他纔剛剛抱起木棍,卻陡然停住腳步,“噗”地噴出一口鮮血。

“護住雲梯,讓兄弟們上來,殺光這幫欺壓我們的狗官兵!”五營將軍張世傑剛剛殺了一個要推雲梯的明軍,緊跟着轉頭去喊。

事到如今,所謂的欺壓不過是個喊得響亮的口號罷了,存在的更多的意義,是大順軍所謂的義軍名聲。

已經登上城頭的大順軍爲了掩護更多己方人上城,紛紛在張世傑的指揮下退到垛口旁邊,明軍自然知道這幫流賊的算盤,也是瘋狂喊殺着衝過來。

兩方在城頭拼命,每時每刻都有人慘叫着倒下去,時不時就有明軍或大順軍一頭栽落下城。

“放箭,給我狠狠的放!”

這時,數十個田見秀指揮下的步弓手爲了掩護登城,開始箭矢齊放。

他們射的箭又準又狠,又都是善戰的老營,一下子讓城上明軍倒下了大片。

一個明軍虛晃一刀,趁那流賊躲避的功夫,卻突出奇招,一腳將其踹下城牆,還沒等他露出欣喜的笑容,卻突從城下射來一箭。

這箭來勢兇猛又急促,一時根本無法躲避,直接射入這明軍兵士面門,便是軍中有醫士也難以挽救。

高傑見他到底吐血的樣子,面色更加發狠,知道已是性命難保。

站在這兵士左右身側的,同樣有三五個明軍兵士來不及躲避箭雨,慘叫着向後摔倒在地。

其中一人極其悽慘,被一隻利箭陡然射中左眼,悶哼一聲便當場身亡,另外還有幾人身上的鐵甲都中了不少箭矢。

那些箭矢射進他們的身體,不過如今明軍盔甲大多是經過整發,防護力大大提高,所以入肉不深,都是皮外傷,按理來說還是有救的。

可如今是在城頭,不等他們反應過來,那些大順軍便趁亂掩殺上來,顧不得身體某些部位傳來的鑽心疼痛,面對流賊的兇猛攻勢,他們只得且戰且退。

不一會功夫,這三五個中箭的明軍便全都被砍殺在城頭。

城下,白廣恩正帶着家丁拼命堵門,不讓外頭正在用衝車撞門的流賊進城,看着上面有高傑親自督戰,戰況仍是有些不算明朗,他就更是焦急。

不過白廣恩負責的地方也很重要,城門一旦被突破,便是高傑在城頭再浴血奮戰,那也沒什麼用處了。

這個時候,後方傳來一陣馬蹄聲,卻是堵胤錫督標君子營的兵士來,只見他騎在馬上,張口大喊道:

“督師有令,牆貴低、門貴多、若無反擊,勢難堅守,白總兵當適當帶人出擊,打賊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要切記,以站爲守,不可戀戰!”

“什麼,這個時候還讓我們出城?”

“這不是找死去了嗎!”

白廣恩還沒說出來什麼,他屬下的大同軍們卻是紛紛大叫出城,不少軍將更是嗤之以鼻,前者下意識點了點頭,卻愣在那裡。

“牆貴低、門貴多、若無反擊,勢難堅守。”白廣恩喃喃幾句這督標營兵士傳來的話,猛然擡頭看了一眼四周城牆,恍然大悟。

看來如今皇上讓堵胤錫繼任總督這個決定,真是太聖明瞭。

早先他就不止一次的和高傑聊過,兩人都不明白,山西前前後後這麼多的大城,堅城,陳奇瑜爲何就選了個小小的臨汾做總督府所在之地。

當時陳奇瑜已經死了,他們也沒處去問,至於堵胤錫,高、白兩人雖然感覺這位新總督有些本事,但也不覺得他能理解陳奇瑜的意思。

聽了堵胤錫今日這道命令,白廣恩明白了,原來堵胤錫一直就明白陳奇瑜將決戰之地選在臨汾的意思。

臨汾雖然城小牆矮,但這裡有一個許多堅城、大城都沒有的好處,其一便是四戰之地,四面環水,有天然的護城河。

此時從高傑的角度去看,大順軍攻勢雖猛,但實際上確實被分開成好幾段,攻擊看似不停,但卻一直連接不上。

這也是爲什麼已經登城的張世傑打着打着卻後退回來等待後續兵力上城的原因,雖然輕而易舉就能登上城樓,但各處明軍同樣能迅速支援過來。

張世傑首批帶上來的人這個時候都已經拼得差不多了,而放眼城下,後續兵馬纔剛過河開始登城,要是衝的太快,肯定會被明軍包了餃子。

白廣恩打了半輩子仗,至今才弄懂守城戰的一個竅門,蠻力硬拼實不可取,堵胤錫竟然剛做總督就知道了,實在是令人歎服。

想到這裡,白廣恩揮刀喊道:“嗎了個巴子,大同軍的,督師把咱們安排在這兒,可不是讓咱們一直看戲的!有沒有帶膽子的,跟本帥衝出去殺他們一個屁滾尿流!”

“末將願往!”

“算我一個!”

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
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五百五十一章:堵胤錫死守臨汾第三百六十一章:密議與奇謀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第四百一十二章:兄弟離別,柔妃闖禍第五百三十三章:誰敢對你不敬,朕就殺他全家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四百零八章:橫刀立馬懾亂軍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五百三十章:各處兵馬,悉聽朕旨意行事第二百一十九章:清營議動第三百九十六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中)第五百一十五章:朕要點名收你的稅!第三百六十九章:遵東奇捷(上)第一百二十五章:天子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五百四十二章:白蓮出水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九章:復建東廠第五百零六章:大閱、建城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第四百六十六章:懾服第六百二十七章:瓶頸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一百八十五章:幹就完事兒了第五百三十七章:茶館裡坐着的五省總督第四百二十八章:激邀出川,山陝瞬危第九十八章:借崇禎之手,將高傑除之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二百二十三章:朝野動盪,一意孤行第五百零四章:歸化會盟(下)第六百七十六章:中興、來服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六十三章:拔起蘿蔔帶出泥(爲舵主燈火闌珊處等賀!)第六百九十九章:千鈞一髮第六百五十一章:赴任泉州,城前勸降第六百一十七章:最後再做一次大明的兵第五百七十章:在遼東下一盤大棋第六百八十四章:名將謝幕,新督定策第六百四十九章:誰人知返,何人不從第一百七十章:開張第三十八章:新軍第二百零七章:皇上仁慈第五百一十四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百六十四章:大戰第一百六十五章:蓋州之戰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七章:三屯營之戰(下)第四百二十章:打入冷宮第四百三十八章:少有鴻鵠志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六百四十四章:潼關大戰(上)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二百四十一章:定遠三子,戚帥遺風第九十二章:到底是誰的天賜良機?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一十四章:不比不知道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六百零七章:兵不厭詐第四百五十章:攤牌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一百八十四章:分歧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一百九十七章:不穩定的皮島第一百六十七章:皇家報社第三百四十二章:多爾袞的野心第二百一十七章:大明柔妃第一百一十五章:既往不咎第四百三十二章:陷重慶、下忠州(上)第三百零四章:金陵龐氏之衰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一百四十三章:解婚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零九章:斬皇親,廢六部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五十四章:鹿兒島海戰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八十六章:偏師北進,人心浮動第六百六十五章:合圍第五百三十六章:這還有什麼爭的?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六百六十二章:意料之外,良將何來第四百二十三章:東征詔